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观察

2017-03-09辛绍岩魏胜程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硬膜创伤性复查

李 伟,辛绍岩,魏胜程

(1.章丘区中医医院脑外二病区,山东 济南 250200;2.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山东 济南 250033)

创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观察

李 伟1,辛绍岩1,魏胜程2

(1.章丘区中医医院脑外二病区,山东 济南 250200;2.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山东 济南 250033)

目的观察创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创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共30例,回顾性分析其在临床上的各种资料。结果在受伤后的23~95天以内,创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可能性比较大,且演变成慢性硬膜下水肿之后患者在临床上的各种症状会明显加重;全部患者经过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后痊愈,经过一年多的随机访问和CT复查,患者均未出现复查的情况。结论创伤性硬膜下积液是导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重要原因,具体演变的机制非常复杂,针对患者在经过外伤后所出现的一系列的创伤性硬膜下积液症状,应该对其头颅及时的进行CT动态的检查,做好早期预防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工作十分有必要。

创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观察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观察创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治疗效果,选取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创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共30例,以其作为分析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在临床上的各种资料情况,现将临床研究的具体情况的各项数据通过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创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共3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19~64,平均年龄(37.37±6.72),入院前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15分,平均评分(10.40±1.62)分,昏迷时间5~40分钟,平均昏迷时间(22.46±3.28)分钟。其中门诊初诊创伤性硬膜下积液合并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共21例,创伤性硬膜下积液住院期间并发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共6例,创伤性硬膜下积液出院随防期间并发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共3例。全部患者受伤的原因均与车祸、跌打以及打击伤等有不同程度的关系,并且在患者的病情尚未发展到慢性硬膜下血肿时,其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有恶心呕吐、精神症状、抽搐以及头晕头痛等,症状较之前均有所增强,新症状不时地会逐渐涌现出来[1]。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30例患者在入院之间均安排进行CT颅脑检查并且对其动态的发展进行密切的观察,同时对20例患者的颅脑进行MRI检查。其中20例患者为单纯的积液,10例患者为复合积液(合并脑挫伤、硬膜外出现血肿以及颅骨骨折),发生积液的部位主要在左右两侧以及双侧的额颞区,22例患者出现单侧积液,8例患者出现双侧积液。

发生积液的具体时间,9例患者的时间为1~3天,6例患者的时间为4~6天,15例患者的时间至少在7天以上。积液量在19~56 mL之间,CT值在5~21 Hu之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值在26~66 Hu之间,MRI显示T1和T2的加权像显示为高信号病灶[2]。

1.2.2 治疗方法

30例患者进行单侧或者双侧颅骨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针对那些意识相对清醒但是并未烦躁的患者给予局部麻醉,针对那些烦躁和精神症状非常明显、不能积极配合治疗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并且是将气管插满全身进行麻醉[3]。在微创穿刺引流的过程中借助0.9%的生理盐水对钻孔进行彻底的冲洗直至清亮,应用济南大正公司出品的颅脑穿刺包,手钻钻孔,穿刺管带导针,为12或14#。手术完成后进行为期2~3天的引流管常规留置[4],即接防虹吸引流装置,引流必要时应用尿激酶2~4万单位冲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血肿量比积液和临床症状。

2 结 果

经过CT检查,患者硬膜下的积液均有所增加,在受伤之后的23~95天之内,可见原积液慢慢朝着密度和高密度的阴影方向转变,范围与之前相比明显扩大。同时,血肿量比积液的浓度增加比较明显,大约在58~98 mL之间,平均增加(73.62±6.81)mL。全部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之前均有所显著的改善,在经过为期2到10天的治疗以后,偏瘫患者完全获得了有效的缓解,在手术完成以后的1~3个月之内,经过CT复查,位于患者硬膜下的血肿全部小时,经过一年的随机访问和CT复查患者的病情均没有复发过。其中,有1例为包裹性,术后复发,于包裹分界点处精确定位钻孔,撕开包膜,置管引流,痊愈。

3 讨 论

创伤性硬膜下积液在颅脑损伤的发生率中大约到1.16%左右,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极大改善,CT技术的应用范围越发的广泛,同时该病向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演变发展趋势非常明显[5]。经过本次研究,在受伤后的23~95天以内,创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可能性比较大,且演变成慢性硬膜下水肿之后患者在临床上的各种症状会明显加重;全部患者经过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后痊愈,经过一年多的随机访问和CT复查,患者均未出现复查的情况。

综上所述,创伤性硬膜下积液是导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重要原因,具体演变的机制非常复杂,针对患者在经过外伤后所出现的一系列的创伤性硬膜下积液症状,应该对其头颅及时的进行CT动态的检查,做好早期预防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工作十分有必要。

参考文献

[1] 陈西林,陈德俊,熊耀法,张爱子,凌 学.创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11例临床诊治体会[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17(01):67-68.

[2] 李瑞斌.创伤性硬膜下积液与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诊疗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14,24(05):525-526.

[3] 李 峰.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特点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9(25):118-119.

[4] 夏智源.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30例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38(14):47-48.

[5] 崔 颖,张志田,黄俊杰,陈士祥,明 磊.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11例临床分析[J].淮海医药,2013,28(040:322-323.

本文编辑:王雨辰

R651.15

B

ISSN.2095-8242.2017.08.1448.02

猜你喜欢

硬膜创伤性复查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勘 误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中医治疗概述
首批7所陕西省普通高中示范学校迎接复查评估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