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影响的探讨

2017-03-09张琦王博

祖国 2017年2期
关键词:政治教育互联网大学生

张琦 王博

摘要:初步了解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生活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掌握在这种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怎样的变化,进而初步探索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这个阵地来更好地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他们构建正确的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取向。

关键词:互联网 大学生 政治教育 展开调研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速发展的网络快速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现阶段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大学生既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主要服务对象,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教育对象。4G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研究高校学生使用移动互联网状况,分析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周围环境的改变以及自身发展的影响,提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化策略,对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与有效的进行,这就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标准要求。

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和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研究。通过对15所高校,发放近1000张调查问卷,近500名学生的有效回收,记录访谈内容,走访记录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此了解大学生对于移动媒体使用的规律和习惯,了解他们对于手机网络内容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对于手机校园生活的关注点,关注点多在新媒体的浏览与阅读。同时,通过对500余名学生的走访调查,了解学生对新媒体的看法及意见,以及他们对于如何开展新媒体思政工作的建议。从“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影响的探讨”角度进行开题,向上级申请答辩,进行人员分工安排,组织讨论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关影响,对常见问题进行资料分析讨论,对各个学院基层进行深度调研,发放调查问卷,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走访,与大学生一同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进行方方面面的探讨,同时,通过对学生的走访调查,了解学生对新媒体的看法及意见,以及他们对于如何开展新媒体思政工作的建议,及时回收调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详细的整理分析。

通过本次研究,初步了解移动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认知、价值取向、道德行为、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影响。进而掌握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种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从而初步探讨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拥有数量庞大的学生群体可以作为数据采集和实践研究的对象。对这个研究方向需要有一定的前期原始数据的积累。在一定范围内需要初步构建移动互联网的学生思想教育平台,并进行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以及开展实践工作。

通过对于一些数据的分析,可以掌握在以移动网络为主要媒介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都受到了其影响,并且深度和广度都较其他传播途径有所增加。利用各个学院的专业资源对调查数据进行专业深度挖掘分析,最终得出深度的全面的多方位立体结论,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媒体的帮助下,开展的会更有效率。

随着4G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以手机等移动信息终端为载体,以移动通讯技术为依托的移动互联网发展日趋成熟,这一新媒体技术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既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会。创新3G时代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精心设计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利用移动互联网开展工作的能力,主动加强移动互联网信息监控及舆情分析工作,积极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校园网络文化体系。大学生既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主要服务对象,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教育对象。通过对于一些数据的分析,可以掌握在以移动网络为主要媒介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都受到了其哪方面的影响,以及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中国现有网民6.32亿,其中83.4%使用手机上网。手机网络已经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交流方式和获取信息的渠道。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作为广大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更善于使用和利用新技术来获取信息、便利生活。他们的生活内容、交流模式、日常习惯都已经因此发生了变化。進而移动互联网对他们在思想认知和价值观形成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对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速发展的网络快速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4G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研究高校学生使用移动互联网状况,分析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周围环境的改变以及自身发展的影响,提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化策略,对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开阔了学生视野,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实效性。但网络上的信息海量繁杂、良莠不齐,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高校应深入把握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媒介,加强对大学生的主题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从而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所以本课题就是想在首先了解手机互联网对大学生具体影响的前提下,再通过其作为阵地,使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的贴近时代、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参考文献:

[1]邵阳.3G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0,(16).

[2]向宇森.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5.

(基金项目: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作者简介:[1]张琦,吉林大学校长办公室科长,研究方向:高教管理;[2]王博,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政治教育互联网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自主创新与国家利益
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