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信息文明的唯物史观向度*

2017-03-09王水兴周利生

关键词:恩格斯生产力马克思

王水兴,周利生

(江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论信息文明的唯物史观向度*

王水兴,周利生

(江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信息文明的本质是信息化生产方式的反映。唯物史观向度的信息文明以信息化生产方式为基础。随着信息、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在整个社会生产中不断取得支配地位,信息化、智能化生产方式就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信息文明唯物史观向度的主要内容。信息时代创造的巨大生产力和孕育的信息思维表明,人的全面发展是信息文明发展的逻辑终点,以科学技术为底基的文明样态只有和先进的社会制度文明结合才能展现出文明的真正曙光。

信息文明;唯物史观;生产方式;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马克思1847年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1]222马克思1867年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又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2]172马克思这些论述揭示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政治面貌和精神面貌的人类历史一般发展规律。当人们以经济信息化、政治信息化、文化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来刻画和描摹当今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图景时,信息化本质上就上升到一种新的生产方式高度。学术界以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分析社会文明发展趋势和发展面貌,根本上是基于技术文明这一基础来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一方面,以信息哲学或信息主义思维方式研究信息文明,可能会取得许多令人敬仰的成果[3]。另一方面,信息文明本质是一种建立在信息化生产方式上形成的新的文明形态。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化生产方式,信息文明内涵既包含生产力意蕴,又涉及到生产关系范畴。作为社会客观,信息文明既有社会存在内涵,又具有社会意识价值。根据唯物史观,社会主义是克服社会化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矛盾的历史和逻辑的必然选择。因此,社会主义社会就理应更符合信息文明发展的条件。唯物史观是人类思想宝库中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以唯物史观向度研究信息文明,是科学分析和认识信息文明的理论需要,又是推进信息文明建设的实践使然。

一、信息化生产方式:信息文明唯物史观向度的基础

从本质上来讲,信息文明是建立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先进生产方式上的文明样态。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其必然结果就是劳动过程和劳动内涵的变化。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域中,劳动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4], “劳动过程……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活动”[2]174,人的劳动过程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2]170显然,作为人类历史存在前提的劳动内在地就包含了人的思维和智力因素。人的劳动过程和动物的生命活动过程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是能思想的存在物。”[5]

马克思恩格斯已经意识到,在商品生产中,“生产劳动就是一切加入商品生产的劳动(这里所说的生产,包括商品从首要生产者到消费者所必须经过的一切行为),不管这个劳动是体力还是非体力劳动(科学方面的劳动)。”[6]因此,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劳动价值理论的时代,还是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劳动形式还主要是体力劳动,物质资料和资本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关注到了劳动过程中的科技和智力因素的作用。而且,马克思、恩格斯还预计到了随着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系统的渗透,用来生产物质生存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趋于减少,直至到最低限度。未来社会生产主要是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进行的。马克思、恩格斯这些预计在当今信息时代已经显露出来了。特别是随着信息、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在整个社会生产中的支配性地位的不断显现,从而引起整个社会就业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变化,充分说明了智能化、信息化生产方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世界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会进一步验证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理论中没有直接说明信息在发展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就他们理解的生产力内涵包含了现代信息技术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和信息化涵义。“劳动生产力……,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2]100)“提高劳动生产力的主要形式是:协作、分工和机器或科学的力量的应用等等。”[7]在手工工场劳动还是主要劳动形式的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就明确了“协作”、“机器和科学发展”、“工艺应用”对生产力的重要意义。所谓信息化生产方式,本质上是对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的超越,信息资源和信息科学技术本身不能形成生产力,而是通过其内化在生产的全部环节和全部生产要素当中提高生产力。信息经济的繁荣本质上是社会生产协作和整个社会生产过程更加高效、精准的结果。信息时代通过全球信息化“协作”劳动而提高生产力的方式,与马克思提出的人类劳动的“总体性”发展趋势的预测高度契合。“随着科学技术和分工协作的发展,以及结合劳动的出现,劳动过程得以分解或细分,单独的直接劳动者成为群体的组合劳动者,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劳动者被细分为几个层次。分解的劳动过程构成为一个总体,进入分解的劳动过程的劳动者就成为‘总体工人’。由于‘总体工人’的出现,对原先单一的直接劳动者的理解变得复杂了。抽象劳动的主体不是单个人,而是一个总体工人。”[1]274现代信息化生产,表现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形式。科学技术知识的运用、有效信息资源的利用、管理和服务等非直接生产性活动对商品价值创造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劳动的“总体性”发展趋势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劳动过程中的应用是相辅相成的同一个历史过程,劳动的“总体性”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客观上就表现为所有劳动主体都参与到了劳动产品的价值创造过程。这就为我们认识信息时代的信息生产力提供了科学的方法。信息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整个社会必须尊重知识创造和信息资源的价值应用。

