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分割环境下城乡流通基本态势与一体化实现路径

2017-03-09刘新贵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实现路径一体化

刘新贵

内容摘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既是调整我国经济结构的重点,更是释放群众发展潜力的关键,而流通作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受我国市场分割环境的影响,导致我国城乡流通在商流、物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一体化方面屡受影响。因此,本文立足于我国市场分割环境现状,探讨我国城乡流通一体化的运行模式以及实现路径,推动我国城乡流通分割局面的转变,既要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也要加快我国城乡流通一体化步伐。

关键词:市场分割 城乡流通 基本态势 一体化 实现路径

引言

现代服务业是新兴产业,是加快我国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的基础,是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的平台。作为联系生产与消费桥梁的流通业,更是在我国现代服务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流通业能够有效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面貌,还能有效扩大内需消费,有利于消费潜力提前爆发,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表现出重要的助推作用。但是,因我国二元经济体制的现状,使我国市场分割环境明显,既影响了我国流通组织的双向对接,也使我国城乡流通一体化的发展呈现出极强的分割现象。因此,在单向流通引发出越来越多问题的时候,统筹城乡流通一体化的发展,既是整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要求,也是推动我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的迫切要求。所以,本文对市场分割环境下我国城乡流通一体化运行及实现路径的探讨可谓正合时宜。

市场分割环境与城乡流通差异的基本态势

市场分割环境是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产物,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很多发展中国家的鲜明特征。在各种二元经济理论中,刘易斯很早就已经提出,发展中国家除了存在现代城市工业部门外,还存在落后的传统农业部门。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二元经济体制下,形成了突出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受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不管在土地管理、社会保障、实现就业,还是教育制度改革等众多方面,我国都带有深刻的二元分割烙印,且随着城乡生产力差异的扩大而日益明显。

二元制发展格局致使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整体发展的重要阻碍。虽然在“工业反哺农业”呼声越来越高的当下,我国农村经济在农村体制改革中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并没有使城乡差距得到根本性缩小,反而使城市的高科技产业不断兴起,而农村的技术、资源却停滞不前,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市场分割环境也更加严重。

首先,市場分割环境导致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流通体系,农村流通体系相对于城市来说还很落后,二者在市场分割环境下的发展依旧存在较大差异。比如在市场、组织、管理等方面,虽然我国农村流通比改革开放之初已有很大改进,初步形成了多形式的农产品购销体系,但是在长期市场分割环境下,我国农村流通不仅在流通配套服务方面较差,而且需要较高的流通成本,存在资源流动效率较低的现实问题。同时,在这种市场分割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城市与农村流通组织,也呈现出明显差距,这种差距首先表现在城乡流通市场的状态上,虽然农村商品市场数目一直比城市多,但商品市场却普遍比城市小很多。尤其是近年来,农村商品市场数目不断下降,尤其在“万村千乡”工程号召下,农村商品市场萎缩十分明显,而反观城市,其商品市场不仅规模较大,且数据增长率始终高于农村。

其次,城乡流通在市场分割环境下的差异,还体现在市场交易额方面。城市商品市场交易总额始终明显高于农村,农村市场发展速度更是明显落后于城市,这一现象与我国市场分割环境极其相符。

再次,城乡流通在市场分割环境下的差异还体现在商贸业态结构上。城市流通业以商场、超市等为主,农村则以小规模摊位式交易为主。城市流通市场主体多为企业,经营方式比较现代化,市场覆盖率高;而农村当前仍以个体商户为主,经营方式较为落后,市场覆盖率低。另外,在我国流通领域中,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均已成为城市流通的主流业态,而农村则还多以传统业态结构为主。

最后,城乡流通在市场分割环境下的差异,更多体现在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方面。从国家统计数据可知,2014年我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844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10489元。城乡收入的差异使得城乡消费支出呈现出明显差异化,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2352元,比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还要高。因此,城乡居民在收入与消费方面的差异,全面地体现在城乡流通业中。

市场分割环境给城乡流通一体化带来的影响

从市场分割环境下流通的差异可以看出,市场分割对城乡流通一体化具有很大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商流、物流、信息流及价值流方面。

