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听·善说
2017-03-09杨丽
杨丽
摘要:亲子沟通指教养者与子女进行的可理解的信息或思想传递、交换的过程,目的是激励或影响双方的思想或行为。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动作能力不断发展,自由活动越来越多,并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本文针对此方面做出了一些解释。
关键词:沟通 交换 自我意识
从生活中可以看出,孩子虽然仍要依赖爸爸妈妈的照顾,却又常常同你作对,不断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要求,如果要求达不到就哭闹、发脾气。让我们的爸爸妈妈不知所措,因此,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回应孩子的需要,爸爸妈妈学习与孩子正确沟通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亲子沟通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方式来进行疏导:
一、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意见,理解他们的感受,不要轻易去否定他们,因为他们也有自己的一个想法。如果孩子的感受不断地被否定时,会感到困惑和愤怒。换一个角度去想,当我们遇到困难,没人理解我们的感受时候,也不高兴,也是想着其他人能够理解自己一下,能够听听自己的一个想法。这个过程对我们的孩子也同样适用。如果我们也能倾听孩子,与他产生共鸣,那么也能有助于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理解孩子的感受,帮助孩子平复情绪,了解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当孩子明白自己内心的想法时候,就会去全心全意的去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
父母不仅仅是孩子的朋友,更是孩子的导师,也是孩子学习的首要对象,能否理解孩子的一些想法,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未来发展。例如图1.可以安排这样的一个活动,锻炼孩子的自我能力,理解孩子的一些想法,不仅可以让提升孩子的独立能力,也可以让孩子从小学习自己解决问题。
我儿子两岁的时候,准备让他学习大便后自己擦屁股,开始一段时间,帮他以后他还可以顺利的“服从”,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他死活不肯自己擦屁股,我们用了常用的方法,说教、威胁、恐吓、妥协……“自己擦屁股,自己得到锻炼啊……”
“你要是不自己擦屁股,我就不给你买xxxx了”
“妈妈生气了,不会再理你”
“怎么样你才自己擦啊……”
掌握了“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这一方法后,我们尝试首先接纳孩子,于是静下心来,耐心的问儿子:
“你不想擦屁股是吗?”
“嗯”
“我知道,你不喜欢,是吧。”(作安抚动作)
“不是……”
“那为什么呀?”
“不舒服……”
“哪里不舒服呢?”
“这里……”儿子指着屁股。
仔细看了看儿子的小屁股,才发现红红的,应该是受感染了,所以一擦就会不舒服。我把这个情况告诉儿子,并爱抚他说,“对不起,妈妈太粗心了,没有注意这个问题,我们把小屁股处理好后,你就能自己擦了,对吗?”
“嗯……”
后来,儿子擦屁股再也不是难题,慢慢地,生活的其它自理活动方面他也能欣然接受了。
二、教给孩子正确方法
有时,孩子看起来与爸爸妈妈对着干,其实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方法。在孩子的眼中,周围的一切都是可以为他使用的,所以,经常会不自知的惹恼爸爸妈妈。如果我们能给孩子一个易行的方法,他很快便能接受。儿子一岁八个月的时候,迷上了自由创作。喜欢握着笔(各种笔,蜡笔、铅笔、水性笔……)到处涂画,在多次“教导”无果之后,我们决定顺应他的发展,提供适合他的环境。为孩子在房间一角辟出一个区域,准备一面可以自由涂画的墙面,提供相应的材料、纸张,有了这个保障,孩子就能随心所欲地“创作”了!
父母的一言一行是非常重要的,直接会影响到孩子的后期学习以及发展方面,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例如,可以根据图1进行一个测试,可以用于引导孩子进行沟通学习,正确的引导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也可以拉近父母之间的和谐关系!
