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开展有效的操作性数学活动

2017-03-09广东省鹤山市碧桂园幼儿园王金玲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0期
关键词:操作性教学活动幼儿

广东省鹤山市碧桂园幼儿园 王金玲

《3-6岁儿童学习与指南》中指出:幼儿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的掌握而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而数学活动作为科学学习的一部分理应遵循这一理念,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得数学感性经验,体验数的内涵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真正理解数的实际意义、数的顺序及数的组成等,进而获得数概念。

以操作为主的数学活动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和活动形式了,著名的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特梭利早就提出了“我听到了,但随后就忘了我看到了,也就记得了;我做了,也就理解了。”这一教育方法,但结合大多数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活动来看,完全采用蒙氏的方式进行教学还不太适合,所以取其精髓又不失园本特色开展教学活动,更有助于幼儿理解抽象的数概念,提高其数学能力。在开展操作性数学活动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才能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呢?

一、充足的课前准备

操作性数学活动是指幼儿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直观材料,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取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开展操作性数学活动中,我们要做到“四备”。

(一)备教材

针对目前幼儿园对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大多以各类教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为主,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要杜绝“拿来主义”,同时也要考虑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不能以小部分能力强的幼儿为参考,来扼杀大部分幼儿的学习兴趣。所以对教材的内容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参考、调整与讲授。

(二)备幼儿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引导者、观察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幼儿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要以幼儿原有的能力水平为基准,结合幼儿现有的接受能力为参考开展教学活动,要给幼儿创设一个“跳一跳就够得到”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

(三)备材料

操作性数学活动中操作材料尤为重要,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考虑。

操作前:材料的数量是否与实际幼儿的数量相同,材料的大小是否适合幼儿使用,材料是否能很好的为教学服务,材料摆放在哪里才便于幼儿取用。

操作中:如何取材料,取完材料如何摆放以及操作中如何让材料看起来有序、不混乱。

操作后:原本的操作材料是否完整,收完材料后的摆放位置是否与取用时的位置一致,材料的摆放位置是否便于幼儿日后的操作使用。

(四)备教法

操作性数学活动并不只限于讲解式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可以与游戏教学法、故事教学法等相结合,关键是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活动来选择,如在《路径》的教学活动中结合故事教学法来开展不仅可以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同时也可以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

二、常规的建立与规则的讲解

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讨论一套适合本班实际情况的规则,与幼儿一起遵守与实施。此外在操作过程中会涉及到材料的操作方法,在对操作规则的讲解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避免繁重的语言词汇,做到言简意赅

活动中最让老师们感到苦恼的无疑是幼儿的注意力不集中,我们也常常反思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教师在讲解操作规则时应尽量避免与操作内容无关的语言讲解,包括对常规的要求。教师应简洁、明了地将操作时的要求讲解给幼儿,让幼儿第一时间内清晰该如何操作,保证操作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采用正言、正行、正思维的引导方式

在操作性数学活动中,幼儿的操作方式及操作方法难免会出现“五花八门”的现象,此时教师的有效指导不仅可以让幼儿走“捷径”,同时也能帮助其快速地建立正确的数概念。而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会采用“不要这样做,这样做是不对的”等语言来指导幼儿,本想帮助幼儿改正错误,但相反,这却大大强化了错误的再次形成,如果我们将其改成“请这样做,这样做就对了”是不是更有让人付诸行动的动力呢!

(三)适时使用态势语

态势语言就是人们在交际中用肢体态势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表示态度的非有声语言,在以操作为主的数学活动中,态势语言不仅可以避免有声语言带来的干扰,同时也可为幼儿创造出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如简单的手势语、头势语,眼势语等都可以传递信息,同时也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四)根据活动的内容采取不同的讲解方式

简单地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容相对简单,教师可以在操作前将规则一次性讲解给幼儿;另外一种是内容相对复杂,教师可将规则按照操作的步骤逐一讲解,以便幼儿理解与操作。

三、遵循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开展活动

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幼儿对知识的学习要经过具体—半具体—抽象三个阶段,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抽象的数学活动亦应遵循这一规律,从实际的生活出发,以真实的、具体的事物呈现,然后根据幼儿的认知情况逐步转向半具体的事物,如图片,模型等,最后转为抽象的语言讲述或数字表达。这不仅便于幼儿更直观的理解活动内容,同时也能加深幼儿对活动内容的记忆。

四、活动后的评价

在整个操作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其进行评价,心理学中“皮格马利翁效应”证明,教师的期望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的评价不仅可以使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获得的零星的,粗浅的、感性的知识条理化、理性化,形成一定认知结构,帮助幼儿形成比较完整的、正确的数概念,还可以培养幼儿科学、规范的操作技能,提高比较、辨别的能力,促进数学活动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幼儿处在逻辑思维萌发及初步发展的时期,也是数学概念初步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幼儿还不能完全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但并不是说他们就不可以学习数学。对于幼儿来说,学习数学同样具有理智训练和实践应用两方面的价值。为此采取有效的活动方式尤为重要,操作性数学活动不仅给幼儿以直观的视觉感受,同时更能促进幼儿对抽象的数概念的理解。让我们将“我做了,也就理解了”的教育精髓付诸于我们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吧!

猜你喜欢

操作性教学活动幼儿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论社会保障绩效治理的操作性路径
杜威“反省思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操作性另解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青少年拓展基地操作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