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语法研究的新探索
——《形式和意义互动的句式系统研究——互动构式语法探索》序
2017-03-08袁毓林
袁毓林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北京100871)
构式语法研究的新探索
——《形式和意义互动的句式系统研究——互动构式语法探索》序
袁毓林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北京100871)
施春宏教授新著《形式和意义互动的句式系统研究——互动构式语法探索》以形式和意义的互动关系为研究的立足点,系统考察了汉语句式系统中若干特殊句式(动结式、“把”字句、动词拷贝句、新“被”字式)的构造过程和语法意义,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基于精致还原主义/精致整体主义方法论原则和互动-派生分析模式的构式分析新路径——“互动构式语法”。本文从三个方面概括了该书的主要创新之处:研究内容上体现出的突破性;理论构建上体现出的创新性;研究路径上所展示的科学精神和哲学素养。
施春宏;互动构式语法;句式系统;形式和意义;互动-派生分析模式
施春宏教授在新著《形式和意义互动的句式系统研究——互动构式语法探索》即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之际,发邮件来嘱我写一篇序。我自然是乐意为之。通读完厚厚的书稿,我觉得这是一部具有相当学术分量的专著,在研究内容和理论建构上均有一些突破,体现出一定的前沿性和创新性。事实上,这部书稿的一些章节在作为独立的论文发表后,在学界已经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学术影响。下面具体谈一下我读完这本书后的一些感想,就教于作者和广大读者。
一、研究内容上体现出的突破性
如何研究汉语句式的结构形式和语法意义?长期以来,现代汉语和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学界都将其作为一个重点课题来考察。当然,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施著以形式和意义(作者均取广义理解)的互动关系为研究的立足点,以句式系统作为考察的对象,聚焦于相关研究中的若干重大论题,做出了新的探索。
施著从其所提出的“句式群”这个概念出发,系统考察了动结式、动词拷贝句、“把”字句、新“被”字式等相关句式的构造机制、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其中,动词拷贝句又分为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两个方面。在句式系统的形式-意义关系的研究中,建构了独具特色的构式观和方法论原则,从而使相关论题呈现出新的面貌,并使某些论题的性质发生了转化。比如,作者对动结式的结构类型、配价层级及动结式结构化过程中多重界面互动机制的分析,是近年来动结式研究论著中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作者系统分析了动词拷贝句的构造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刻画了动词拷贝句构式化过程中的合力机制及其演化历程,纠正了学界关于动词拷贝句发展机制和过程的某些不当认识;作者对“把”字句构造过程的分析非常细腻,并在句式群中比较、概括了“把”字句及多个致使性句式的语法意义,同时对“提宾”说、“宾补争动”说做了重新解读;作者还对“被自杀”类新“被”字式的生成机制、语义理解及语用效应做出了与学界迥异但又相当可信的分析。无论是共时的分析还是历时的考察,施著都是层层推演,具有非常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富有理论创新意识,对于深化汉语句式系统的生成机制和句法、语义特征的研究是很有启发性的。
值得指出的是,施著在梳理语言现象的过程中,不但没有回避各类例外现象、边缘现象和理论构建中的特例、反例问题,反而将这些特殊现象放到理论的中心来考察,努力探求其句法、语义、韵律和语用等方面的约束条件。在研究这些内容时,作者紧紧围绕“互动”这一观念来分析语料,构建理论。这种充分尊重语言事实,“细大不捐”,敢于攻克“疑难杂症”的科学态度是值得肯定的。作者也因此而获得了一系列让人耳目一新的认识。
二、理论构建上体现出的创新性
施著不但注重语言事实的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而且具有较高的理论追求和较强的理论解释力。作者在对句式的形式和意义进行具体分析的同时,将构建新的语言研究观念、提出新的方法论原则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这是难能可贵的。也在一定程度上践行了他在做研究生时就立下的要做一个勤于理论思考的学者的宏愿。
基于构式语法的汉语研究方兴未艾,已有很多学者做出了不同程序的理论探索。施春宏近些年试图从方法论原则的角度对构式语法做出新的思考,进而构建出相对地具有个性特色的构式分析模式,这便是作者提出的“互动构式语法”。这可以看作是汉语构式语法研究的一个新方向。作者在书中对为什么在构式语法流派纷呈的背景下还提出新的分析模式做出了说明,同时对该模式的实际研究成果和发展前景做出了分析。我们无需怀疑一个年轻学者在理论建构上的创新性,只要仔细阅读作者对汉语基本事实的精致分析(第二至九章)就已感受到其中坚实的理论追求。而作者又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句法语义分析中的互动观念、精致还原主义/精致整体主义方法论原则,并进而提出了“互动构式语法”(后三章)。说真的,拿到书稿初翻一下,还真为这种学术闯劲担心。但是,逐章读下来,发现整部著作都有丰富的事实基础和严谨的学术逻辑。作者在最后一章中说:“毫无疑问,互动构式语法跟当下纷呈迭现的构式语法流派在对‘构式’的某些基本认识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这也是这些流派都被称为‘构式语法’的基础;但在构式的系统观和构式分析的方法论原则方面,互动构式语法呈现出自己的特色。”我认为这句话是合乎实际的。我认为作者提出的互动构式语法分析模式及其精致还原主义方法论原则,至少就其考察的问题及试图实现的目标而言,是站得住脚的。当然,这也只是作为一种分析模式而存在,正如作者所言:“任何理论都只是人类理解史上的一道风景。”如何使该分析模式体现出更普遍的理论意义,解释更多的语言事实,还有待于作者的进一步努力。
