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房山区中职校教师职后教育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2017-03-09北京市房山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刘德慧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3期
关键词:教研组培训专业

北京市房山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刘德慧

一、问题的提出

职后教育是人们接受全日制教育,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再培养、再提高的学习活动。在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而高素质的教师更离不开高质量的职后教育。为了了解和掌握房山区中职学校教师职后教育情况,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真实数据,笔者对此开展了专题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问题解决的途径。

二、调查设计

(一)调查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围绕教师对职后教育的认识与意愿情况、教师的职后教育动机和行为情况、教师对专业发展的理解和规划情况、教师科研能力情况、学校评价机制对教师职后教育的促进作用情况等方面进行设计。共设计选择性及开放性问题16个,卷面总字数835字。

(二)调查对象的选择

为保证数据的真实全面,本次调查对象选择了我区两所中职校的在编专职教师共167人。

(三)调查实施

为保证信息填写的真实性,本次调查采用不记名形式,填写问卷前对教师有明确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感受真实填写”的要求。发放问卷167份,回收有效问卷167份,有效率达100%。问卷信息用Excel应用软件统计分析。

三、调查统计结果

(一)教师对职后教育的认识与意愿情况

认为职后教育就是提高学历的教师为10.2%,认为就是转变教育观念的教师为26.9%,认为就是提高教育教学技能的教师为44.9%,认为是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师为58.7%。说明还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教师对职后教育认识不到位。

教师对职后教育有强烈意愿的为31.0%,有时有很强的意愿为46.0%,意愿一般的有22.0%,很少有和从未有职后教育意愿的教师只占1.0%。可见,我区中职学校教师已经形成较强的职业发展危机意识,学习提高的紧迫感已经树立起来,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活动已经成为教师的主观愿望。

(二)教师的职后教育动机和行为情况

86.8%教师参加职后教育的目的在于自身更新知识、提高能力,23.4%的教师参加职后教育是为了学校发展,11.4%的教师是为了晋升高一级职称,10.8的教师为了提高学历,只有5.4%的教师是为了职务的提升。说明教师们已经把职后教育同自身的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62.8%的教师是学校要求参加职后教育活动,31.7%的教师出于自己内在需求,主动参加职后教育活动,18.6%是上级指令,可见教师职后教育学习的内在需求未被激发,也反映出现行的“自上而下”的职后教育管理体制,脱离了教师的实际,忽视了教师职后教育的主体性认同。

(三)教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和规划情况

教师对教师专业发展非常理解为52.2%,比较理解为42.4%,一般理解为5.4%,没有不理解的。可见我区中职学校教师绝大多数是了解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和为什么及如何进行专业发展的。

45.5%的教师制定有自身专业发展规划,47.9%教师考虑过但没有制订,有6.6%的教师没有考虑过制定自身的专业发展规划。可见大部分教师缺乏规划自己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专业发展规划的欠缺性,严重影响职后教育的效果,极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教师最喜欢的职后教育形式情况

45.7%的教师最喜欢的职后教育式是外出考察学习,认为外出考察学习能实地观摩一些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对自己会有很大帮助,19.7%为到重要岗位锻炼,17.5%为教育科研,8.5%为进修获学位,而同事间交流和自学为最低,为4. 5%和4.1%,原因是同行相轻,无法得到真正的好经验相传,教师群体中共同发展的共同愿景尚未形成。

(五)教师参加职后教育类别等级情况

56.9%的教师参加了校本培训,还有43.1%的教师未参加,未做到全覆盖。区级为58.7%,说明区级的培训活动比较丰富,教师们也乐于才加。参加市级培训比例为59.9%,说明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培训特别是专业课教师的培训活动比较丰富,教师参与度也较高。国家级仅为15%,可见教师所参加的更高层次的培训不多,机会较少。

(六)职后教育对教师工作和素质提高的帮助情况

选择职后教育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帮助和很有帮助的教师占90.7%,选择帮助不大的占9.3%,,没有选择“没帮助和说不清”的。可见,实施职后教育对绝大多数教师是有帮助的,也得到了教师们的充分认可的。

(七)教教师参加教研组活动的频率与效果

27.7%的教师参加每周一次的学教研组活动,每月1-2次为63.9%,每学期1—2次为8.4%,不参加的为0%,可见大部分教师会参加每月1-2次的教研组活动;但只有38.3%的教师认为效果好,还有57.5的教师认为教研组活动效果不理想,更有5.6%的教师认为效果差和不清楚。说明教研组活动已流于形式,缺乏实效,行政化的专业组管理模式弱化了教研组的学习研究功能,教研组已被边缘化。

