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柴窑的特点研究
2017-03-09单巍
单 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 150025)
寒地柴窑的特点研究
单 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 150025)
在中国陶瓷的制作历史中,有一种特殊的制作手法,就是柴烧。在柴烧烧制的过程中,环境对烧制有着很大的影响。日常生活中人们所看到的柴烧器皿产地大多在气候温暖的温带地区和热带地区,在寒冷的北方很少见。由于环境和地处的位置不同,导致每个产地所烧制出来的器皿都成为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产物。
寒地;柴窑;柴烧;烧制;环境;黑龙江
在人们当中普遍认为南瓷,北陶,但却不熟知,在北方的黑龙江省也有着制瓷最重要原料“高岭土”,而且地处寒带,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相比于南方温暖,昼夜温差小,降水多的气候环境所带来的不同影响,有着自己独特的结构特点。再加以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使黑龙江省高岭土烧制的柴烧作品具有明显的特点。
1 黑龙江柴烧的开始
黑龙江具有悠久的陶瓷生产历史,新开流文化中的肃慎人遗址里,发现了大量的陶片,说明8 000多年前的肃慎人就开始制作低温陶器;牡丹江地区的渤海古陶记录了渤海国时期陶器的大规模生产;金源文化中,金受宋文明的影响,开始出现高温陶瓷。
近几年,黑龙江省高岭土得到探测与开发研究,为黑龙江现代柴烧制作提供了必要的原料支撑,也为黑龙江陶瓷历史传承和本土柴烧陶瓷发展提供了可能。
2 柴烧的概念
凡是利用薪柴为燃料烧成的陶瓷制品都可称之为柴烧,作品可分上釉与柴烧自然釉(也称为裸烧)两大类。柴烧是一种古老的技艺,烧窑难度相当高。柴烧作品的成败取决于人和自然的一种关系。土:在柴烧当中土分为两种:陶土和瓷土,烧制用的土经陶者自行调配,考量的是其耐热温度。柴:一般木材需静置约3~6个月以上(忌太潮湿),以利其燃烧,其木材种类繁多。灰:由烧制的木材产生。当温度高达1 200℃以上时木灰开始溶融。不同种类的木材烧制所产生的灰,会形成不同的色彩。
柴烧当中裸烧可详细划分为两种:上釉裸烧和泥坯裸烧。裸烧是让坯体与木灰和火焰直接接触。裸烧烧制出来的器皿有很强的火痕效果,其颜色古朴、浑厚和色彩变化多。柴烧其实是自然与人的一种对话,也是人与自然的思想交融。
3 受环境因素黑龙江省柴窑的建设特点
3.1 柴窑的结构及原理
柴窑的架构一般分为五个部分:火膛,火道,窑室,烟囱,烟道。烧窑的原理是:木材在火膛中燃烧,其产生的热度、灰烬、火焰、经过窑室,对摆在其中的陶坯产生化学作用,从而形成不同的釉色,再经由烟囱排出。因此柴窑的设计重点必定是:其一,火膛必须有利于燃烧(包括升温及保温)。其二,柴窑的承重很重要。其三,火的排出路径(侧焰、倒焰或直焰)。其四,烟囱高度要合理。
3.2 南方地区柴窑的建设
在南方地区柴窑的建设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将窑体半掩埋在底下,将地表挖至半米,在坑内做建设,这种建设方法多在温带地区,在温带地区是为了在冬季烧窑能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这种建设方式可采取性还是因在冬季没有冻层出现不会有热胀冷缩,窑体不会受损。另一种则是在地表做硬化后修建窑体,这种方法是在地表起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地面,在混凝土地面上建设窑体。这两种窑体的建设因气候温暖日温差小,在冬季烧窑时温度流失小,所以窑壁薄,烟囱矮,建造成本低。
3.3 黑龙江地区的寒地柴窑建设
黑龙江省地处寒带地区,四季明显,年温差大,冬季寒冷会有冻层出现,如按照温暖气候地区建窑方式建设,会产生一定的物理反应,大大缩短柴窑的使用寿命,也会在烧制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危险。因此,在寒冷的黑龙江地区建设柴窑需要进行地基的建设,要将体表挖至冻层以下,在挖好的土坑内填充沙石,在筑有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加入一定量的钢筋确保地基的牢固性。在窑体的建设中,因冬季寒冷,气温均已在-20 ℃~-30 ℃的气温烧制,如果按照温带和热带地区建造窑壁的厚度来建造在寒冷地区柴窑,这将会在冬季烧窑时会大幅度影响升温速度,同时保温的效果也会很差,从而导致烧制的失败。考虑气候寒冷、温度低的情况,需要将窑体厚度整体加厚,这样使其保温效果大大提高,避免烧制不成功。在冬季气压低,这会影响到烟囱的抽力,如果烟囱的抽力不够,会使燃料燃烧的不够充分,出现大量的积碳,也会浪费资源。为确保烟囱有足够的抽力让窑室的温度能达到预期的温度,则需要将烟囱的高度和烟囱内同时加大,具体加大的尺寸可根据柴窑整体的建设来确定。
在黑龙江建设柴窑中要将环境因素纳入首要解决问题当中。在建设成本中,黑龙江柴窑的建设要远远高于其他产区。在建造时间上应选择在春天或者夏天,这也是在黑龙江建设柴窑不灵活性的原因。
