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松花江佳木斯市农业、工业用水区水质监测情况分析

2017-03-09张立红

绿色环保建材 2017年3期
关键词:佳木斯市高锰酸盐佳木斯

张立红

佳木斯水文局

松花江佳木斯市农业、工业用水区水质监测情况分析

张立红

佳木斯水文局

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是水资源开发利用、功能区排污总量控制及水污染防治的重要依据,及时客观地掌握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状况和相应的水污染物入河现状,是水功能区管理和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的需要,也是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需要。

水功能区监测;水质变化;原因分析;建议

1 前言

该水功能区监测断面名称佳木斯港务局,地理坐标东经130°23′14″,北纬46°49′19″。采样点位置中泓。

1.1 监测断面以上主要河流水系

监测断面上游河流水系有汤旺河、黑金河、格金河、格节河、法斯河、英格吐河、松木河。

1.2 监测断面上游主要城镇分布情况

监测断面上游主要城镇汤原县、大来镇、群胜乡、敖其镇、胜利乡、太平川乡、望江镇等。

1.3 监测断面上游排污口分布情况

佳木斯港务局监测断面上游有6处排污口。

1.4 本水功能区下垫面情况

(1)地形地貌。地形地貌的特点是地势低,虽然山地起伏,但海拔高度并不高。平原地势低平,坡度较小。

(2)土地类型。佳木斯市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37.7%;牧草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6%;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0.5%;未利用土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27.9%,其中荒草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6.5%。

(3)土壤类型。佳木斯地处三江平原,全市土壤类型较多。有暗棕壤、白浆土、黑土、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水稻土。

(4)植被分布。根据佳木斯市的自然条件、地形、水分、土壤分布等情况,自然植被以其种类、性状大致可分为森林植被、草甸植被、沼泽植被、水生植被等主要类型。

2 水功能区监测情况

2.1 水功能区监测频次

松花江佳木斯市农业、工业用水区2010年~2014年每单月监测1次,2015年~2016年每月监测1次。

2.2 主要参评项目的检测方法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2010年~2012年的检测方法是重铬酸盐法GB11914-1989;2013年~2016年的检测方法是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HJ/T 399-2007。

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2010年~2016年检测方法是GB11892-1989。

水质氨氮的测定,2011年~2016年检测方法是HJ535-2009。

3 水质及相关因素年平均值变化情况

3.1 2010年~2016年达标情况

松花江佳木斯市农业、工业用水区2014年达标评价结论为不达标,主要超标项目有氨氮;其他年份达标率均为100.0%。

3.2 2010年~2016年评价参数年变化情况

本文参与评价的参数有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其中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氨氮整体略呈上升趋势。

3.3 2010~2015年年平均流量变化

2010年~2015年年平均流量值采用附近水文站佳木斯站代替。其中2013年流量最大,2014年次之,2011年流量最小。

3.4 2010~2016年上游相关区域的年降雨量变化

2010年~2016年上游相关区域的年降水量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参与计算的雨量监测站点共16处。2012年降水量最多,2011年最少。

4 水质及相关因素年变化情况

4.1 水质每年变化情况

2010年~2016年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各项参数年内各月无明显变化趋势,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在2010年的汛期超标较多,氨氮在春季超标较多。

4.2 流量每年变化情况

各年流量变化规律性强,1-3月一般处于封冻期,流量较小;3-5月为春汛,流量呈上升趋势;6-9月为主汛期,流量较大;10-12月流量呈减小趋势。

4.3 降水每年变化情况

各年内降水量变化规律性强,1-4月和11-12月降水量最小,5、6月和9、10月降水量略有增多,7、8月降水量最大,是全年降水集中期,是年内极值出现的月份。

5 水质各月变化情况

高锰酸盐指数超标月份主要出现在5月和7月。化学需氧量超标月份主要出现在5月和7月。氨氮超标月份主要出现在1月和3月。

6 监测情况分析

通过对2010年~2016年上游相关区域采样日之前一定时间内降水量和采样当日流量变化过程的分析可知,6-9月为峰值高点区域,超标污染物超标也多集中在此期间,曲线变化的趋势与降雨、流量的变化趋势类似,因此水功能区超标与降雨、流量密切相关。应是降雨导致流量的变化,上游的水土流失带来了一定的面源污染,导致水中污染物增加。

7 建议

(1)切实加强对水事活动的监督管理及水政建设,完善水利执法体系,加强监督力度,特别是重点加强对入河排污口的监管力度,严厉查处违法偷排、滥排行为。

(2)建立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形成全河段、全流域水资源管理保护的统一体系,将水域纳污管理责任落到实处,理顺区域管理、上下游、左右岸管理的关系,形成齐抓共管、协调一致的水资源管理保护模式。

(3)严格控制面源污染物进入水体。合理化施用农药化肥,提倡深耕施肥和喷、滴灌等技术,降低由于降雨径流造成大量氮磷、有机物等污染物进入水体。加大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增加涵养林面积,以减少泥沙在流失过程中携带的大量吸附态污染物。

[1]黑龙江省水功能区水质评价报告,2015

[2]佳木斯市水资源公报佳木斯市水务局,2016

[3]佳木斯市水功能区水质监测与评价报告.佳木斯水政水资源管理办公室,2016

张立红(1983-),女,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工程师

猜你喜欢

佳木斯市高锰酸盐佳木斯
为孩子纺织幸福童年
——佳木斯市第六小学教育剪影
佳木斯市生猪产业发展问题的探讨
佳木斯防爆电机研究所
佳木斯大學张莉莉水彩作品选登
佳木斯市连续四年荣膺“中国最安全城市排行榜”
高锰酸钾和高锰酸盐对原水预氧化效果的比较
十二五”期间佳木斯市污染源排放状况分析
地表水中浊度与高锰酸盐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取样方法对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结果的影响
不同水质地表水中COD和高锰酸盐指数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