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滨水广场景观设计探析

2017-03-09杨静秋

绿色环保建材 2017年8期
关键词:水区秋水滨水

杨静秋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城市滨水广场景观设计探析

杨静秋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滨水区的规划设计在满足其景观,防洪和生态环境的同时,如何依靠当地城市滨水区域的环境特点,表达场所精神,挖掘文化内涵,打造一个集生态,休闲,时尚的多功能城市滨水景观区是城市建设的重点。秋水广场位于红谷滩新区赣江之滨,是利用荒滩兴建,既防洪又观景,与滕王阁隔江相望。在本文中,借助于行为心理学,并以生态学、人体工程学之类的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作为基础,运用观察记录、拍照绘图、比较分析等方法,以秋水广场游人的亲身体会为路线,阐述出城市滨水广场景观设计的原则与功能,以此引导出相关的具体措施。

滨水区;秋水广场;景观设计;生态功能

1 引言

滨水一般指海、湖、江、河、等水域濒临的陆地边缘地带。世界上知名城市大多伴随着一条名河而兴衰变化。城市滨水区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并且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地景和人工景观的区域[1]。滨水景观设计不是单纯地设计水体本身,而是将构成水景的各类元素组合起来,完整地对环境进行物理功能、生态意义与精神价值等方面的表达,使滨水环境更适合人的生存和社会活动的需要。所以滨水广场在满足美化亮化环境的要求之后,如何满足其景观生态,历史文化与娱乐健身等功能就成为了城市建设的重心。本文结合南昌市秋水广场规划设计进行讨论。

2 我国城市滨水景观建设现状及趋势

近年来,滨水土地开发价值的提高使人们认识到城市滨水区建设在社会经济效益上所具有的巨大潜力。在整个景观规划设计中,滨水区的规划设计属于比较复杂的一类,因为它所涉及的内容很多,不仅有陆地上的,还有水里的,更有水陆交接地带的。但目前大多数城市的滨水景观改造只追求一些功利价值,如防洪,航运,灌溉,很少考虑人的心理需求。如今,国内滨水区开发模式过于相似,所以在大规模城市滨水区的更新与开发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地域特色,景观设计和文化内涵,使风土人情和传统的亲水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保护滨水生态和展现城市文明形象,使滨水空间和其他城市公共空间产生有机联系,形成统一的城市宜居环境。

3 项目简介

秋水广场地处红谷滩新区赣江之滨,紧邻行政中心广场,是利用荒滩兴建,既防洪,又观景,与滕王阁隔江相望,再现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秋水广场正是由此而得名,广场总平面为月牙形,占地面积87000m2,江岸线长1100m,最宽处110m。秋水广场拥有中国最大的音乐喷泉群,喷水池面积12000m2,主喷高度可达128m,是南昌市的靓丽景观。

4 滨水景观设计

4.1 滨水游憩绿地的景观设计

滨水游憩绿地是具有美化功能和生态效益的城市生态绿色走廊,大多利用河、湖、海等水系的沿岸用地,呈现带状分布,形成城市滨水绿带环境。特别是滨水绿化应该有机地纳入城市绿地系统里,充分利用水体和临水道路,规划成临水带状绿地,以园林小品和装饰小品加以点缀,成为城市居民及游人休息、娱乐和观光的场所[2]。滨水区的景观设计就是将滨水区景观的组成要素包括水体、驳岸、植物、构筑物以及各类景观小品等进行梳理和整合,使其在满足生态、经济的前提下、提供给人们优美的景色、满足人们亲水天性的多样开放空间[3]。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滨水区景观和城市的整体景观相协调,最好还能发挥优势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1.1 景观小品设计

秋水广场在规划设计中充分结合宽阔的江面,利用水体的优势和独特的景色,临江造景。运用美学原理和园林艺术手法,以植物造景为主,适当配置游憩设施和风格独特的建构筑小品,形成有韵律、连续性的优美滨水景观绿带,让人们能够林荫漫步,临江赏景,水中泛舟,充分享受大自然的气息。

坐落于秋水广场入口的飞鸟雕塑,还原了飞鸟展翅高飞,翱翔于蓝天的景象,犹如点睛之笔,突出了秋水广场名字的由来,让人不禁联想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画面;而整个秋水广场的景观小品设计都以王勃此名句为主题,在江畔所种植的垂柳丛上,成群的飞鸟雕塑与江面的景色相映成彰,似乎还原了诗句里的意境。

