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戏》教学设计

2017-03-09江苏省涟水县经济开发新区中学丁建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0期
关键词:乐土平桥社戏

江苏省涟水县经济开发新区中学 丁建成

一、[课题(学科和年级)]

《社戏》苏教版语文,七年级

二、[教材简解]

课文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上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三、[目标预设]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2.体会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和抒情作用。

四、[重点、难点]

作为本文的第一课时,重点通过归纳内容来进行整体感知,并体会语言之美。对于内容的归纳也恰是教学难点所在。

五、[设计理念]

1.强调学生自我的阅读体验。

2.重视互动合作。

六、[设计思路]

在扫清字词障碍、熟读课文等预习的基础上,通过问题的设置,初步感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初步欣赏语言之美。

七、[教学过程]

(一)预习作业

查字典、看注释,扫清字词障碍;熟读课文;在文中划出 “我”在平桥村受到的优待和乐事 ;圈画你喜欢的语句。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小说《社戏》,走进迅哥儿的童年时光。文中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那么,是一场什么样的戏,让先生这样倾心呢?让我们走进作品去看个究竟。(板书:社戏 鲁迅 )

(三)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浏览,默读,跳读,均可)根据投影提示,把握主要情节,概括课文内容。

投影:思考:

1.平桥村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为什么说“在我是乐土”?

2.课文的中心事件是什么?除了中心事件外,还写到了哪些事情?请从“时间”角度,从“事情”角度概括课文内容,并在文章中圈画,写在相应段落末尾处。

明确:

1.作者笔下的平桥村:“离海不远”“偏僻”“临河”“住户不满三十家”,以“种田”“打鱼”为业,“只有一个杂货店”。这样一个偏僻不打眼的小村庄,作者说“在我是乐土”,其中“乐土”一词既写出平桥村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又写出“我”对平桥村的情感。平桥村在我是“乐土”,是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学生齐读这一句,教师板书:乐土)

追问:“乐”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明确:

①我”在这里是公共的客,可以得到优待。(追问1:得到哪些优待呢?明确:大人允许小朋友伴我游戏:掘蚯蚓钓虾,虾归我吃。追问2:看出平桥村人什么特点吗?明确并板书:淳朴、好客)

②可以免读《诗经》之类难懂的书;

③可以钓虾、放牛,体验自由快乐的乡间生活。

追问:为何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也让我觉得快乐呢?

明确(略)

所以平桥村这个偏僻的小村庄,是我的乐土。(板书:自由 快乐)

2.学生回答,中心事件是“看社戏”。

追问:如果从时间角度,如何概括?

明确:看社戏前——看社戏——看社戏后

追问:围绕这一中心事件又分别写了哪几件事?

学生回答,互相补充完整答案,教师明确:

看戏前的波折——月夜行舟——船上看戏——归航偷豆——六一送豆

追问:由此可见,“我”之所以怀念童年这段记忆,原因有哪些呢?

因为随母归省平桥村的这段童年生活,有乐土,有美景,有趣事,有朋友。(初步感知课文的美点。)

(四)研读赏析

投影:品乡村人情之美。

1.提问: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引导:人情美)课文塑造了热情的小伙伴和淳朴的乡民形象。请用“我要为文中的 (人物)点赞,因为他(他们) (评价其性格、品质),比如 (举人物表现)”的句式组成一小段话,简笔勾勒人物形象,投影。

学生根据句式说话。

教师小结(略)

2.指名找出写景段落,并朗读

投影:(赏月夜行船之景。)月下出航去看戏,看戏归航途中,作者把江南的美景写得如诗如画,这些语句作者写得很美,美词美句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请选择你认为写得美的句子,读一读,抓住你认为用得美妙的词语,用“我觉得_______(美词)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或表现了)_________”的形式对你选读的美词进行赏析。

投影:

引导学生:品味美词:从色彩 气味 声音 心情 动态方面品味美词。如:

“朦胧”和“皎洁”用得好,好在它们写出了月光的色彩美。

“碧绿”“淡黑”“红霞”分别写出了豆麦、连山、灯光的色彩美。

另外“缥缈”“仙山楼阁”“清香”“潺潺”“轻松”“舒展”“起伏、踊跃”等。

教师小结:我们发现赏析语言可以从修辞手法、情感、描写手法等角度出发,这是我们积累的赏析技巧。作者采用写意笔法,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渲染描绘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水乡特色,给读者以冲击,而产生精神愉悦,富有美感。

3.齐声朗读投影内容

两岸的豆麦……吹来;月色便朦胧……渔火。

那声音……夜气里。

当然这两段景物描写的妙处绝非这一句话就能体现,我们再回到文本,结合大屏幕的句式再去体会:

投影:我是(眼睛,鼻子,脸庞……),我(看,嗅,感受……)到了(……)

(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小结(略)

提问:欣赏了这江南美景之后,迅哥儿又跟随着小伙伴们大饱了口福。在看完戏回来的途中,小伙伴们又干了什么事情呢?

明确:探归航偷豆之乐

追问:“偷”在这里是贬义词吗?如何理解?

(学生朗读交流,师生评议。)小结(略)

(五)投影(悟文章感情之美)

[投影]“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学生齐读这一句话。

提问:那晚的戏真的好看么?你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明确:不好看。

追问:那怎样理解我所说的“好戏”“好豆”?

(学生自由表达观点,教师倾听点拨为主,不要强加观点。)

小结:“好戏”“好豆”不是好在戏和豆本身,好在看戏和偷豆都是“我”和小伙伴们共同经历的,它们承载着小伙伴们的热情无私、淳朴厚道的美好的品质,还承载了作者对这段童年美好时光的留恋。鲁迅写的这出戏的的确确是一出好戏!人好,景好,情更好!

(六)结束语:让我们一起把课文的最后一段再朗读一遍。这一节课我们就学习到这里。下课!

附:板书

猜你喜欢

乐土平桥社戏
盈江 中国犀鸟的一片乐土
平桥豆腐羹,淮扬菜系的“扛鼎之作”
“天下第一菜”平桥豆腐
展演期间基本功考核
乾隆皇帝与平桥豆腐
天台县平桥镇中心小学
中国,外资挂车企业的乐土?
定准语文课堂的出发点——丁卫军《社戏》教学实录评析
风景这边独好——丁卫军《社戏》教学课例深度研读
《社戏》:一篇布满矛盾的作品——《社戏》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