生产力三大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受科学和技术的改造,各自内涵以及生产力整个系统必然会发生深刻变革。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在一切生产工具中,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8]把革命的劳动阶级视作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已经和当今信息时代将劳动者的素质视作知识经济关键因素相一致了。“自然界没有造出任何机器,……它们是人的手创造出来的人脑的器官;是对象化的知识力量。……它表明,社会生产力已经在多大程度上,不仅以知识的形式,而且作为社会实践的直接器官,作为实际生活的直接器官被生产出来。”[2]784知识和智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实际上就是今天意义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生产能力。在大工业初级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就已经预计到,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智能化、自动化生产将成为历史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的发展必然会使劳动者在劳动中的作用发生改变从而全部社会的生产结构也将发生改变。大工业的发展,“劳动表现为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包含在生产过程中……工人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当事者,而是站在生产过程的旁边。”[2]783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作用的这种变化在今天的信息化生产过程中已经相当普遍了。尤其在现代“无人工厂”生产条件下,马克思、恩格斯的预计已经成为了现实。“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叫协作。……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9]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的“协作创造新的生产力”的论断,对我们深化认识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全球配置生产要素提高生产力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二、信息社会先进的生产力与落后的生产关系的矛盾:信息文明唯物史观向度的主要内容

“机器只是一种生产力。以应用机器为基础的现代工厂才是社会生产关系,才是经济范畴。”[1]241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对资产阶级的历史进步性,对科学技术、机器体系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作用都做了科学的分析和论述。应该明确的是,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肯定了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开辟人类的交往道路、发展人类的交往(交通、传播)技术,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即资产阶级促进了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10]541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又明确指出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2]3。这说明人类的交往技术和交往手段的发展不会自发地推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不会自发地实现人的自由和平等。正如现代信息社会不能自发地消除信息垄断、信息霸权一样,“只有当群众组织起来并为知识所指导时,人数众多才能起决定胜负的作用。”[11]“工人阶级的解放……问题在于不仅仅要掌握政治机器,而且要掌握全部社会生产,而这里需要的绝不是响亮的词句,而是丰富的知识。”[12]建设信息文明社会,不仅是使“文明世界信息化”,其根本意义在于,使“信息世界文明化”[13]。信息科学和技术创造的巨大生产力只有由组织起来的千百万有知识的人民群众掌握才能为人类的自由和解放开辟道路。

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现代计算机诞生以来,人类社会整体上正逐步由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迈进,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科技的发展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毫无疑问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但是,为什么人类社会仍然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贫富分化、劳资冲突、社会分裂、文明冲突的危机与矛盾?基于过去300年来(公元1700—公元2000年)欧美国家的财富收入的历史数据分析,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认为,二战以来,世界各个国家不平等现象已经扩大了,并且将变得更加严重。资本和劳动的矛盾没有因为经济的增长和知识的扩散而淡化,反而,因资本的收益率持续高于经济增长率,人们收入不平等更加严重加剧了。[14]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此已作出了惊人的洞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背景下,“机器的应用既改变了生产工具的分配,也改变了产品的分配。”[15]21“由于机器体系所造成的巨大的生产,产品同生产者的直接需要的任何联系也都消失了,从而同直接使用价值的任何联系也都消失了。”[15]186随着科学的应用,机器代替人的劳动过程,使得科学日益“作为异己的力量,作为机器本身的力量,通过机器对工人发挥作用。”[15]185随着劳动资料的机器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劳动生产力和最大限度否定必要劳动,……是资本的必然趋势。劳动资料转变为机器体系,就是这一趋势的体现。”[15]186马克思的上述论述可以让我们清晰地得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如下特征:第一,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够造成巨大生产力;第二,科学技术对工人是一种异己的、统治的力量;第三,由于机器体系的应用最大限度地否定了必要劳动时间,意味着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即机器体系越参与劳动过程,工人为资本家创造的剩余价值就越多,工人受到的剥削就越严重。这就是为什么信息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没能更加公平和谐,反而使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人身上的原因。现代信息社会出现的信息(知识)垄断和信息霸权现象说明,不改变不平等、不公正的社会制度,科学技术就只会加剧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差距,宏观上表现就是财富的马太效应,富人和富国越来越富裕,穷人和穷国就越来越贫穷,整个社会分裂和不平等就日益加剧。

