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职业院校加强生命素养教育的探讨
2017-03-09梁曼诺
梁曼诺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北京 100053)
卫生职业院校加强生命素养教育的探讨
梁曼诺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北京 100053)
针对当前卫生职业院校学生存在的生命意识淡漠、生命职责懈怠等种种生命素养缺失现象,学校需从知、情、行等方面加强学生生命素养教育;从以德育阵地为主、专业融合为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熏染,巩固学生自我教育等途径共同完成。
卫生职业院校;生命素养;生命素养教育
2017年2月,北京某卫生职业院校两名实习护生在重症监护室夜间值班期间,肆意戏谑危重症病人,言语粗俗,并且二人还将调侃的聊天记录、照片等发布到微信朋友圈、微博。短时间内遭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指责实习生的恶劣行径有背护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其行为将受到学校、医院及公安部门的相应处罚。一个个刚满18岁,即将踏上神圣医学阵地的生命使者,为何出现如此践踏生命尊严、漠视生命存亡、淡薄生命责任的行为?为此,作为培养未来医护工作者的卫生职业院校,应当把学生的生命素养教育放在教育之首;应将“医道天德”“崇德向善”信仰打造成为牢不可破的意志,并且体现在每一位医护工作者的工作中,那就是对每一个生命不抛弃、不放弃。
卫生职业院校生命素养教育应从知、情、行等方面深化,培养学生担当与奉献的生命责任感,感受与体验的生命情感,关怀与践履的生命天职感。要从以德育为主阵地,促进学科融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生自我教育等途径来完成。
1 生命素养教育的含义及内容
1.1 生命素养教育的含义
相对于“素质”,素养(competence或competency等)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素养”意指“平日的修养”[1],如道德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等。对于职业院校学生来说,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卫生职业院校学生,在专业知识、人文修养、道德标准、身心健康和职业技能等综合素质中,首先应该具备的是生命素养。生命素养的各种行为表现及形成过程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即理解尊重生命的意义、具有珍视生命的情感、形成关怀生命的思维方式、养成对生命负责的专业技术习惯等。由此,生命素养教育可以定义为培养学生以尊重、关怀生命为宗旨,强化生命责任担当,丰富生命情感,践履生命善行的教育。
1.2 生命素养教育的内容
笔者认为,生命素养教育应包含3方面内容:(1)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的生命责任感。医护工作是生命安危的依托,在校期间应培养学生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自觉性和高度责任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一丝不苟地按照操作程序完成各项工作,不得厌烦与松懈。尤其在无人监督情况下,更要提升约束力,避免引发医疗纠纷与事故。(2)培养学生丰富的生命情感。生命倚重情感,情感支撑生命。关怀生命的情感要以身心感受体验为基础,使学生形成积极的生命态度,对己自知自控,自尊自爱;对人同情关怀,仁慈宽容。(3)践履学生生命大爱的善行。生命善行是生命素养的落脚点。学生积极的生命行为能帮助病人战胜疾病,促进生命健康。因此,通过引领学生学习实践,完善其人格,能从珍爱本体生命走向关照精神生命,帮助病人提升生命质量。
2 卫生职业院校提升学生生命素养、拓宽学生生命情怀的策略
2.1 开展培育生命品性的课堂教学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职业院校德育要用“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对待人和关怀人,尤其是关怀学生的精神生活、精神生命的发展。以思想政治课堂为主阵地,发挥医学专业课的渗透优势。例如,教师利用思想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传递医护工作者神圣的生命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加强法律教育,培养严谨对待生命的工作作风,让学生明确自身肩负的法律责任,严查病情,严守规章,任何戏谑、伤害生命的言行都应受到良心的谴责,重者要接受法律的制裁。此外,医学专业课教学内容也蕴含着许多培育生命素养的题材。例如,人体解剖实验课的尸体解剖、安乐死以及器官买卖甚至动物的生命伦理等问题,都需要教师用敬畏生命的思想来教育医学生,鞭策和规范其今后的从医行为。在护理人际沟通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知识加深对生命的理解,能包容、同情与关爱病人。医学生只有树立积极的生命医疗观,将来才能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2.2 组建拥有生命情怀的师资队伍
