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党史党建学科化之我见

2017-03-09叶思彤

祖国 2017年2期
关键词:科学化党史学术

摘要:党史党建专业长期处于非学科化水平,亟待改善。乘胡总书记“七一”讲话东风,加快党史党建的学科化,要把握“一个标准,五个新”。

关键词:党史党建 学科化

一、胡总书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的讲话,提出加快党的建设的科学化,为加强党史党建学科化提供了契机和动力

毋庸置疑,我国党史党建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几代学人付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当前关于党史党建的文章或讲话的若干弊端也已显露无余,其表现大致为以下五种形式:歌功颂德式、文件解析式、领袖言语罗列式、经典著作摘抄式、生搬硬套式,相当情况下面目可憎、内容陈旧、方法单一、形式呆板,学者不屑看,学员不爱学,群众不愿听。究其原因,与党史党建专业的非学科化有关,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赋予党史党建过浓的意识形态,人为设置了过多的禁区,制造了过多的“帽子”,用价值判断来代替实践检验,用既定的前提给新生事物“划地为牢”,用轻率的结论代替严密论证,学术的生机扼杀于“大棒”之下,学术研究的土壤过于“板结”,假大空充斥其间,使得本该充满活力生机的学科变得索然寡味,成为了宗教不像宗教,学术不像学术,半虚半假,半疯半傻的东西,让人生厌。如此往复,党史党建的科学性、神圣性就会泯灭,学科的生命就会停止,学科的使命难以履行。

总之,黨史党建专业仍停留在粗糙简单、幼稚的阶段,离学科化水平甚远,难以和姐妹学科沟通和对话。因此,推进本专业的学科化,就成为几代学人的夙愿。今天这个夙愿,我想借着胡总书记纪念建党九十周年讲话的东风,可以如愿了。胡总书记“七一”讲话的一个重要精神就是要加强党的建设的科学化,而要加强党的建设的科学化,那就理所应当提升党史党建专业的学科化水平。

为什么要加快党史党建专业的学科化水平呢?简而言之就是“四个需要”:一是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党建专业长期寄于政治学的门下,地位偏低,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和政治学不完全一样。学科的发展需要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形成自己独特的方法和手段以及独特的理论体系,如果没有学科的科学化,党史党建的学术地位难以提升,也难以独立门户,“大人穿小裳”。长期以往,不但长不大,甚至会变成“老头树”;二是实践深化的需要,建党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不同阶段,由革命党变成了执政党,面临着执政的考验,拒腐防变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变化的考验,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严峻,实践的复杂性、艰巨性、综合性空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这样的关头,党的事业的发展对党史党建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中央寄托了更殷切的希望,而长期以来,供给不能满足需求,理论不能回应实践的挑战。三是与姐妹学科对话的需要。当今世界,众多学科相互借鉴,相互交流对话,取长补短,是学科发展的趋势和动力,党史党建专业也不例外,需要与时俱进,进而提升自身水平乃是大势所趋。四是吸收借鉴姐妹学科方法手段的需要。要借鉴姐妹学科的方法和研究成果,必须先强身补钙,正本清源,加强自身专业的学科性建设,否则难以吸收姐妹学科的养分来滋补自身。

二、党史党建专业的学科化要把握“一个标准,五个新”

如何加快本学科的科学化?窃以为,要把握“一个标准,五个新”:

一个标准,就是全球公认的学科标准。学科的发展需要建立起规范的学术标准。有了规范的标准,学科发展才更加顺利,研究成果才能积淀下来,学科评价才有公正性、科学性。比如说,近一百年来,经济学异军突起,狂飙突进,一日千里,就是与经济学科建立了良好的学术规范密切相关。换句话说,经济学走过了从古典到现代的华丽转身,变成了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具备了完备的理论体系和学科品格。

“五个新”:

(一)新视野。就是要拓宽研究的视野,建立三个维度:一是研究近五百年来的世界史,把握五百年来的发展主题,特别是近两百年来民主宪政和现代法治市场经济的成功经验;二是研究从秦朝建立到辛亥革命两千一百三十四年的皇朝史,借鉴其治国理政的经验,检讨成败得失,引以为鉴,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和现代化事业的有益参考;三是研究一百多年的国际共运史和近百年来的政党史,吸收借鉴其经验教训,反思自己,避免走弯路。

(二)新方法。要综合借鉴政治学、经济学、新闻传播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伦理学、生态学、信息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借鉴其分析框架和方法,以丰富本学科的方法体系。通过消化吸收,如同蜜蜂酿蜜那样,形成自己独特的方法体系。

(三)新手段。多方面采用众学科积累起来的新手段,比如说网络、统计、问卷调查、案例分析、逻辑推理、证伪辨析等等,以丰富党史党建的“工具箱”。

(四)新力量。要打通官产学,形成新的学术团队,充实研究力量。党史党建实践性很强,党的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需要一支学历和阅历并举,智力和胆识并兼,有丰富社会阅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同志,特别是党的中高级干部,吸收一批曾担任过省县市书记、组织部长那样具有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的人,加入到党建研究的队伍中来和学业精深的专家教授相结合,取长补短,筛选一批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进行重点攻关,这样就便于找到实践的门诊,提升理论的科学性、针对性、前瞻性和指导性,防止研究应用“两张皮”。中央和地方财政要舍得投入,给予充足的经费保障和精力投放,慢工出细活,切切实实拿出一批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全国党建学会聘请特约研究员是一个好办法,但特约研究员不能仅限于“关起门来”的专家,同时也需要开门引进有实战经验的资深领导,有政治智慧和职业操守的中高级领导,方能破解当前党建工作面临的紧迫难题。

(五)新理论。只要做到以上四个新,第五个新也就顺理成章了。党史党建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也就迎刃而解、水到渠成,学科的短板就得以加长,学科的幼稚病就可以得到根治,学科的“江湖地位”和学术地位也将双双得到提高。

(作者简介:叶思彤,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工作于广东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人事处科员。)

猜你喜欢

科学化党史学术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流翔高钙,实现葡萄科学化管理助农增收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党建科学化的内涵探析
统战工作科学化:一个整体性叙述
学术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