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农村蔬菜流通市场建设经验及中国模式构建
2017-03-09杜华
杜华
内容摘要:流通市场作为农村蔬菜现货集中交易重要场所之一,其对于平衡供给与需求、销售价格形成、指导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解决农业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矛盾,更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对日韩农村蔬菜流通市场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对我国农村蔬菜流通市场模式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农村蔬菜流通市场 日本经验 中国模式 设计
日韩农村蔬菜流通市场建设经验
(一)拍卖是流通市场最重要的交易方式
目前,日本农村蔬菜流通市场采取了拍卖这种销售制度,充分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交易准则,另外日本各级农村蔬菜流通市场均设置有电脑、发达的通讯线路及网络,每位农村蔬菜交易者均可以看到全国每个拍卖市场的交易情况,也可以通过网络购买其他市场上的农产产品。日本全国性、统一的大市场形成,进一步节约了农村蔬菜交易时间和交易费用(成本)。日本农村蔬菜拍卖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集货、理货、看样、拍卖、交割(见图1)。
作为农业生产者的利益代表,日本农协在对农村蔬菜进行加工、拣选、包装后,将其送至农村蔬菜流通市场并委托给各级农村蔬菜流通商对其进行拍卖。另外,日本农协在各大型农村蔬菜流通市场里还设置了专门办事(组织)机构。
(二)公益性明显
日本、韩国政府负责对农村蔬菜流通市场建设进行审批,中央(地方)农村蔬菜流通市场的建设主体必须是本国政府机构或公共团体(协会),流通市场建设用地也必须由政府部门划拨或出资购买。同时,日本政府部门还派出大量工作人员对农村蔬菜流通市场交易、配送等业务进行监督、管理。在韩国,对农村蔬菜流通市场的设计规划、基本布局、资金投入也是全部由各级政府部门或政府代理机构(组织)负责。一般情况下,韩国政府无偿投入资金占市场建设总资金30%左右,剩余资金由地方级政府出资。另外,韩国政府还抽调部分公务员组成市场管理公司(企业),由其来对农村蔬菜市场交易活动进行的管理、提供相应服务。
(三)完善的农村蔬菜流通市场法律法规作保障
1923年,日本制定了《中央流通市场法》,1971年,日本政府又对进行了修订,并重新更名为《流通市场法》。此后,日本又陆续制订《流通市场法施行令》、《流通市场法规和市场运行规则》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日本农村蔬菜流通市场的设立条件、基本规划、管理监督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规定。另外,1976年,韩国出台了《关于农水产品流通及其价格安定的法律》,此后,根据本国农业生产环境、农村蔬菜流通渠道的变化情况,韩国政府对此部法律进行了6次修订。
(四)具有健全的农村蔬菜质量分级管理制度
为充分满足广大消费者对农村蔬菜质量与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日本、韩国两国农业部门采取了在提升农村蔬菜质量级别、强化卫生、安全的监控方面制订了一系列制度。
日韩农村蔬菜流通市场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一)强化农村蔬菜流通市场法律体系
尽快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流通市场法律,在立法方式上,可先期探索制定《农村蔬菜流通市场管理条例》,待条件成熟之后再逐步上升为《农村蔬菜流通市场法》。对农村蔬菜流通市场的性质、规划布局、经营规模、管理部门的设置与基本职能、基础设施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将农村蔬菜市场建设纳入到法制化发展轨道。与此同时,为健全我国农村蔬菜市场管理制度,为农村蔬菜交易创造良好的法规制度环境,可参照国际农村蔬菜质量安全标准及农村蔬菜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结合我国农村实情制订农村蔬菜质量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检验、检测制度,为农村蔬菜质量安全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积极发展市场中介组织
完善的农村蔬菜流通中介服务机构(组织)是市场机制运作所必需的组织支持与保障系统。成立蔬菜协会、水果协会等自主性(机构)组织,协调、约束农村蔬菜水果市场主体行为;建立咨询研究组织、物资配送中心等服务机构(機构)组织,充分降低交易成本(费用);建立健全监督农村蔬菜市场活动、对市场经营秩序进行检查的相关组织,如农村蔬菜计量检查、质量检验等组织。
(三)积极稳妥地推行拍卖制以健全农村蔬菜价格形成机制
拍卖制是国际上规范农村蔬菜交易过程、稳定市场价格机制的普遍作法,通过买方的竞价,农村蔬菜价格的形成过程更加公开、透明,竞争过程更加公平,提升了产品信息的集散传播速度(效率),避免了交易双方之间的“一对一”讨价还价,大幅度提升了农村蔬菜交易的效率。首先,我国生鲜农村蔬菜流通市场的交易方式可以借鉴国际的通行做法,逐步实行产品拍卖制,全面提升农业经营效率,因此要培育大型的农村蔬菜流通商,以扩大产品交易规模;其次,要加速农村蔬菜委托代理推进步伐,全面提升农村蔬菜交易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从而为农村蔬菜拍卖制的全面实施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四)实施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实施农村蔬菜质量安全准入机制,建立农村蔬菜物流全程监控制度及农村蔬菜质量可追溯系统,为经营者、消费者以及监督管理部门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手段与工具。此外,要开展农村蔬菜流通市场交易主体的资质认证工作,建立农村蔬菜物流信誉保障机制,对农村蔬菜供应人、承销人、零售终端商实行备案制度、不良经营记录通报机制,确保农村蔬菜质量安全,如果农村蔬菜出现质量问题,相关组织机构可取消其经营资质,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追究其责任。
