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与评议(2017年第2期)
2017-03-08瞿涤
瞿涤
导读与评议(2017年第2期)
瞿涤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32
结合目前出现的新现和再现传染病及其病原体,本刊特邀请专家撰写了有关专题。上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性传染病防治科的潘浩等报道了我国首次在来自安哥拉的上海入境人员中发现Ekpoma病毒(Ekpoma virus,EKV)(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行核酸检测),并评估了其对上海市公共卫生的潜在风险,这是继2015年在尼日利亚发现EKV以来全球第2次报道。EKV 属弹状病毒科Tibrovirus属的未分类病毒,主要感染牛,传播媒介为库蠓。目前尚无证据表明EKV 的致病性,也不清楚其在人群中的流行病学特点。虽然该个案对上海乃至全国造成的公共卫生风险极低,但建议关注其研究进展。陆路教授等针对近2年出现的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引发的小头症,综述了ZIKV 的流行病学、 ZIKV与小头畸形因果关系等的研究进展及其疫苗和治疗药物的研究现状,提示在细胞水平和动物模型中ZIKV可损伤胚胎脑部发育,因此预防更为迫切。
本期有2篇论著涉及假丝酵母基因与耐药相关性的研究。临床上真菌感染日益增多,致病性真菌种类的不断变化和耐药真菌菌株的不断出现,导致原本治疗手段有限的抗真菌感染面临更为严峻的问题。张浩等研究了导致临床真菌感染率逐步增高的希木龙假丝酵母ERG11基因(编码14α-去甲基化酶,是氟康唑作用的靶酶)在真菌耐药中的作用,将克隆的ERG11 CDS表达载体转染酿酒酵母,发现ERG11过表达可明显降低该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提示其与真菌耐药有关。田园等研究了引起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第2位病原体光滑假丝酵母的耐药相关基因(pdr1)。pdr1突变可使Pdr1蛋白功能过度活跃,导致真菌产生对唑类药物耐药。该研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Flag标签添加到Pdr1蛋白N端,成功表达Flag-Pdr1蛋白。结果发现Flag-Pdr1过表达可导致菌株对氟康唑的耐药性增强,同时cdr1和pup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升,提示在Pdr1蛋白N端加Flag标签能使其功能活跃,N端对Pdr1蛋白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期发表的综述还涉及衣原体和噬菌体等内容。吴移谋研究组针对在衣原体中高度保守的约7.5 kb的隐蔽性质粒所编码的Pgp3蛋白,综述其致病机制、免疫原性及在疫苗与诊断方面的应用。Pgp3的结构特殊,在衣原体感染、对宿主细胞黏附及特定免疫应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诱导输卵管积液的主要毒力因子,可中和抗菌肽LL37的抗衣原体活性,且其疫苗可对衣原体感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华允芬等针对近年来噬菌体治疗耐药性细菌感染的话题进行了讨论,临床上对一些耐药性细菌感染性疾病束手无策时,噬菌体的抗菌性凸显出优越性,从而成为目前治疗耐药性细菌性感染的研究热点。噬菌体疗法是通过噬菌体裂解细菌治疗病原菌感染的一种手段,展现出抗生素所不具备的优点。噬菌体疗法虽然很有潜力,但还存在一定问题,因此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关于噬菌体治疗的研究涌现,能解决目前应用中遇到的困难。钟照华等综述了2013年以来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致瘤病毒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人乳头瘤病毒、乙型肝炎病毒、Epstein-Barr病毒等感染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概括了其作用于这些病毒的有效靶点。CRISPR/Cas9作为一种新型基因编辑工具,在病毒持续性感染研究中具有巨大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