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各级屏幕对受众的收视影响研究

2017-03-09时晓晴

祖国 2017年2期

时晓晴

摘要:伴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以屏幕为载体的媒介传播方式逐渐被大众接受并广泛使用。基于屏幕尺寸不同,媒介传播形式的独特性,研究不同尺寸的屏幕适合播放的动态视频类型以及影响用户选择屏幕媒体的因素。

关键词:屏幕尺寸 屏幕媒体 动态视频

在不久的将来,世界将会呈现出竞相开“屏”的状态。在科技时代蓬勃发展的今天,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走入我们的视野当中,我们观看影像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大到电影屏、电视屏、电脑屏、小到平板屏、手机屏甚至手表屏。处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代,我们得以通过屏幕迅速的接收信息,并从中提取有用的部分。这一系列由屏幕带给我们的“快餐”行为让我们十分享受科技的成果。

因此,科技的变化改变了我们许多的生活习惯,也改变了我们观看电影、电视剧等动态视频的行为习惯。在观看影像时可选择的途径增多的环境下,受众行为习惯的不同影响了其观看视频所使用的屏幕载体;不同尺寸的屏幕对于受众又有着怎样的观感体验;不同尺寸的屏幕究竟能在各自的位置上扮演怎样的角色等等一系列问题不由得令人思考。在本文中,我们通过电影屏、电视屏、手机屏这三类我们最常接触影像的媒介手段展开分析和讨论。

一、影响用户使用屏幕媒体的因素

不同的用户需要,催生了不同的屏幕尺寸。例如,当用户想要感受好莱坞大片给我们带来的惊险刺激时,那么我们会走进电影院,戴上3D眼镜去享受3D MAX带给我们的视觉震撼。当我们下班回家,想要和家人一起享受片刻的温馨时,我们便会打开电视机,随心所欲的播到自己喜欢的节目,和家人边看边聊,增加感情。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家都会随时随地拿出手机,观看任何我们想看的视频。

(一)“大屏”:电影从黑白片过渡到彩色片再到立体图像,从普通银幕(露天幕布)到宽银幕、超大银幕再到方兴未艾的动感球幕、穹幕、水幕、环幕,电影院的规模、环境、银幕大小、视听技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没有任何灯光或者外界的干扰,透过大屏幕纯粹的观看电影,是许多人想要追求的电影氛围。“整个人坐在屏幕前,很容易就被带入到了场景当中。”在电影屏幕前观看电影往往会给观众带来一种“庄严感”、“真实感”。巨大的屏幕在画面的展现上也更加细致、饱满。纵观最近几年的数据,院线的排片往往都是以好莱坞大片居多。而当下好莱坞影片多侧重于一些如科幻、动作、竞技类的大场面,这些场面似乎就是为了电影院而生的。如果想要感受一场饕餮盛宴,感受画面的震撼,还原画面的真实,那么电影院的确是我们最好的选择。显而易见,这些影片的观感是我们在家用电视或者手机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二)“中屏”: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黑白电视便诞生了。而电视诞生的意义,通俗地讲,就是播放视频画面。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收到了很大的冲击。电视就是受害者之一。但即使这样,我们却不能否认电视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受众使用电视的模式为伴随性使用,另外,电视仍是家庭活动的“据点”。即电视在现如今已经不是专门用来观看某一视频内容的途径,更多的,是我们在做某一件事,比如吃饭、做家务时具有伴随性的活动。并且,电视是一种具有“归属感”意义的物件,是使“家庭”相聚的媒体。

另外,电视多是受众无选择权的被动观看。即电视台播什么,观众就看什么。那么在这个信息交流如此开放的今天,可以说电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再是年轻人追捧的屏幕媒体了。

然而,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增长,许多年龄大的人很难掌握互联网等相关技术,他们不会用手机电脑来观看视频,又不尽认同去电影院的消费观和娱乐方式,因此更多的会选择在家里看电视。电视的操作简单易懂,又受到老年人群行为习惯的影响,因此,老年人群是电视的主要受众群体。

(三)“小屏”: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速宽带网络的普及和成熟,利用手机屏、平板屏、甚至电脑屏这些智能终端看动态视频已经越来越常见了,尤其是手机屏幕的。根据调查,人们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逐渐增高。手机上网的平均年限为 4.5年,但平均每日使用时间已达4小时。与此同时,它也被认为是三屏中最不可或缺的媒体。

