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地方高校的学科竞赛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
——以湖北理工学院为例

2017-03-09易海志

关键词:教务处理工学院湖北

严 军,易海志

(1.湖北理工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2.湖北理工学院 教务处,湖北 黄石 435003)

基于地方高校的学科竞赛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
——以湖北理工学院为例

严 军1,易海志2

(1.湖北理工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2.湖北理工学院 教务处,湖北 黄石 435003)

学科竞赛的改革与实践推动了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中构建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管理体系。湖北理工学院通过学科竞赛的分级分类管理,明确学科竞赛的管理职责,规范完善学科竞赛管理流程,对构建与完善学科竞赛工作管理体系作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促进学科竞赛工作的科学有序发展,使学科竞赛成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学科竞赛;管理体系;管理流程;构建;实践

0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1月联合发布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高教〔2007〕1号)》,在质量工程建设内容中明确提出: “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重点资助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1]。特别是湖北理工学院作为地方高校,根据“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2],培养能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创新人才至关重要,其中将大学生学科竞赛作为人才培养的抓手得到了广泛的共识[3]。

1 学科竞赛管理体系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目前,对于学科竞赛工作,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地方本科高校从不同角度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开展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例如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的设置和方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促进,实践教学的改革,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等。近年来,大部分的地方高校已逐步加强对学科竞赛组织机构的建设以及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以推动学科竞赛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从多方面大力加强对各类学科竞赛的支持力度,如优先保证各个竞赛项目团队的基本运行经费,从工作协调、资金支持等多方面保证学科竞赛的有效开展,通过建立较为完善的保障系统,消除学科竞赛项目团队的后顾之忧,推进学科竞赛工作的持续发展。[4]但是,在当前学科竞赛迅速发展的情况下,许多地方高校的学科竞赛工作还存在质量管理体系、相关规章制度不够完善清晰、各职能部门配合和支撑未形成合力,学科竞赛工作的监督与评价体系不够规范、学科竞赛工作的奖励体系不够系统健全、学科竞赛工作目的不够明确、指导教师队伍梯度建设尚不完善等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学科竞赛工作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对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发挥,有待进一步改革与创新。

2 学科竞赛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

为了确保学科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湖北理工学院经过不断的探索与改革,努力构建符合本校发展方向和特色的学科竞赛工作管理体系,在规范管理体系与管理流程的基础上,采取“三统一、四集中与分散原则”,即“管理职责统一、经费管理统一、奖励统一;学科竞赛项目集中申报与临时项目分散设立、集中培训与分散指导、集中答辩与分散模拟、集中组织初赛选拔与分散推荐相结合的原则”,逐步提高学科竞赛工作的管理效率与质量,经过近十年来的实践证明,学科竞赛工作的管理质量与成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1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合理设置学科竞赛实践教学环节

学校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结合教育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把基于学科竞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学校作为本科生培养方案的组成部分,使其活动贯穿于教学计划内外和本科学习的全过程[5]。

湖北理工学院在《关于制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中,设立课外综合技能学分,进一步强化综合能力培养,将学科竞赛、专业技能比赛、文体活动等纳入课外学分要求范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学科竞赛活动,根据学科竞赛项目类别、获奖等级来认定课外综合技能学分。这也是与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要求相适应的。

为了提高学生兴趣,扩大学科竞赛的参与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英语竞赛等全国性比赛每次获得0.5学分。

2.2学科竞赛赛事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各类赛事也越来越多,学校教务处及各二级学院接受到的比赛通知和信息也逐渐增多。为了将有限的学校资源利用好,完善规划学年度的学科竞赛计划,理顺各级学科竞赛管理流程,对学科竞赛赛事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

学科竞赛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应努力形成以教育行政部门举办并纳入省高校本科教学业绩考核体系的传统赛事为基础,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尽可能覆盖各院系、各专业,形成国际级、国家级、省部级、校级和院级竞赛并举,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相结合的学科竞赛体系[6]。

