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的疗效分析
2017-03-09徐润勇
徐润勇
(竹山县人民医院,湖北 十堰 442200)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的疗效分析
徐润勇
(竹山县人民医院,湖北 十堰 442200)
目的分析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78例重症新生儿肺炎患者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39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鼻导管吸氧;研究组患者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结果研究组经过治疗后,1 h与24 h心率、呼吸、氧合指数、血气分析等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患者,予以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疗效突出,可有效改善患儿心肺以及氧合指数,值得临床肯定。
重症肺炎;新生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疗效
小儿肺炎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多发,临床儿科疾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感染性疾病,若是病情十分严重,对患儿的生活质量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更甚至还会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健康。有数据调查发现,重症肺炎死亡率高达30%左右[1]。临床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对小儿肺炎患儿生活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本次实验特此以我院78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为实验对象,探讨常规贵鼻导管吸氧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纳入的研究对象78例,均为我院于2015年02月~2016年12月间收治,所有患儿均存在呼吸困难、身体发热、咳嗽等临床表现,排除存在严重心脏病、先天性遗传病以及先天畸形的患儿。采用电脑随机方式,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39例。研究组27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年龄10~20d,平均年龄为(15±2)d,体质量(2.31±0.34)kg;常规组中26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年龄10~22d,平均年龄为(16±3)d,体质量(2.33±0.32)kg。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过比较发现两组的基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予以综合基础治疗,包括营养支持、抗感染、保持呼吸道顺畅、平衡水电解质、脏器功能保护等对症处理。常规组在此基础之上予以鼻导管吸氧治疗,氧流量控制在每分钟2 L;研究组在综合基础治疗之上,予以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具体措施如下:气流量设置为9~12 L/min,PEEP呼气末正压初始设置为2~5 cmH2O,40%~60%吸氧浓度,按照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对呼气末正压、吸氧浓度予以合理调节。若是PEEP减低到2~3 cmH2O、吸氧浓度低于30%、血氧饱和度大于95%、血气分析基本正常,予以24 h稳定后,将通气导管撤离,改为鼻导管吸氧,而后慢慢停止。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 h以及24 h后的血氧饱和度、呼吸、血气分析(PaO2、PaCO2)以及氧合指数。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x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经过治疗后,1 h与24 h心率、呼吸、氧合指数、血气分析等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不同时段生理指标状况(s)
常规组1 h 24 h 1 h 24 h心率(次/min) 163±12 130±8 167±14 152±13呼吸(次/min) 67.5±3.2 40.5±1.3 65.7±4.5 50.3±1.3氧合指数 191±13 340±14 187±15 237±13 PaO2(mmHg) 57.22±8.34 97.89±11.12 57.65±5.2 86.78±8.7 PaCO2(mmHg) 58.22±5.45 41.45±3.67 66.45±1.32 49.45±8.34生理指标 研究组
3 讨 论
新生儿肺炎,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若病情严重,还会引起呼吸衰竭。由于患儿的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全,呼吸储备能力薄弱,疾病发作时,会阻碍换气功能、通气功能,进而使得患儿脏器出现衰退现象,严重威胁患儿的身体健康,基于此,临床积极探索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对患者康复、提升患儿质量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综合基础治疗方案是临床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最常用的一种,重要包括平衡水电解质、抗感染、保持呼吸道顺畅、营养支持以及对症处理等等。其中,低氧状态纠正十分重要,同时也是控制病情进展、避免脏器官衰退的关键所在。
经鼻导管吸氧疗效不佳,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有诸多优势[3],主要为:通过正压,避免萎缩肺泡,维持肺泡扩张,使其弥散面积增加,减低肺部内分流,使动脉氧分压得到了显著提升;持续正压通气,可助于呼吸能耗减低,避免呼吸机疲劳;气道正压可有效避免气管软化 .湿化旨在稀释痰液,保证呼吸道顺畅,可帮助患者排除痰液。无创伤。
本次实验结果发现,研究组通过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后,1 h与24 h心率、呼吸、氧合指数、PaO2以及PaCO2等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表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患者,疗效优于经鼻导管吸氧,值得临床使用。
[1] 金国信,林宗泽,吴 亮,金伟敏.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4,(05):773-774.
[2] 焦淑芳.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4,(13):2117-2118.
本文编辑:吴玲丽
R720.5
B
ISSN.2095-8242.2017.08.14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