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锋:创业,是一个时间维度下的命题
2017-03-08朱冬
朱冬
“我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创业者,我只是一个项目发起人。”
“将创业未雨绸缪到未来两三年?我不信可以看那么远。18个月,是我的极限。”
“下级如何管理好上級才更是一门管理学问!”
……这些反常规的思考逻辑,出乎《中外管理》的意料。
2016年岁末,北京的冬天,寒意颇浓。记者选择了在颇有人气热度的三里屯SOHO约访麒麟财经CEO程锋。这个自嘲自己是一枚“很土的人”“很保守的人”,却能在首次创业中看准时机,又敢于在互联网泡沫四溢的创业环境下,只身一人凭借一个“或许正确”的想法,开启了创业的“单机模式”,用一年时间将公司和团队打造得有模有样。
而赶在直播风口的麒麟财经,也在“顺势而为”中有了初步的起色。
听着程锋的创业故事,记者不知不觉中对创业又有了别样的认识与理解。
“我的确是一个人在战斗”
复旦大学金融专业硕士背景的程锋,在券商、公募基金机构工作六年后,于2014年从体制内全身而退,以合伙人身份开始在私募领域全职创业。“赶上了一个市场好机遇,第一次创业比较顺,不但实现了财务自由,还为下一次创业赢得了第一桶资金。”程锋说的便是后来的麒麟财经。
互联网大势下,各行业的创业思潮暗流涌动。
2015年10月,程锋与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的前辈、朋友们一起探讨“互联网+股票”的商业机会。基于行业判断,程锋可以确定的是,这个领域有很多未知的潜力和可能,甚至契机大于风险。
程锋分析说,自上往下看,在“互联网+股票”的模式下,行业翘楚虽然有东方财富和同花顺,但这两家分别属于互联网券商性的咨询平台和炒股交易工具,受众群体偏向于年长投资者,传播形态以文字为主。虽有以价值投资者聚集的“雪球”,但由于大部分投资者还是以“炒股小白”为主,雪球的受众又有点阳春白雪的意思。
“如果能够找出一款产品,突破文字的局限,又能以更年轻的80、90后喜闻乐见的视频方式传播严肃内容,那么在这个市场挤进前三名并不是很难。”这是程锋当时的判断。
基于这样的想法,再加上首次创业后的资金盈余,同时也得到了华闻传媒集团的投资支持,麒麟财经在程锋一人操持下成立。“大家常常用‘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互相打趣,然而我的初创之路的确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由衷地说。 “互联网+股票”模式下,麒麟财经以基于股票的话题和热点的短视频传播方式试水,形式上看突破了传统股吧论坛的文字约束,更加灵活新鲜,但这一步探索貌似走错了。
对于程锋而言,虽然是金融科班出身,但对于内容制作,却是门外汉。短视频的制作和传播,无异于让并不擅长传媒的程锋重新开了一家电视台或媒体工作室,而这与最初的在产品定位上做一款有意思的互联网理财视频的初衷并不吻合。
于是,程锋考虑将录播的短视频改为直播。
“当时直播的风口还没起浪,从录播转为直播,只是一次试错后的转型,并无搭直播专车的考虑。”他说。而这一无心插柳之举,却在2016年三四月份赶上了直播大潮。他开始带团队展开了对映客、花椒、斗鱼等直播平台的研究。这让他更加确认,以直播的方式做财经内容肯定是对的。因为在投融资领域,投资者与意见领袖之间的信任非常重要,视频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更加有利于内容和意见的传播指向。
“直播+财经”的方向,基本落定。同时,麒麟财经也确立了自己的slogan ——有声有色的投资社区。希望通过直播、语音的方式形成鲜活观点的发布机制,打造最有效的社群互动手段。
“我们锁定的是80、90后的一般投资者,会比雪球的精英投资人群更接地气,通俗但是不庸俗。同时在形态上会注重更新鲜好玩。邀请的行业意见领袖分享专业观点,传播决策建议、财商教育,以视频、音频的方式解决受众问题给予方案。”程锋介绍。
不过他也坦承,这种财经直播和(泛)娱乐直播存在本质差异。以创业标准来衡量,目前有起色的还是娱乐直播,未来直播的路线是在泛娱乐的领域逐步取代电视台,在垂直领域,直播是改变大家交流习惯的工具或杠杆,并通过这种直播方式来帮助大家实现财经目标的规划和解决方案。
程锋感慨地说,从2015年十月份至今虽然烧掉数百万,但至少经过一轮试错,找到了目前看最适合的“直播+财经”的模式,团队也日趋健全。比起同时起步而后慢慢被淘汰的五六家竞争对手,自己很幸运地活下来了。
下级对上级也要“管理有方”
