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农业标准化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2017-03-09殷小琴

绿色环保建材 2017年3期
关键词:四川省标准化农业

殷小琴

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四川省农业标准化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殷小琴

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低碳经济环境下四川省农业发展矛盾由总量供应不足转化为结构性矛盾突出,以农业标准化推动四川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突破口。本文以四川省农业标准化建设的现状作为切入点,阐述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关键时期,四川农业标准化发展推广遇到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四川农业标准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可持续发展

1 引言

四川属于我国农业大省,近些年农业发展整体状态良好,但是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因此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成为四川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尺,近些年四川一直将农业标准化建设作为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例如成都大邑成为国家级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为全省农业标准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灾后重建中,广元市坚持以“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为主要内容的低碳农业得到大发展,“低碳广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四川省农业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本文通过系统的分析希望提出促进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对策。

2 四川省农业标准化发展的困境

推广农业标准化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的关键保障,2017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生产、增强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四川省出台的农业“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农业标准化产业,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比重。根据调查问卷和实地调研来看,低碳农业标准化存在极大的外部性,由政府作为主要推动者是无可争议的,但如若不能形成企业和居民发展低碳农业标准化的内在动力,那么低碳农业的发展必将缺乏持续的发展动力。因此,如何构筑低碳农业的激励机制,将政策、制度、产品市场等外部因素转化为内在的利益激励因素,增强企业和居民发展低碳农业标准化的内在动力,就成为促进低碳农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农户作为经济人,他们会基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进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低碳农业标准化生产方式”的选择决策。政府为了更好地推动“低碳农业标准化”发展,需要培育适合这种生产模式生长的“土壤”。但是四川省在农业标准化发展中存在很多困境,只有突破了困境才能更好的发展四川省的低碳化农业。

(1)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滞后。由于四川省各区的地域环境差距比较大,农作物种植方式不统一等导致四川省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存在不统一的问题:一方面是农业标准化体系与现代农业发展存在差距。由于标准化建设周期比较长,而农业发展的速度又比较快,这样以来导致出台的标准化体系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例如成都蔬菜标准化建设虽然已经相对比较全面,但是随着蔬菜产业的不断发展,新问题的出现导致标准化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另一方面标准化体系建设缺乏透明性、适用性。根据调查很多农户对于标准化的要求并不熟知,甚至制定的标准化体系不符合当地的农业发展需要。

(2)农业标准化贯彻难度大。农业标准化建设虽然经过多年的宣传与实践得到了大部分农户的认可,并且为当地农业发展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就其实施过程看存在贯彻难度大的问题:一是农业标准化涉及部门较多,涉及农业种类也多,缺乏统一协调的责任机制暴漏出监管不足的问题,以农药控制为例,虽然明确规定农业减少农药使用,但是在实践中由于监管不力导致部分农户仍然使用农药;二是四川省对于农业标准化的宣传推广力度有待提升,农户参与标准化减少的积极性不高。

(3)农业科技含量不高,缺乏品牌效应。相比东部沿海省份,四川省农业整体科技含量不高,引入农业品种复杂问题突出。农业标准化建设仍然将规模生产作为重要内容,而忽视农业科技含量的价值,导致农副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尤其实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四川省具有品牌效应的农产品比较缺失。“互联网”+“低碳农业标准化”模式在农村的推广没有铺展开。

(4)农民素质影响。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的素质觉得农业生产力水平发展,在低碳经济环境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要落实到农民身上,而农民的科学素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根据调查四川省农民的科学素质有待提升,拒不完全统计只有2%的农民就有大学学历,高中学历的农民不足15%。低学历的现状影响农业标准化的建设,尤其是对于农业标准化的看法存在偏差,导致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也不高,从而影响整体发展水平。