(八)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情况

主持过国家级研究课题为3%,市级课题为7.2%,区级研究课题为9.6%,出版专著为7.2%,公开发表论文为47.9%,无研究成果的达到43.7%。可见我区中职学校教师教育科研意识还比较弱,科研能力还比较差。同时对已取得科研成果的教师访谈中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做科研是学校领导安排的以及为了自己评职称的需要,缺乏“教学即研究”的意识和自觉性,畏惧做科研。

(九)学校评价机制对教师职后教育的促进作用情况

认为学校现行的评价机制对教师职后教育促进很大的为18%,较大为46.4%,有35.6%的教师认为无促进作用或不清楚。可见当前学校的评价机制对教师参加职后教育的促进作用还不十分显著,这也是造成部分教师参加职后教育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

(十)教师对职后教育提出的建议

教师们对我区中职学校教师的职后教育工作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1)组织教师到先进的职业院校参观学习,开阔视野,感受氛围;(2)建立完善的职后教育管理及奖励机制,切实激发激发教师的积极性;(3)减少大规模的、集中的理论培训,增加更有针对性的学科和专业的个性化的指导;(4)充分发挥基层教研组的作用。

四、问题分析

(一)教学工作与参加培训间的矛盾

教师的教学任务以及学校安排的诸如招生宣传、实习指导、参加大赛等任务过于繁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外出学习,校本研修也成了空话。调查发现很多教师(特别是文化基础课教师和班主任)认为外出学习是一种负担。同时还发现,教师每周教研活动时间不足1个小时,缺乏学习研究氛围,造成教师知识内容陈旧、面窄、科研水平低下。

(二)教研组功能弱化

教研组是学校内部同一学科教师集中学习、探讨和研究的基本组织,组内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探讨,是开展校本研修的最好载体。然而,为便于管理,学校多采取以专业组为基本单位的管理模式,虽强化了专业组的行政功能,却弱化了教研组的学习研究功能,教研组被边缘化。教研组没能有效地承担教师在职研修职能,无法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与积极性,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职后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单一,不能满足教师需求

现行的职后教育主要采取请专家集中讲座形式,内容也多为教育理论、教学模式、教育教学改革形势等内容,而教师们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的指导、教科研方法指导等问题涉及的很少,更缺乏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教师们的需求没能得到满足。

(四)管理制度不完善与落实的缺失

调查发现,虽然的学校建有教师职后教育管理制度,但不科学不完善,且落实不力。学校鼓励教师参加职后教育,但缺乏顶层设计,随意性较大,缺乏激励评价机制,职后教育与绩效考核脱离,忽视激发教师参加职后教育的内在需求与积极性,忽视学校整体学习氛围的营造,影响了教师群体专业素养的提升。

五、思考与建议

(一)强化学校顶层设计,完善管理制度

学校一要做好教师职后教育发展规划,包括职后教育的目示、任务、基本要求、考核评价、奖励等内容,使教师职后教育有章可循。二要强化教研制度和功能建设,让教研组回归教研本真。三是建立和完善教师职后教育的激励机制。四要建立健全教师成长记录袋制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激发教师职后教育内需

学校应在激活教师的内需上下工夫,强化教师的职后教育意识,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教育思想。以教师发展为本,尊重教师的主体价值,培育教师的职后教育热情。对于教师个体来说,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是有序开展职后教育学习的保障。只有教师职后教育健康有效,才有教师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丰富职后教育的形式与内容,满足教师多方面的需求

内容在注重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还要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培训:一是加强教育法规的培训,依法执教;二是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的辅导,疏解心理压力,使教师都能有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工作生活态度;三是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培训。形式上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师能参与其中获得体验感的外出参观考察、研讨交流、项目合作、拓展训练等,特别是针对教师个性化的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

(四)构建灵活多样的职后教育模式,提高教师职后教育效果

教师职后教育的内容具有多样化、更新化、实际化和系统化、序列化特征,故应创新职后教育模式,开展层级多样、形式灵活的职后教育活动。一是构建院校模式,利用对口高职院校教育资源开展对教师进行学科理论、教学理念和教科研培训,以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和科研素养。二是强化区级教研活动模式,由区级教研部门利用寒暑假,定期集中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师专业素质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三是构建校本模式,以教研组为平台,以“问题”为中心,提高教师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构建教师互助模式,以区职教中心学科(专业)教研组和名师工作室为平台,以专题讨论为载体,通过教师相互学习、指导、帮助的方式,提高教师群体专业化水平。五是构建教师自主学习模式。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和教师实际需求,引导教师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以形成教师与其职业发展相匹配的学习自觉。

[1]罗绍良,杨燕飞,陈德亮.民族地区中学教师学习状况调查分析,民族教育研究,2013:4

[2]候宝贵,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8.

[3]张南,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5

[4]何声钟,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调查报告,教师教育研究,2015:5

猜你喜欢

教研组培训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王者之师——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数学教研组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