学校将学科竞赛赛事级别分为四级:即校级(或市级)、省级、国家级、国际级;将学科竞赛赛事类别A类、B类、C类。系统规定了学科竞赛级别与类别的认定原则。学校重点支持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并纳入省高校本科教学业绩考核体系的A类学科竞赛项目,也适当支持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B类、C类学科竞赛项目。对于那些开展较好的学科竞赛项目,应鼓励向更高更深层次的方面发展,对于由于各种原因或条件而没有开展学科竞赛活动的院系和专业应努力引入或开发符合本学院或专业发展的学科竞赛项目,不断尝试与总结,促其发展,扩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规模,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通过学科竞赛赛事分级分类的管理,形成完善的学科竞赛动态体系,保证学年度的学科竞赛工作计划重点突出,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将竞赛计划好、管理好、引导好,在此基础上又能扩大学生的参与度,学校也能平衡各专业学科竞赛的协调发展。

2.3理顺学科竞赛管理职责,规范学科竞赛管理流程

2.3.1 明确学科竞赛管理职责 完善的组织结构和健全的制度保障,是学科竞赛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学科竞赛管理机构要能充分发挥对学科竞赛活动的有效管理功能,使学科竞赛能有效地开展,就必须对涉及学科竞赛的人、物、事等方面的关系和学科竞赛的行为进行合理规划与管理,制定与完善健全的学科竞赛制度[7]。学校应该从宏观层面对学科竞赛的组织开展进行科学规划,设置专门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推动实施,避免导致相关教学单位、部门之间发生“各自为政,互不沟通、彼此争功”的情况。同时,学科竞赛的组织开展如果发生“多头无核心”的状况,必将引发比赛内容陈旧、偏离学科与专业培养目标、重复开展、时间冲突和资源浪费的现象[8]。湖北理工学院近十年来积极探索学科竞赛管理模式,重视学科竞赛的计划管理与过程控制,学校成立了学科竞赛委员会,对在学科竞赛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政策上的规划、协调与指导。管理职责统一就是在学科竞赛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由教务处对学科竞赛进行统一管理,便于人、财、物的合理的计划分配与调拨,有关学科竞赛的教学数据由教务处一个口径处理也避免了混乱。经过多年的运行与反复修订于2015年新出台了《湖北理工学院学科竞赛管理办法》。办法中明确规定了竞赛的组织形式与管理职责,教务处负责统一协调管理,相关教学院(部)负责具体实施,对各自的管理职责做了详细的规定。

学校近几年在学科竞赛专项经费的投入逐渐提高,除各教学院(部)配套支持与企业赞助外,学校特设学科竞赛专项经费,2013-2014学年度专项经费为60万元,2016-2017学年度专项经费预算为100万元。经费管理统一就是学校每年划拨学科竞赛专项经费到教务处,由教务处统一计划管理。2010年前各学科竞赛的预算是划拨到各教学院部,缺乏宏观管理与调配,由教务处统一计划与管理便于整体把控与协调,也为主管领导与部门提供了科学决策分析的数据支撑,有利于扶持重点及各专业的学科竞赛项目的平衡发展。

奖励统一就是到学年底由教务处统一整理全校学科竞赛的获奖项目(包括文艺、艺术、书法、演讲与体育等项目)材料与信息,并发文表彰,学校的发文与获奖证书作为奖励及职称评定审核的依据。

2.3.2 规范完善学科竞赛管理流程 学科竞赛项目集中申报与临时项目分散设立原则就是学科竞赛工作是以项目的形式组织与实施的,各级各类学科竞赛采用申报立项制度,学年初由各教学院(部)的学科竞赛负责人负责填写《湖北理工学院学科竞赛经费预算表》,各教学院(部)负责学科竞赛工作的领导根据学科竞赛的级别、类别、规模及各专业的平衡对本单位的学科竞赛赛事进行排序,做好本单位的该年度的学科竞赛计划并上报教务处,教务处汇总各教学院(部)学科竞赛计划并进行审核,根据竞赛项目规模、影响力、年度预算及各单位实际情况确定教务处扶持的学科竞赛赛事并划分竞赛类别及划拨经费,各教学院(部)上报各学科竞赛赛事的工作计划和培训方案。针对各级教育部门临时发文通知新的学科竞赛项目根据竞赛项目的类别确定承办单位并划拨配套经费。

