APP下载

“卓越计划”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新思路探析

2017-03-09

关键词:卓越计划卓越英语课程

陈 珊

(湖南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 ,湖南 湘潭 411104)

“卓越计划”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新思路探析

陈 珊

(湖南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 ,湖南 湘潭 411104)

课程建设情况对于英语教学改革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 鉴于现阶段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存在的弊病, 结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卓越计划学生的实际需求,从人才培养机制、课程设置及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了改革的新思路。 并希望以此为突破口,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的卓越工程人才。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大学英语;课程建设;课程改革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影响了我国的工业化发展进程。基于此,教育部于2010年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国家对复合型工程人才的需求。[1]湖南工程学院是全国首批次卓越计划试点高校。 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四个专业各开设2个“卓越计划”班,轻化工程、纺织工程两个专业各开设1个“卓越计划”班,共设10个班,学生人数300余名(每班30~35人)。很显然,“卓越计划”旨在培养卓越的国际化工程人才,其中重要的一项技能就是英语水平,与之相关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担负着很大责任。

大学英语教育是大学教学中的必修课程,具有基础性、量大面广等特征。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大学英语教育质量的好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大学教学质量状况。由于社会对于所需人才的要求逐步提升,所以,作为新型人才,不仅需要精通外语,而且需要精通专业。 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对于国际社会的竞争成败具有关键性作用,这给大学英语教育带来愈来愈大的压力。“卓越计划”大学英语教育应运而生,表现出极大的时效性及挑战性。该计划摆脱了先前教学模式的约束, 其教育模式突破常规,高等院校有必要对英语教育进行主动的变革。 对于“卓越计划”大学英语改革来说,其首要影响因素就是课程建设及变革状况。 但陈旧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阻碍了改革的进程,认清现行大学英语课程弊病并对症下药,开创新思路是有必要的。

一 现行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弊端

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是否科学有效,需要由学生需求、社会需求、理论来源及实施现状来决定。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大学英语学习需求是动态变化的。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由于我国经济不发达,大学英语学习者很少有人意识到这门课程对他们未来就业的重要性,仅仅把它作为一门普通的公共课程来学习。 唯一的需求就是通过课程考试,且以阅读需求为主,对听说几乎没有要求。 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加大,企业对毕业生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听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种需求就是社会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提出的宏观要求。 与此同时,社会需求也影响了学生的需求,他们不再是为了通过课程考试和毕业证书,而是为了将来的发展前途。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在2004年和2007年进行了两次修订。 尽管修订后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最近几年的大学英语教学, 但在实践中仍然暴露出了一些弊病,需要彻底医治。

首先,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仍然不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标。 尽管在2007年制定了最新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下文将其简称为《课程要求》), 对于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等原则及个性化教学目标进行了明确阐述。[2]此外还按照学生入学的层次水平提出了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 但这个《课程要求》没有考虑到具体的教学实际,与现实情况不符合, 如达到一般要求毕业后的学生必须掌握的词汇量是4700左右,而现在的高中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词汇量就有3600个。 通过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学生掌握的新单词竟然才1000,这样一开始就导致大学英语教学脱离不了耗时低效的局面。 有些学校甚至从始至终都没有进行分级教学,所有程度的大学英语学生都必须面对同样的教师、同样的教材,这样挫伤了部分英语基础较好学习者的积极性。

其次,学分制没有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得到很好的落实。 学分制变革的最初目的是合理配置课程资源来提高教学效率。 目前大多数院校将大学英语课程定位为必修课程, 一般为16个学分, 规定在前面两年完成基础英语课程, 后面根据实际情况开设高级课程。 由此看来,前面4个学期的大学英语教学实际上由单一的基础英语组成,学生迫切期望的口语、商务翻译等课程都在高年级阶段, 这样造成了强买强卖的情况,不管学生的兴趣和基础如何,4个学期的基础英语教学是不能避免的。

此外,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难以落实。 与过去相比,在经历了几轮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后,大学英语学习者听说能力有所提高, 但由于现行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弊端, 他们的英语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提高进入了一个瓶颈期。 目前《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将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为每周4节课,在完成精读任务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谈何容易。当然大学英语也不能占用过多的课时,如何在有限的课时情况下使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提高需要进行进一步实践和探讨。

二 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新思路构建

现行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研究者以本校的卓越班为例,从人才培养要求,课程设置及教学评估等方面来构建大学英语课程新思路。

(一)卓越班人才培养模式

2007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两个转变:一是改变了过去重读写轻听说的局面; 二是由以教师中心教学模式转向多媒体信息辅助下的以学生中心模式。 但这只是笼统的指导性意见,每个学校尤其是卓越计划院校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校采用了“自主学习+课堂引导+听说优先+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内容注重基础性+应用性,并借助先进的网络教学辅助工具和优秀的师资力量,发挥合力效应,整合各种要素,来培养外语加专业的卓越工程人才。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既发挥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掌握大学英语学习策略后,他们自己制定了学习目标并努力去实现, 而教师在减轻负担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本校的卓越班采用的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新版大学英语》教材, 该教材属于网络教学、教辅结合、课程评价与在线测评四位一体的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 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不局限于教师讲授为主的纸笔形式, 而是以网络技术,自主学习,多媒体教室为辅助工具,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 就教学内容载体来说,不仅有以往的纸质教材,而且有电子教案及光盘等众多载体; 就演示方法来说,不仅有幻灯片PPT,而且有视频、动画与网络文本链接方式; 就教学资源来说,不仅有以往的练习题目,而且有英语电影等多种视频资料。