我国农村蔬菜流通市场模式设计
只有建立全国性的农村蔬菜销售网络,制定完善的市场拍卖规则,实施农村蔬菜的分级标准化,最终形成全国性、统一的农村蔬菜拍卖市场,才符合我国农村蔬菜流通市场实际情况,就我国农村蔬菜流通市场的运行模式构成来说,本文认为可以构建三种类型农村蔬菜流通市场模式,即竖向虚拟化发展模式、横向网络化发展模式、纵向一体化发展模式(见图2)。
(一)横向发展模式
农村蔬菜流通市场横向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具体形式,即连锁兼并、区域集结与功能拓展。
连锁兼并。连锁兼并是迅速实现我国农村蔬菜流通市场外延扩张(拓展)的主要方式,其本质就是利用现代公司经营理念,通过跨地区(省、市)、跨行业兼并,最终形成农村蔬菜市场集团经营,以达到降低经营成本(费用)、扩大经营规模、提升经济效益。例如河北、内蒙、河南、山东等地区通过兼并(重组)形式构建了一大批大型农村蔬菜流通市场,已初步实现了本地区农村蔬菜销售的网络化经营。
功能拓展。为进一步延伸农村蔬菜流通市场功能,加速与现代化流通方式快速对接,提高农村蔬菜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进程,在完善农村蔬菜流通市场商流功能的同时,不断强化农村蔬菜流通市场物流、配送、加工等延伸功能。例如深圳市农村蔬菜股份有限公司与广深铁路发展公司、深创投资三家单位(企业)在共同筹资基础上,将农村蔬菜销售、初(深)加工、物流配送、储存等环节进行了整合,形成珠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的农村蔬菜物流配送中心,即平湖农村蔬菜物流中心。另外,也可以通过构建国内、外统一的农村蔬菜流转(媒介)平台,实现国内、外两类资源的有效利用,加速农村蔬菜向国际化迈进步伐。
区域集结。我国农村幅员辽阔,不同地区间自然条件差别较大,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地方保护主义又十分明显,即单纯依靠传统市场经营模式很难组建起全国性、统一性的农村蔬菜流通市场。为此,可以通过联合模式,将地区性农村蔬菜流通市场组合成战略性联盟,组建起区域性农村蔬菜流通市场,以达到集中资源优势,增强农村蔬菜市场竞争力。
(二)纵向发展模式
为了降低农村蔬菜交易成本(费用),加大产品交易规模,农村蔬菜流通市场功能必须向生产、零售领域两方向延伸。
向生产领域发展。可以与农业科研机构(组织)合作,加大优良农业品种培育力度,发展生产、供应一体化经营模式,也可以与农业合作社(协会)联合兴办农村蔬菜生产基地,开展“订单农业”业务,以便充分掌握优质农村蔬菜信息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更大的主动权。
向零售领域发展。应加大农村蔬菜零售终端开拓力度,加大农村蔬菜流通速度,减少农村蔬菜流通环节(渠道),降低流通成本(费用)。如北京市丰台区地区,已建立了100多家社区蔬菜超市,统一配送蔬菜,统一核定销售价格,不仅扩展了农业生产经营规模,也大幅度降低了农村蔬菜销售价格,真正做到了让利于民。
全供应链发展。一方面可以向农业生产上游延伸,以投资(参股)方式组建农村蔬菜生产、加工、科研基地;另一方面也可以向农业生产下游延伸,直接跟农村蔬菜零售终端紧密结合,为农村蔬菜零售终端提供加工、物流、储存等服务。例如深圳市农村蔬菜股份有限公司向农业生产、产品零售领域方向进行了深度延伸,整体带动了原来分散的农村蔬菜经营的农户进入了大型流通市场。同时,深圳市农村蔬菜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在深圳市大、中型住宅区域建立了连锁零售网络,零售连锁终端大量进入深圳社区。
(三)竖向发展模式
电子拍卖模式。农村蔬菜电子拍卖模式又可以分为农村蔬菜电子拍卖、农村蔬菜电子投标两种具体形式。在电子拍卖方式之下,交易主体向电子交易中心发出农村蔬菜拍卖邀约,然后由电子交易中心具体负责、管理农村蔬菜拍卖工作。电子投标方式下,农村蔬菜销售业务由电子交易中心自动销售系统以特定的时期内第一价格自动促成,最高价竞买主体则以等于全额投标出价的价格取得农村蔬菜,最低价竞卖主体以等于农村蔬菜全额投标出价的价格促成交易。
电子商店模式。農村蔬菜电子商店模式是农业企业(公司)利用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开展农村蔬菜零售业务的具体形式之一,此种“一对一”的农村蔬菜营销方式,不同农业企业产品通过销售网络直接发生了联系,省去了复杂的农村蔬菜渠道价值链,极大地减少了农村蔬菜销售、配送、推广费用。
农村蔬菜电子交易市场。一般来说,农村蔬菜电子交易市场主要以网络销售(媒介)平台为核心,以终端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农村蔬菜仓储、运输、第三方物流等配套措施,广泛开展农村蔬菜现货与远期交易活动,农村蔬菜电子交易市场对加快农村蔬菜商品流通速度、优化农业资源配置起到强大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爽,马慧肖.关于农产品流通市场流通效率提升问题的思考[J].商业时代,2014(21)
2.刘峥,王健.河北省农产品流通市场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24)
3.胡天石.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信息化需求与三维发展模式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5)
4.张静,马永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分析—以新疆石河子市西部绿珠果蔬农产品流通市场为例[J].农业经济,2012(11)
5.丁建吾.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竞争状况及发展趋势[J].中国经贸导刊,2011(10)
6.温卫娟,邬跃,梁晨,唐秀丽.农产品流通市场升级改造分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15)
7.梁筱筱.浅析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发展模式[J].中国商贸,2010(19)
8.潘宪生,王波.江苏省农产品流通市场发展研究[J].江苏商论,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