基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刻认识,恩格斯在论述工业革命以来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时,甚至直接说:“自然科学目前对工人实际上是毫无用处的……,因为在他们居住的大城市里,在工作日很长的情况下,他们常常根本看不到大自然。”[10]476这种情形今天在全世界的许多私人工厂里仍然每天都在重现。面对自动化的流水生产线和自己生产的日益精密的智能手机、电脑等高端信息商品,对千百万“信息工人”而言,自己只是资本家获得巨额利润的工具。一定意义上讲,生产中应用的科学技术和他们自己生产出的产品对他们来讲没有直接的意义。马克思在论述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时,不但揭露了殖民统治的残暴,更强调了殖民者“将通过电报”巩固印度的政治统一,也巩固了他们在印度的统治。“第一次被引进亚洲社会……的自由报刊,是改建这个社会的一个新的和强有力的因素。”[16]686“铁路将造成互相交往和来往的新的需要。”[16]688这里马克思既明确指出了殖民者在印度发展电报、报刊、铁路等信息传播文明的历史进步意义。同时又深刻指出:“英国资产阶级将被迫在印度实行的一切,既不会使人民群众得到解放,也不会根本改善他们的社会状况,因为这两者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16]689质言之,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到,人类交往能力的发展并由此创造的巨大生产力,如果只能被少数统治阶级占有,“文明”就是伪善的,甚至是野蛮的。马克思以犀利的语言揭露了资产阶级文明的历史局限性:“只有在伟大的社会革命支配了资产阶级时代的成果,支配了世界市场和现代生产力并且使这一切服从于最先进的满足的共同监督的时候,人类的进步才会不再像可怕的异教神怪那样,只有用被杀害者的头颅做酒杯才能喝下甜美的酒浆。”[16]691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局限性的批判对我们认识技术文明和社会制度文明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信息科学和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生产力加速了全球范围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的流通,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令人惊讶的水平。另一方面,各种资产阶级的专利保护制度、私有产权制度和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技术、知识等各种垄断制度,使巨大的生产力被少数人掌握。当人类面临信息鸿沟造成的发展危机、信息垄断、信息霸权、信息暴恐和信息战争威胁的时候,信息主义描绘的“地球村”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失去了和谐和温情的底色。人类进入信息文明时代以来,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前景,根本上取决于资本和劳动的博弈结果。全球信息社会,如果没有社会主义先进思想、先进制度的引领,广大人民群众是不会收获到信息文明果实的。

从本质上看,当今世界,资本主义主导的信息文明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历史批判并未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而失效。资本主义主导的信息文明尽管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但是,只要资本主义私有制度存在,只要生产力未被社会完全占有,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就无法克服,资本主义必然走向衰落和灭亡的命运就不会改变。正因为许多人认识到了“信息资本主义”并不是人们理想的社会,寻找路径突破信息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信息社会主义”就成为一些人的努力方向。有西方左翼学者就认为,“信息革命是未来社会的先导,信息革命发展到头就是资本主义的最后界限。”[17]中国的一些学者也敏锐地认识到了新科技革命和信息化为发展社会主义带来的巨大历史机遇,提出了“信息共产主义”[18]的概念。