在满足师资要求的前提下,依靠多媒体互联网信息科技,湖南工程学院开展了依据网络的“卓越计划”大学英语混合型教育变革。 该举措在本质上而言属于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科技,实现学生个性化主动学习的目标。 就教学理念而言,不仅结合了结构主义及行为主义学说,而且结合了认知主义及建构主体理论,将语言交流任务开展、语言知识学习及语言技能训练联系起来。[3-4]就教学模式而言,不仅将课件学习和课堂学习联系起来,而且将局域网教学系统中的学习和以往课堂学习联系起来。 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不仅可以使学生享有课程资源及网络资源等众多资源, 而且可以使学生得到老师的指导。 老师的指导不仅能够利用以往课堂方式获得,而且能够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获得。 就学习方法而言,将协作学习及自主学习联系起来, 学生一方面能够拥有自主安排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能够与其同学形成协作小组,进行互助学习以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就多媒体技术应用而言,将具有便携特性的光盘课件与教学平台中的课件相结合, 将互联网资源及局域网中呈现的现成资源相结合,表现出整合性及灵活性等特性,满足了现代大学英语学习的要求[5]。

(二)卓越班课程设置变革

卓越班大学英语课程具有三种不同的组成部分,它们是以综合英语为代表的基础类课程,可以按照难度划分成一级至四级,以不同等级的口语及翻译(英译汉与汉译英)等为代表的技能类课程及应用性课程(商务英语写作、科技英语阅读)等。 有些是必修的部分,如综合英语,有些则是放在高年级开设的选修课程。 研究者认为,卓越班级应该打破大学英语必修与选修课程之间的界限,甚至可以不分年级上课。 严格执行学分制,每个学生仅需修满要求的大学英语学分就可以, 并不对其课程选择加以限制。 这一做法结合了卓越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及要求, 这些学生能够按照自身的英语学习程度及兴趣, 随意挑选多种类型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大学英语课程的选择及课程设立的顺序要遵守循序渐进这一原则, 如选修高级口语的同学必须完成综合英语三的学习或经申请考核已达到相当英语水平的学生。 另外卓越计划班级课程改革方面最大的特色在于重视专门用途英语(简称ESP,即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课程的教学,它包含在应用课程之中,以提升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英语交流能力为最终目标。

卓越班课程设置的新思路不但有可行性,并且优势明显。 首先,它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改变了过去僵化的课程教学思路。 由于突破了应用性课程与基础性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范畴, 英语水平较高的同学没有必要被4个学期的综合英语所束缚,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和兴趣爱好选择技能类及应用性课程。 在节约高校教育资源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效率。 其次,它贯彻了学分制,学生只规定修满学分而不规定选修哪些课程,充分体现了学分制学生负责这一原则,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及积极性。 此外,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得到了保证。强调英语基本功是对的,但时过境迁,卓越计划班级大部分学生高考英语分数超过100分,提前开设写作和口语等应用性课程是切实可行的。 最后,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ESP)课程的开设满足了社会发展对科技英语人才的需求。

(三)卓越计划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变革

以往通常以学生期末的考试成绩来对教学水平进行评价, 而这一大学英语课程评价方式具有粗暴性及单一性, 它未包含过程评价且未对学生进行监督及效果反馈, 缺乏科学性及合理性。 卓越工程师计划以培养高素质水平的复合型及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故有必要对目前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变革。 首先,评价主体应该多元化,不仅包括教学管理者,而且需要包括学生及老师, 甚至教材编制者, 社会机构人员同样能够参与到教学评价活动中。 其次,大学英语课程评价内容应该具有多样性。 利用多种方式,关注过程,树立推动发展的评价理念,建立三维发展评价体系,分别是过程及方法、知识及技能和态度、情感及价值观。 比如就综合英语而言,提升平时成绩的比重,将以往的30%提升至50%。 其中作业及课堂表现各占10%的比重,出勤率占20%的比重,并赋予英语课外活动(比如大学生英语竞赛)10%的比重,注重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英语素养。 最后,课程评价方式需要满足多样化要求,将学生日志、课堂表现记录日志与调查问卷汇总表等多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

三 结 语

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与改革取决于大学英语目标的定位。 由于“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的人才目标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适应这种要求, 学校要优化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及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创新。 并以此为突破口,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塑造高素质的国际化的卓越工程人才。

[1] 李 用.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研究[J].英语教师,2012(5):26-27.

[2]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3-11.

[3] F. Saussur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M]. Beijing: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11:66-67.

[4] H. G. Widdowson. 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111-113.

[5] J. Marschak. Economics of Language [J].Behavioral Science,1965(10):65-66.

Research on the New Ideas of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in Universities Implementing the Plan for Cultivating the Outstanding Engineers

CHEN Sha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Xiangtan 411101, China)

Whether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will succeed is the key factor that determines the educational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Aimed at ills in present cours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English and in combination of the needs for developing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practical demand of the students receiving the Plan for Cultivating the Outstanding Engineers, new ideas of reform have been explored in the fields of talent training scheme,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 As a breakthrough, they are expect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thus cultivate the international high quality talents trained by the Plan for Cultivating the Outstanding Engineers.

the Plan for cultivating the outstanding engineers; college English; course construction; course reform

2016-04-21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卓越计划'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湘教通〔2015〕291号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英语教学语料库的创建及其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XJK014YYB003);湖南工程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卓越计划'实施专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校教字〔2014〕26号);湖南工程学院2015年校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项目“新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困惑和策略研究”文件号等(校教字〔2015〕53号)。

陈 珊(1980-),女,湖南湘潭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法庭口译、翻译理论与实践。

H319

A

1671-1181(2017)01-0094-04

猜你喜欢

卓越计划卓越英语课程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大作为 走向卓越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关于卓越计划的《交通运输商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依托“卓越计划”构建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卓越之梦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