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民俗文化村 会聚关中人文风情
2017-03-09祝新民
文/祝新民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 会聚关中人文风情
文/祝新民
九大碗 摄影/田银辉
白鹿原是陕西省的黄土台原,位于灞河、浐河之间,东起点与篑山相接,西到西安,南依秦岭终南山,北临灞河,居高临下,是古城长安的东南屏障。据《三秦记》载:“周平王东迁,有白鹿游于此,以是得名。”白鹿原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土生土长的陕西作家陈忠实写就的一部长篇小说《白鹿原》,让这片黄土地名扬四方。2016年5月开园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坐落在西安市蓝田县的西原上,总占地面积1200亩。民俗文化村依白鹿原地势而建,南望秦岭、东临灞河。村内保留了最原始的自然森林公园形态,绿树成荫、溪水潺潺,通过仿古建筑、美食特产、传统技艺表演等形式完美呈现原滋原味的关中文化。
从渭南出发,沿关中环线大约用了一个半小时来到了民俗村,刚进村口三个停车场大约二三十亩地里车停得满满的,一位难求。正在我为停车发愁的时候,有一辆车要离开,我赶紧插了进去,停在了路南坡底下的一个角上。下车抬头望去,美丽的蓝田县城尽收眼底,一条灞河像护城河一样从城边流过。走进村口,只见来来往往的人流摩肩接踵、川流不息。环视整个村庄,自然依坡而建,绿树成荫,坡上坡下两汪碧波荡漾的池塘,夏日里一定是蛙声不断,叫我想起了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给人一片清凉迎面扑来的感觉。池塘边是修缮一新的古戏楼,戏楼前一桌桌坐满了男女老少,他们三五成群围着茶桌吃着茶点,聊天赏戏,几个小二一袭古装,提着茶壶忙前忙后。
蓝田小吃 摄影/祝毅
关中民居引遐思
我环视戏台一周,看见了一排排非常熟悉的白鹿原民间原生态民居建筑。有学者说,如果江南民居精巧优美,有如牙笏轻叩,低吟“杨柳岸晓风残月”,那么关中民居则更像是铁板击节高歌“大江东去”,恢宏雄壮。这时脑中不知不觉的浮现出陈忠实小说中描写的发生在故居中的人和事。这些民居就是近代关中农村农民生活的一个缩影。
那时候,关中普通人家都是一个小院,走进院门右侧是三间厦房,左侧种花养草。上房一般都是长辈人住的地方。进门八仙桌两边放着椅子,土炕盘在东面窗子的下面,一道背墙把锅台和土炕隔开,做饭的时候土炕常常能保持温热。窗棂上贴满了剪纸窗花。门外绿树下拴着牛羊,大人们坐在门墩端着碗喝着玉米糊糊就着姜水菜,说东道西,说到高兴处再来一段秦
腔戏,生活的酸甜苦辣、世道的人情冷暖皆融入那苍凉的秦腔中。
舌尖上的蓝田
驻足想象了片刻,经过池塘边的主干道来到了村中心,曲折的关中古街,土墙上写着:“故乡有条河,河边是原坡,坡上白鹿走,走到南山窝。要问我是哪一个?我是勺勺客。”勺勺客是关中方言对厨师尤其是蓝田厨师的特殊称谓,大厨师亦指掌勺人。看这些打油诗,我就知道这里的一街两巷都是蓝田的名吃,厨子们用这种方式在热情地等待远道而来的游客。蓝田菜肴名不虚传,厨子们凭着一手厨艺走遍五湖四海,唐、宋、元、明、清几代皇宫御厨有不少都是蓝田人。毫不夸张地说,蓝田勺勺客名扬海内外,在中国熟食这一行占有一席重要之位。
