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性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的实践与思考

2017-03-09李长志

美术文献 2017年11期
关键词:体艺全市技能

□ 李长志

“体育、艺术2+1项目”(以下简称“2+1项目”)是教育部为了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推动学校体育和美育的改革与发展,逐步推进的一项重要项目工程。其含义是通过学校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都能较好地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为此,我市教育局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实验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04]33号)精神,围绕《金坛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案》要求,结合目前全市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实际情况,确定了“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用心求证,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通过“先由下而上、再从上而下”的行动策略,积极开展了“2+1项目”的实验与推广工作,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等文件精神,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成功经验。

一、实施目标

牢固树立“以全心推进‘2+1项目’为突破口,以全程监控教育行为为关键,以全力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指导思想,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分类实施,因校制宜,积极稳妥地深化体艺课程改革,加强体艺教师队伍建设,普及和发展全市学校体育、艺术教育,使全市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再上新的台阶,进一步推动全市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大面积、持续地提高。

二、实施原则

1.坚持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全面发展和张扬个性相结合的关系。

实施“2+1项目”要树立“健康第一”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注重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实践活动的结合,充分发挥体艺活动中载德、促智、健身、立美等功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在组织学生参加“2+1项目”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搭建张扬个性的舞台,安全地、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加体艺活动的兴趣和体艺技能水平,从而构建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觉行动、自由发展、自强不息的生命教育体系。

2.坚持为教师幸福生活服务的原则,正确处理好教师专业发展与减负增效相结合的关系。

实施“2+1项目”要借鉴教学相长的思想,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通过各种业务培训,提高广大班主任和体育、艺术教师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同时,要鼓励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参与文体活动,融洽师生关系,设法减轻教师思想压力和工作负担,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从而构建有利于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常规管理体系。

3.坚持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原则,正确处理好课内外拓展与教学质量提高相结合的关系。

实施“2+1项目”要创建良好的课外教育环境,密切与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配合,促进校内校外的有机结合。同时,更要有品牌意识,注重学科资源的整合和综合能力的提高,通过课内指导与学科竞赛,开发多元智能,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从而构建有利于监控教学质量持续提高的多元评价体系。

4.坚持为构建和谐校园服务的原则,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终身受益相结合的关系。

实施“2+1项目”要用和谐发展的科学观,开发校本课程,系统地设计能切实提高学生体艺技能的内容和方法体系,逐渐形成新的传统文化和学校特色。同时,要根据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终身享用的需求,允许学生多次选择,从而构建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之间和谐的活动课程体系。

三、行动策略

(一)实施对象。

为了积极稳妥地做好“体艺2+1项目”实验与推广工作,全市将按照“一年典型引路,二年小学普及,三年初中推广”的实施策略,分步选择实施对象。

第一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城区二所、农村二所试点学校3~6年级的学生。

第二步:为全市所有小学3~6年级的学生和城区二所、农村一所试点学校7~8年级的学生。

第三步: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3~9年级的所有学生。

如学校师资不足、条件相对薄弱,也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适当选择部分年级学生,分步实施,逐步过渡到3~9年级的所有学生。

(二)项目设置。

全市依据“用足现有资源,突出学校特色”为基本原则,采用“2+2”(一项体育特色操和一项书法)的办法,确定并形成学校共性的普及性课外文体活动项目,追求“2+1项目”活动的课程化、校本化。在此基础上,学校提供体育、艺术项目的多元“菜谱”,供学生自主选择“点菜”,追求学生发展的个性化。规定项目要与学校的特色文化或传统项目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内容相结合,做到人人参与,天天活动。如常胜的排球和体操、河滨的武术和书法、尧塘的健美操和乒乓球、朱林的校园集体舞和篮球等;自选项目要结合地方(社区)资源,根据学校的师资状况(含特长教师)、设施设备条件等,相对集中项目内容,帮助与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测评项目,让学生在多种体验的过程中发现、发展自己的运动天赋和艺术特长。

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和全市现有的条件,提供了一些对体育活动的场地、器材条件要求不高、安全系数好、又有运动密度和强度的项目,供全市各校实施时参考。具体如下:

1.体操类。

首选项目:艺术体操(形体练习)、健美操、舞蹈、技巧和轻器械体操

特别推荐项目:跳绳系列

2.田径类。

(1)首选项目:耐久跑(女生800米,男生1500米)

