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美国不一样的赛车文化
2017-03-08费超
费超
终于在感恩节前迎来了年假,年初便计划去美国走一趟。一来这么多年一直未踏足北美大陆,而且对感恩节之后的Black Friday充满期待。二来早已知晓美国拥有独特的赛车文化,但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觉还要切身体会才行。
此行赴美,恰好赶上一年一度的BAJA1000(巴哈1000英里)挑战赛。在美国人的眼里,这项比赛的地位与纳斯卡和印地500大奖赛齐名。而从比赛的行程来看,也有别于全球其他以达喀尔拉力赛作为范本的长距离越野拉力赛,巴哈1000更像是一场类似于勒芒24小时的越野耐力赛。
去到美国之前,对于巴哈赛事的了解只能从国内越野圈购买了美国巴吉赛车的车手中探知皮毛,而参加过达喀尔拉力赛的中国车手赵永国却是这项赛事最具发言权的人。来自沈阳的赵永国是国内最早接触美国巴吉赛车的人士,而且他目前正准备在2017年在内蒙古多伦县举办亚洲巴哈赛事。这一次他与在环塔拉力赛UTV组别中冒尖的李东生搭档参赛,虽然因赛车机械故障中国军團的巴哈1000英里首秀未能圆满,但通过这次学习,对赵永国,中国车手和随行媒体来说都是受益匪浅。
那么巴哈赛事究竟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又为何能在美洲大陆深得人心?首先,这项赛事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49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巴哈赛算得上是世界汽车越野拉力赛的鼻祖。第二,在欧洲模式烙印下的长距离越野赛如今的投入已经上千万,而美国巴哈赛十余个组别意味着门槛较低,比赛的成本也会降低不少。举两个例子,在十余个组别中,马力最大也是投入最多的Trophy Truck组别中,已经来过中国路演的美国著名车手罗比-戈登就驾驶自己改装的赛车参与这个组别,而他在接受FOX采访时已明确提到欢迎客户前来洽谈合租并且给出了25万美金一个赛季三场比赛,一场比赛2.5万美金的费用说明。而在经典车组当中,哪怕是八十年代生产的甲壳虫经过改装之后都可以上场。对于美国车手们来说,享受比赛永远比成绩重要。在这次的观赛之中,我自驾走了比赛路线临近的墨西哥一号公路并且看到了美洲的车迷是如何观看一场比赛的,烧烤、房车以及悠闲的节奏……想必来到现场,你很难将那些充满激情但是又在享受着慢节奏的人和赛车画上等号,但这也恰恰是美洲赛车文化最大的魅力。在欧洲,如果你是一个车手你会得到尊敬,但在美洲,只要你融入这个圈子,你就是明星。多年前在南美洲感受达喀尔拉力赛时,同样被当地人的热情感动了,如果非要说一项赛事的成功除了可观的投资之外,我想没有比激情更重要的了。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汽车运动的发展,诸多国际赛事相继入华,今年丝绸之路拉力赛的成功举办以及国家从政策层面的支持,让培育赛车运动的耕田得到了更多的养分。就越野赛来说,当下已经成为了国内最热门的汽摩赛事之一,各大汽车厂商在SUV产品库中也不断在扩充名录,更有消息表示2017年达喀尔拉力赛系列赛将首次进入中国。在2017年我们还将看到中国版的Rallycross,但是承载着美国血统的亚洲巴哈在赵永国的带领下能否将中国的赛车运动继续提升一个档次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