麒麟财经目前的团队有26人。“2号人物”——副总裁舒方同样是来自复旦大学金融专业的校友,深谙一级市场投资。除此之外,其余成员都是90后。
“这个行业更需要复合型人才。”程锋说,既要对金融、投资有了解,还要懂媒体,懂传播规律,对互联网的玩法不能仅停留在略知一二,可同时具备这些技能的人才真的很少。
回忆起团队招募的那段日子,程锋也是一阵苦笑:“我足足花了半年时间才把互联网技术的团队凑齐,负责产品开发、技术运营等,而找到懂栏目内容制作和视频传播的人,又花了三个月。”程锋说,之所以用“凑齐”二字,是因为那种花心思筛选精选的过程,相信只有真正去亲力亲为才能体会到。
在团队搭建的过程中,管理也是一门逃不开的必修课。
创业公司刚起步的时候,10人以内团队靠的是感情维系。程锋解释说,小规模的前提下不要指望用规矩解决问题,那时候成熟的规矩也并未确立。小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发挥120%的力量,如果靠严苛的制度、按部就班和上下班打卡,基本不可行。
作为创始人,开诚布公,同甘共苦比规矩来得更真挚。不拿奖金、待遇全公司最低、比员工早到、坚持陪最后一位员工下班,这些都是作为创始人要与这个团队一起坚持的。程锋给员工传递一个观点:不是“我请你来打工,而是我们一起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而在团队管理中“规则”的作用很微妙。初期并不一定发挥作用,但随着团队的完善,不同职能部門的体系搭建,每一个部门的工作习惯和做事方式的差异化也会慢慢凸显。这时候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则来规范和约束大家,整个团队在未来一定会面临不可逾越的bug(漏洞)。
程锋认为,在这个规则中,除了习惯上大家认同的上级对下级的管理,还有一环就是下级对上级的管理。举个简单的例子,CEO可能会在某一天发现产品的某项功能不好用,或发现一个很不错的界面,于是要求产品经理进行修改。程锋坦承几乎所有公司创始人,难免有拍脑袋作决策的时候。但是,有时候一个临时起意的决策,会打乱职能部门负责人的正常工作内容。“这时候下级对上级的管理作用便尤为重要了。任何一个问题、一件小事都有规则在起作用,员工的工作也是井然有序地在进行,即使上级的决定也同样需要经过职能部门的通过,有理有据的考量才能最大化地发挥这个所谓决策的意义。”
“我有时候反而更喜欢敢与老板抗命的员工,摆明自己的客观理由,不但能‘管理老板,而且能让老板按照他的思路去走。”程锋说。下级对上级的管理,关键就在于要让上级明白下级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而不是打断既有工作随时配合上级的想法,这样一来,从上级传达的指令才更有价值。
创业和人生升华,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从0到1,再到如今麒麟财经团队和运作模式的雏形初现,程锋认识到,虽然目前并且今后的两三年内,可能依然会处于持续烧钱的状态,但欣慰的是他已经将创业的几个大问题理出了眉目。
首先,创业起步后,最难的是参不透市场需求的虚实:创业契机面前,市场需求有大需求、小需求、强需求和弱需求,很多所谓的市场需求反而都是创业者假想出来的伪需求,在受众面前像一阵风,并没有黏性。显然,“直播+财经”的市场需求是确定的,但优质结合点在哪里?按照财经热点组织直播和尝试付费音频,麒麟直播至少在财经领域是走在前面的。
其次,一个合格的公司创始人,按照重要性应该具备三个素质,依次是:方向感,这保证能否带领公司找对路;组队的能力,包括管理能力;“能搞来钱”,这个重要性不言而喻。
程锋说,虽然自己是创始人,但他并不习惯被称为创业者,“我只是一个项目的发起人,我的目标是做一个好产品,并实现盈利。”这是最简单的,却也是最艰难的使命。
“而创业这件事和人生的升华,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他认为,创业是一个时间维度下的命题。也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达成商业目标,它有时间约束、地点约束和成本约束。
创业不是什么美好的人生体验,甚至在招募团队的时候,程锋也直言:“加入我的团队不是来体验两年的创业人生,这是一件九死一生的事情,成功的概率很小,如果成功,能让你自己在年轻的时候实现财富自由;如果不成功,也能让你在下一份事业面前有一个好的价值体现。”
这样的价值诉求,或许解释了为何程锋团队中那么多年轻好玩却优秀的90后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