4.1.2 绿地植物设计

滨水带状绿地空间的从生态功能上来讲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抗洪防涝,从社会功能上它又是供人们游览,休息的场所空间。秋水广场的两侧,一边是城市空间,另一边为水域空间。因其场地环境相对平坦,岸线整齐,又位于宽阔道路干线的一侧,所以广场整个的植物景观设计手法以规则式为基调,结合自然式因地制宜。景观绿化带多以草坪、花坛为主,乔木多以列植、孤植为主,绿地内部道路绿化则是疏朗散植,树冠线起伏变化。植物配置注重季相变化和观花观叶效果,大量运用乡土植物和水生植物使水面风景与活动空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浑然一体。

植物景观是完整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绿化树种千姿百态而且丰富多彩,不仅能创造一个自然的气氛,在美化环境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方法,能形成错落有致,色相丰富的园林美景,园林景观的观赏效果很大部分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配置[4]。经过现场调查统计,总结出了公园中园林植物配置的主要艺术手法:

⑴对比和衬托

采用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高低的对比方法,利用植物不同形态特征,通过一定的艺术构思,表现出植物景观的意境美。在广场的植物配置中,高大的行道树与绿带的灌木丛形成高低对比;整齐的红花檵木与自由生长的乔木成形态对比;黄色的油菜花与红花檵木、海桐球、银杏等各种植物形成颜色对比。这让广场每一处映入眼帘的画面都丰富多彩,生机盎然。

⑵层次和背景

利用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次配置,使植物景观更为立体丰满并使植物群落结构更为丰富。背景植物为基调树种,占据的绿化空间最大,组成整个植物景观的主色调。在公园的植物配置中,背景植物大多选用樟树、杜英等高大乔木,散植或丛植白玉兰、紫薇、银荆、紫叶李等较大灌木,路边多以杜鹃、红花檵木、龟甲冬青等小型灌木从为主,形成丰富的植物景观层次。

⑶起伏和韵律

在主要景观视线或沿道路的景观点,植物配置应注重高低错落、空间变化,形成规律起伏的韵律感。在绿带游憩小路的植物配置中,可以明显观察到植物配置的起伏韵律感,三两丛的灌木,散植或孤植的高大乔木,成片的竹林,高低错落、疏密有致。

4.1.3 隔离绿化带设计

公园在规划设计中,为有效减少车辆对广场绿地的侵扰,在靠近城市主干道的一侧种植了一两行乔木或绿篱,形成绿化屏障。为了江面上的游人看到沿街的建筑景观,应适当留出透视线,不要完全郁闭。道路靠近江水一侧原则上是不种植成排乔木,其原因是会影响景观视线。

4.1.4 植物景观特性考虑

因为广场所处赣江之滨,会遇到狂风暴雨的天气,在植物配置时,应选择根系发达,枝、干不易被风折的树种,以免伤到人;广场沿城市主干道一侧为了防止噪声、抗污防烟,应选择树冠较密,能自然洗刷,适应能力强的绿化植物;广场是人流汇聚的区域,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中,忌用有毒、带刺、带尖以及容易引起过敏的植物,如漆树、夹竹桃、凤尾兰、构骨等,同时也要避免由于昆虫的飞聚而引起一些疾病。在人们主要活动的空间场地,不宜栽植大量飞毛、落果的树木[5]。

4.2 滨水游憩道路规划设计

4.2.1 道路设计

滨水游憩道路的设计必须结合广场区域的生态环境、河岸高度、用地宽窄和交通实际情况来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滨水道路宽度依地形确定,在坡度较大时,用坡道或石阶相互贯通,斜坡角度较小时用绿化斜坡相连[6]。

因河岸线原有地形高低起伏不平,经常遇到一些台地、斜坡、壕沟,广场在道路设计中结合地形将滨水道路与车行道分别设在不同高度上。秋水广场地形比较宽阔,于是设计了两条滨水路,一条临近主干线人行道,方便行人,另一条布置在靠近江面的驳岸区域;广场中,在绿化带较为宽阔的区域,以自然式园林风格为主,修建了宽约1.2m的小路穿梭于绿地之中。蜿蜒曲折的小路,搭配散植,丛植或者孤植的植物造景形式,结合周边大片绿化背景,在开放的公共空间里,形成一处幽静闲适,景以境出,具有一定私密性的区域,更加人性化地满足游人不同心理需求。