前期培训是一个系统化工程,指导老师应准备详细的进度安排,才能使学生尽快地掌握参加竞赛需要的基础知识[9]。集中培训与分散指导原则就是各学科竞赛承办单位的负责人上报年度学科竞赛的工作计划和培训计划,教务处根据培训计划作不定期的检查,及时发现学科竞赛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协调管理,工作计划和培训计划也作为经费划拨、指导学时核定、奖励等的重要依据。在经过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学生与学科竞赛指导老师团队可进行多方位的联系,保证了学生竞赛水平的提高。

针对传统赛事教务处确定承办的教学院(部),各学科竞赛负责人具体负责竞赛的工作。各传统赛事教务处制定了工作流程便于计划管理和过程控制。对于规模较大涉及专业较多或全校规模的新型赛事由教务处进行统一组织,如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到2016年已经是第九届了,从第一届开始竞赛的宣传、组织、报名、培训、评审就由教务处统一管理,获奖项目和等级逐年提高,当各教学院(部)学科竞赛负责人、指导教师队伍和成绩稳定以后,教务处就转为协调管理。还有2015年开始的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学校相当重视,由分管校长直接领导,教务处统一在全校规模上宣传动员组织,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今年3月份教务处就开始相关赛事的准备工作,暑期,教务处还对推荐到湖北赛区13个项目进行了封闭式训练,并安排市场营销、网络营销、财务管理等专业教师给予多对一的细心指导,分管校长、教务处领导亲自参加竞赛项目展示、专家答辩等环节。

规范完善的学科竞赛管理流程是保证竞赛高效有序开展的前提,便于赛事各个时间节点的控制,有利于竞赛活动的顺利进行。

2.3.3 注重初赛的选拔、竞赛项目的评审与赛后的总结 学生既是参与竞赛的主体,又是竞赛的最大受益者。学校多渠道向学生宣传学科竞赛的意义,动员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鼓励组建专业科技社团吸纳更多的学生参与,培养骨干分子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采用同学教同学,老队员带新队员的方式形成梯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普及性训练,极大地调动学生群体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地投身到学科竞赛中去[10]。

学科竞赛不是针对少数的精英分子,学校要扩大学科竞赛影响面,对于传统赛事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英语竞赛等全国性比赛,教务处统一组织学校规模的初赛,发通知及安排竞赛场地,鼓励更多不同专业的学生参与到各类学科竞赛中来。通过不同的宣传渠道让广大的学生知道学科竞赛的目的及意义,安排各种形式的讲座和不同层次的动员大会普及学科竞赛的有关知识,学校发文奖励初赛的获奖者并颁发获奖证书,通过集中组织初赛选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和营造了良好的学科竞赛氛围,夯实了学科竞赛的群众基础。

集中答辩与分散模拟的原则体现了重视落实各级各类竞赛项目的评审,是提高竞赛水平和获奖的重要保证。教务处或各学科竞赛负责人根据竞赛规程进行不同形式的评审活动。在集中答辩与评审前,各竞赛小组与参赛单位先进行分散模拟。集中答辩通过项目的展示、模拟答辩、专家提问、答疑等环节,从主题、构思、设计、人文、应用等多方面进行探讨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审视竞赛作品能对竞赛项目做更好地补充与修改提高,丰富了竞赛作品的内涵,保证了在湖北赛区和全国赛区的竞争性。如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从开始参赛至今一直保持完善的评审制度,教务处组织各专业指导老师、专家领导、参赛学生进行评审,专家或观众的意见对竞赛项目水平的提高和明确以后的参赛方向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总结反思阶段教师的活动是引导、指导学生进行反思,并组织交流汇报活动,反思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的检验过程,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11]。 各类比赛结束后,采取不同形式的总结会和讲座,由获奖的学生与指导老师发言交流,这对于学科竞赛的普及、参赛学生与指导教师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在2011年 10月21日,我校本学期第三次教学工作例会上,副校长尹念东、教务处负责人、高等教育研究所负责人、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班子成员、各教学院(部)教学副院长(副主任)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负责人观摩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参赛作品的演示,并和指导教师、同学们进行了现场交流,就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成功经验进行提炼与总结,并就全国一等奖参赛队队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接受颁奖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极大的提高了广大师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积极性。

