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就业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
2017-03-08
(大连海事大学 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6)
高校学生就业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
刘益迎
(大连海事大学 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6)
分析高校学生就业工作考核重要性、存在问题及成因,从高校学生就业工作考核指标体系设定主要原则、就业工作考核指标设定、学生就业工作考核组织实施等方面,探讨高校学生就业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
大学生就业;考核指标体系;组织实施
一、引言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事关千百万学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事关高等教育健康协调发展,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1]《教育部关于做好2017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6﹞11号)明确要求,各高校要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定期督查机制,对就业创业政策和工作落实情况逐条逐项认真检查,以督查促落实,以督查促整改。[2]可以看出,教育部非常重视开展高校学生就业工作考核,这对于有效推进高校学生就业工作深入科学开展,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具有较强的“牵动”作用。
新形势下,健全学生就业工作考核机制,构建科学规范的学生就业工作考核指标体系,是进一步促进学生就业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的重要举措。为全面提升学生就业工作质量和水平,高校应根据教育部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文件精神,结合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与管理考核,通过研究制定学生就业工作考核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就业工作管理考核。许多专家学者也对学生就业工作考核展开了研究:罗葆青等[3]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考评体系进行研究,阐述构建考评体系应遵循的原则、思路、步骤,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考评体系;白金凤[4]提出开展考评工作要坚持系统性、导向性、操作性、制度化原则,构建就业工作评价办法要客观制订考评方案,科学设定评价体系,合理确定评价方法;袁云岗[5]等在深入分析当前就业工作实际情况以及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因素的基础上,着重从学校因素和学生因素两方面浅谈高等院校就业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李春灿[6]论述了构建高校院系大学生就业工作考核的原则和要求,结合院系大学生就业工作实际,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院系大学生就业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综观已有研究成果发现,高校学生就业工作考核体系建设与研究依然存在一些空白与不足,部分考核指标体系不够合理,指标设计不够科学、全面、客观,未能起到正确的引导示范作用。一是突出过程考核,忽略目标考核。许多高校围绕学生就业工作各个环节步骤设置考核指标,未能科学设置初次就业率、年终就业率、违约率等各项就业目标考核指标。二是突出定性指标,忽略定量指标设定。部分高校突出定性工作要求,忽略定量考核指标设定,影响了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三是突出横向比较,忽略纵向发展比较。部分高校只考虑当年各学院(系)就业工作考核成绩的横向比较,未能充分考虑学院(系)自身就业工作成绩的发展进步,影响了部分就业基础薄弱、就业状况较差的学院(系)的工作积极性。针对上述问题与不足,本文将以着力提高高校学生就业工作考核指标设定的科学性、全面性、规范性与精细化为重点来进行探讨。
二、高校学生就业工作考核指标体系设定的主要原则
明确高校学生就业工作考核原则,是确保就业考核工作正确方向的基础和前提。考核力求点面结合,突出重点;既严格要求,又充分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推动就业工作不断创新发展。主要原则如下。
一是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设定考核指标体系既要考虑整体水平,又要考虑到学院(系)专业特点、生源质量等实际情况,尽可能保证公平对待,公正看待,及时公开考核要求、考核环节与考核结果。
二是坚持目标考核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设定考核指标体系既要突出就业率、签约率等目标考核,又要注重对组织领导、就业指导、市场建设、管理服务等实际工作开展过程管理,二者统筹结合。
三是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设定考核指标体系既要突出政策要求、工作举措,又要尽可能考虑量化指标,提高考核工作科学性与可操作性,进而确保就业考核规范开展。
四是坚持工作实绩与发展进步并重的原则。考核结果既要注重横向比较学生就业工作取得的实绩,又要纵向比较就业工作的发展进步,鼓励就业较差的学院(系)关注自身发展进步,逐步提高就业水平。
三、高校学生就业工作考核指标设定