(2)任选项目:100米、跳高、跳远、实心球等

(3)开放性项目:200米、400米等

推荐项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内容

3.球类。

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毽球等

特别推荐项目:篮球、乒乓球

4.民族传统体育类。

首选项目:武术基本功和组合动作、少年拳等

5.美术类。

素描、中国画、版画、水彩(水粉画)、漫画卡通、雕刻、工艺、设计、篆刻、摄影、民间美术等

推荐项目:书法、中国画

6.音乐表演类。

钢琴、手风琴、电子琴、课堂乐器、中国民族乐器、声乐、戏曲、曲艺、舞蹈等

推荐项目:笛子、口琴

(三)技能标准。

“2+1项目”的技能标准是从小学3年级到初中9年级设定的,即水平二(3~4年级),水平三(5~6年级)、水平四(7~9年级),而且每一水平中又根据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分出优秀、良好、及格三个不同的等级,全市有的学校按星级数或按金牌、银牌、铜牌等不同形式来评定等级。我们的体育、艺术技能标准是根据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的测定方法标准》,进行认真细致地对比分析,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基础,经多次验证,反复修改,研制出具有一定科学性、安全性、可操作性和可达成性的《金坛市“体育、艺术2+1项目”技能标准》。力争第一年有20%以上的学生、第二年有50%以上的学生、第三年有70%以上的学生达到教育部颁发的“2+1项目”技能标准(及格等次)要求。

(四)认定办法。

全市的“体育、艺术2+1项目”测评认定工作,由学校安排时间组织认定,认定釆取本人现场表演、测试等方法进行。美术类还应按标准规定数量的作品进行认定,项目内容与等级由学生自主选择。在一个学段结束时,学生本人还没有向学校提出申请者(小学6年、初中3年),学校要统一组织认定。在认定过程中要全面科学地进行,注意技巧,体现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复评,努力达标。认定中除技能外还应参考学生的兴趣、态度、知识的修养等全面表现,以促进学生对项目的关注,并终身受益。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2+1项目”达标活动,鼓励学生通过体育、艺术课程的体验性学习,参加校内外(社会、家庭)文体活动等各种方式,获得项目认定。具体方式如下:

1.测试认定。测试认定是认定的主要方式,由学校组织实施,并根据测试结果确定等级,测试认定工作在校长监督指导下进行,职能处室组织班主任及专业教师认定。

2.证书认定。证书认定方式包括等级证书、比赛获奖证书认定。凡获得辖市级(含辖市级)以上比赛前8名(二等奖)和艺术类考核达六级以上的学生可认定为优秀。校级比赛获奖证书认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可给予良好以下(含良好)的认定,突出的可认定为优秀。

3.专家评定。专家是指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各运动项目持有国家二级以上裁判员证或具有相应专业认定资格的人员。经学生及家长申请,由专家3人以上组成认定并签字,经学校确认后获得认定。

4.其它认定方式。由于某些项目普及率较低,不便于在学校开展,所涉及的学生较少。学生可提出申请,学校可在该项目的专业人员指导下提出具体的认定方法和标准,根据学生现场测试情况给予认定等级。凡有项目没有被学校列入,可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参考相似或相关项目的技能标准,加以考评认定。

凡学生获得项目认定后,由学校在成长袋中“2+1项目”认定专栏加以评定,并认真填写评定等级和评语。当“2+1项目”中的相关内容纳入学生毕业升学平时考核之中时,采取学校测评,市教育局核实的办法认定,相关要求按当时局文件精神实施。

四、操作流程

第一步:健全组织,明确分工。

市教育局和全市各校成立了“2+1项目”实验与推广领导小组,按照“大思路、小切入、求长效、出精品”的要求,力求目标原则、活动项目、场地器材、教师分工、活动记载、测评认定、考核奖惩逐项落实。具体职责如下:

1.市教育局“2+1项目”实验与推广工作领导小组是决策者。

依照上级部门“体艺2+1项目”实验工作的要求,结合全市各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实际情况,负责全市的实验与推广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审核评定细则,确定考核结果;组织实施方案的培训工作,编写区域性教材和工作手册,指导教师教学辅导及经验提升;定期召开“全市体育、艺术工作会议”,全面对“体艺2+1项目”进行指导、管理、检查、反馈。

