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更具实效性

2017-03-09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乌拉嘎中心校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0期
关键词:实效性学习者内容

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乌拉嘎中心校 宋 斌

一、使教与学更具有效性

(一)教师的教要有效

简单地说,就是你在课堂上运用各种方法要有教学效益,不能为了使用方法而使用方法,诸如当前的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都应为了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采用,而不是为了追求某一形式而运用。例如,去铁力学3+1模式后,我回来上了一节课,本来我以为3+1模式很简单,但是真的做起来却不是那样。我就想我们一定要照搬照抄某一教学模式吗?我的回答是不。首先,我认为:我们应该借鉴某一教学模式中的某一项自己认为好的地方,而不是全部的照抄照搬某一教学模式。其次,我认为我们应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因而,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有一阶段,我就走进了这一误区。记得我曾讲过一节《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这本是两节课的内容,而我把它们合并成一节课讲了。这是我备课时受上述错误观念的影响。当时我认为这两部分内容很简单,学生很容易学会,就轻易地把两节课合为一节课讲了。结果课后反馈达到百分之八十几的准确率,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百分之九十几的准确率。

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反思意识。即要求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日常教学行为,不断地追问自己: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我的教学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例如,我发现学生在做题时发生的一个错误,我纠正了很长时间,他都没有改正。我就想这样的问题如果我都在课堂教学中重点指导了学生,让学生注意了,是不是教学后学生在反馈中就不会出现错误了。于是我就这样做了。结果显示,这样的做法确实挺好。

(二)学生的学也要有效

1.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这里所说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然流露出来的,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而做作出来的。做作出来的积极性是被动的、应付式的。只有真正发自于学习者内心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促进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有效学习。例如,当学生回答对问题或者做对题目时教师给予恰当的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实实在在地体验学习过程

学习任何知识都需要学习者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体验过程,学习者只有在实实在在地体验过程中,才能感受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与脉络,才能体味到学习的三味,才能把知识一点一滴地融化在自己的血液中。那些蜻蜓点水式地学习的人,是很难把握所要学习知识的核心。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

3.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知识的过程不只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的点对点的学习,而是借助对某一个有代表性的学习内容的学习,以达到对点所在面上所有内容的全面把握,这就是要求学习者不仅仅把学习的内容作为学习重点,更要把学习的方法作为学习的重中之重。只有掌握了相应的学习方法,学习的效率才能提高,才能真正达到学习的目的。

二、把“双基”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

新课程改革以来,数学课堂上形成了一种漂浮现象,不少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没有形成。比如,小组合作学习有一阵 搞得如火如荼。我觉得那时候我就是一味的盲从,从没有自己的想法。也没考虑到小组合作学习适合我这节课吗?适合我的学生吗?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不是对原有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它应是在保持传统教学中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只有这样,进行的改革才会有根,才会有基础,才能脚踏实地。

为此,今后的教学中,应把“双基”训练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机的整合起来,让学生在转变学习方式的同时,“双基”也得到全面的提升。

三、使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加强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是当前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如何有效地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关系,应成为我们教学中关注的一个重点。现在的教材与生活联系密切,易于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利于学生的思维的发展。再设计练习题和家庭作业时,也要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我认为平时要处理好以下几点关系。

(一)处理好知识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

当前的很多学习内容都是从生活中寻找来的素材。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解读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帮助学生形成数学的眼光,使他们从纷繁的生活现象中把握住教才内容。例如,我在教学时间的简单计算时就举了两个生活中的例子。王红家到学校需要5分钟,如果7:00到校,她最晚几点从家出发?张强家到校需要15分钟,如果7:00到校,他最晚几点从家出发?这两道题都是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学生活中的数学,我们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处理好封闭性与开放性的关系

通过一些开放性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会筛选、甄别、比较、分析等方面的能力,提升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例如,在分析应用题时,我总是让学生画出关键词语。这样做一是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二是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时在解决含有多个条件的应用题时,我总会问一句解决这个问题和哪个条件有关,就是在培养学生甄别、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处理好多样化与最优化的关系

学生在知识运用的过程中,多样化与最优化是不可避免的一组问题,我们应在鼓励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走上最优化解决问题的轨道上来。

因而,关注学生的发展,就是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这不仅能提升现有的学习效果,也能为他们将来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真正把关注学生短期发展与长远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学生顺利成长。

总之,为了使小学数学课堂更具实效性,教和学就要有实效性。同时要重视双基训练,使学生学会学习。只有这样,小学数学课堂才能更具实效性。

猜你喜欢

实效性学习者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主要内容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老少互动 提升关工委工作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