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密欧“痴情”的心理效应分析
2017-03-08孟留军
孟留军
(淮北师范大学 信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罗密欧“痴情”的心理效应分析
孟留军
(淮北师范大学 信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不朽的爱情之作,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罗密欧“痴情”的动因与实质,会发现罗密欧的心路历程体现了三种心理效应:吊桥效应、禁果效应和小巷思维。这些心理状态伴随罗密欧走过了失恋、自我封闭、移情、求爱、热恋、成婚、放逐和殉情的悲剧之路。
罗密欧;吊桥效应;禁果效应;小巷思维
《罗密欧和朱丽叶》描述了不朽的爱情。从心理学的视角来解读罗密欧的“痴情”的动因与实质,目前学术界的成果还不多。在剧本中,罗密欧的情感历程明显表露出了三种心理效应:吊桥效应、禁果效应和小巷思维。本文尝试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罗密欧的“痴情”,以就教于方家。
一、吊桥效应
当一个人胆颤心惊地过吊桥时,会情不自禁地心跳加速,很容易出现一些归因偏差,如果桥头上出现一个异性,就会错把自己在吊桥上的心跳当成是对异性的心动,认为对方就是自己寻求的伴侣,感情也油然而生,即发生了吊桥效应。[1]莎士比亚写作《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初衷主要是考虑舞台演出的成功,但人们总是有一种期望,期望那份一见钟情、情深义重、刻骨铭心、厮守一生和恒久不灭的爱情。正是与这种期待的吻合,“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个名字中的任何一个,都早已成为“忠贞、浪漫、纯情、永恒”之爱的代名词,其实这是世人渴望那份美好爱情的心理在外部的“投射”。
罗密欧身上发生吊桥效应的原因是失恋和自我封闭。罗密欧和朱丽叶的家族存在着世仇,这为二人的恋爱蒙上了厚厚的阴影。在一般读者的心中,罗密欧的痴情是对朱丽叶的痴情,而对罗瑟琳而言,则是移情了。罗密欧当时处在一个失恋的状态,这可从罗密欧与教士劳伦斯的对话(第二幕第三场)中得到印证。
劳伦斯:你是跟罗瑟琳在一起吗?
罗密欧:跟罗瑟琳在一起,我的神父?不,我已经忘记了那一个名字,和那个名字所带来的烦恼。
劳伦斯:那才是我的好孩子;……
罗密欧:那么老实告诉你吧,我心底的一往深情,已经完全倾注在凯普莱特(朱丽叶的父亲)的美丽的女儿身上了。她也同样爱着我;一切都完全定当了,只要你肯替我们主持神圣的婚礼。……
劳伦斯:圣芳济啊!多么快的变化!难道你所深爱着的罗瑟琳,就这样一下子被你抛弃了吗?这样看来,年轻人的爱情,都是见异思迁,不是发于真心的。耶稣,马利亚!你为了罗瑟琳的缘故,曾经用多少的眼泪洗过你消瘦的面庞!为了替无味的爱情添加一点辛酸的味道,曾经浪费掉多少的咸水!太阳还没有扫清你吐向苍穹的怨气,我这龙钟的耳朵里还留着你往日的呻吟!
