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做好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

2017-03-09云南省广南县黑支果乡中心学校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3期
关键词:子弟隔代监护人

云南省广南县黑支果乡中心学校 文 斐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镇与农村的界限越发模糊,原来所谓农村人与城镇人的叫法儿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是在现在的城乡结合部或者距离城镇比较远的农村,存在这样一种众所周知的现象:青壮年农民子弟外出到城镇务工,以维持或者追求生活质量。随之而来的最大问题是,青壮年农民子弟外出务工后,其子女就被成为留守儿童。这部分儿童往往长期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只能跟随其父母的长辈们一起留在农村。由此而来的留守儿童品德修养培育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一、影响留守儿童品德修养的因素列析

看似在今天的社会背景下,全体国民绝大部分都能够享受到“仓禀实”“衣食足”这样的生活条件了。但是,这其中的隐藏意义却因为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现代社会中再谈到“仓禀实”“衣食足”,更多的应该代表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但是在追求经济生活条件的今天,农民子弟并没有在经济生活条件上处于优势地位,其对品德修养的关注度也就相对较弱,这对农民子弟之子女们的品德修养提出了挑战。尤其是对于长期在农村生活的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而言,其对待儿童品德修养培养问题的关注将更加薄弱。

父母亲情缺失视角下的留守儿童品德修养。长期在农村生活的留守儿童往往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漠视亲情、疏远亲情。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最需要的“老师”,处于身心成长关键期的儿童对自己的父母有着非常强烈的依赖感。长时间脱离父母而生活在其父母长辈们的监护下的留守儿童们,一方面自己对父母的依赖感得不到满足,常常处于埋怨甚至怨恨的情感状态中;另一方面,面对自己父母的长辈们的溺爱与过分“呵护”,往往因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而沉醉其中,渐渐造成了正确辨识能力的丧失,也就逐渐诱发了他们不良品德的形成。另外在缺乏父母亲情呵护、爷孙关系带来的过分溺爱的影响下,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其家庭控制力也逐步减弱甚至丧失。

二、强化留守儿童德育工作的对策

基于以上两点影响留守儿童品德修养的因素分析,强化留守儿童德育工作已经是当前不得不深入分析整理落实的关键了。因此,本文从学校和家庭两方面入手,提出了强化留守儿童德育工作的三点对策。

(一)依托学校正面宣扬农民子弟形象,改善留守儿童认知环境

对于留守儿童而言,他们不可能形成与成年人同样的认知纠正能力,目标定于改善留守儿童认知上是不现实的,因此笔者认为,应该以改善留守儿童认知环境为目的,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方式逐步改善其认知基础。具体做法包括:1.纠正农村学校教师对农民子弟的正确认知。留守儿童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与其接触最多且有直接影响的人是教师。但这些教师有的是本土成长,更多的却是外来人员担任。这样就不能排除这些外来教师对农民的先天认识缺陷,因此要重点改善这部分教师的认知,以培养正确的德育留守儿童教师人才;2.构建政学相长式的宣传格局,加大宣传力度。在正面宣传农民子弟社会经济地位的内容和方式的制定上,应该实现以政府出面提纲挈领、学校负责具体实施的尝试,这样才能在提供严肃依据的同时,给学校以及相关人员以端正的态度,更便于且有利于农民子弟社会经济地位的正确确立。

(二)依托学校健全完善心理服务,实行留守儿童档案管理

2017年初,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宣部等22部门在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并对大学生自杀预防、留守和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服务,遭受欺凌和伤害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创伤干预提出了要求。可见国家非常重视对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关注。但是现实情况是,相当多的留守儿童因缺少父母的陪伴而出现身心成长的不全面、健康情绪心理的缺失等问题,而且当前德育工作中,对心理服务的应用还不够深入系统。以鉴于此,笔者认为,首先应当吸纳培训心理专业人员,强化结合德育的心理服务工作。另一发面以农村环境为依托,通过心理服务工作站等形式培养本土化的心理服务型人才,这样也能更加全面系统、有的放矢地开展相关德育方面的心理服务。其次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实施秘密动态化管理。目前关于心理档案的研究比比皆是,大多数学者也都各执一词,但有一个共识在于,心理档案的建立应当遵循动态的起点式原则。结合我国相关体制机制,这一点完全有条件在留守儿童身上得以实现,且将更有利于对留守儿童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开展与 实施。

(三)依托家庭,改善和提高家庭或其监护人的教育控制力

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王华东曾说过:“每一个孩子刚生下来时都是天使,只是由于降生在不同的家庭,获得了不同的教育,才使得人生变得迥然不同。”可见,一个家庭对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所在。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家庭同样也会给他们以不可替代的影响。但是,留守儿童本身就注定了他们不可能拥有与其他孩童相同的父母在身边的家庭环境。而这两者的差别在于隔代监护人与家庭或者监护人的教育控制力。针对这种差别,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与时俱进式的培养隔代监护人。隔代监护人与父母的最大区别在于过分溺爱留守儿童或者不愿接受新事物,进而耽误或影响留守儿童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所以应当以提高隔代监护人的知识基础入手,改善其认知、引导其行为,借以提高他们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能力;二是依托农村民间组织强化家庭控制力。隔代监护人的溺爱以及父母常年不在家引起的失教失管是德育效果做不好的最大敌人。因此,笔者建议以每个村落或者附近几个村落为单位,通过招募义工的方式成立针对留守儿童的帮教机构或者组织。这样既能用这样的方式调动农村子弟的时代步伐,也能通过这样的方式给留守儿童以品德修养的榜样式与监护式的照顾引导。

总体而言,针对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不过在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关注下,这项工作一定能够拓开局面、逐步踏上正规。笔者也希望通过本文浅显的对策建议,能给相关的研究以及措施制定提供一些参考的同时给留守儿童带来一些的帮助。

猜你喜欢

子弟隔代监护人
江东子弟多才俊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监护人责任之探究
Class Action
“隔代亲”与文化传承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刘墉 从寒门子弟到“华人之光”
你把孩子的教育失败归咎于“隔代教育”,爷爷奶奶不背这个锅!
隔代教育为何总“两头不讨好”
八旬老人创建"农民子弟教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