手机屏以其小巧、方便、快捷,功能强大而闻名。手机终端配合网络,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可以说基本满足用户的娱乐需求。大到几个小时的电影,几十分钟一集的电视剧,小到十几分钟的微电影,几分钟的短视频。只要你想看、会操作,随时随地,都能满足你的诉求。尽管很多用户清楚用手机观看电影电视剧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有时处于受众的个人需要,比如方便,可以消磨许多时间;追剧;或者院线上已经没有排片了等一系列个人因素,受众会仍然选择用手机观看。

二、不同尺寸屏幕适合播放不同的视频类型

要想研究不同尺寸屏幕适合播放什么类型的视频,我们需要先清楚观看同一部影片的三种屏幕媒体对于受众分别是什么样的观感体验。在这里我们拿《奇异博士》通过不同屏幕播放达到的观感体验举例。电影屏,毋庸置疑一定是最好的。抛开剧情不谈,但从画面来看,《奇异博士》中大量颠倒乾坤、扭曲时空的视效场面、让人眼花缭乱的魔法加持特效,让电影画面的呈现更加迷幻,让受众有一种身在其中的感觉,代入感很强。电视屏:相对较差,受环境、屏幕尺寸影响,只是能感受到由情节、台词等部分带来的震撼,能够投入到影片当中,却不能感同身受。手机屏:几乎没有代入感,视觉冲击几乎没有,仍然可以理清敘事内容,相比于其他两种媒体,观看的环境更加随意。

(一)电影屏:正规电影院的屏幕大多是16:9,一般的影院墙面也在几米到几十米不等,因此电影院的屏幕的长宽最小也要几米。这种大屏幕因为尺寸大,更容易展现出以下几种电影类型:

1.大场面电影,如电影《惊天魔盗团》中,四个人在天台表演大型魔术,而观众坐在大荧幕前,仿佛置若其中,相当震撼。2.景别是大远景、大全景一类的风光、建筑等环境的电影。如电影《火星救援》中,相当长的一段太空画面,充分的展现浩瀚宏大的外太空。3.大动作,打斗戏,竞技类场面。视觉效果非常明显。比如漫威影业的诸多影片,《X战警》《复仇者联盟》系列中的打斗场面,在大屏幕前观看便有种身临其境之感。

影院的大屏幕直接成就了影片展现环境的真实感。1:1或者2:1的比例,让我们觉得屏幕上的任何一切都触手可及。另外,影院的宽屏幕也会留给观众遐想的空间。会让观众有欲望去了解屏幕之外的世界是如何延展的。由此可见,电影院的大屏幕相对更适合观看一些电影情节中有大场面的影片。

(二)电视屏:介于电影屏幕和手机屏幕之间。电视屏幕的长宽比例有16:9和4:3两种。按照日常用户习惯观之,这里以多数的电视观众——老年人为代表,他们观看的节目一般是一些电视剧、新闻节目、综艺节目、保健节目等。这些节目大多是中近景、小全景,特写一类的景别。内容主要也是以突出人物关系,叙事为主。因此电影中的“大场面”在电视屏幕上就很少能见到了。

(三)手机屏:手机以小巧、方便而受人追捧。虽然近些年手机屏幕逐渐变大,但大都保持在4.7寸到5.5寸之间。可想而知,无论我们是观看一些大场面的电影,还是观看电视剧,手机都因其屏幕尺寸相对较小,不足以展现画面内容,而不能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代入感自然也很差。即使是观看电影,也适合观看一些画面景别较小,单幅画面展现的内容较少,叙事性较强的电影。那么排除受众因为个人因素而使用手机观看电影电视剧的情况,受众在手机屏幕前更适合观看时间短、画面简单、信息量稍大的视频。

综上所述,受众会因其个人不同的行为习惯或是某些不可抗拒的因素而选择不同的屏幕媒体。而不同尺寸的屏幕也确实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大尺寸屏幕适合播放画面精细的动态视频,屏幕小的则适合播放一些“快餐”视频。不同的尺寸屏幕媒体在现实生活中都对受众这不同的影响。在网络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难想象,未来的趋势一定会是三种屏幕逐渐的融合,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参考文献:

[1]余璐.受众多屏媒介使用行为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4.

[2]牛鑫.多媒体时代电影多元化生存:多媒体时代电影传播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传媒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