……朝三暮四的青年,跟我来;为了一个理由,我愿意帮助你一臂之力:因为你们的结合也许会使你们两家释嫌修好,那就是天大的幸事了。[2]494-495
从上面的对话可以看出,罗密欧曾追求罗瑟琳,但后来分手了,是先相爱,后被对方拒绝,还是罗密欧纯粹单相思,罗瑟琳从一开始就没有接受,无从得知。但由于罗瑟琳是朱丽叶父亲的侄女,劳伦斯原本就不看好罗密欧对罗瑟琳的追求,看到他走出失恋的阴影自是感到庆幸和欣慰。不看好罗密欧追求罗瑟琳的还有其好友班伏里奥,他认为罗密欧眼中的天鹅(罗瑟琳)不过是一只乌鸦罢了[2]470。罗密欧却不以为然,去仇家赴宴原本想去看看自己心目中的爱人(罗瑟琳)在宴会上怎样大放光彩。[2]471在遇到朱丽叶之前,罗密欧正是处在这样的一个失恋的感情真空期。
个体发育到青春期阶段,一般都会出现自我封闭的现象。相对于小时过分依赖父母,这种封闭是要逐渐摆脱家庭束缚,建立和强化个人的边界。作为一个社会角色,要和周围的人相处,清晰的自我边界线至关重要,自我边界不清的人,在与人交往中会对别人过分干涉,发生过分索取或过分付出的情况,容易遭受更多的挫折。青春期的自我封闭是个人自我边界意识增强的表现。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年青人能够对外掩藏自己的观点,保守个人的秘密,这个秘密就包括自己的失恋,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和父母分享。选择独自忍耐,默默承受,自己寻求化解矛盾的方法。年青人的心理发育有自身的节奏,子女与父母划清边界,原来的亲密关系变淡,是朝独立人格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唯有此,将来独立生活的能力才会得到逐步培养,但是父母对子女发展的节奏不适应,子女们越是憋着不对外说,父母就越心急,通过各种途径打探,包括子女的朋友,想知道子女心里在想什么。在剧本的开端,罗密欧的父母也在为罗密欧的自我封闭现象而犯愁,想方设法打探儿子心中的秘密。这可从下面台词(第一幕第一场)得以佐证。在剧本中班伏里奥是罗密欧的朋友。蒙太古是罗密欧的父亲。
蒙太古:……他这种怪脾气恐怕不是好兆,除非良言劝告可以替他解除心头的烦恼。
班伏里奥:伯父,您知道他的烦恼的根源吗?
蒙太古:我不知道,也没有法子从他自己嘴里探听出来。
班伏里奥:您有没有设法探问过他?
蒙太古:我自己以及许多其他的朋友都曾经探问过他,可是他把心事一古脑儿闷在自己肚里,总是守口如瓶,不让人家试探出来,……。[2]465
失恋与青春期的自我封闭相叠加的处境,犹如一个吊桥,摇摇晃晃。人在心理脆弱期,一根针落,都会当作砰然撞击;一叶飘过,也会看成狂风大作。罗密欧正是在这样的“吊桥”上遇到朱丽叶,既而发生了吊桥效应。到了宴会上后,罗密欧没有去找罗瑟琳,一看到朱丽叶,似乎恍然大悟、改弦更辙,“我从前的恋爱是假非真,今晚才遇见绝世的佳人!”[2]47(9第一幕第五场,朱生豪译)对于罗密欧反过来追求仇家的女儿朱丽叶一事,劳伦斯在刚开始知道时也认为不妥,觉得是躲坑落井的行为。
二、禁果效应
“禁果效应”是爱情上的“潘多拉效应”[3]。在古希腊神话中,潘多拉好奇心极强,从宙斯处拿到了一个神秘的魔盒,魔盒绝对禁止打开,这反倒激起了潘多拉的好奇心,最终在猎奇和冒险欲望的引诱下,打开了魔盒,瞬间,里面释放出人世间的所有邪恶——贪婪、虚无、诽谤、嫉妒、痛苦等等,灾祸横飞,为害人间。潘多拉就是在越不让打开盒子的情况下,反而非得要打开盒子的。在《罗密欧和朱丽叶》剧中,父母是反对罗密欧和朱丽叶之恋的,以至于罗密欧和朱丽叶二人都不敢向父母提起,外界负面干扰恋爱双方的力量越是强大,罗密欧和朱丽叶二人的情感就越强烈,变得更加牢固。
(一)禁果的成因和剧情推动
爱情的出现,有两个重要的基础:文化的熏陶和青春期荷尔蒙等激素的分泌(异性相吸的生理基础)。在莎士比亚生活的伊丽莎白时代,个人只有通过建立爱情、组建家庭,发生性行为才合乎道德规则。爱情也被神圣化和高尚化。在历史长河中,文学作品为爱情的神圣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道德是造成恋爱禁果的主要原因。