首先,在商流方面,市场分割环境会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商品流通速度。城市工业消费品与农村农副产品经过生产加工后,都需要通过流通渠道寻找消费者。但是,在城乡市场分割的环境下,消费者通常单纯地集中在城市或农村,消费环境比较有限,难以满足城乡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这就要求在商品流通环节中,除了“工业消费品下乡”,还必须包含“农副产品进城”。因此,商品流通需要具备流动中转站,以使流通市场实现最优配置。但在城市和农村的市场分割环境下,加大了中转站的寻找和建立成本。以“农副产品进城”来说,农民将农副产品生产出来后,需要经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逐层收购后,才能进入城市批发市场,再通过零售市场最终被城市消费者选择。所以,较低的流通效率进一步影响了市场与商流体系的良性运转,不利于整个商流体系的完善和流通一体化的实现。

其次,在物流方面,市场分割环境对建立和完善物流服务组织与物流体系具有严重阻碍。在整个物流体系构建中,双向流动的物流体系是核心构建部分,而在物流体系的建设中,物流服务组织又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通过对先进仓储、配送、运输团队的运用,物流服务组织可使商品最快地从生产者手中传递到消费者手中。但是,当前城市与农村物流服务组织发展差距很大,城市中已经逐步稳定的第三方物流在农村却依然处于萌芽阶段,且城乡之间在规模经济与进入壁垒方面也有明显分割,导致商贸物流体系在构建过程中缺乏物流组织支撑,对城乡流通一体化最核心部分的构建影响巨大。

再次,在信息流方面,市场分割环境影响了城乡流通信息的通畅性。城乡流通一体化市场的建立,不仅需要市场对生产者了若指掌,还需要掌握城乡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供给信息。在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明确生产方向,从而对上游供给的原材料形成拉动作用,并要掌控生产者的生产状况,进而对消费者的消费进行引导,促进城乡一体化供应链的形成。但是,在市场分割环境下,城乡批发组织和零售组织对市场需求信息或供给信息的了解只能局限于各自领域,不能及时地接收和传递彼此市场的供求信息。比如因无法及时了解城市消费者对农副产品的需求信息,往往导致农民在生产种植计划方面安排不够合理,从而出现亏损情况,严重影响农户收益。

最后,在价值流方面,市场分割环境对流通相关价值产业的发展阻碍严重。城乡流通一体化的构建除了对市场体系、组织体系均衡发展有要求外,还要求均衡发展物流体系,并配合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在流通过程中,流通组织除了要与上下游生产者和消费者建立联系,同时还需要与相关保险、金融等行业取得联系,商品流通要在这种大环境下才能实现供应链一体化,促进流通中各方风险的降低,保障整个供应链体系在发展过程中更加稳定。然而,城市与农村在各方面的严重分割,很难促进城乡流通配套服务的统一发展,使城乡发展步伐出现明显的不协调、不均衡,从而对城乡一体化流通体系构建产生严重阻碍。

市场分割环境下我国城乡流通一体化运行模式

通过市场分割环境对城乡流通一体化的影响分析可以看出,市场分割环境对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具有严重阻碍。因此,为了改变现有城乡流通现状,使其向双向流通转变,构建城乡流通一体化的运行模式已经迫在眉睫。

(一)市场分割环境下城乡商流一体化的运行

流通的经济运动过程是立足经济利益,以交换主体为基础实现的,流通的展开需要转移交换客体所有权,并根据一定方式实现等价交换。在城乡市场分割环境下,面对流通的分割情况,加快城乡流通一体化进程,对流通一体化的实现十分必要。所以,可利用城乡供应链一体化,加强网络化城乡商流体系建设,从而促进城乡流通一体化的实现。

供应链网络系统分布在城乡经济活动的不同环节中,通过供应链网络系统可将城乡商流所有环节连成一个整体功能网络。构建城乡间商流的一体化流通系统,是供应链网络连接方案应突出强调的,可通过供应链这一纽带的连接作用,加强城乡间的产供销、产加销业务联系。而城乡商流之间的差异是大环境所致,因此是客观存在的,面对这一情况,可引导商流与关联产业互动,带動城乡产业间的合作与联动,实现城乡商流的协同发展。比如,对城乡商旅文化一体化进行延伸,联动发展城乡工(农)业园区与物流园区等,依靠城乡产业链促进城乡产业转变为互利共赢。

