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实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2017-03-09李坤平邹海燕

祖国 2017年2期
关键词:课外分组实验教学

李坤平 邹海燕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说明:“初中物理教学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心,除了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还包括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其中探究性实验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如果再创新性地组织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开发和研究创新实验应用于课堂,将更能凸显物理学科的特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学习兴趣。现从物理学科的性质,创新小实验大作用,新奇的实验大情景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物理学科是以实验教学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一)物理学的发展,任何时候都离不开观察和实验。物理学中的每一个概念的确立,每一个原理和定理的发现,无不以实验基础。无论是从托勒玫的“地心说”的完成到哥白尼的“日心地动学说”的创立;还是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证明哥白尼学说的准确性,开创了实验物理的先河,无不是对实验的创新;到牛顿的斜面实验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简单、明了,这就是创新。

(二)“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演示和学生实验,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通过实验现象或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而课外小实验常是重要考试内容,但又常被教师们在教学中忽略。小实验器材的制作是利用身边的常用物品和工具,就地取材,由于所用材料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感到新鲜而神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实验主要是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创新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适当增加课外探究实验,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变阻器这节时,创造性地让学生一起自制滑动变阻器,让学生体会滑动变阻器设计巧妙、科学而精美,可以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

二、创新物理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一)物理实验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如果再易于操作、易于观察,学生将愿学、乐学。物理教学通过大量的演示实验,明确研究对象,提供感性材料。如,铜丝灭火:将铜丝绕成圈,罩在蜡烛的火焰上,这时空气并没有被隔绝,但发现火焰明显变少,甚至熄灭。原因是铜的传热快,火焰产生的热量迅速被铜吸去,使火焰周围温度骤降,当石蜡油的温度低于其燃点时,火焰熄灭。

(二)通过探究性和课外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在学习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时,课外我提供学生电池、导线、双刀双掷过关、灯泡等。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这个电路可否用于卧室内?这样的小实验,能培养学生设计才能和思维能力;在画电路图和连接实际电路方面都能得到进一步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当实验成功时,学生成功的喜悦将会转化成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将非常浓厚。

(三)通过趣味小实验说明物理原理,直观、简单、易懂。如,瓶子赛跑: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让学生观察现象,先让学生猜想,实验时发现与猜想大相径庭,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再适当引导,学生教学到了知识,对物理现象有着浓厚的兴趣。

因此,创新小实验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以新奇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中阶段是学生跨入科学和技术大门的启蒙阶段,初中物理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初中生思维敏捷,求知欲强,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富有上进心和探索精神。“好奇、好动、好胜”是他们的年龄特点。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中注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在课外也可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做小实验,写小论文,搞小发明等活动。利用这些科技类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将“要我学”变成学生“我要学”。

(一)做中学,新中求动。比如,在学习浮力時,让学生把手掌浸入水中,体会水对手向上托的力。如,在重力这节的支撑法测重心的学习中,要求学生用手指很快地测出物理教科书和三角板的重心位置。又如,在学习惯性现象时,让学生亲手操作书下抽纸条实验。再如,在学习摩擦时,让学生把手心贴在桌面上,再往前或往后移动,体会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在学习摩擦生热时,让学生双手合拢搓几下,体会手掌心温度的变化。在学习摩擦起电时,让学生用三角尺子在头发上摩擦几下去吸引纸屑。这些实验简单易做,随手可得,对教师来说算不了什么,但是对学生来说,却感到那样亲切有趣,过“手”不忘,省去了教师多少苍白无力的空洞说教。

(二)多采用趣味性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惯性和惯性现象”一节中“用尺打棋子”和“拉动小车,木板倾倒”的实验;又如,“大气压强”一节中“纸片会掉,水会洒吗?为什么?”和“鸡蛋将怎样?为什么?”的实验;还如“做功改变内能”一节中“压缩空气引火”的实验;另外还有奥斯特实验中“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磁感应实验以及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等等实验,都是非常富有新鲜感和趣味性的实验。像这类实验,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三)多用探索性实验,可以达到新奇的效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研究电流做功,灯泡的亮暗由什么决定,电磁感应现象实验等。这类实验有较强的探索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四)物理实验生活化,学生身边的物理知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所以物理知识是有用的。例如:“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的实验,“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实验,“简单机械”的实验,“简单机械中的三种杠杆”,以及多数电学实验,都跟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称得上是“身边的物理”。若能学以致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因此,即使学校的实验条件不完备,自己也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因陋就简自制教具,做到“瓶瓶罐罐当器材,拼拼凑凑做实验”。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创新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好学”“乐学”的情境中,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观察、体验成功、理解透彻,提高教与学双边实效性。

(作者单位:[1]李坤平,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2]邹海燕,重庆市云阳县民德小学。)

猜你喜欢

课外分组实验教学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