另外,作者在论述相关问题时,还不时涉及新的语言学观念的思考。比如,如何建立原则及建立怎样的原则、如何将原则规则化和将规则提升为原则、如何对待规则和例外之间的关系、如何分析制约特殊句法分布的多重界面互动机制、如何认识理论范式对事实的预见性、如何将归纳和演绎结合起来、如何处理语感差异和理论一致性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理论模型建构中历史先后和逻辑先后的关系等。当然,对于这些句法语义分析乃至语言研究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在该书中有的讨论得比较具体,有的还只是粗略提及,尚未充分展开。
三、展示的科学精神和哲学素养
施著还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将语言研究放到现代科学研究的背景下展开,并从哲学中吸收丰富的营养。例如,作者所提倡的精致还原主义/精致整体主义方法论原则,就是基于现代科学和科学哲学对整体论和还原论关系的理解。作者关于经验问题和概念问题的理解、关于研究范式及范式转换的认识、关于事实和理论关系的认识、关于证实和证伪的论证效度的认识等等,都受到了科学哲学的深刻启发。又如对句式群(构式群)中各类互动关系的分析、对构式浮现性特征的认识,则是以复杂性系统论的科学观和哲学观为背景,而对本体论承诺和方法论承诺的理解和区分则是基于分析哲学的思考。
对施春宏近些年的研究稍加留意的人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施春宏的文章长于理论思考,善于从具体现象的分析中提炼出具有相对普适性的理论。比如,在句式系统的研究中,对语言研究及理论发展中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乃至语言观、语言研究观,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跟他多年来积极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哲学的理论知识、研究观念和思维方式是分不开的。正因为如此,他在很多文章中尝试并不只是简单地给出一个结论,而是同时展示研究自身的学术逻辑和理论价值,并因此而给人以新的启发。
就以上所述,我认为施著是一本很有学术分量、颇具创新精神的著作,在探求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结构和功能相结合、描写和解释相结合、共时和历时相结合、共性和个性相结合、原则和规则相结合、事实分析和模型构建相结合等诸多方面,都具有相当高的学理追求和研究水平。即便书中的某些观念和结论可能会引起某些争论,某些理解还不到位,但我们相信,施著的研究取向、基本理念、基本认识和论证方式,不但对研究句式系统中相关句式的句法构造和语法意义及其关系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其所拓展的研究观念和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及方法论对进一步开展句式研究乃至句法研究、语法研究都有启迪作用。
当然,该书也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调整的地方。如某些概念还需要进一步解释,某些论点还需要进一步阐发,某些认识还需要进一步讨论。据我的了解,施春宏的不少文章发表后引发了一些争议。如施春宏写过一篇理论文章《语言事实和语言学事实》,商务印书馆曾召开过一个专题研讨会“2012海内外中青年语言学者联谊会第三届学术论坛”,主题即为“何谓语言学事实”,专门讨论这个概念,境内外很多著名学者就这个问题各陈己见,引起了不小的争论。语言学界为某个学术概念召开座谈会,这是不多见的。是非对错不是问题的根本,关键在于是否引起了学界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是否引发了学界更多的思考。我也希望该书出版后,能够引发学界进一步的讨论和思考,从而获得更多的认识。
跟许多年轻学者一样,施春宏比较有理论追求,十分重视分析模型的构建。在语法研究、词汇语义研究、语言习得研究、语言应用研究等方面,他都重视理论的概括和提升。无论是语料分析还是理论建构,施春宏都比较重视论证的逻辑,其研究成果具有理论逻辑的一贯性,从基本概念到宏观原则再到具体规则,颇有尝试构造一套准公理系统的雄心。他近些年写了一系列的理论文章,对语言学研究中很多基本概念做出新的思考,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语言学概念。就我所知,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发表了《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规则本位和语用本位》、《语言调节和语言变异》、《关于语言规范化原则的确立》、《句式研究中的派生分析及相关理论问题》、《论感和论感培养》、《语言规范化的基本原则及策略》、《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语言学规则和例外、反例与特例》、《语言事实和语言学事实》、《从构式压制看语法和修辞的互动关系》、《词义结构的认知基础及释义原则》、《对外汉语教学本位观的理论蕴涵及其现实问题》、《句式分析中的构式观及相关理论问题》、《论中介语语料库的平衡性问题》、《构式压制现象分析的语言学价值》、《语言学理论体系中的假设和假说》、《语言学假说的论证和语言学批评》、《互动构式语法的基本理念及其研究路径》等一系列涉及诸多领域的理论文章。我认为作者对研究观念和分析方法的探讨是积极的,有效的,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汉语学界需要有这样的理论思考。