剧中的主角存在着强烈的“禁果效应”。剧本中运用四种手段来推进情节的发展:(1)一个特别“坏”的角色(人,或者在功能上相当)。这个“坏”的角色不必非得是一个特定的人,可以是一个背景——两大家族世仇,这决定了剧中一些人物的角斗,比如朱丽叶的表哥提伯尔特急于挑衅报仇,结果技不如人,反被罗密欧无意中刺死。(2)偶然的巧遇机缘。偶然的巧遇有两处,一个是朱丽叶家的仆人送信邀请客人到她家参加聚会,偏巧仆人不认字,找罗密欧读信,引起罗密欧赴会;另一个巧遇是劳伦斯派师弟约翰送信给罗密欧,但偏偏遇上瘟疫,被关了禁闭,没能把信送给罗密欧,间接导致罗密欧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杀了。(3)地位关系和角色职责的需要。从角色职责上,人物处于A、B地位或者扮演甲、乙角色,他们的行为看起来都符合约定俗成的规则,也似乎没有特别过分之处,但出于地位和角色职责所需,彼此非常自觉地做出有损于对方的行为,而从客观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又合情合理,不能把过错完全归咎于其中的任何一方。朱丽叶的父亲凯特莱特为女儿挑选的郎君帕里斯可以称得上百里挑一,从主观上并没有伤害女儿的意思;但正是帕里斯的出现,成为了朱丽叶死亡的催化剂,客观的效果与主观的目的远远不对称。(4)戏剧反讽。观众(读者)知道事件的真相,而戏剧中的某些人物却不知情[4];或者戏剧人物中A角色知情而B角色不知情。每个角色都生活在“自以为是”的主观体验当中,只看到表面的东西,看不到本质,被自己的“理所当然、信以为真”给骗了。正是由于这种“不知情”,导致了人物言语、行为、情节的推动朝着另外一个让观众遗憾的方向发展,最终导致了与人物主角个人追求目标相反的结局。如朱丽叶落泪,她本是为罗密欧被放逐的遭遇而落,但是父母却认为她是因为表哥的去世而悲伤过度,从而想尽快让她与帕里斯结婚,以便摆脱哀愁。其父甚至以断绝父女情份相逼,这种戏剧反讽在客观上起到让朱丽叶失掉了争取家人支持机会的作用。如果把家人的指责、猜测和闲言碎雨比作“猿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倏忽之间,两个主角人物就犹如一叶轻舟,快速驶向了“殉情”的归宿。
(二)父母反向干涉程度与子女爱情浓度的正相关
对于爱情,人们通常考虑的因素有:物质、忠诚、愉悦、倾听、让对方舒服等,至于孰先孰后,那就因人而异了。忠诚意味着持久性、专一性、排他性、自律性和承担责任。对于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结合,而且是两个家庭的结合。
在剧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相识、相知、相爱,由于双方家族世仇,他们的爱情遭遇了极大的阻碍。但阻力并没能迫使他们分手,相反,他们爱得更深了,直至殉情。在生活中也有这种现象:父母越干涉,恋人越加深来往,情感纽带进一步加强。外界的负面干涉越多、反对越厉害,恋人相爱程度越深[5]。根据认知不协调理论[6],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就是个人生命的主导,人们都想独立自主,而不愿受制于人。如果这种选择是个人出于自愿做出的,个人对所选择对象的喜欢容易获得源动力,喜欢的程度也易于增加。如果父母越俎代庖,为年青人做选择,并强迫其接受时,个体就会认为这会威胁到自己的主权,心理上的阻抗就应运而生,个人会产生一种“不协和感 (不快感)”。为了消除这种“不协和感”,个体对父母强加给自己的对象的好感就会降低。但由于自己的力量不足以与父母的压力相对抗,索性加深与自选对象上的感情筹码,一方面作为发泄不满情绪的一种方式,另一方面,也期望有朝一日能够逾越障碍。但在客观上起到了与自选恋人感情加深的作用。朱丽叶选择罗密欧是自愿的,所以她非常喜欢罗密欧。帕里斯虽然也是贵族,但他是父母强压给她的,所以朱丽叶对帕里斯至少在喜欢程度上不如对罗密欧更强烈。此处,不是说罗密欧和朱丽叶二人相恋有什么不好,而是说二人在受到百般阻挠的热恋中,情人眼中出西施,无暇顾及对方的缺点。
