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不容忽视

2017-03-09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沙堆镇中心小学黄健平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课文阅读教学文章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沙堆镇中心小学 黄健平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的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读风”盛行起来了,甚至已是“读”占鳌头了。朗读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既可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体验,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感。因而,教师必须注重阅读教学中朗读的训练,借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借读激趣,感染学生

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了兴趣,学生学习的动机才能极大地激发起来,学习劲头才能大大地提高。在这学习兴趣的推动下,学生超常的毅力和智慧才能得以表现。那么,如何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激起学生的兴趣呢?如何才能杜绝在语文课堂里只见教师侃侃而谈,学生只是静坐其中,鸦雀无声呢?如何才能在语文课堂里使师生产生共鸣呢?相信只有朗读!朗读首当其冲!朗读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让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最顶点,让课堂效果达到最高点,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当然,教师在设计朗读时需有明确的目的,适当点拨相关的技巧,让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画,边读边演……使学生加快进入意境。

1.读,要富有目的性

在以往不少的语文教学中,朗读流于形式,虽说读得充分,但总感觉质量不高,总不能达到预定目的。因而,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前,必须先设立目标,让学生带着要求去完成练习。学生有了期待,那么自然就会产生阅读的冲劲,有了探究学习的动力。如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时,老师可以先指导学生抓住课题来质疑,再根据问题,围绕课文内容,通过感情朗读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感受祖国人民间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如此,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动下,学生凭借着对语言文字的阅读,去悟出课文之意。这样,无论是认识,还是情感,都达到了读书体验的最高状态。

2.读,要注意技巧的点拨

不少语文课堂上,读书声时而拖拖拉拉,平淡无奇;时而响彻云霄,却兴致索然。我认为,如此朗读只会减低学生学习的兴趣,失去学习的冲动。要知道,作者写文章是“情动词发”,我们读文章则要“披情入文”。因而,我们教师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有选择性地(或急或缓,或轻或重,或喜或忧,找重点词、句、段……)慢慢地去咀嚼,细细地去品尝。

3.读,要使形式多样化

读,应从“悦读”开始。让学生对读产生兴趣,学生才能在读中思,读中悟,读亦才能有所得益。因而,朗读要避免孤独一味,要讲究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也就是说,朗读需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如精读、领读、评读、开火车读、分角色读、配乐读、表演读……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调动自己多种感官乃至全部心灵去朗读课文。同时,读间教师还应适时引导学生抒发感情,让学生畅所欲言,使文章的真情真意自然流露。

二、以读代讲,理清文意

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阅读教学中的朗读逐渐代替了空洞烦琐的分析,让学生潜心于读书,从中分析、理清文章。

1.读中感知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一篇课文的第一步,应当是‘读通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在阅读教学前,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强化阅读的整体性;同时,教师在要求学生朗读时不能单是蜻蜓点水,不需急着让学生去分段分层,或将注意力“聚焦”在某个局部上,而是要将全篇文章作为一个知觉整体去感知,从而把文章读正确、流利、琅琅上口。因为读通、读顺文章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2.读中感悟

古人常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而选读、精读、多读是理解课文的捷径。理解文章,弄懂问题不能漫无目的地在文中漫游,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强加给学生,也不是学生死记硬背的结果。只有让学生通过有所目标地择段、择句、择词地反复多读,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哀乐中才能去体会作者的用意,感受作者的感情,才能废止老师无休止的分析,打破沉闷呆板的课堂。同时,教师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还应给予适当的指点,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交流, 鼓励学生发表读后见解,悟出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 正如语文课标里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如在《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中,“罪恶的子弹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一句,应让学生在抓住重点语段来反复阅读,理解“娇嫩”一词,重现战争的罪恶,并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对残酷战争的看法,很容易学生就能领悟到孩子对和平的呐喊、对和平的渴望。

3.读中升华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能单是满足于读懂课文。在此基础上,还要学生调动自己的经验库存,从文中的字、词、句的朗读中发挥想像,联想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发出我想说,我要说……的冲动,借此加以补充,举一反三,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展,文章的主旨也得到升华。

4.读中积累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在朗读过程中,学生接触了大量各具特色、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段篇,对此老师如何才能让学生熟记在心,变成自己的财富呢?这时,我们就可以组织学生构建一个语言仓库,引导学生在朗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使他们把这些好词佳句据为己有,终身受益。同时,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以致用,是读书的最高层次和最后归宿,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见“缝”插“针”,善于引导学生互相交流,为灵活运用提供良机,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活用语言,让学习紧靠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学得更多,想得更深,看得更远。

因而,注重阅读中朗读的训练,能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加快学生与作者、老师间产生共鸣……所以我们说,朗读,是上好语文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猜你喜欢

课文阅读教学文章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背课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