科学设定高校学生就业工作考核指标,不断完善指标体系内容,是就业考核工作科学完善的有力保障。在参考其他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关政策文件精神,坚持指标体系设定主要原则,对高校学院(系)学生就业工作考核指标进行思考,建议主要包括“领导重视与保障、就业管理服务与制度、就业(创业)指导与活动、就业市场建设、就业工作实效、理论研究与特色创新”等6项一级考核指标。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领导重视、就业管理服务、就业(创业)指导、就业市场建设”等4项指标大多高校和研究成果均有考虑,本文旨在进一步规范、细化设定指标,促使指标更加完善。
“就业工作实效”为本文研究创新重点。一是注重初次就业率和年终就业率等目标绩效考核,着力提升学生就业水平;二是注重通过签约率(就业率中除去其他就业方式比例)、违约率考核,发挥正确导向作用,着力提升学生就业质量;三是注重学院(系)自身发展进步,通过与上一年度同期比较加分政策,着力提升学院(系)工作积极性。
“理论研究与特色创新”也是本文研究创新思路,旨在引导学院(系)加强学生就业工作创新研究,总结经验,体现特色,促进工作。
在上述6项一级指标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细化为12项二级考核指标,按照满分百分制,根据各项工作指标的重要性分别赋予一定考核分值。具体建议如下。
(一)组织领导(4分)
领导重视(2分)。落实“一把手”工程。成立学院(系)学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就业专题会议,领导带队走访就业市场。
工作保障(2分)。深入落实学生就业工作机制,设立专人负责学生就业工作;根据学生就业工作发展需要,投入一定经费支持;结合学院(系)就业工作特点制定规章制度。
(二)就业管理服务(12分)
计划总结(4分)。做好年度工作计划、总结。每年开展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编写分专业的《学院(系)学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管理服务(8分)。按照学校要求及时有效地做好毕业生资格审查;及时准确地统计、报送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积极参加就业管理培训,就业信息录入及“院审”工作及时准确,无漏报、错报现象。规范就业管理与服务流程,按照要求做好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审核、派遣等手续办理。积极开展就业帮扶活动,建立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台账和离校时未就业毕业生信息台账;采取有效帮扶措施,保障百分百就业。
(三)就业(创业)指导(9分)
就业(创业)指导(2分)。针对学院(系)专业特点,组织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的学生就业咨询服务。
就业(创业)活动(7分)。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活动贯穿学生教育全过程。开展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指导等三大主题的专家讲座、校友报告、论坛、情景模拟等四类就业指导活动。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学生创业大赛等实践活动。
(四)就业市场建设(15分)
市场开拓与维护(8分)。制订年度就业市场实施计划并做好落实。积极主动开拓就业新市场,积极组织学院(系)毕业生参加校园专场招聘会,院(系)鼓励教职工积极推荐毕业生就业。
信息化服务(7分)。建设学院(系)用人单位数据库,安排专人维护;及时搜集并发布就业需求信息;学院(系)网站有就业板块,并与学校就业网链接,利用网络及时准确地更新就业相关信息;加强学院(系)“学生就业小组”团队建设与管理。
(五)就业工作实效(55分)
就业率(签约率)考核(30分)。初次就业率(签约率)初次就业率≥90%且初次签约率≥85%,方可获得满分30分(就低不就高),每下降1个百分点则扣1分,直至扣完,即初次就业率<60%或初次签约率<55%,则得0分。加分项:不足30分,学生初次就业率、初次签约率比上一年年同期每超1个百分点加1分(就高不就低),满分30分为止。
年终就业率(签约率)(20分)。年终就业率≥95%且年终签约率≥90%,方可获得满分20分(就低不就高),每下降1个百分点则扣1分,直至扣完,即年终就业率<75%或年终签约率<70%,则得0分。加分项:不足20分,学生年终就业率、年终签约率比上一年同期每超1个百分点加1分(就高不就低),满分20分为止。
违约率(5分)。毕业生就业违约率低于5%。
(六)理论研究与特色创新(5分)
针对高校学生就业理论研究与特色创新整体情况进行考核。积极参加各类培训班,认真开展学生就业理论研讨工作,撰写就业工作研究论文;提出特色工作理念,建立特色工作模式,包括在推进特色工作过程中提出的新思路、采取的新举措及新方法等。
四、高校学生就业工作考核组织实施
规范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组织实施,是就业考核工作顺利实施和深入开展的有力保障。高校应着重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一)明确组织领导
学院(系)就业考核工作应在学校学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学院(系)学生就业工作考核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因此,学校应成立学生就业工作考核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领导学生就业工作及考核组织实施。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组长,由纪委、学生工作部(处)、人事处、教务处、研究生院、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相关人员组成成员单位;办公室可以设在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二)规范考核程序