2.校长是本校“2+1项目”实验与推广工作的领导者和管理者。

全市各校成立了由校长、处室主任、班主任、音体美专业教师及有关人员组成的领导小组,安排副校长或处室主任等担任具体负责人。各校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名单提前公示,并报教育局“体艺2+1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备查;学校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树立特色强校的意识,制定出本校“体艺2+1项目”实验与推广工作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加强班主任和各类辅导教师的业务培训;组织实施学生技能的认定考评,评定做到公开、公正、公平;逐步形成本校特色的体育、艺术活动目标与内容体系,彰显出具有本校特色的“2+1项目”管理模式。

3.班主任是“2+1项目”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我们对班主任进行专门培训,端正教育思想,提高体育、艺术的修养,将“2+1项目”作为班级一项重要工作。明确指出了班主任要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组织学生参与“2+1项目”活动,强化过程管理,及时收集整理档案资料,为评价学生提供真实、完整的数据;支持音体美专业辅导教师的教学工作和活动的开展,注意与家庭的沟通等工作职责。

4.体育、艺术教师是“2+1项目”的引领者和指导者。

体艺教师的工作态度、理论知识、业务能力和组织管理水平,决定着“2+1项目”的有效实施。因此,体艺教师在加强理论学习,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还要协助班主任搞好“2+1项目”的管理工作,鼓励学生选择“菜单”以外喜爱的、安全的项目,正确指导其训练,为终身受益打好基础。建立健全学生档案资料,定期进行分析,调整思路。

第二步:宣传发动,调查摸底。

全市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争取社会各界,特别是学生家长的支持,提高全体师生对实验与推广工作目的、意义的认识,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在宣传发动环节上,我们重点抓实了“三会”:①召开教师学习会。及时传达贯彻教育局文件和会议要求,认真组织教师通读《金坛市区域性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实施意见》和教育部颁布的相关文件精神,改变教育观念,改革课程体系,改造教学方式,改善管理行为;②召开学生动员会。我们向学生宣传了课改新理念,鼓励每一个学生寻找自己的优势智能,走出“三室一厅”,走向大自然,走上运动场,走在阳光下;③召开家长吹风会。让更多的家长深刻了解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了解“2+1项目”内涵,争取家长和社区的关心与支持,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和文明的社区活动环境。

全市对学校周围的社会资源、家庭状况和学校的传统特色、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的特长以及场地器材等方面进行细致地调查分析,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年龄特征和学校的体艺教育资源,初步确定好项目选择的范围、师资配备的方案、技能认定的标准等,并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

第三步:拟定方案,培训教师。

全市树立了主动发展的意识,采用行动研究方法,拟定了具有各校特色的、具体的《“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并在校内张榜公布《实施方案》,并及时通报给家长,特别是“2+1项目”测评项目和技能标准,让学生了解方案,为自主选择锻炼项目做准备。

教师培训工作从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入手,切实把新的教育教学观念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树立新的教师观、学生观和课程观,为“2+1项目”实验与推广奠定良好的基础。对管理层面和项目指导的教师进行专门培训,与工程项目的实施同步跟进,重点抓好管理层面人员的培训,健全工作网络,制订工作要求,设置操作规范,把握工程各项设置和进程,通过协调、调节、评价保证工程正常运行。培训工作采用了集中培训和分批培训相结合、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请进来(专家、学者)和走出去(外地参观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第四步:计划申报,主题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学会自我设计和自我管理等能力,提倡让学生根据自己所选项目达标要求,制定《×××学生“体育、艺术2+1项目”行动计划书》。老师帮助、指导学生根据学校提供的众多“菜单”,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点菜”,围绕以下六大问题进行自我分析:如1.描述自我:我在本学期或本项的具体目标是什么;2.项目分析:完成这一目标我必须具备的技巧是什么;3.相信自己:我认为我自己可以达成这一目标的理由是什么;4.直面困难:我可能面临的挑战是什么;5.同伴互助:我可以寻求协助的资源与人是什么;6.行动策略:在着手实现这一目标之前我应该要做的是什么等等。优秀的《行动计划书》在校内橱窗或班级学习园地张贴交流。《计划书》根据学段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简明扼要,主题突出。

