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树银花
2017-03-09何星亮
何星亮
在春节民俗活动中,有许多与火有关的事物和活动,如生旺火、点长明灯、放鞭炮、舞龙灯、放孔明灯及元宵灯会等。所有这些,都是早期以冬至所在月为岁首时期的保留,主要目的是通过抑强扶弱的方式增强太阳的力量,使之阴阳平衡。
冬至和夏至是两个昼夜长短最为明显的节气。冬至是全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日子,而夏至则是昼最长而夜最短的日子。原始时代的人们不了解太阳与地球运转的关系,认为昼夜长短不一是太阳阴阳失调的表现,因此,冬至和夏至是太阳阴阳失调最为严重的节日。不仅昼夜长短相反,而且气候和相关灾害也正好相反,冬至与寒冷和雪灾相关联,夏至与酷暑和水灾相关联。古人认为,这是自然界阴阳不调造成的,是昼夜长短差异很大造成的。
为了驱除灾害和避毒去邪,阴阳不调的节气就必须举行各种驱邪和祭祀活动,以祈求阴阳调和。“冬至祀天于圜丘,夏至祭地于方泽”。
由于岁首的改变,冬至所在月(子月)不再作为岁首,而改在正月(寅月),但相关的习俗仍被保留下来。水是夏至和端午节的象征,有许多与水有关的活动。而火是冬至节的象征,是祭祀太阳的主要祭品。春节期间许多与火有关的事物均是冬至祭祀太阳习俗的遗留。
春节与火有关的民俗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生旺火
传统除夕许多地区有生旺火的习俗,即在院子里点燃火把、火堆或炭火盆,古代文献称为“庭燎”,民间多称“生旺火”。古代的庭燎的主要目的是祭神祭祖,后来生旺火的涵义演化为象征兴旺发达、红红火火。
关于庭燎,古籍中有许多记载。《诗经·小雅》有“庭燎”诗,一般认为《庭燎》写于西周。《仪礼·士丧礼》注:“火在地曰燎,执之曰烛。”《诗经·小雅·庭燎》疏:“庭燎者,树之于庭,燎之为明,是烛之大者。”汉代及其以后文献中均有元日“庭燎”的记载。庭燎的方法大多是在庭院中,“除夜积柴于庭,燎火避灾”。“架松柴齐屋,举火焚烧”。“烟焰烛天,烂若霞布”。
现代部分地区还保留着一习俗,通常是点燃柴堆或炭堆,火势越旺越好,象征新年全家兴旺。也有用火盆烧松柏桃杏树枝,合家跨火而过,象征燎去旧灾晦,驱除邪魔,迎来新气象。
长明灯
在传统社会,除夕夜家家户户所点燃的灯火,一旦燃上,就不能吹灭,直到油尽烛终自行熄灭。除夕点灯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体现了民间人们对长寿安康的祈福诉求。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这种风俗流传至今。客家人守岁,也称点岁火,通常要将三盏油灯分别点在厅、门、灶上,直到天亮。
放鞭炮
鞭炮是春节的象征物,放鞭炮是春节期间最为普遍的习俗之一。鞭炮的爆炸声,是“辞旧迎新”的文化象征符号。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关于鞭炮有各种不同的传说,但一般都认为是以鞭炮能驱赶鬼怪猛兽。隋代杜公瞻注解《荆楚风时记》的爆竹时说:“俗人以为爆竹燃草起于庭燎。”即一般认为春节放爆竹起源于古代的庭燎礼仪。宋代袁文《瓮牖闲评》卷三云:“岁旦燎竹于庭。所谓燎竹者,爆竹也”。古代的庭燎多烧柴,而南方多竹,用竹子代替柴,不仅具有木柴的功能,而且还会爆响。旺火加巨响在当时人看来比原来的庭燎效果好得多,更具有刺激性和热闹气氛。后来经过不断创新,宋代出现了火药爆竹,即现代的爆竹、炮仗、鞭炮。有了火药爆竹,没有竹子的地区也可以放爆竹了,爆竹于是成为全国性的风俗。爆竹种类繁多,而且增添了驱除邪秽、接神迎神等新的意义。
孔明灯
有些地区春节有放孔明灯的传统习俗。孔明灯又叫天灯,或称许愿灯(灯上写上祈福语),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发明,故名孔明灯。利用热气球原理制作,可大可小,形状多为半圆形或长方形。一般以竹篦编框架,外以薄白棉纸糊成灯罩,开口朝下。底部的支架中间绑上一块沾有煤油或花生油的粗布或金纸,放飞前将油点燃,灯内的火燃烧一阵后产生热空气,孔明灯便膨胀,放手后整个灯会冉冉飞升空中。孔明灯最初也可能是用来祭祀太阳神的,以加强冬天太阳的力量。近年,台湾仍有放孔明灯的习俗。
舞龙灯
舞龙灯是许多地区春节期间的重要的民俗活动。端午节划龙舟,春节舞龙灯或舞灯龙,是一对文化结构。端午节划龙舟主要是以水祭祀,加强自然界阴性的力量;而春节舞龙、舞龙灯正好相反,主要是加强自然界阳性的力量。春节期间的舞龙灯与一般的祭龙习俗有所不同,许多地区的春节所舞的龙带有灯或烛等,如火龙、烛龙、焰火龙、夜光龙等。从“舞龙灯”这一名称来看,最早的舞龙灯之龙,应当是带有烛或灯的,也就是以火来祭祀太阳神的一种形式。后来,舞龙灯的原初意义发生变化,其形式也发生变化,许多地区的龙不带灯或烛了。
挂灯笼
春节和元宵节挂灯笼是许多地区的习俗。灯笼通常挂在住房大小门前,现在阳台和客厅也有挂灯笼的。如在广东客家地区,每年春节,无论祖屋还是户屋,大多数都要在大门口吊上灯笼,而且灯笼上都用红漆大字写上“某某堂”“某姓”。虽然挂灯笼象征着红火与喜庆,但其最初意义可能与太阳崇拜有关。其一,灯笼虽然种类很多,但形状均为圆形,与太阳形状相似。其二,春节或元宵节的灯笼必须有火(烛或油,现在多用电灯)。
元宵灯
古代的元宵灯会热闹非凡,大多数城市“灯彩遍张,不见天日”;“华灯万盏”,“竞巧争奇”。据记载,唐宋时期的京城元宵灯会一般三夜、五夜,明朝永乐年间延至十天。清代的元宵灯市依旧热闹,只是张灯的时间有所减少,一般为五夜。古代一些城市还有放焰火的习俗,焰火种类繁多,其名不一。焰火施放时呈现出一派“银花火树,光彩照人”。游人以看灯为名,结伴闲游,通宵不绝。传说元宵灯会之俗起源于汉武帝奉祀太一神,《史记·乐书》曰:“汉家祀太一,以昏時祠到明。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