1.下发通知
根据高校年度考核工作整体安排,下发专项工作通知,组织开展学院(系)年度学生就业工作考核,明确考核工作环节与日程安排。
2.院(系)自评
各学院(系)学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学生就业工作考核的自评工作,主要根据就业工作考核指标要求,分别准备相应考核背景支撑材料:
(1)组织领导。 学院(系)成立学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并有相关文件材料;定期研究、部署就业工作,有专门就业工作会议记录;领导带队走访用人单位的记录材料。
(2)就业管理服务。 编制《学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毕业生资格审查、就业进展报送、就业管理培训、就业信息录入、协议书鉴证等相关就业管理工作材料;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等学生群体就业帮扶材料。
(3)就业(创业)指导。 学院(系)开展学生就业咨询的制度与记录;开展专家讲座、校友报告、论坛、情景模拟等活动总结材料;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材料。
(4) 就业市场建设。 学院(系)新进校招聘单位记录;提供带队开拓就业市场证明材料;安排专人维护本院(系)的用人单位数据库;提供搜集并发布需求信息岗位的统计表;学院(系)网站有专门就业板块,及时准确更新就业相关信息。
(5)就业工作实效。 学院(系)初次学生就业率、年终学生就业率主要查阅省就业主管部门审查通过的就业数据;签约率可以根据就业率除去其他形式就业比例计算得出;违约率主要根据当年办理违约学生占总体学生人数比例计算得出。
(6)理论研究与特色创新。 学院(系)每年撰写就业工作研究论文,主持校级以上就业工作研究课题; 创新开展学生就业工作,取得成效与示范作用。
3.学校考核
学校组织学生就业工作考核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审核各学院(系)学生就业工作考核背景支撑材料,计算考核成绩。
(三)考核结果评定
高校学生就业工作考核结果,要在全校范围内及时公开发布,并将其作为院系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直接与学院(系)就业工作经费、学科调整、专业设置及招生计划等挂钩。学校根据学院(系)学生就业工作考核结果,要在全校范围内组织评选学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并进行表彰和奖励;要大力宣传报道学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的优秀事迹,以期宣传经验、鼓励先进、增进交流,广泛激励和推动就业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五、结语
新形势下,高校组织开展学生就业工作考核,是进一步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切实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完善就业工作管理机制,提升毕业生就业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的重要措施。本文基于高校学生就业工作考核重要性,在借鉴现有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成果基础上,对高校学生就业工作考核指标体系进行思考,完善就业工作考核指标设定原则,创新就业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内容,对相关常项指标进行规范和完善的同时,着重突出“就业工作实效”目标考核,创新提出学生签约率、违约率等就业指标考核,旨在不断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1] 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7-04-25].http://zjb.ecjtu.jx.cn/article/3/1480639592.html.
[2]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7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6﹞11号). [EB/OL].[2017-04-25].http://www.moe.edu.cn/srcsite/A15/s3265/201612/t20161205_290871.html.
[3] 罗葆青,王宇.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考评体系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6):49-50.
[4] 白金凤.高校就业工作考核评价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 (S2):38-40.
[5] 袁云岗,李斌.高等院校就业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 (10):42-46.
[6] 李春灿.高校院系大学生就业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 2014 (11):75-78.
2017-05-05
:2015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思政专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发展与引导研究”(L15BSZ004)
:1006-8724(2017)03-0048-04
G647.38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