全市严格按照让所有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合理安排好“2+1项目活动表”,组织好学生参与“2+1项目”的锻炼,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尝试了打破行政班,采用“走班制”的模式,鼓励学生按兴趣和自选测评项目,聘请指导老师,长期参与培训活动。也有的学校通过“书法爱好者沙龙”活动,让学生用心和汗水去写好每一笔,不断发展空间智能。也有的学校建立了“家校联系制”,鼓励家长、社区参与测评,增强测评的宣传力度,激活测评的评价机制,消除学生只关注结果或存在某些侥幸心理的不良倾向。每次活动课都要求做到“一全”、“三定”、“五有”(一全:全班学生参与。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辅导教师。五有:有计划、有组织、有主题、有检查、有讲评)。条件成熟的学校还对对校运动会和课间操进行了改革,积极探索大课间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如跑操+特色操或跑操+集体舞或班队特色活动等;定期举办主题性文体艺术节,如课间游戏创意赛、校园“吉尼斯纪录”挑战营、亲子运动会和集体性项目活动周(集体跳绳、合作跑)等,让每一位学生有展示才艺的舞台,主动地接受主题教育,感受运动乐趣,享受成功体验。

第五步:预约认定,跟踪反馈。

测评做到了定时测评和随机测评相结合。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创新设计“2+1项目”星级卡,每学期通过现场表演、作品创作、各类比赛、技能测试等成绩进行“十星级”评定(及格为1颗星,良好为2颗星,优秀为3颗星,进步为1颗星等),将“星级卡”放入学生个人成长袋。一般情况下,要求参加测试的学生提前到指定的老师处报名登记,同时填写自己参加的项目以及希望自己达到的级别,各测评小组组长根据报名情况随机安排测试,让学生在不断要求上进的前提下真正感知自身的进步。无论是定时与随机的测评都要组成相应的测评团,包括老师、其他学生、学生自身、家长。老师和学生自身是测评的主体,其他两者起着监督的作用。有的学校根据学生申报,利用课外文体活动等时间,由专门教师组织测评判定。当然,也有同学间、家庭成员间互测、自测的结果,只要有进步,都可记录在卡上。

“2+1项目”强调测评学生的智能、技能和体能发展水平,测评时要用发展的眼光去激励学生,测评的主要目的在于怎样帮助学生,并有责任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反馈,如识别学生的“2+1项目”强项和弱项,提出该学生今后应怎样继续学习或发挥其强项的建议,指出哪种学习方式具有创造性以及认定可以预测到的学生未来的发展潜能等。并将测评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在教师、家长帮助下,指导、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及时调整目标,再练再测,不断进步,谋求智能、技能和体能发展增量的最大化。

第六步:剖析调控,互动寄语。

全市采用了多元评价的方式,在完成“2+1项目”认定后,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换《“2+1项目”星级卡》,互相填写寄语;家长有责任观察子女体艺等素养发展的全过程,并给子女写好寄语;最后,由班主任教师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写好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学生评语。我们也注重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存档资鉴。如帮助学生、班级、年级、学校绘制“2+1项目”剖面图,并绘制成全市的剖面图,逐年进行比较研究。最后,要利用多种形式对优秀学生、班级、辅导老师、班主任等进行表彰奖励,授予不同等级荣誉称号,促进学生不断努力,班级和年级组不断攀升。如将各年级段或技能水平分别评为几星级(或以蓝色、橙色、金色为水平标志),逐级攀登。

五、保障机制

“2+1项目”工作在市教育局统一领导下,由各校具体组织实施的一项系统工程,全市义务教育阶段“2+1项目”实行市局、学校二级管理模式。

1.制度保障。

(1)建立了“2+1项目”管理网络。

树立校长是学校开展“2+1项目”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切实做到思想落实、时间落实、组织落实、责任落实、管理落实,把“2+1项目”融入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结合起来,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使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有机地结合,创造性地开展“2+1项目”工作。

(2)构建了“2+1项目”工作体系。

建立健全学生体质监测和技能认定机构,逐步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文体活动网络,通过制定《项目辅导教师考核细则》等办法,让每个职能处室、班主任、辅导教师都明确课外文体活动和竞赛开展的规范职责。

(3)拟定了《学校体育、艺术工作考核评估细则》。

加强各校体育、艺术教学、课外文体活动、项目训练、竞赛和场地器材使用等常规管理制度建设,完善学校体育、艺术工作与学生体质健康及才艺水平的评估督导制度。

2.时空保障。

(1)开齐、开足并上好音、体、美课程,确保体艺课程的开课率为100%。

小学1~2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3~9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1~9年级每周各2节音乐、美术课。有的学校积极探索每周可利用1~2节体育课,进行“2+1项目”二项运动技能的教学辅导与展示活动以及在音乐、美术课中安排一些时间(10分钟左右)专门进行一项艺术特长的辅导与才艺展示活动等成功经验。

