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与生活完美融合
2017-03-09曾德君
文︳曾德君
让数学与生活完美融合
文︳曾德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教师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熟悉的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多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一、利用生活材料引入新知
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从而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例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教师这样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存在着许多有趣的比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也是1∶1,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假如你是一个警察,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实际上是用这些身体的比组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比例来计算的,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通过利用“人体中有趣的比”的生活现象,引出比例的学习,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到新知识的探究中。
二、让学习过程生活化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应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教学,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并感受数学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存在着三种类型的题目:相向而行、相背而行和同向而行。为了让学生能够搞清三者之间解题规律的联系和区别,教师组织学生搞了一次小小的表演:同桌两人为一组,将相遇问题中的三种情况作演示,表演场地在教室内自由寻找,过几分钟后集中交流表演情况。学生们兴致勃勃,个个开始了自己的演出。通过这次实际演练,学生加深了对相遇问题三种情况的理解。经实践证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让数学练习生活化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出示练习:家里的客厅长5米,宽4米,妈妈准备花800元铺地砖。商店有3种规格的地砖:
甲种: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9元。
乙种: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7元。
丙种:边长为4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8元。
你能为父母做参谋,买到适合你家的地砖吗?
买地砖,关键是要搞清楚所买的地砖应符合下列条件:(1)价格适中,总价在800元以内。(2)质量较好。那么,究竟哪一种地砖符合条件呢?只有尽快地算一算才是。首先算出家里铺甲、乙、丙三种地砖分别需要几块:用房间面积÷甲(乙或丙)的地砖面积。再分别算出铺三种地砖各需的费用,分别为720元、560元、1000元。最后通过比较知道,丙种价格太贵,甲、乙规格相同,价格均在800元以内,但乙的价格太便宜,可能质量不够好,所以选择甲种地砖最合适。上述例子,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返回到日常生活中去,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自然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数学问题。
(作者单位:衡阳市石鼓区松木乡灵官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