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越爱越伤”的家长吗?
2017-03-09文◎那华
文◎那 华
如今的孩子们,大多数成长的经济环境远远高于从前,而每个家庭对孩子倾注的期望和心血更是不可历数。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给了孩子这么好的平台,为什么孩子出状况的事例却越来越多呢?巨婴儿、妈宝男、抑郁、自闭、空心,这些
词汇也是应运而生的,为人父母,除了供养孩子的衣食住行,让他们有健康的心理、阳光的心态,更是刻不容缓的事业。
启示一 成才未必成人。在中国,绝大多数的父母都存在望子成龙心理,但往往只会用固化的思维,凭经验强加给孩子许多非正确的教育。如:缺乏沟通的简单式说教、机械枯燥的填鸭式教育以及不分青红皂白的粗暴批评等。这样的
父母为数不少,尽管出发点不错,但从始至终都在扮演着扼杀孩子天性、桎梏孩子心灵的反面角色,而自己却浑然不知。很多家长错误地把溺爱当作一种教育,无限度地满足和迁就孩子的各种无理需求,使孩子从小养成了极端自私的心理和好逸恶劳等诸多不良习惯,以致畸形成长,即使学有所成,往往是心理不健康,难以适应社会,最后做人失败。
一名学习成绩十分优秀的男生,从小被母亲含辛茹苦抚养长大,为了供其读书,家里的一切活计全部由母亲独立承担,从来不要求孩子做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久而久之,养成了他孤僻、任性和自私自利的个性。但由于学习成绩好,大学毕业后很快就找到了工作。可是,他每每干不到一个月就要辞职,理由是:工作任务繁重,经常加班加点,太苦、太累,而且与领导和同志都无法相处……两年间,他不停地更换工作,直到有一天索性不干了,整天心安理得地赋闲在家,要么上网玩游戏,要么用妈妈辛苦赚来的微薄收入去鬼混消遣。对于妈妈的指责和抱怨,还振振有词地说:“如果不能养我,当初为什么还要生我?”
当因教育不当导致一篇篇血淋淋的报道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痛心疾首的是太多的父母仍然没有警醒,仍然以爱的名义制造着悲剧。
父母不教会孩子负责,即使孩子再成才、再成器,也难以成人。因为一个做事不负责任、不计后果人的自私、狭隘、偏执的人,其未来归途早已注定。
启示二 成人必能成才。人之所以成为人,关键在具有人格,而高尚的人格往往具有三个方面的内涵和潜质。一是在心性和品行层面一定要有修养;二是在文化和技能层面一定要有素养;三是在性格和为人方面一定要有涵养。其次,还需要做到知恩、感恩和报恩。
而要做到这些,关键在于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理由是:一个有修养、懂知恩的孩子,会找到归属感,能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一个有素养、知感恩的孩子,会创造人生价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有涵养,知恩必报的孩子,会不断地健康成长,不会受困于琐事和挫折,更不会因面对逆境而做出失当行为。下面的例子,足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证明成人必能成才的道理:
韩寒初中时因体育成绩优异,尤其擅于长跑,而进入一所重点中学,之后又开始迷恋学写作文并投稿,曾获新概念作文比赛第一名。由于偏科,步入高一后先后有七门功课都不及格,不得不从学校退学。退学后,韩寒在家笔耕不辍。1999年出版首部长篇小说《三重门》,创国内畅销书记录,被评为中国80后十大杰出代表人物,并于2003年,开始职业赛车生涯,先后6次获全国顶级职业锦标赛年度总冠军,是全国唯一一位拉力赛和场地赛双料年度冠军。
经了解,韩寒的成功主要来自于父母的正确教育理念以及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尊重,在其人生出现重大转折时,父母并没有因其退学而失去信心,而是给予更多的支持与鼓励,并从其兴趣和爱好出发,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终于培养出一个家喻户晓的知名作家。
普佐15岁的时候,父亲患病去世了。一家四口没有了经济来源,就没有能力供他读书了,只得让他到酒店做侍者赚钱养家。一次,在为顾客上汤时,不小心将汤溅到了顾客的身上,不仅被骂了一顿,那人还打了他一耳光,领班也训斥了他警告他再犯这样的错误,就让他滚蛋。他对母亲说再不想受他们的侮辱了。
母亲听完过程,严厉地对他说:“你说这话就该挨一个耳光!”他愣了,没想到母亲不仅不同情他,反而还责骂他,他都要哭了,母亲接着说:“你只想着你自己,你想过顾客没有?他也许就那么一件好衣服,被你给毁了,能不生气吗?你如果是一个合格的侍者,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之所以发生这样的事,是因为你从心理从没想过要做一个好侍者!”看到他要哭的样子,母亲又温柔地说:“做侍者的,要看客人因享受了你的服务心情舒畅地离去而高兴,你要享受你职业的荣耀。孩子,好好做吧,只要你心中时刻想着侍者也是荣耀的职业,你就会获得荣耀!”
然而母亲的话并没有消除普佐心中的委屈,他仍然被动地工作着,心情也很不好。母亲知道他的心结还没完全打开。于是母亲来到他所在的酒店,让他体验了一次特别的侍者经历。他在上菜时一时慌乱,竟然把桌子上的酒杯碰翻了。母亲盯着他说:“你觉得做侍者丢脸是吗?我看你的样子像做贼,你这样恰恰是最丢脸的!”说着,她手一扬,将杯里的酒全泼在了他的脸上,然后转身离去。
晚上回家后,妈妈拥抱了他说:“作为顾客,不会和你道歉,作为母亲我向你道歉。孩子,你要珍惜你的职业。你不能觉得自己低贱,你心里要觉得自己像一个国王……”
他苦笑:“我可是个侍者啊!”