走进巷道,青砖灰瓦的饭店门前低桌子高板凳都是木头,有卖蓝田扯面、千层油酥饼、神仙粉、洋芋糍粑、霸源的豆腐、饸饹、核桃酥、九大碗等。九大碗是婚宴上吃的菜,它们是木梳背子、红烧肘子、八宝甜盘子、泼汁老豆腐、熬过油豆腐、鸡汤熬白菜、熬萝卜片子、黄花木耳丸子汤、凉调萝卜丝。加上红豆米饭、手工羔子馍、自酿的稠酒,端上来热腾腾的,香味四溢。神仙粉有清热去火的作用,是用咪咪稍叶子做成的,这种灌木长在青裕山和王顺山一代,我小的时候从山坡上采回来,母亲用凉水把叶子洗净,把叶子放在面盆里用开水一烫,盆子上面放一个筛子用手揉搓叶子至汁出来放一会就成凉粉了,切成小方块放在碗里,加上炒熟的韭菜、油泼辣子、蒜泥、油、盐、酱、醋抖匀,味道微苦,入口即化非常好吃。听说前些年蓝田厨师在美国把它卖到十美元一碗。
全国好多地方都有荞面饸饹,但蓝田的饸饹就是与众不同,看起来色泽光亮,闻起来有荞麦的浓香,吃起来比较柔和,调些芥末、大蒜、盐、醋,一边吃着凉调饸饹一边喝着热饸饹汤非常有味道。洋芋糍粑是将土豆煮熟,去皮,一对青年男女面对面用木榔头在青石板上你一锤我一锤反复敲打成糊状,放在碗里用烧好的酸菜汤浇在上面食用。千层饼据传说源于唐朝,朝廷为了表彰玄奘译经千卷,让朝廷蓝田厨师做成千层饼奖赏玄奘,吃了非常可口,厨师回来给家人做,后来就在蓝田民间传开了。
关中大儒牛兆濂
书院大门 摄影/田银辉
穿过饮食街向北走,就到了芸阁书院。“芸阁”一词始于北宋年间,具有千年悠久的历史。清末,牛兆濂先生于1901年开辟复建的教育机构,取名“芸阁学舍”。白鹿山房芸阁书院坐落在白鹿原东首,东北方向眺望蓝田县城,目及之处,灞河环绕,苍林青翠,这里亦是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景区的地理至高点。书院集传统国学书院、牛才子纪念馆、研学旅行、关中民俗体验等诸多功能为一体,堪称白鹿原上的人文精神高地。
书院内有一个展厅,有牛兆濂的画像、他的成长历程介绍、他的作品,还有他做官为人处事的哲理。陈忠实在《白鹿原》里提到了一个白鹿书院,白鹿原其他人物可能是虚构的,唯有“白鹿书院”的山长朱先生是有原型的,其原型牛兆濂是清末的一位才子,是传统关学最后一位传人。白鹿书院的原型就是芸阁书院,是牛兆濂当时主持的。这里流淌着璀璨的中国传统文化。
牛兆濂生于同治六年(1867年),死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是蓝田县华胥镇新街鸣鹤沟人,他九岁入塾,过目成诵,人称“神童”。十六岁县试考中秀才,六年后乡试考中举人。民国时期他和玉山上下许多财东都有交情,所到之处都留下了墨宝,有远见的人将他写的楹联视为宝贝,舍不得贴在门上悄悄地收藏起来。过去父亲常给我提起牛先生在东山的活动,父亲在世前两年还给我说:老宅对门的鱼爷爷把一副缺棱少角发黄的对联卖给了镇上一个收古董的玩家,卖了九百多元。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关中发生大面积蝗灾。这一年加上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惶逃到西安。灾情发生后,蓝田县令周之济从省城西安请牛兆濂主持县上的赈灾工作。牛兆濂到任就定下七条规矩,自己带头不领薪水,全部用于赈灾,并向社会各界呼吁,收到了捐银数千两,挽救了数万百姓的生命。一九零三年,陕西巡抚升允将关中书院改建为陕西第一师范学堂,聘请牛兆濂为总教习,一年内书函邀请六七次,牛兆濂推不过巡抚强邀而去,但只教了三个月就回来了。一九零七年,牛兆濂被推选为陕西省咨议局议员。那个时候正值关中鸦片泛滥的时候,种植吸食鸦片的人很多,许多人吸的家破人亡,民族将要毁于一旦。这个时候牛兆濂挺身而出,主张禁止鸦片,宣传吸食鸦片对家庭对民族的危害性,带领人员到处查烟毁苗。
牛兆濂秉承关学救世济民的经世思想,全力为民众的生计奔走呼号,以崇高的节操和炙热的情怀,成为关学转型时期的典型代表,被世人尊称为“关学大儒”。(责任编辑/吕文锦 设计/毛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