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桥头跳车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

2017-03-09刘威威

绿色环保建材 2017年3期
关键词:公路桥跳车搭板

刘威威

中交二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公路桥头跳车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

刘威威

中交二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在我国交通事业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的公路交通也得到了发展,同时人们也更加注重出行的安全和舒适性。但是在公路的使用过程中桥头跳车成为影响人们安全出行以及公路使用的一大病害。文章主要就公路桥头跳车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以供大家交流探讨。

公路桥头;跳车原因;防治措施

1 引言

桥头跳车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公路危害,对于出行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出现交通事故,同时也会严重影响了公路的使用寿命影响了公路的整体使用的经济效益。所以要降低桥头跳车的危害就要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且提成相应的解决措施。

2 公路桥头跳车危害

首先对于行车来说在经过桥头的路段会出现大量的颠簸就会影响行车人员的舒适度,影响行车的安全性,如果严重的话会造成安全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其次对于整个公路的使用来说一方面是增加了工程后期维修的费用另一方面对整个公路自身也是造成很大的危害。

3 桥头跳车原因分析

3.1 路基沉降

一般出现桥头跳车的路段就是在有河流或者是冲沟的地方。在这些特殊的地段一般都是有特殊的土质,因为这些地段自身的含水量比较高,这就造成了土壤自身进行大比例的压缩,导致整个土壤的抗压力机能降低。在行车动态的作用下就会造成路桥内部结构的破坏,从而出现路桥路基的沉降,出现桥头跳车的现象。

3.2 压缩沉降

在进行碾压的过程中因为台背自身位置的原因,压路机不能够完全的整个面积对台背进行压实,但是台背自身的填料又因为存在着很多的孔隙,两方面共同作用下就会造成压缩不实的情况,从而导致桥头跳车的状况。

3.3 结构突变

在路桥整个工程中桥台和台背两个部分的路面结构的差异是非常大的,两个方面的结构路面组成体系不同,虽然两个方面施工过程中各自的沉降压实度完成度非常高,但是由于双方的结构体系存在着差异,在行车的作用下,双方承受的压力以及反应力是不一样的,这就导致双方出现了相对沉降,导致整个路桥内部结构出现了破坏,从而整个路桥就会受到伤害,在长时间的形成的压力下就会导致桥头跳车现象的出现。

3.4 设计不周

在进行路桥施工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到施工现场的自然地质条件,对于施工使用的土质以及水文都要进行全面的考虑,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路桥后期施工过程中提升路桥的抗压力。一旦设计不周的话,对后期的施工和路桥的使用就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桥头跳车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4 桥头跳车病害防治措施探讨

4.1 地基处理

(1)采用深层搅拌法加固桥头软基。加固土桩类型就是处理软弱地基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加固土桩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使用深层搅拌,这就需要通过采用专用的搅拌机械来开展实施。这种机械设备会不断的通过中心向四周进行旋转的方法来提升加固物的混合性以及水分的融合性,从而来提升整体的加固物的整体的坚固性和强度,使用到地基中可以提升地基自身的强度和抗压力,较少路桥出现沉降的现象,这样就会减少桥头跳车的现象的发生。

(2)采用砂桩加固桥头软基。料粒桩类型适用于松砂地基、杂填土或软土,对地基土起置换、竖向排水和挤密作用。一般采用砂、砂砾、砾卵石、碎石或建筑垃圾等作为桩体的主要材料,采用专用机械将材料灌人地基,形成桩土复合地基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沉降。因具有施-工工期短、速度快、质量容易控制及噪音小等优点,该方法适应能力强,可用于软弱地基、液化土地基和湿陷性黄土地基等多种复杂地质条件。

(3)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该法属竖向排水体预类型,主要适用于透水性低的软弱粘性土。塑料排水板是由芯体和滤套组成的复合体,或是由单一材料制成的多孔管道板带。为加速排水固结,减少后期沉降,一般都配合堆载预压或超压施工,使地基土的有效应力增大、抗剪强度和承载力及稳定性都得以提高。其特点是施工简便快捷,造价较低,但效果比上述两种类型略差,仍存在少量工后沉降。

4.2 对接头处路面进行处理

桥台与路基是不同的结构体系。因此,如何消除和减少结构突变影响,使两个性质不同的路面体系在抗垂直变形上平顺过渡,是我们应该考虑的主要方面。对于连接沥青路面,则在桥台处增设变厚式钢筋混凝土桥头搭板;对于连接水泥混凝土路面,将连接处路面改为变厚式。当然,混凝土路面同桥梁相接处,最好还是设置钢筋混凝土桥头搭板。搭板一端放在桥台上,加设防滑锚固钢筋并在搭板上预留灌浆孔,如为斜交桥,尚应设置钢混凝土渐变板。

4.3 妥善处理好接缝

参考柔性路面与刚性路面接缝处理方法,合理地使体系逐渐过渡,避免出现结构突变点。桥梁与水泥混凝土路面间接缝,如处理不好,容易造成错台。桥梁与沥青路面间接缝,往往由于该处沥青路面难以碾压密实而沉陷和出现拥包,施工时靠近桥台的部位应考虑横向碾压,确保密实度。

4.4 优化设计

(1)提高顺路面方向桥梁两侧路面及基层的强度和刚度,以减小其与桥梁工程的差异,从而减小两者之间的变形差异。如现在高等级公路普遍采用的基层结构为水泥稳定砂砾,可考虑在桥梁两侧一定长度范围内增加水泥稳定砂砾的水泥用量,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基层的强度和刚度,在荷载作用下其变形也会明显减小,从而降低了桥头跳车发生的可能性。

(2)桥台与路基路面属不同的结构体系,目前广泛采用矩形板作为它们之间的过渡体系,矩形板可用为一刚性体,路面侧是一柔性体,刚性体与柔性体在搭板与路面接缝处产生突变,使接缝两侧的变形差异没有充分的过渡空间,导致桥头跳车的产生。因此,可将桥头搭板设计成变载面形式的砼板并加长搭板长度,这样可在柔性体的路基与刚性体的桥台之间有平顺良好的过渡,以减小因结构突变而造成的桥头跳车现象。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桥头跳车对整个公路的使用以及行驶的安全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对于桥头跳车的原因一定要分析清楚,从而针对性的进行解决,并且针对性的实施相应的措施,从而来降低桥头跳车的发生,提升行驶的安全性,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

[1]王俊岭.桥头跳车成因及防治[J].交通标准化,2015(5).

[2]赵旭.公路桥头跳车的影响及防治措施[J].中国市政工程,2014(8).

[3]李永鸿.高速公路桥头跳车的机理与防治研究[J].路基工程,2015(2).

猜你喜欢

公路桥跳车搭板
桥头搭板结构设计研究
桥头搭板综述
父母竟逼亲生孩子 跳车“碰瓷”20多次
县乡公路桥涵流沙地基施工技术研究
意外
桥头跳车研究
风景是最好的吸引力
桥头跳车现象防治措施
论桥头搭板长度、厚度、配筋设计
刚性楔形搭板在均匀地基沉降下的设计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