(二)市场分割环境下城乡物流一体化的运行

在供应链中,物流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商品、服务等从生产地带到消费地的流动过程。在我国,城市物流已经赶超发达国家,属于一种集中组织,但农村物流却远远落后于其它国家,更落后于我国城市的物流发展,还处在分散组织阶段。在市场分割环境下,城乡物流基础建设能否实现一体化,是我国城乡流通一体化运行的必要基础。首先,应在建设物流基础设施的过程中,立足城乡物流总体战略规划,使物品间的空间需要、车载工具等得以满足,为物流效率提供保证。其次,城乡物流一体化运行依赖于一体化的城乡物流环节,应积极培育供应链核心企业,提高各环节主体在协作方面的密切性,统筹安排畅通的双向物流,实现物流各个环节的无缝对接。最后,还要依赖于一体化的城乡物流运输资源与城乡仓储、库存设施。城乡物流运输资源一体化,需要对城乡道路网络进行统一规划布局,使城乡交通体系实现空间形态上的一体化。具体来说,既要优化整合城乡交通运输资源,又要运用和推广新型运输方式,增加新的交通运输资源。而城乡仓储、库存一体化,即要将城乡分割孤立的仓储构建成体系,实现城乡库存共享,也要对城乡库存进行一体化管理,达到库存的协同效应。

(三)市场分割环境下城乡信息流一体化的运行

信息流,顾名思义与信息有关,信息流主要由信息传播与物流推动形成,主要包括信息采集、传递与加工处理。城乡信息流一体化运行,要建立覆盖城乡的物流信息网络系统,改变城乡物流信息资源小而散的局面,建立全国统一的网络物流信息平台,从而促进城乡网络信息质量的提升。另外,还要利用先进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城乡物流信息系统管理。在城乡信息流一体化运行中,要加大对城乡市场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的重视力度,促进城乡信息交流改善的同时,实现其互动基础条件的改善,以向农村发布各种准确及时的信息。因此在市场分割环境下,城乡信息流一体化运行要依赖于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要加强农业信息网和农商专网等面向城乡商贸统筹发展的信息服务体系构建力度,以推动农业信息不断走向商务化、数字化、现代化,使农村地区可以最快地接收到国家的新法律法规及政策信息等。

(四)市场分割环境下城乡价值流一体化的运行

价值流是流通中将原材料转变为实际价值的过程,整个过程包含了原材料购买、加工以及交付等阶段。城乡价值流一体化运行从本质上看就是产业价值链的一体化。产业价值链在流通业中是增加价值的活动过程,涵盖了商品的所有阶段。而城乡价值流一体化的运行,主要依赖于农业产业价值链前向延伸与后向延伸。其中,前向延伸主要是指农业产业价值链环节的产出对其它企业产生的引导作用,促使其进入该产业的下游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产业价值链,促进了农业与工商业的融合,并可组建联合企业,以推动农工贸一体化经营,更可直接开展农产品营销,引导生产者与中间商在功能方面向一体化融合。而向后延伸的环节主要为农业产业价值链,通过投入加强对其它产业的引导作用,通过推动其进入该产业的上游环节实现产业价值链的延长。

市场分割环境下我国城乡流通一体化实现路径

我国流通业的发展因市场分割环境的影响,呈现出城乡基本态势不同的巨大差异。本文面对流通一体化因市场分割环境而造成的各种阻碍性影响,在城乡流通一体化运行模式的视角下,积极探索了四条路径,以推动我国城乡流通一体化的实现,从而转变我国城乡流通市场分割的局面。

(一)加强城乡商贸双向流通战略规划

从资源配置来看,流通领域的贡献除了体现在获取信息系统与传递信息外,还体现在城乡合理商流运作体系构建上。从整体和长远利益来看,要实现城乡流通一体化运行,就必須在城乡规划系统范围内,对各种商流要素进行正确配置,因为城乡经济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环境支撑,而通过合理的布局则能够实现优质商流对支撑环境的提供,从而根本性地解决农村流通问题。