跟施春宏交往过的人可能都会有一个印象:他为人谦虚坦诚,为学勤勉上进。这在他的书稿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应该说,这些年他在学术上的成长比较迅速。他刚开始从事语言学研究,主要是以应用语言学和词汇语义学研究为主;后来主要集中于语法研究,近些年又较多地涉及第二语言教学与习得的研究。其实,贯穿其中的是他对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及其应用的长期关注。这样的广阔的学术视野是值得称道的。可喜的是,在这些领域他都取得了较为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著述中处处可见新鲜的认识。该书可以算是作者这些年语法研究和理论思考的一个汇报,很多内容都曾作为阶段性成果发表,而且绝大部分发表在《中国语文》、《世界汉语教学》等语言学专业期刊上。其中,多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和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文章都有比较高的引用率,还引起了海外学者的关注。作者在将相关成果汇入本书的过程中,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概括,有的章节甚至比发表的内容扩充了一倍以上。这种精益求精的作风是值得肯定的。
现在,除了继续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外,施春宏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语言教学与研究》杂志的编辑工作上。这当然占用了他的大部分时间。好在他将编辑视为一项寄托着理想和情怀的事业,愿意为此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愿他能够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不忘初心,继续做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
The New Horizon of Construction Grammar——The Preface of Shi Chunhong’s Work“Systematic Study of Interaction between Forms and Meanings of Constructions:To Interactive Construction Grammar”
YUAN Yulin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 China)
The new book of Prof.Shi Chunhong“Systematic Study of Interaction between Forms and Meanings of Constructions:To Interactive Construction Grammar”investigates systematically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es and syntacticmeanings of some special constructions such as verb-resultative construction,BA construction,verb-copying construction and new BEI construction.Then the Interactive Construction Grammar based on the sophisticated reductionism/sophisticated holism methodological principle and Interactional-Derivational Model is presented.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ain innovations of the book in three aspects:the breakthrough in research content,the innovation in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the scientific spirit and philosophy attainment in research approach.
Shi Chunhong;Interactive Construction Grammar;construction system;form and meaning;Interactional-Derivational Model
H043
A
2221-9056(2017)05-0699-04
10.14095/j.cnki.oce.2017.05.014
2017-01-10
袁毓林,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特别是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也涉及计算语言学和中文信息处理等应用领域的问题。Email:yuanyl@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