对于《罗密欧和朱丽叶》剧中的禁果效应,可以有两种解读,一是两个年青人不听家人相劝,自作主张,尝尽辛酸,最后自找苦吃,成为反面教材,警醒后人。二是两人爱情坚贞,被重重阻碍所扼杀,无能为力,最终走向殉情的结局。为什么大众倾向于后一种方式解读,这与莎士比亚对求爱过程中各种心态惟妙惟肖的描述不无关系,如在第二幕第二场的“阳台求爱,互诉衷肠”段,罗密欧在凯普莱特家的花园对朱丽叶浮想联翩的台词:
……瞧!她用纤手托住了脸,那姿态是多么美妙!啊,但愿我是那一只手上的手套,好让我亲一亲她脸上的香泽![2]487
这些具象化的台词典雅,像弹弓的石子一样,砰砰地扣击了读者的心门,在读者的心湖中荡起圈圈的涟漪,进而让其联想到类似的美好情感体验。切情切境的诗化语言并没有给人以刻意雕琢之感,自然地流露出人物的真情实感,让读者的内心充满了难以言状的美妙,无处不在的灵动,似乎看到烦恼翩翩落下。莎剧人物的语言都恰到好处地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和当时的心情,成为人物个性化的标志[7]。正是这种美好情绪体验让读者对罗密欧、朱丽叶持同情和欣赏的态度。读者都是生活在自己的主观体验当中,这些美好的情绪体验是如何产生的呢?按照现在神经心理学的解释,在个人的大脑中,代表“概念各个组成成分”的神经元集群分布在不同的脑区。如“祖母”这个概念的成分就包括她的身影、面孔、声音、棉袄、故事、气味和名字等。概念的形成就是各个神经元集群间同步放电造成长程环路连接的强化。概念的提取就是部分神经元集群的放电引起整个概念集群的激活。剧本中的许多台词之所以成为“经典”,原因就在于它很容易在读者头脑中激活关于爱情的美好联想。某一种心理感受,尤其是感受本身就含有矛盾时,人人都可能会体验到。对于一般读者,这种体验仅限于自身心灵,不能借助语言将其外化于文字,呈现于世人。莎士比亚是语言艺术大师,用真挚感人的文字定位准头脑中稍纵即逝的念头,并且逼真地描述出来,再让这些文字去激活受众的内心概念、感受。
三、小巷思维
“小巷思维”形容一个人的思维狭隘化、直线化,缺乏殊途同归、曲线应对的灵活适应。[8]视野局限在一个狭窄的巷道里,然后自我设限,固定于一种思维模式,不是进,就是退,要么成功,要么就放弃,多表现为固执地往前走。从剧中看,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知情者不多,只有教士劳伦斯、朱丽叶的奶妈、罗密欧的仆人。奶妈和仆人一般都不敢忤逆主人的意向,自然不会提出反对的意见。尤其是朱丽叶的奶妈,由于自己的孩子幼年丧命,做了仆人,她是一个朴实、忠诚、诙谐有趣而又不失狡黠的人物,既知道如何为朱丽叶着想,也独善其身,迎合一家之主;表现出搬弄是非、出尔反尔、明哲保身的特点。比如她一方面为朱丽叶和罗密欧牵线搭桥,忙个不亦乐乎;另一方面在看到凯普莱特决意要安排朱丽叶嫁给帕里斯时,奶妈就马上改变了立场,规劝朱丽叶。(第三幕第五场)
啊!他(帕里斯)真是个可爱的绅士!罗密欧比起他来只好算是一块抹布;……说句该死的话,我想你这第二个丈夫,比第一个丈夫好得多啦;纵然不是好得多,可是你的第一个丈夫虽然还在世上,对你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也就跟死了差不多啦。[2]531-532
罗密欧流放,奶妈背叛,父母逼婚,在这一系列的变故发生后,孤立无援的朱丽叶只好求助于劳伦斯,劳伦斯给她出“诈死”的主意,从结局看,这个计划却弄假成真。以情人的离别和睡药为中心的浪漫故事,在欧洲的文学中早有先例[9-10],莎士比亚也巧妙地将其穿插在了剧本之中。
罗密欧在遇见朱丽叶之前是处于失恋的痛苦之中。他曾经想让劳伦斯帮助他减轻自己失恋的痛苦。与朱丽叶相爱后,又去请劳伦斯主持他与朱丽叶的结婚仪式,其实劳伦斯也并不看好二人的结合,主要出于修复这两个世仇家族之间的怨恨,让当地的人民化干戈为玉帛的善良愿望,才同意主持了二人的婚礼。劳伦斯想消除两大家族的恩怨,罗密欧急于成婚,不同的目的,却促成了同一个镜头,婚礼仪式就这样在教堂仓促举行了。教堂婚礼自然在撮合二人建立夫妻名份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这个名份又进一步把二人的思维局限在“小巷”之中。