在市场分割环境下,城乡流通一体化的关键在于农村地区的商流落后,要打破城乡商流的巨大差异,就必须加强城乡商贸双向流通战略规划。而在打破城乡市场分割的各种路径中,城乡商贸统筹协调发展最为重要。因此,在规划城乡商流双向流通过程中,应重点倾向于农村商流的发展,加快农村商流的步伐,使其与城市商流发展尽快一致化,这是实现我国商流一体化的前提。

(二)健全农村流通网络体系

从农村商流来看,健全的商业物流网络在农村商业流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实现城乡流通一体化来说必不可少。而根据农村物流现状来看,首先应健全其日用品与农资销售的物流网络,可积极寻求连锁企业加盟,以其为依托对农村日用品和农资销售网络进行完善。其次要健全农产品购销网络,着重农产品物流渠道的畅通,可通过在农村建立原材料采购基地等方式,引导物流企业将农产品推广到国内外销售网络和各类市场中。再次要健全农用工业品经销网络,大力推进现代物流方式,如第三方物流、连锁经营、代理配送制等。物流网络可将县(市)作为依托,将乡镇和村镇作为扩散点。最后要健全农民生活服务网络与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网络。在家电维修、餐饮服务等生活服务网络构建过程中,可采用重点选择、择优培育等方式,并对农村科技、移动等资源进行整合,以保证所有乡镇均可被农村物流网络覆盖。

(三)积极培育农村流通主体

在统筹城乡流通一体化的过程中,农村流通主体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可有效提升流通中信息流的掌控力度。首先,应加大农村流通合作组织的建设投入,在普遍支持的基础上重点对专业性农资经营企业进行扶持,在扩大经营网络方面可帮助其采取连锁经营形式。其次,应重视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的组织作用,对其加大培育力度。通过对加强该类组织的业务指导,有效提升农村中介组织的信息化水平,帮助其与城市流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从而掌控更多流通信息。再次,应加大中小型农村流通企业的支持力度,可通过市场准入、技术改造等方式加以扶持,通过现代商业形式建立覆盖城乡的信息网络。并且可采用带动方式,积极做好大型流通企业的工作,引导其树立长远目标,对农村商贸进行直接投资,使现代化的流通信息能够直接深入到农村腹地。最后,应对农村分散的生产市场进行整合,通过积极发展农村流通信息合作,促进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的对接,使农民的利益要求在市场化进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四)大力发展农村现代化流通方式

在城乡流通一体化过程中,大力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方式,形成有效的价值流是极其必要的。农村流通应以向城市发展为目标,从而加快农村流通业态的现代化,提升农村流通的价值流。因此,在农村现代流通业态模式上,可大力发展农村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对农村流通交易方式及经营技术进行改革创新。在农产品批发市场方面,应鼓励其升级创新流通方式,推动其质量等级化、经营规范化、农业现代化,通过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改造,推动品牌农产品的培育,帮助其农产品更快地进入城市市场。同时,应积极引导农产品生产基地,推动其与城市流通企业加强联系,引导两者之间建立长期的产销联盟,进一步消除城乡流通壁垒,降低城乡物流运输费用。应建立健全农资流通体系,开放农业生产资料领域,鼓励各类投资主体以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中心为主,建立城乡流通新型供应体制,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加快我国城乡流通一体化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吴小节,蓝海林,汪秀琼,宋铁波.市场分割的制度基础与概念内涵—基于组织社会学制度理论的视角[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33(1)

2.孟雷.我国城乡双向流通体系的构建与运行机制探讨[J].中国流通经济,2013,27(6)

3.刘徐方.我国城乡流通体系一体化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4(3)

4.任保平.从城乡单向流通体系向双向流通体系转变的战略选择[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3)

5.侯晓倩.交易效率视角下城乡流通市场发展比较及一体化路径规划[J].商业经济研究, 2015(5)

6.任保平.中国流通业发展方式的评价及其转变的路径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8)

猜你喜欢

实现路径一体化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