2.3.4 建立完善有效的学科竞赛激励体系 从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并重的原则出发,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12]。

对于各教学院(部)来说,学科竞赛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将学科竞赛环节纳入各教学院(部)的年度考核指标能起着重要的政策指导作用。《湖北理工学院学科竞赛管理办法》制定了《湖北理工学院学科竞赛指导费发放标准》与《湖北理工学院学科竞赛奖励发放标准》,这些政策的制定是学科竞赛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在教师的职称评定中,学科竞赛也是重要的评价指标,特别是对于教学型职称评定中学科竞赛的比重尤为重要,这也大大地激发了老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

对于获奖学生来说,在课外学分的认定、奖学金及各种先进的评定、就业方面都是重要的评价指标,这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兴趣。

湖北理工学院十多年来通过对学科竞赛工作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构建与实践,学科竞赛工作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获奖等级与获奖规模逐年上升,2013年,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获奖共132项,其中国家级42项,省级90项; 2014年,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获奖共190项,其中国家级30项,省级160项; 2015年,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获奖共199项,其中国家级44项,省级155项。

3 结语

学科竞赛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湖北理工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在转型发展的背景下逐步构建符合本校发展方向和特色的学科竞赛工作管理体系。同时学科竞赛又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学科竞赛的管理体系、管理模式、管理流程在今后的实践中应得到不断的完善与提高,完善规范学科竞赛工作的质量监控体系与学科竞赛工作的质量评价体系、学科竞赛工作与教学的有机融合等都是我们今后努力发展的方向。

[1]徐 辉,郁汉琪,褚南峰.依托校企合作共建平台提高大学生学科竞赛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2):153~155.

[2]湖北理工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委会2015年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M].黄石:2015.

[3]董 健,郭 迎.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推动本科生培养模式改革[J].实验技术于管理,2013,30(8):183~186.

[4]夏玲娜.地方高校开展学科竞赛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4,4:81~84.

[5]严 薇,杨天怡,袁天松.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2):107~108.

[6]蒋西明,邓 明,徐 云.构建学科竞赛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2):130~132.

[7]黎建辉,刘超良.高校学科竞赛的管理与运行机制探讨[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3):119~120.

[8]李忠刚,王兴芬,彭书华,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科竞赛管理机制改革初探[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2):34~36.

[9]瞿绍军.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以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5):3980~3981.

[10]王晓勇,俞松坤.以学科竞赛引领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育,2007,12:21~23.

[11]郑菊萍.反思性学习简论[J].上海教育科研,2002,(8):43~46.

[12]陈天虹,文献民,葛龙威,等.依托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实际创新能力:以大学生结构竞赛为例[J].浙江科技大学学报,2008,20(2):136~138.

Abstract: The innovation and the practice of discipline competitions impel the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course of local universities’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The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the definite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ies and the sound management promot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discipline competition and teaching. The paper carried out an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discipline competition management system so as to cultivate students’ application abilities.

Keywords: discipline competition;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process; construction; practice

Theconstructionandpracticeofdisciplinecompetitionmanagementsysteminlocaluniversities——A case study of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YAN Jun,YI Hai-Zhi

(1.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uangshi 435003, China; 2.Department of Teaching Affairs,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Huangshi 435003,China)

G642.4

A

2096-3149(2017)03- 0099-05

10.3969/j.issn.2096-3149.2017.03.019

2017—07—20

湖北理工学院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16B04)

严军(1970— ),男,湖北鄂城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材料热加工及表面处理、实践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教务处理工学院湖北
The rise of China-Chic
服务现代警务新体系 构建“新公科”专业平台(顾国达等摄影 教务处报道)
武昌理工学院室内设计作品选登
驰援湖北
湖北武汉卷
理工学院简介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好处费
基于项目化教学法的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教学改革
2016年《厦门理工学院学报》论文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