三、父母把握说话语气
语气“恰到好处”即爸爸妈妈要用最好的语气,比如商量、鼓励、信任的语气,当然,也要把这些用在最合适的地方。因为不同的话语,不同的语气以及不同的态度都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孩子们会根据父母的语气来判断一些事情,例如,以下五种语气是很重要的:
(一)信任的语气
信任不光是朋友之间最需要,其实孩子是最需要父母以及周围年长人的肯定,因此,父母的信任必须表现在平时的交流当中。举个例子,孩子想学打羽毛球,你用信赖的语气说:“儿子,你肯定行,只要好好学就能学成。”而不能说:“就你这样三分钟热情还能学会打羽毛球啊?”这个语气直接回影响到孩子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
(二)尊重的语气
孩子自我意识的萌芽,主见是孩子后期逐渐独立的一种表现,证明孩子逐渐知道自己的力量和能力。不要认为孩子提出不同的意见就是和你对着干,不听你的话,只是孩子有了自己的一个理解和想法。当孩子们想和自己的小伙伴们在一起多玩一会,而你却非逼着孩子回家,就会造成不好的结果。你说:“好吧,那你再玩十分钟,然后就回家。”孩子可能会很乐于接受;而你换了另一种方式表达这个意思:“越大越不听话了,那妈妈先走了!”这样哪怕孩子跟你一起走了,都只能是气冲冲地离开,同时让亲子关系很僵化。
(三)商量的语气
凡事都要商量,这不仅是成年人之间需要的,父母和孩子也需要,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和孩子商量,不要让孩子感觉是再命令他,而是让他们感觉是平等的关系。举个例子,你可能会让孩子把自己的屋里的玩具收拾一下,可以说:“星星,你的玩具自己收拾,让妈妈多一点时间做别的事情好吗?”而用命令的语气说:“你怎么搞的,玩具总是乱丢,快点收拾好!”当孩子听到你这样说,他就会反感,即使去做了,也不是心甘情愿的,也是命令的去做的!
(四)赞赏的语气
如何让孩子能够更加自信和乐观,主要就是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的鼓励以及赞美,不能只是一味的批评。宝宝把自己的毛巾拿出來晾,可能会弄得满地到处都是湿漉漉的,但是我们不能否定孩子们劳动的热情,应该是给予鼓励的,就应该用赞赏的语气肯定他:“宝宝能做家务事了,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当孩子看到父母这样鼓励他们,他们就会更加有热情参与到家务活动中了。然而父母光是看到了负面的结果,着急忙慌,呵斥他:“看你干的好事,搞的满地的水,多的事都给妈妈弄出来了!”这样不仅打击了孩子们参加家务劳动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受了委屈。认为那是大人的事,和他无关。
(五)鼓励的语气
谁都会做错事,成年人都会经常犯错,跟不用说孩子了,但我们不要因为孩子做错事就批评他们,要试着去鼓励他们,教他们如何去做,这样孩子会接受学习。如,孩子端水洒了,如果家长用质问指责的语气说:“怎么端水都端不好!”会让孩子觉得潜台词就是“你怎么这么笨!”被贴上“笨”的标签,什么自信心都会受挫。如果换上一种鼓励的语气:“这一次水洒了一点点出来,下一次端应该就不会再洒出来了。”就表示父母的意思是“没关系,下次注意。别放在心上。”随着时间推移,孩子就会慢慢地学会解决问题,增强自信心。
四、结语
亲子关系是孩子发展的一切根源,学前期亲子之间的有效沟通能帮助孩子更好发展自我,提高孩子们的自信,为后期走向成功打好基础。他们是纯真并且好学的,只有我们不断的学习进步,才能更好的掌握正确的互相的沟通方法,这样才会让我们与孩子的沟通更加顺畅,当然也会使得关系更加的融洽和谐,这是所有父母喝孩子所希望的一种结果。
参考文献:
[1]时丽.当前我国幼教师资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5.
[2]贾兰兰.对幼教专业课程模式改革研究[J].新教育时代,2015,(11).
[3]闵宽宏.于关键处下功夫——关于幼师专业教育理论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12).
(作者单位: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