有人讲:“教育是最有情怀的事业,育人是最有温度的德行。”全体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首先,德育教师要以人格魅力、品德修养和社会阅历彰显“身教大于言教”。在课堂教学中围绕学生的理论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等意愿,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专业课教师应突出人本意识和人文关怀,以情施教,努力培养医学生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与医学精神。其次,职业院校辅导员是学生密切接触者,辅导员要做学生积极生命情感的引领者,关注学生成长中的各种问题,在日常繁杂的工作中进行道德情感熏陶;同时,注重提升自身素养,在敬业爱生、为人师表等方面做出表率,营造良好氛围,使学生身处其中如沐春风。最后,重视岗前培训,由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医院教师共同组成的带教队伍要规范学生职业行为。重视岗前医院管理制度、法律法规知识及安全教育等培训。临床实习阶段,选择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及仁爱精神的带教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帮助其解决疑难问题,纠正偏差;让学生感受仁心大爱的职业历程,体会到医务工作者大德、大爱和责任担当的境界,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努力成长、成人、成才以报效祖国。
2.3 创建培养生命情感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滋养学生心灵的沃土。优美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激励作用。学校建筑、校园景观等一草一木皆是育人载体,和谐的校园环境能陶冶师生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操;同时,学校要融合校园软实力———凝聚力建设、精神建设和文化建设等,加强网络文化的传播。职业院校必须加强校园网站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引导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引导学生理性上网,提升明辨是非真伪的能力,主动拒绝不良信息,自觉抵制网络不法行为。创建校园BBS,利用网络、微博等为师生和生生提供交流的平台,教师通过学生言论把握学生的道德情感发展方向,对其进行情感引导;设立丰富的校园主题网页,例如,风采人物、医德榜样、学术天地、时政热点、志工足迹等,使校园网络成为民族精神、仁德传道的重要载体。加强传统德育和网络德育的相互推动,充分利用网络构建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学生学习、就业和生活提供服务,最终建成“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
2.4 加强促进生命关怀的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自我教育是教育的制高点。自我教育,是指受教育者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通过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产生积极进取之心,主动接受先进思想和正确行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的方法[2]。首先,发挥班级、学生社团及心理辅导的作用。良好的班风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增强相互协作精神;通过开展班级间的竞赛,增强集体荣誉感。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己的组织,是一个自我教育的团体。学生通过社团活动拓展自己的兴趣,实现自我价值。此外,个体或者团体的心理辅导也有助于学生健康完整人格的塑造。充满人文关怀的心理辅导必须从知、情、意、行4个层面帮助学生启迪生命智慧,磨练生命意志,培养生命善行。“善”是一种爱心,真正的爱是一种“给予”的行为;学生通过在生活中积极分享爱、传播爱,在与人交往中才能敞开心扉、流露真情;学生勇敢地在个体周围形成爱的能量场,扩散爱的力量,才能体会到爱自己、爱他人和爱世界的幸福。
其次,教育要积极打开个体通向世界的窗口,引导个体以身心去真实感受世界中的寻常事物,培养对寻常事物的关爱之心[3]。自我教育的最佳路径不是一个束之高阁的书斋式理论教育,其真正的意义在于实践。职校学生应在社会实践中关注生命、体悟生命与实现生命价值。学生通过专业实训、观摩和参加技能大赛,不断提升业务技能,提高救护质量;学生通过志工服务、社会调查、勤工俭学等形式,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培育关爱生命的情怀;学生在义诊活动及临床见习实习中,可以体验到课堂学习所无法达到的情感深度。他们只有在工作中了解医务工作者的职业要求,才能形成并深化职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培养“仁爱救人”的职业道德感,从而履行维护生命健康的神圣使命。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M].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刘铁芳.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6(6):26-30.
G412
A
1671-1246(2017)23-0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