罗密欧被流放时,是一个人前往流放地,所获得的信息受到控制,他的仆人留在了家里。罗密欧、朱丽叶两人在青春期的自我封闭也让他们没有主动寻求家人的支持,陷入了“小巷思维”,不进则退。为达到一个目的,不计代价。由于过去的决策和行为已经发生了的,投入了感情、精力、时间等,这些不可收回的支出都变成了“沉没的成本”[11]。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是单纯地考虑将来的结果,而且还关注过去的投入。“目标—决定—代价—结果”就这样循环下去。在恋爱的过程中,年轻人采取的解决策略是决定爱情发展方向的直接因素,这些策略包括沟通协调、寻求支持、妥协、迂回,压抑、宣泄、逃避、抗争、无助、一意孤行。细思下来,罗密欧主要采取了一些消极的策略。由于防卫过度,罗密欧误杀提伯尔特,被放逐到荒凉之地,孤身一人,形单影只,时常与无助感为伴,形成了心理倦怠,这种无助感继续发展,就产生了情绪抑郁,过分眷恋“昔日的投入”,丧失了独立的个体感,完全承担并且深陷于恋爱角色之中,只知这个角色需要自己去做些什么事情,导致了他继续沿着原来的方向走下去,听到朱丽叶死亡的消息后,行为过激,孤注一掷,小巷思维,购买毒药,饮鸩而亡,以至双双殉情。
剧本成功地塑造了罗密欧的艺术形象,以文学的形式描述了心理学中的三种心理现象:吊桥效应、禁果效应和小巷思维。正是这三种心理的普适性,在全世界引起了读者的共鸣,这种共鸣一方面让世人皆怜罗密欧;另一方面,也让读者在剧本中看到了自己灵魂深处的某个影子。罗朱二人追求爱情的那份狂热、浪漫、大胆与纯洁让这部爱情剧惊心动魄、回味绵长,受众在被经典所折服和震撼之余,也完成了自身灵魂的净化和情感的宣泄。
[1]罗小布.心理学解释100问[J].中国数字电视,2009(10):22-24.
[2]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第三卷[M].朱生豪,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3]高金才.巧用心理效应 提高育人效果[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4):27.
[4]雷霄,章远荣.反讽的文学欣赏[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Z1):89-92.
[5]刘明亮.生活中的八大心理现象[J].医药与保健,2007,15(8):52.
[6]马德峰.态度改变:费斯汀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述评[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79-81.
[7]苗涛.论《罗密欧与朱丽叶》语言艺术中的诗意美[J].电影文学,2013(19):52-53.
[8]赵凡,张成贵.如何突破大格局中的小巷思维[J].销售与市场:评论版,2010(10):93-94.
[9]傅光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前世今生:上[J].书屋,2015(4):61-64.
[10]傅光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前世今生:下[J].书屋,2015(12):31-36.
[11]陈仁芳.后悔与非理性决策思维心理误区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96-98.
责任编校 边之
I106.4
A
2095-0683(2017)03-0101-05
2017-03-17
2014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SK2014A378)
孟留军(1973-),男,山东东阿人,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