应该严肃地指出,当今信息资本主义最典型的信息(知识)垄断形式——温特联盟(微软和英特尔联盟)(wintel)是信息社会里最稳固、最顽劣的资本主义因素。1990年代以来,世界上两家最大的私人信息企业微软和英特尔公司依靠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方面的核心技术,逐步取得了全球信息产业的垄断地位。绝对的垄断地位带来了绝对的垄断利润,仅“1998年的前9个月,微软在没有增加实物资产的情况下,它的普通资产增加了60%。”[19]因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而引发的2008年金融海啸尽管对整个资本主义经济造成了深刻的危机,但是那些处于超级垄断地位的世界级信息技术公司和高科技企业仍然能够实现资本的巨大增长。此外,国际互联网核心基础设施本质上也是由世界上头号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控制或者潜在控制着的。国际信息社会的发展实际上正面临着一场深刻、严峻的利益博弈现实,是融入资本主义的信息化,甘愿在全球产业链低端谋求发展,从而付出更多的历史代价,还是努力去争取利益的共享,创造更加平等发展的机会,让巨大的信息生产力造福更多的人。两种力量的博弈过程关乎国际社会的和平、和谐。

三、人的全面发展:信息文明唯物史观向度的逻辑终点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已有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时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此,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10]520马克思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中指出:“自由不仅包括我靠什么生活,而且也包括我怎样生活,不仅包括我做自由的事,而且也包括我自由地做这些事。”[20]这些论述反映了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结论:人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决定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当今世界信息文明的发展,正创造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还强调:“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1]166按照马克思的本意,共产主义不是理想,而是现实的运动,共产主义作为现实的运动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我们人类的每天的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交往。换句话说,共产主义存在于人类的社会生活的全部历史过程和人们的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在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知识共享和劳动协作逐渐成为一种主要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如果不改变工业文明的理路的话,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就会受到挑战,人类文明就会最终走向毁灭。可以预见,3D打印技术和互联网融合产生智能化生产方式,改变的不仅是生产方式,而是整个社会权力组成和政治运行机制。基于信息经济正发展为物联网经济、大数据经济的现实,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预言(2012)新的物联网正在催生一种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新的经济模式——协同共有(collaborative commons)。这种经济模式将建立在一个由能源互联网、信息互联网、物流互联网组成的一个超级物联网平台上。[21]尽管只是一种预测,但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为这种“协同共有”经济模式创造了现实的条件。随着各种“智慧工程”(智能工厂、智慧社区、智慧城市、智慧地球)的不断完善和普及,人们的全部生产、生活面貌将呈现“智慧”状态。知识的共享、生产的协同、交往的平等将成为未来人类信息文明社会的图景。

现代信息经济和信息活动所以能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历史文明形态——信息文明,其根源在于,交往不仅是人和人类社会存在的方式,也是自然界存在的方式。交往本质上是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需要。人类社会交往技术、交往过程、交往程度在一定意义上直接决定了社会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交往就没有自然界的万物,就没有人,更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人首先是男人和女人交往的产物,社会是人与人交往的产物。人类创造的所有文明归根结底都是社会交往的结果。“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 55显然,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本质上也是同自然界相互交往的产物。现代信息经济发展的不仅仅是物质的交往,更多的是精神的交往,而且,这种精神意义的信息交往(消费)将会随着物质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成为人的主要交往(消费)需要,这既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趋势,也是人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借助信息化、智能化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率空前地提高了。尽管信息技术不能自发改变资本的逐利和贪婪本性,但是毕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的物质生活条件。信息生产力带来的巨大生产和消费能力,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工业化批量生产模式的弊端,个性化生产和个性化消费成为信息经济的常态,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为实现人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全球电商业的狂飙式发展显露出信息经济和信息消费发展的无限潜力。信息文明社会里,智能化生产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整个传统的经济生产环节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通过网络平台企业实现了个性化生产,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消费需求。人的个性化发展得到了现实物质生产方式的保障,对我们社会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信息化生产和生活而引起的社会资源的节省不仅对经济社会产生直接的效益,更重要的是,时间的节省对人的解放产生重大积极意义。马克思说:时间“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空间”[22]。“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15]67正是因为时间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个人的时间的节约就是个人的生命的延长。个人的发展的程度又取决于人的自由时间的多寡。互联网带来的文明进步毫无疑问增加了人的自由时间,对个人来讲,自由时间的扩大就意味着自由发展和个性解放的可能性就越大。对整个社会来讲,借助互联网技术节约的社会时间为整个社会增加了自由时间,从而为整个人类不断向更高的文明进步创造了条件。

