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析
2017-03-08广西百色市平果县第九小学黄红日
广西百色市平果县第九小学 黄红日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因此,教师应注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适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本材料,还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创设宽松、愉悦的情境,以学生为主体,使其在入情入境的阅读中深入理解文本。在阅读之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互动评读,使他们快乐地学习,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加强阅读教学指导
(一)安排读后感写作,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教师为学生安排读后感写作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阅读结束后有感而发的完成写作任务,促使学生能够在写作过程中较好的将自己内心情感的变化记录下来,引导学生能够将这一写作方式逐渐养成一种阅读习惯,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设计模仿写作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作为学生写作能力基础的教学阶段,教师可以采用模仿写作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但在模仿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不能促使学生对模仿写作产生过多的依赖性,应当引导学生对原作中作者的表达手法和文章结构进行有目的的仿写。
(三)布置生活日记,累积学生写作经验
据了解,目前小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日记作业时常常以走马观花的形式完成,导致日记成了“记流水账”,丝毫不带一点学生的情感色彩,这样的日记作业即使安排得再多,也不能为学生累积写作经验,增加的只是学生厌烦日记作业的情绪。生活日记作为学生累积写作经验的途径之一,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生活日记建立在学生自身的情感基础上,促使日记内容有质感。那么,为了让学生写作时能够有基本的情感基础,教师可以利用读写结合教学法,让学生首先通过阅读体验情感,获得情感,接着再引导学生将这些情感结合生活事迹写在日记里,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四)激发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适当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对精彩的课文进行续写。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凡卡》时,教师可以以“信”为写作线索,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当信被退回到鞋店后,鞋店老板是怎么对待凡卡”这样一种场景,或者是让学生对“当爷爷收到凡卡的信后,爷爷的举动”进行联想和续写。
(五)联系实际生活,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教育家陶知行曾说过:“无论写作还是生活,都是讲究真,才会真实。”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实行读写结合的阅读教学时需要选择一些符合实际生活的课文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虽然上文中提到关于“想象力续写课文”的教学措施,但对于小学生来说,任何写作都需要建立在较为稳固的语文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自身的特色。因此,与实际生活相连的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不可缺
三、有效地将探究性阅读融合到语文教学中去
(一)不断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很多情况下,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决定了探究性阅读教学的质量。从这个角度来讲,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有利于探究性阅读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此,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积极借鉴先进教学工作者评价机制的制作方法、原则,并结合自身教学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价机制;其二,严格执行评价机制,遵循其步骤规范:分组学习-小组互评-小组自评-教师评价;其三,保证评价机制中权重的合理划分,实现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二)积极鼓励学生开展大量的课外阅读
随着社会对于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就要强化小学阅读教学工作的强度。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而言,仅仅依靠课本的教学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阅读,从而实现其视野的扩展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对此,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其一,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于课本人物、课本故事进行全面的了解,以图书查阅、网络查询等收集方式,实现学生对于课本内容更加深刻的认识;其二,教师应积极将课外延伸内容融合到教学过程中去,以此激发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热情;其三,教师还应积极组建班级的图书馆,为课外阅读的开展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高度重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融合发展
从理论上来讲,课本的阅读是实现知识吸收、语言赏析、表达学习的过程,而写作是知识释放、语言表达、实践操作的过程。只有保证吸收和释放的平衡,才能够真正实现阅读能力的培养。从这个角度来讲,教师应该积极探析如何将阅读与写作融合在一起。首先,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教学内容的中心思想的概括,激发学生写作的基本意识;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赏析课本教学的内容,从语言表达、表现方式、抒情手法等角度去分析课程内容,使学生对于基本的写作元素有一定的理解;最后,教师还应积极开展课本内容的续写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巩固,还能让学生在熟悉的题材上去抒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积极以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去实现教学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以情境还原的方式,将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再现出来,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文章的基本情节。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利用合理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详细来讲,在这方面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以有趣、悬念的问题为引导,开始课程,此时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从而实现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其二,以学生为主导,开展问题的探讨,找到问题的合理答案,引导学生去探析文章内容;其三,注重情境创设的合理性,以角色扮演的身份实现教学工作的开展。
四、总结
总之,教师要通过不同的阅读方式来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把握和理解,使学生能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语文常识和知识,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语文成绩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