母亲拍着他的肩膀说:“孩子,你是侍者,可你要做到最好,你就会成为侍者中的国王!从明天开始,你试试用另一种态度做事好吗?”
看着母亲期许的眼神,普佐点头答应了。这之后,普佐的工作态度转变了,慢慢地,人们欢迎他了,很多顾客都点名要他服务。有时就是走在街上,也会有人热情地和他打招呼,他觉得整个罗马都知道了他的名字。
一天,普佐正忙碌而又熟练地招待着顾客,他母亲进来了。她手里捧着一大束芬芳的鲜花,递到儿子的手里,笑容满面地说:“孩子,祝贺你20岁的生日,你今天真的成了国王!”
后来,普佐创立了凯莱旺大酒店,他真的成了罗马餐饮业的国王。酒店开业庆典仪式上,普佐幽默地对已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的母亲说:“一个母亲要想使懒惰不自信的儿子勤奋和自信,她需要做得并不是太多,只要向他的脸上泼一杯酒就够了。”
普佐的妈妈是一个优秀的母亲,更是一位称职的老师。她通过正确的引导,纠正了普佐的错误观念,树立了孩子的自信心,激发了潜能,使普佐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同时,也证明了“成人必然成才”的道理。
孩子的长大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他的问题也都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子女教育的理念与方法,要从根本抓起,从小做起。
把孩子培养成具有完全自立的人格,首先是家长必须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因为孩子的独立人格,是独立思考、独立实践的前提,也是作为一个完整、完全的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础和保证。通过对幼儿的心理研究与分析,从小就培养其看待事物要从不同角度、对待问题要有正确态度、面对困难要有勇气和信心等思维模式。思维模式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发展方向,造就不同类型的人生命运,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或成功或失败,没有什么比思维模式更具影响力。这也是儒家倡导的人生应当具备的三种能力之一(三种能力简称“智、仁、勇”智者富贵不淫,仁者贫贱不移,勇者威武不屈)。而智慧恰是三种能力的核心和基础,体现为正确的思维模式,因此,从思维模式入手搞好启蒙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尤为重要。
首先,应灌输“以智统情”的正能量。当时老子因母亲去世而悲伤过度,导致茶饭不思、痛不欲生。后来,通过觉察反省,认识到生死自然,人之常理,过于悲伤则违背自然,属“以情统智”,于情于理都不应该。因此,变“以情统智”为“以智统情”。后来老子感慨地说:“情困心中,则人昏庸而事颠倒;以智统情,则人聪明而事合度。”用今天的话说,智的内涵就是:“真、善、美、乐、净”,情的本质就是:“贪、嗔、痴、慢、妒”。前者为树木之根,是正能量;后者是荒芜杂草,为负能量。前者占据心灵可带来祥和与幸福,后者占据心灵能实施欲望与毁灭。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个人当被不同的想法占据内心时,往往就变成了不同世界的两个人,甚至于自己都无法认识自己。对于幼儿来讲,智慧人生的教育理念应从小就确立。许多生活当中的鲜活事例足以证明,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可以不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但必须塑造孩子优良的品行,孩子可以没有高贵的出身,但父母不能不培养孩子宽忍的性格与良好习惯。
其次,付出爱的方法必须无私而科学。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没有哪个家长会吝惜自己的爱,爱的付出是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精神食粮。基于爱的付出,孩子会健康成长,并自然地学会付出,这是孩子将来成人的先决条件。而不负责任的错误教育只能导致孩子内心扭曲,结果是只爱自己、不爱别人、不爱学习、不爱劳动、不能承受压力、不能承担责任、不能面对挫折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付出的爱缺少理性和智慧的成分,是自私、狭隘的爱,是带有溺爱成分的爱。如:
———让孩子生活在真空的世界里,不放心、不撒手;
——把孩子当宠物,生活上不让其自理、精神上不给自由;
——无论孩子是否有兴趣、是否乐意接受,总是逼着孩子学习;
——当孩子受到一点点伤害时,就挺身而出;当孩子处理自己的事情还没有结果或处理不好时,就亲自出马、亲力亲为;
——简单粗暴,不讲方法、不顾孩子的感受,不经沟通就武断地控制孩子的想法和行为;
——孩子不听话就生气或因心情不好而胡乱发号施令……
凡此种种,都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用自己不大的心量限制着孩子的胸怀,用自己的小聪明桎梏孩子的大智慧。如此,在家长自身情感和经验的束缚下,孩子自然无法释放和激发天性和潜能,无法超越家长为其设定的目标,这一系列爱的行动恰好成了孩子成长无法逾越的障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希望家长深思:
——被溺爱惯了的孩子,当孩子走向社会不再被溺爱的时候,该当如何?
——家长舍不得孩子干活,而将来孩子走向社会后被逼迫不得不干活时,该当如何?
——只知道学习,而没有任何生活能力的孩子步入社会后,该当如何?
——对于长期习惯于沉湎于物质享受而失去人生目标的孩子,面对人生选择时,该当如何?
——一个从小被溺爱包裹得严严实实而从未受过委屈的孩子,被人欺负时,该当如何?
当我们每天都能问出这些问题时,应对的教育模式也就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