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分析磁共振成像(MRI)与CT对脑出血鉴别诊断的价值

2017-03-09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磁共振螺旋脑出血

蒋 艳

(丹阳市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212300)

对比分析磁共振成像(MRI)与CT对脑出血鉴别诊断的价值

蒋 艳

(丹阳市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212300)

目的对比分析磁共振成像(MRI)与CT对脑出血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发生脑出血的病人50例,急性脑梗阻的病人50例,分别实行螺旋CT与磁共振检验,对两种检验的结果实行比较。结果经过磁共振成像检测发现,脑出血的病人的检测中主要出现混杂的信号(69.23%),急性脑梗阻的病人的检测中主要出现高信号(90%)。两种疾病在磁共振的检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CT检测,两种疾病的病灶形态,血肿周围以及水肿的情况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中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实行磁共振和螺旋CT检验,两种检测均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核磁共振成像;CT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是一种非外伤引起的脑实质内的自发性的出血,是一种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疾病[1]。脑出血一般在中老年人中多发,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2]。在检测中脑出血与脑梗死的临床症状相似,具有较快的发病率,出现误诊的可能性较高。在临床诊断中常用的有磁共振成像,CT。为了分析共振成像(MRI)与CT对脑出血鉴别诊断的价值,本文中选取我院发生脑出血的病人50例,急性脑梗阻的病人50例,分别实行螺旋CT与磁共振检验,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发生脑出血的病人50例,急性脑梗阻的病人50例,分别实行螺旋CT与磁共振检验,其中,脑出血组的女性病人20人,男性病人30人,年龄在16岁到56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1.3±3.5)。急性脑梗阻的女性病人21人,男性病人29人,年龄在15岁到57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2.3±3.5)。排除标准:(1)病人有其他重大疾病,如严重肾衰竭等。(2)病人年龄过大,超过80岁以上。(3)病人患有精神类的疾病,不能配合实验实行。(4)病人经过手术医治。(5)病人患有严重的肿瘤的情况。(6)病人不同意进行实验。

1.2 方法

1.2.1 螺旋CT检验

对所有的病人实行头颅的CT检测,使用多层螺旋CT机(西门子)。以1.0~3.0毫升的层厚,扫描时使用120千伏的电压,100毫安的电流,0.8的螺距,1 mm的层厚,64 mm*0.6 mm的准直。

1.2.2 磁共振(MRI)检验

对所有的病人实行头颅的磁共振检测,主要使用DWI序列检测,使用3.0T扫描仪(美国)。常规平扫T1WI,T2WI处,扫描层厚度为4 mm,两层之间的距离为0.4 mm,其中磁共振检验T1WI的TR为700~800 ms,TE为20~25 ms;T2WI的TR为2500~2700 ms,TE为100~135 ms,256*256的矩阵。实行DWI扫描,使用三方面的成像,使用DWI的图像后的处理。在检验结果后,让经验丰富的医生对检验得到的图像实行分析。

1.3 观察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种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病灶的形态,血肿周围水肿等情况并与病理检验的结果实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数据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采用x2检验,设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螺旋CT检验的结果

经过检测发现,脑出血的病人的检测中病灶呈现主要为肾形,也存在类似圆形的病灶,以及形状不规律的病灶,病灶的密度一致。出现血肿的位置的周围出现低密度的水肿,在3~5天后逐渐表现出占位效应。急性脑梗死的病人的检测中病灶呈现主要为类似圆形,类似椭圆形,病变区域的密度变小。在病灶处有部分出现脑部的水肿,梗死区在3到10天后逐渐表现出占位效应。

2.2 磁共振(MRI)检验的结果

经过检测发现,脑出血的病人的检测中主要出现混杂的信号(69.23%),急性脑梗阻的病人的检测中主要出现高信号(90%)。两种疾病在磁共振的检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脑出血是一种发病较快的疾病,一般使用螺旋CT检测,可以将病人的病灶的密度,病灶的形态,血肿周围的水肿的情况以及占位效应等检测出来[3]。在检测中急性的脑出血与急性的脑梗死在病灶的密度,病灶的形态,血肿周围的水肿的情况以及占位效应等上具有不同的表现。螺旋CT检验是通过获得病人脑部出现异常的位置的X射线吸收系数和正常位置的吸收系数相比[4],得到病人发生脑出血以及脑梗死的情况,CT检验可以分多层检验,扫描更详细,克服了常规X线检验影像重叠,相邻组织密度差异较小无法形成图像以及软组织构成的器官无法检验等问题[5]。临床上,核磁共振成像检验和螺旋CT检验均可以将脑出血以及脑梗死检验出来,但是由于两者的检验原理不同,导致检验的准确率不同。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断层成像,它从人体中得到电磁信号,通过共振得到人体的信息。在病人出现脑部异常时,病人的出现异常部分的共振信号和其他位置的共振信号不同,从而得出病人发生脑出血以及脑梗死的位置和严重的程度。杨磊等[6]研究的对比分析磁共振成像(MRI)与CT对脑出血鉴别诊断的价值的研究结果与本文的研究的结果具有一致性,说明本文具有可信性。

本文中选取我院发生脑出血的病人50例,急性脑梗阻的病人50例,病例均选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分别实行螺旋CT与磁共振检验,结果,经过检测发现,脑出血的病人的检测中病灶呈现主要为肾形,也存在类似圆形的病灶,以及形状不规律的病灶,病灶的密度一致。出现血肿的位置的周围出现低密度的水肿,在3~5天后逐渐表现出占位效应。急性脑梗死的病人的检测中病灶呈现主要为类似圆形,类似椭圆形,病变区域的密度变小。在病灶处有部分出现脑部的水肿,梗死区在3~10天后逐渐表现出占位效应。经过检测发现,脑出血的病人的检测中主要出现混杂的信号(69.23%),急性脑梗阻的病人的检测中主要出现高信号(90%)。两种疾病在磁共振的检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在脑出血[7]中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实行磁共振和螺旋CT检验,两种检测均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1] 吴明玉,邵 佳.CT与MRI对脑出血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5):912-913.

[2] 黄守先,王满侠.头颅CT及MRI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7):668-670.

[3] 许开喜,卞光荣,符大勇,等.低场MRI对早期颅内脑出血诊断及临床意义[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2,10(2):185-187.

[4] 梁东海,秦建华,郭艳江等.MRI对超急性期脑出血的诊断价值及序列优化选择[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35(4):505-507.

[5] 魏健强,李 健,马 剑,等.CT和MRI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有效性及效果观察[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7):18-20.

[6] 杨 磊.对比分析磁共振成像(MRI)与 CT 对脑出血鉴别诊断的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2):61-62.

本文编辑:王雨辰

R743.34

B

ISSN.2095-8242.2017.08.1509.02

猜你喜欢

磁共振螺旋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超声及磁共振诊断骶尾部藏毛窦1例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旋风“螺旋丸”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螺旋变变变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