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
2017-03-09曹强
曹 强
(辽宁省鞍山市交通运输学校,辽宁 鞍山 114001)
试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
曹 强
(辽宁省鞍山市交通运输学校,辽宁 鞍山 114001)
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看,仍是教师占主导地位来推动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而填鸭式、模式化的教学无法满足现阶段学生学习的需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获取知识的方式纷至沓来,要求语文教师针对语文学科作为全学科学习的工具学科的特点,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更新传统观念,全面创新语文课堂教学。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
1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及现状分析
语文作为最基础的学科,从小学开始就在培养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这是教师对学生多年培养的最基本的能力。初中阶段,依然离不开这些能力的延伸,语文教学中教师只需在课堂上稍加点拨即可。但可以看到,初中阶段在强调着常用的3 500字的同时,还在按照模式化地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寻找重点词句,如同背诵公式一样套用着相应的语言和词语,学生没有更多的思考,也不会更好地欣赏文章,这样的教学很少去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学生的感受和兴趣,这样单纯的教和单纯的学的教学方式必将产生学生的厌学情绪,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造成学生学习不精,忽视学生个人素养和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必将葬送学生语文学习的灵性,让学生像学习八股文一样地学习语文,导致语文课堂死气沉沉,语文学习没有突破,以至于影响学生到高中、到大学的学习,进而影响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欣赏能力提升。因此,这种现状必须改变,才能看到语文的希望,看到中国语言的精妙发展。
2 初中语文课程教学创新的主要途径
2.1 创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教学多为语言教学,启蒙于咿呀学语,故此不能把语文教学固封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学应该是一个大课堂,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的是语文的语法知识,语言的运用知识,文章的欣赏能力,而更多关于语文能力的培养还有待于学生在阅读的海洋里去汲取,在语言的运用中去体会。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中所提及的课文知识,也同样来源于生活中、社会发展中、时代变迁中的一些好的文章和文本,尤其是文言文、古诗文的阅读和欣赏更是如此,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知识也是为了更好地应用,要培养孩子的应用写作能力,更好的沟通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环节,改变传统的讲授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给学生更好的、更深远的语文。在工作中,引进了绩效考核,把考核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绩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广大语文教师开拓创新的积极性,为全面创新课堂教学寻找更好的途径。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努力地进行教育创新,积极地推进新课程改革,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际,大胆改革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实施素质教育。一改过去语文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照本宣科和学生死记硬背的教法和学法,把学生从死记硬背课文中解放出来。尝试着研究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方法,让学生根据教师抛出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探索,获得结论。教学中,营造良好融洽的学习氛围,敢于相信学生。逐步向学生渗透“课堂上是师生,课堂下是朋友”的观点,打破传统的师道尊严,鼓励学生发挥课堂的主动性,实现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获得知识。
2001年,新课程改革实验试行,更是急流勇进,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深知这对于教师的能力、水平也是一次检验。带头上国家、市区新课程改革示范课,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教师进一步改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和教学模式,和学生打成一片,融为一体,边指导边学习,教学相长,共同提高,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和探索未知世界的朋友。把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定位在面向全体学生,培养研究意识、体验研究方法上。在繁忙的工作中,坚持勤于读书,乐于笔耕。先后多次参加了市区两级的语文学科与教材同步使用的学生练习册《快捷通》,《语文教学设计(新课标)》等书的出版和编撰工作。还在《铁东教育》杂志上发表个人对于语文学科教学的一些独到见解,受到了同行们的赞誉。
2.2 搭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师生发展平台,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任何学习和发展都需要一个平台,一个施展的空间,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同样需要这样一个平台。作为师者,一直为学生提供着各种各样的学习、检测平台。而作为教师,更需要一个学习提升的平台。这个平台不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而应当是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与学生的实验活动相结合。比如,针对语文教学,在社团活动中设立了演讲社团,课本剧社团,演讲社团中,聘请了电视台资深主持人进行讲解演示,定期组织学生社团演讲比赛,仅七年级一个学期,组织了两场大型演讲活动,学生全员参与,孩子台下积极认真,台上不怯场,个人的、集体的都体现了阳光的心理,学生们的表现令人振奋,效果非常好。同时,还组织了课本剧展示,学生们声情并茂的表演,较好地诠释了语言的魅力,达到了语文学习与能力提升的双丰收。还对积极组织参与社团活动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绩效奖励,获得了积极的影响。给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积极开展“书馨校园”教师读书活动。本学期,工会开展了教师读书活动。首先,为教师推荐了15本书,并要求教师撰写读书心得,对教师上交的151篇作品进行评选,选出10篇优秀作品,10篇作品的作者就开展的读书活动及读书体会,进行了交流汇报。通过本次活动,使教师们更喜欢读书,与书为伴,幸福一生。激励教师积极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不断充实课堂,从而更从容地开展课堂创新活动。
2.3 创新课堂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任何一门学科学习都需要培养兴趣,良好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课程内容的学习,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尤其是应试环境下的课程学习,兴趣必不可少,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需要学生的参与,可以开展晨读活动,在课前让孩子讲一则自己最喜欢的小故事,可以做一期对自己影响深刻的演讲,可以分享自己喜欢的一段话,让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在课后就教学内容的某个方面分享学生的感受,即兴写一段话,续写文章等,比如,在七年级开展了国学晨读活动,安排语文教师就晨读篇目进行筛选,并印刷给孩子,利用早晨到校10min时间进行集体晨读,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欣赏了我国古诗文的精华内容,效果非常好。又如在八年级安排了名著重要篇目阅读活动,学生在教师精心挑选的篇目中获得了知识,在减轻课业负担的同时更欣赏到了文学作品,同时也积累了写作经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语文教师在不同时期还有针对性地安排了课前3min演讲活动、课前新闻播报活动,效果都非常好,这些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实现师生与课堂双赢。
2.4 充分挖掘初中学生创新的源泉
初中学生想象力相对成熟,思维敏捷,思路开阔,对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见解,这些都是学习中能够有所创新的可贵资源,创新的源泉,不断挖掘初中学生这些创新的源泉,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教材内容及教学环节设计的问题展开联想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敢想才会创造,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而善于创造首先必须善于想象。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更注重于学生的创造,更期待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去想象和创造,积极创设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展开思维和想象的翅膀去创造符合认知规律,合理的知识架构,完成教学目标,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1] 孙广业.创新教育与语文教学[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03):186-187.
[2] 毋继萍.创新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C]//山西省创造学会创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议专辑.2001.
[3] 刘桂英.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创新教育[C]//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2004.
On the innovation of Chinese class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CAO Qiang
(Anshan Transportation School of Liaoning Province, Anshan 114001, China)
From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iddle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it is still the leading position of teacher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iddle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and spoon-fed and modeled teaching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at present. There are a variety of ways to access knowledge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information age, it needs teachers to innovate teaching model, improve teaching method, update traditional concept and innovate Chinese class teaching.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Innovation
2016-10-18
曹强 (1972-), 男,本科,助理讲师。
G633
B
1674-8646(2017)01-00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