4 原料和烧制方法
中国几大柴烧产区当中所用的土大多都可以直接利用,但黑龙江的土质属于沙质高岭土,其含沙量大,需要经过多天的淘洗和沉淀才能利用。在烧制所使用的木材上,都是以当地已有的丰富木材来作为燃料,在黑龙江地区也不例外。黑龙江省独有的落叶松,其油脂高,燃烧的温度高,烧制过程中的升温快,保温效果明显,是烧制燃料的不二之选。
柴烧的烧制都是以土的耐温性和土质含有的元素以及使用的燃料这三者的结合来确定用什么样的烧制方法。黑龙江省所产的高岭土耐温性高,在烧制的过程中保温时间应大大加长。当冬季烧窑时,在升温初期应放缓升温速度,让窑体均匀受热,以确保柴窑的使用寿命。但在南方冬季烧制时则可以不必考虑这些因素。当到达胚体水分蒸发时所需要的温度时应控制温度来确保胚体的安全。温度在850 ℃以下时,不要开启任何的观察口观望,以免冷空气的进入使局部温度差异变大而导致胚体开裂。对氧化气氛和还原气氛应分别控制在900 ℃和1 000 ℃两个温度点来烧制。当温度达到1 200 ℃时应进行保温。
同在冬季烧窑时,在黑龙江烧制时所要考虑的细节因素则要更加多。这也是受环境不同的影响下所产生的烧制方式。
5 釉色的不同
在柴烧当中灰釉的颜色就好比是它们的名字,每个地方烧制出来的器皿釉色都是不同的,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就好比台湾的柴烧、日本的备前烧、景德镇的九烧,这些柴烧器皿往往一看就知道什么地方烧制出来的。这些釉色的差异主要源于土质中矿物元素的含量来决定的。每个地区所在的气候、地理位置不同的影响下使用的土质中的矿物元素比例也不一。在黑龙江所使用的土质中云母均在晶格以内,所烧制出来的器皿呈金黄色和橘红色,和其他地区所烧制出来的釉色截然不同。这两种颜色出现也使黑龙江柴烧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金瓷”。烧制的釉色同时也体现出黑龙江人民的性格,金色代表着黑龙江人的坦诚和狭义,橘红色代表着黑龙江人敢爱敢恨和热情豪爽的性格。
正如前面所写的一样,每个地区所烧制出来的器皿都有着很强的代表性。“金瓷”就恰恰可以代表黑龙江一种语言。
6 结语
黑龙江陶瓷具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逐渐让人遗忘。而此时的黑龙江寒地柴烧的出现,让陶瓷重新回到了黑龙江的大地上。在这片黑土地上,寒地柴烧正在续写着黑龙江的陶瓷历史,创造着传统艺术和当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的、具有黑龙江特色的陶瓷艺术风格。
[1] 梅洪元.寒地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 王治国,王晖.揭开柴窑千年的神秘面纱[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0,(06):76-83.
[3] (日)对中如云.至宝·千年之旅————发现绝迹千年的柴窑[M].台海出版社,2007.
[4] 柯尔·米诺格.当代柴烧陶艺的历史和传统影响[J].中国陶艺家,2007,(02):190-191.
[5] 冯先铭.中国陶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6] 任莺歌.日本陶瓷艺术的启示[N].许昌日报,2011.
[7] 王长启.从唐天君墓志看柴窑出“北地”之地望[J].收藏界,2010,(11):164-166.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esel kiln in cold area
SHAN Wei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25, China)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eramics production, there is a special production techniques, that is, firewood. In the process of burning firewood, the environment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firing. Most of the logs of cooking in everyday life are found in warm and tropical regions, and are rare in the north. Different environment and location makes utensils become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local culture.
Cold land; Diesel kiln; Firewood; Firing; Environment; Heilongjiang
2016-10-20
单巍(1995-),男,大学本科。
TQ174
B
1674-8646(2017)01-01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