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领域的探究学习
2017-03-09吉林省敦化市大石头镇第二小学校程景兰
吉林省敦化市大石头镇第二小学校 程景兰
幼儿学科学的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主动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孩子可以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学习科学方法,发展智力和好奇心,并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成功,得到愉快的情绪体验,产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萌发对大自然的关注和热爱,那么,如何才能使孩子在主动探索中学习科学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科学探究活动的主题目标和内容的选择
(一)探究活动的主题和内容要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
科学就在幼儿的身边,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选择要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只有生活化的内容才是幼儿最容易理解的、最想探索的。活动安排要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在各种活动中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周围的事物与现象。教师要善于利用提问唤起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使科学知识、经验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这不仅有利于幼儿对科学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除了设计好的教育活动外,教师要充分利用环境中的各种资源,随时随地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区域布置、生活常识、停电了、刮风了等,都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好机会,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在家庭与幼儿园的协调努力中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探究活动的主题和内容难易程度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水平
探究的主题和内容是幼儿感兴趣的,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的。每个年龄段的幼儿具有明显的差异,内容的难易度要适合其年龄特点。太容易的内容幼儿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太难的内容,幼儿在探索中多次失败,会失去探索的兴趣和信心。小班幼儿在观察事物时,仅能关注事物的表面现象,中班幼儿则能逐渐认识和了解事物间的简单关系,而大班幼儿已能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发现事物变化的较本质的原因。因此,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时,必须注意幼儿的年龄差异。
二、科学探究活动材料的选择与准备
(一)因地制宜地提供丰富的材料
科学探究的材料除了一些必要的精密工具仪器外,更多应该是身边易得的材料:当地特有的资源和安全的废旧物品。这样的探究活动不仅能使幼儿通过操作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经验,还能让幼儿学会勤俭,学会珍惜和利用资源;能让幼儿真切地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科学技术对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真正热爱科学;还能让幼儿学会创造,体验到创造能使简单的材料发挥更大的价值,从而真正地乐于探究、乐于学习、乐于创造。例如,在探索物体的沉浮时,准备盛水的容器,搜集身边的材料就可以探究,孩子还可以互相交换使每个孩子有充分的尝试,达到经验的概括。
(二)探究活动的材料要便于幼儿操作,大小适宜,结构与理明显,能够被幼儿清楚地看到
一般来说,材料及其结构对幼儿的科学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影响幼儿探究活动质量的关键因素。我们提供的材料应该能使幼儿通过操作明显地看到事物间的关系,从自然结果中得到反馈。如了解工具用处大,要准备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工具。了解摩擦起电要准备易于操作的材料,才能使幼儿通过操作和观察发现,物体摩擦起电的关系。
三、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指导的方式、方法
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需要教师适宜的指导和帮助,幼儿的科学发现往往都在教师引导下的发现,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要把握好方式和方法。
(一)教师要鼓励幼儿提出问题
一切探究都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就不能保持持久的观察和实验,更不能获得科学的结论。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能激发幼儿提问的氛围,让幼儿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因此教师要面对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进行价值判断,选择和确定适合幼儿探究的问题。
(二)教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幼儿的探究活动、给幼儿适宜的指导和帮助
首先,从环境中的观察。孩子每天在班上都要面对教室里的环境,我们为了给他们的观察创造条件,我们在每一个科学主题活动中,都变换不同的环境。
其次,在从操作中观察。幼儿最喜欢自己动手来完成各种活动。而促使他们完成活动的最大动力来自于他们的兴趣。如“水”的主题活动中,让幼儿自制泡泡水,在区域准备了水、盐、糖、洗洁精、洗衣粉等实验操作材料,让幼儿动手操作。
再次,在利用辅助手段,巩固幼儿的观察结果。孩子在观察过后,需要用一些方法来将看到的结果记录下来,这样便于幼儿记忆。记录的方法可以是表格式的,也可以是绘画式的。
观察只是科学活动中的一个部分,但它却是贯穿整个活动中的灵魂。所以让幼儿在动手操作的同时,注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幼儿通过观察,发现大自然的美好;通过观察,了解科学的奥秘;通过观察,知道环境对人类的重要。让我们的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关爱这个世界。
幼儿的科学发现往往都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发现,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要把握好时机和方式。我们为了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实施科学探究教育的能力对于需要幼儿探究的问题或活动,最好自己事先进行预操作。我们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可能对活动的适宜性及其价值作出判断,对幼儿的学习过程、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有充分的估计。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小朋友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对什么事情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有强烈的求知欲。观察力是人们选择接受客观信息的能力。而幼儿是否具有良好的观察事物的能力,直接影响他们所进行的活动的好坏。达尔文曾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察觉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在各方面进行观察,在观察中增长科学知识,在观察中发展幼儿的多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