(5)标准化发展经费不足。标准化建设属于系统工程,从当前的调查看制约四川农业标准化发展的主要瓶颈是资金问题,资金难成为标准化建设的突出问题。以农村合作社实行农业标准化为例,由于农村合作社缺乏相应的可抵押物,因此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而实施标准化不仅需要对人员培训、还要引入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实施现代管理模式,而这些工作都是建立在资金扶持的基础上。但是目前四川省对于农业标准化扶持资金相对比较匮乏,在加上农业利润相对比较低的缺陷,使得农业融资也比较困难。

(6)专业人才不足。农业标准化发展改变了以往粗放式的农业种植模式,强化了科技的比重,目前四川省农业标准化建设人才匮乏突出:一方面是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基于四川省的特殊地理位置,四川一直是劳动力输出大省,尤其是具有文化素质的农村年轻农民选择进城务工,造成农村人才流失严重,从而导致承担农业标准化建设的主体弱化;另一方面是四川省缺乏高素质的科技型农业人才。农业科技型人才匮乏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例如政府农业技术人员对农业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比较少,不能深入实地指导农民建设。

3 提升四川省农业标准化发展的对策

3.1 因地制宜制定四川农业标准化体系

四川省地域不同农作物的种植种类也不同,因此需要结合四川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四川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标准体系: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地方标准化体系建设,本着透明、科学以及实用的原则对农业标准体系进行优化设置,根据市场需求对农业生产进行优化与调整。例如针对当前绿色农业发展要求,需要四川对生产环境、工艺品质以及包装运输等进行标准建立;另一方面完善农产品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在互联网环境下,农业生产必须要实施信息化发展模式,例如对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相关的价格信息、供给信息以及销售信息等,以此降低农户生产的盲目性。同时还要健全对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设定不同的标准,对农产品进行分级评定,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其进行分类,不同的标准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

3.2 培育品牌,以示范区带动农业标准化推广

品牌是软实力,只有积极培育品牌才能促进农业附加值。实践证明通过培育具有国内品牌的农产品能够为当地农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例如成都大邑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目前,该县已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8家、“三品一标”认证产品89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个,在全国各区(市)县中排名前列;另外四川省加大对优秀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宣传力度,组织其他地区学习先进县市的经验,以此实现以示范区带动整体农业标准化的效果。同时还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通过“标准+追溯”的可视化机制,在产业链上真正建立起“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溯源、责任可界定”的食品安全体系,不断提高农产品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3.3 加大扶持力度,健全保障机制

四川省发展农业标准化关键在于资金,为农村合作社以及农户提供资金支持是实现农业标准化发展的基础,因此四川省政府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为农户提供低息贷款,并且要建立技术帮扶机制,鼓励高校农技人才、合作社管理人才深入到农村开展技术帮扶活动,提高四川省农民整体技术素质。另外针对四川省当前存在的奖罚机制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奖励机制,对于申请农业标准化的企业要提供“一条龙”服务,并且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

3.4 优化低碳农业标准化创新机制,培养高素质标准化人才

实现低碳环境下四川省农业标准化发展除了要具备以创新促进农业发展的战略思维之外,还必须要优化创新机制,完善农业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的功能,通过服务中介为农业标准化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资金支持。农业标准化创新主体包括:政府、科研机构、农业技术企业以及农业创新经纪人。政府是农业技术创新的引导着。科研机构则是农技人才培养的组织者。农业技术企业是农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实施者。农业创新经纪人包括传统型的农业技术人员、互助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市场型的农业技术服务人员、知识型和技术型的科技示范园区、信息型的农技110和全方位的科技特派员。这些创新经纪人拥有知识、信息、技术和资源等优势,能更好地联合“政府部门、农户、农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超市、农业科研机构”各方力量,发挥农业中的创新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低碳农业标准化发展。因此四川相关部门要组织合作社成员、农业企业龙头管理者以及农户参加农业标准化学习,提高他们推行与应用农业标准化的积极性。

[1]杨玲,彭逸凡,朱利民.浅析四川农业标准化的发展与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2).

[2]白雪.推动成都市蔬菜产业生产标准化建设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

[3]桂荣,孙爱武.盐城市推广农业标准化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1(5).

猜你喜欢

四川省标准化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标准化简述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