1960年互联网的先驱和奠基人约瑟夫·利克莱德提出了“建设全球计算机网络的最终目标是,通过高度发达的信息共享和人机合作,使人的智慧充分得到解放”[23]的伟大思想。这一思想为互联网的设计原则奠定了基础,也预示着一个真正超越国家和民族,超越历史的为天下人谋永福的技术文明将要诞生。另一位对互联网国际化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科学家是温特?瑟夫,他和他的研究团队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思想解决了可以将全球不同网络中的计算机协同工作的难题——互联网TCP/IP协议。概括这些思想的核心元素包括:开放、民主、共享、协同、创新、中立、自下而上,尊重首创。这是信息(网络)思维的主要元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精神生产方式。在信息化生产方式上必然会产生民主、平等、开放、参与的观念。信息思维凸显了所有社会主体的平等、自由与和平的价值诉求及时代要求。互联网对现实社会的深度嵌入使信息思维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应该遵从的思维准则。社会更加平等,更加开放,更加民主,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中来,是信息化、全球化时代所有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稳态、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不可能带来可持续的和平和安宁,更不会为人类带来美好未来前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每个地球人都具有大致相似的诉求,平等地联系和交往都是我们人之为人的根源和路径。当我们理性客观地审视今天人类面临的问题时,我们会发现,在科学和技术高度发达的信息文明时代,人类已经找到了摆脱“对物的依赖”、“受自然界奴役”的钥匙,更大的程度上,人类是受到来自人类同类的奴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今天这个地球上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制度,一切科技文明实际上都面临着两种命运:是为地球上多数人谋福利,还是为少数人谋福利。从根本上讲,信息思维的核心价值与马克思主义理想的共产主义文明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信息文明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主义文明的复兴和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全面超越。

信息思维彰显了人的主体能动性的无限潜力。共同参与、不断创新是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信息思维的核心是“协同”与“共享”。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文明是“协同”与“共享”的产物,信息企业的成长、壮大和可持续发展无不是“协同”与“共享”结果。没有“协同”与“共享”就没有生命,就没有发展,企业如此,民族、国家、个人无不如此。信息文明呈现的社会图景,展现的是无限发展的创新潜力。商务、金融、党务、政务、教育、科技、医疗、交通、娱乐……信息文明已经为这个世界构建了无所不包的生产生活景致。人们的信息文明创新步伐不会停息,如同人类的文明历史不会终结一样。在通往更高级文明的道路上,人的主观创造性和能动的选择性注定要把人类带向全面解放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不是痴人说梦的妄想,而是已经正在变成现实的客观存在。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肖 峰.信息主义及其哲学探析[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35-38.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88.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76.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88.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7.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78.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4.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01.

[13]肖 峰.信息文明的语义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1):112-118.

[14]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M].巴曙松,陈 剑,余 江,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26.

[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7]李其庆.西方左翼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J].国外理论动态,2002(1):3.

[18]孟 鑫,何还根.着力推进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工作[J].科学社会主义,2015(1):49.

[19]鄢显俊.信息垄断揭秘:信息技术革命视域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85.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1.

[21]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M].张体伟,孙豫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32.

[23]胡启恒.互联网精神[J].科学与社会,2013(4):4-6.

(责任编辑 文 格)

The Information Civi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WANG Shui-xing, ZHOU Li-sheng

(SchoolofMarxism,JiangxiNormalUniversity,Nanchang330022,Jiangxi,China)

The essence of the information civilization reflects the production mode of the information. The research on the information civi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s based on the production mode of the information. With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the information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have obtained in the entire society, the information and the production mode of the intelligent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basic contradiction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information civilization in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n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great productivity and the information thinking have shown that the man’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s the logical 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civilization. Only when the mode of the civilization based o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bines together with the advanced social system can it show the true light of civilization.

information civilizatio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production mode; socialism; capitalism

2016-12-22

王水兴(1974-),男,江西省九江市人,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信息社会研究; 周利生(1968-),男,湖南省永州市人,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社会转型研究。

江西省社科“十二五”(2014年)规划项目(14DJ11);江西省政府2015年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资助

B0231;N02

A

10.3963/j.issn.1671-6477.2017.04.0005

猜你喜欢

恩格斯生产力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