(2)确保了让每个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时间,把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排进课表,形成制度。

凡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1课时的课外体育活动,1~2年级每周1节,3~9年级每周2节,专门进行二项运动技能的训练。利用大课间活动增强长年坚持跑操和特色操的精品化意识和多样化特点。

(3)为每个学生搭建了体育技能和才艺展示的舞台,每年要举行体育节、艺术节以及师生才艺展示和体育竞赛等小型多样的活动。

主要从地方课程中拿出1节课时,专门用于开展“体育、术2+1项目”班级或年级之间的竞赛和表演,并依托青少年培训中心,开展校内外“2+1项目”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率和兴趣,拓宽“2+1项目”的活动领域。

3.人员保障。

(1)确保了实施“2+1项目”的人员到位,责任到人,人员到场,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率要达到100%。

认真设计“课外文体活动场地轮流表”、“课外文体活动内容安排表”、“课外文体活动指导教师安排表”等(三表合一),做到班班上墙,天天落实,周周检查,月月评比。

(2)坚持“眼睛向内,自我培养”的原则,探索专兼职师资队伍培养新路子。

以专职体育、艺术教师为核心,辅导带动一批有业余爱好的专长教师,动员有一定特长基础的、教育管理水平高和责任心强的老师担任班主任和辅导工作。让体艺技能特别优秀的学生担任“小老师”,协助班主任管理与辅导。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聘请社会人土特别是家长作辅导工作,解决学校专业师资不足等现实问题。

(3)强化了人员素质和能力的培训力度,分层抓好不同层面人员的项目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和指导水平,特别是项目辅导人员的管理。

项目辅导人员必须做到有教案、有学生考勤记录、有测评;有完整、真实的学生“2+1项目”活动情况档案资料,并指导学生保存好自己的作品;应按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课时与教学目标。学校通过听课、查阅教学资料、访问等形式,每学期要对项目辅导人员进行考核,综合评价履行工作职责情况,并记入业务档案。

4.机制保障。

(1)坚持体艺督导检查,形成了长效管理机制。

教育局把“2+1项目”纳入全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之中,利用《金坛市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艺术2+1项目”考核细则》,对各校实施方案的落实、活动环境的改善、教育资源的整合、提供资金保障、教师进修学习、项目规范认定、研究成果运用、资料存档分析(提倡电子档案)、工作量核定、津贴补助等方面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督促各校严格按照《细则》进行专项检查,将学校体育、艺术工作纳入学校主动发展规划中去,改善文体活动的空间和环境,形成新的学校文化。

(2)坚持课题引领作用,形成了科研先导机制。

全市成立了《区域性构建“体育、艺术2+1项目”体系实验与推广的研究》总课题组,全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都参与了子课题的研究工作,成为实验基地,围绕素质教育的体系、规章制度的完善、多元智能的开发、有效环节的设计、校本课程的建设、教育资源的整合等方面进行研究。充分利用《名师工作室》的集体智慧,编写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教材体系,推广应用了《田径类运动教学案例设计》和《体艺教师工作手册》等科研成果。

(3)坚持典型引路策略,形成了表彰激励机制。

依据《金坛市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艺术2+1项目”考核细则》,表彰奖励认真实施“2+1项目”工作的集体和个人。原则上每年评选一批优秀艺体教研组(含优秀教研组长)和课间特色操的评比活动;适时举办艺体教师评优课和科研成果评比活动;定期召开体艺工作综合性表彰会,表彰奖励一批“2+1项目”的先进学校、优秀工作者(领导、班主任和体艺教师)等;极尽可能地逐步提供特长学生技能展示的平台(如“吉尼斯纪录”挑战赛)。同时,通过互帮结对等活动,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形成了区域联动的氛围。

(4)坚持拓宽传播渠道,形成了宣传教育机制。

全市开辟了《金坛市“2+1项目”专题网》,不断传播政策法规、成功案例和典型经验以及先进人物。全市各校利用网站(增设“2+1项目”专栏)、广播、橱窗、黑板报及晨会、班会等形式,广泛宣传体育锻炼和艺术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表扬优秀班集体和学生,使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学校体育教育、艺术教育工作得到真正的落实。

猜你喜欢

体艺全市技能
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研究
江苏乡村体艺教师定向师范生从教意愿的调查研究——以江苏H高校为例*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中学“体艺2+1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