4.2.2 道路规划设计的建议

开阔的广场空间连接林荫小道时,可以多设计几条道路与开阔空间场地相连,不仅能实现空间的过度,也能及时疏散人流,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4.3 滨水空间场地的规划设计

4.3.1 秋水广场整体结构和布局

滨水区的广场是市民休闲的重要场所,它的设计起到影响人们活动的重要作用。

秋水广场是赣江市民公园内最大的活动广场,根据人们不同功能活动的需要,合理划分了广场不同区域的性质以及同一区域内的不同活动分区。广场面向了风景优美的区域,使人们在活动时能够欣赏到优美的赣江景色和另一侧的城市建设风光,使得城市风光与自然景色相映成辉。

4.3.2 边界效应在过渡空间的运用

景观环境中包括空间、边界、节点等多种元素,亚历山大在《建筑模式语言》一书中强调:“如果边界不复存在,那么空间就绝不会有生气[7]。”良好的边界空间不仅可以容纳城市居民的日常休闲活动,还能扩大其服务的范围,吸引更多的游客,这对于增强滨水景观的活力,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丰富城市空间内容,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优势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边界具有相互融合、衔接与渗透的空间效果,可以说边界地带是自然物种最集中丰富的区域,同时也是大部分人喜欢游玩的区域之一。在公园的过渡空间里,多使用构筑物、景观小品和植物景观的设计构成空间区域以致形成边界效应,使游览路线和心里变化更具有层次感,广场内容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完整。

4.3.3 空间场地规划设计的意见与建议:

⑴对于秋水广场儿童游乐区的规划,缺少了具体的方案和设计,几乎以各种游乐项目设施所代替,该区域更像是游乐园,而不是具有智力启发,锻炼身体,培养兴趣爱好的儿童活动区域,并且这些大型的游乐设施在广场环境中显得突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广场的整体规划效果,使得观赏性降低,再加上这些设施属于收费项目,不具有大众娱乐性。

建议:在国外,对于如何打造广场儿童娱乐区并为儿童创建有意义的活动条件,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其中的一些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比如在儿童活动区喂养小动物,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耐心;也可以在儿童活动区设置各种活动室,有纸工、泥工、木工、纺线等,让孩子们可以动手建造房屋,制作模型等;有的儿童活动区域里还建有花房、温室、普及生物知识,让孩子们可以观赏并种植花草树木。在这些活动空间里,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8]。当我们在规划设计儿童活动空间时也应该注意,必须符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进行设计,满足儿童特有的好奇心。

5 结束语

秋水广场的景观设计反映了当前国内滨水景观规划的主要趋势,这就是在设计中应强调场地的公众性,功能内容的多样性、水体的可亲近性和滨水景观的生态设计,创造公众和游客渴望停留休憩的场所,形成一个具有连续公共绿地面积的滨水区域。但在实际建设施工中,常常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难以对滨水区问题予以全面理解并提出综合解决方案。现在的滨水景观规划应该从多个学科范围出发,综合建筑学、艺术美学、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等多学科知识,以更全面的观点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更完善的解决方案,充分发挥其综合优势,致力于建设更完善的滨水区景观。

[1]刘滨谊著.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王顺利,陈磊.滨水游憩绿地设计[J].湖南林业,2008.

[3]钱欣.城市滨水绿地设计控制要素体系研究[J].中国园林,2004.

[4]毛美余,蔡鲁祥.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

[5]赵晨洋,于芬.城市开放空间的景观安全性设计研究[J].山西建筑,2010.

[6]建筑模式语言:城镇·建筑·构造[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7]吴晓松,吴虑.城市景观设计:理论,方法与实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8]詹燕.城市开放空间中儿童游戏场所规划设计探析[D].重庆大学,2005.

猜你喜欢

水区秋水滨水
秋水无声
国内滨水空间城市更新研究特征探析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瓶瓶罐罐大世界之沙水区玩具
对共享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研究
《秋水共长天一色》
秋水长天(创意作品)
基于生态恢复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探析
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分析
后申遗时代杭州段运河滨水区可持续保护利用思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