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鲁迅《朝花夕拾》的思想意识

2017-03-08黄立斌

海峡教育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朝花夕拾鲁迅思想

■ 黄立斌

创作于1926年的《朝花夕拾》,是鲁迅在现实社会的“纷扰”中渴望找寻一份“宁静”而作的回忆性散文。这一年之际,“女师大风潮”和“三·一八惨案”的发生都让鲁迅痛心不已。在现实社会的黑暗中,在“文人学者”的口诛笔伐中,在陷入自我的精神危机之时,鲁迅选择从回忆中寻找反抗绝望的力量。《朝花夕拾》记叙了鲁迅由童年到青年的成长历程。当人到中年的鲁迅充满温情地回忆往事时,《朝花夕拾》所书写的人与事构成了鲁迅心灵深处的“精神家园”。在这个“精神家园”里,展现了儿时的童真童趣,也蕴含着逐渐成熟的思想火花。

鲁迅的伟大之处在于面临绝望时,总能找到反抗绝望、走出精神危机的办法。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就建构了一个内心的自我。从童年经验出发,有对生活的态度、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人性的思考等。这些对鲁迅价值观的找寻,思想的开拓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生命意识

鲁迅享受自然本真的生命状态。在《朝花夕拾·小引》中写到,“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可是,当中年的百味杂陈与儿时记忆中的味道相遇时,“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唯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1]人到中年的鲁迅在试图找寻记忆中的味道,其实不仅如此,鲁迅找寻的还有那逐渐消逝的生命感悟。时间与记忆来回拉扯,作者在找寻另外一个本真状态中的“自我”。

对于自然生命的感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篇像是对《小引》的交相呼应。作者描绘了一个生机盎然的儿童乐园。鲁迅所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菜,想必多来自于那一片碧绿的菜畦。这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动植物,都曾让童年鲁迅流连忘返。“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班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2]鲁迅生动地描绘了妙趣横生的百草园,展现出自然天性的童真和浪漫。在这样一片天地里,鲁迅从儿童的感受视角出发,展示出大自然中生命存在的趣味与生机。百草园里自由自在的童年经验也构建着鲁迅对于人与自然生命的感悟。

生命意识的觉醒不仅包含对自然生命的感悟,还有对人性的思考。鲁迅厌恶的是孩童成长的童真世界受到外在社会的压制。从百草园的童真童趣到三味书屋的枯燥单调,似乎连鲁迅也不明白“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3]尽管如此,我们不可否认,进入私塾是鲁迅兴趣志向转变的重要阶段,但鲁迅批判的封建意识对孩童天性的扼杀。在《五猖会》中同样表达了对传统私塾教育的反思和批判。不论在家中还是在私塾,童年的启蒙读物永远都是“四书五经”、《鉴略》之类,而“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4]封建教育都希望孩童从小就树立为孔孟之道为人生信条。当童年鲁迅正为能去观看五猖会而满心欢喜时,却被父亲叫来要求背诵《鉴略》。鲁迅在描写时,文章的情感直转而下。最后尽管能够在父亲的监督下完成背诵,但是在“开船之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5]一种心情的落差让鲁迅备感失落。

《山海经》固然是鲁迅所喜爱的,“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6]与《山海经》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相对比,《二十四孝图》畸形的封建孝道是鲁迅激烈批判的对象之一。《二十四孝图》是一位长辈给鲁迅的赠品,但收到书之后“高兴之余”,“便是扫兴”。一代又一代的孩童正是接受这样的教育,孝道原本是维护家庭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却成为封建社会统治者政治化的工具。“最使我不解的,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7]鲁迅将这两件事具体地呈现出来,“孝有如此之难”,封建孝道的教育竟是如此的畸形,几千年来便是如此,早已经是背离人性的糟粕。鲁迅深深地为郭巨的孩子捏了一把汗,“他被抱在他母亲的臂膊上,高高兴兴地笑着;他的父亲却正在掘窟窿,要将他埋掉。”[8]这是何等的触目惊心,却被封建社会无数次地加以歌颂,甚至可以感动上苍,使之得黄金一釜。鲁迅并非排斥孝道,而是反对这种极端的“孝道”。鲁迅深感这种极端“孝道”的悲哀,《狂人日记》中“救救孩子”也正是对新一代希望的呼喊,渴望天性不再受到封建意识的压制。

伴随生命意识的感悟,我们同样不能忽视的是《朝花夕拾》中对于死亡意识的书写。隐鼠之死、父亲因病去世、范爱农之死等,都深深影响鲁迅心灵成长的感悟体验。尽管隐鼠之死与猫无关,却让鲁迅“仇猫情结”刻在心里。父亲亡故和阿长去世,是鲁迅对于亲人离世的痛苦回忆。鲁迅痛恨无能的庸医和荒唐的药引,也是鲁迅日后成为批判传统文化的精神战士的重要因素。而对范爱农的离奇的死亡,鲁迅感到的是黑暗社会对耿直革命者的玩弄和虐杀,他曾说“我于爱农之死,为之不怡累日,至今未能释然。”鲁迅在对友人缅怀之中,也怀有对造成此类悲剧的社会以深刻的反思。

二、底层关怀

鲁迅的思想含有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两种思想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形态。一种是从启蒙角度而反庸众,另一种从道德角度来爱大众。瞿秋白在《鲁迅杂感集序言》中说到,鲁迅“是和中国的农村,中国受尽了欺骗压榨束缚愚弄的农民群众联系着。”[9]在鲁迅的小说里,更多的带有批判的眼光来描写农村大众,揭露出底层农民的劣根性,比如阿Q的精神胜利法、《风波》中七斤和《药》中华老栓的愚昧无知,还有祥林嫂的迷信等。而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则更多是用一种温情感怀的眼光来看待农村大众。鲁迅时时刻刻关注农村底层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如果说鲁迅的小说创作是用医生诊治病人的态度来描写农民大众的话,那么《朝花夕拾》则是表现出鲁迅亲近关怀底层大众的思想感情。

《阿长与山海经》一篇就展现了一个可亲可爱的保姆形象。尽管阿长只是鲁迅家的保姆,但在鲁迅的回忆中,对阿长早已经具有亲人般的感情。阿长是典型的底层民众,鲁迅对她的情感原本也有矛盾。行文一开始,鲁迅对长妈妈“切切察察”道人长短的行为以及睡姿都甚为讨厌,还有她懂得的许多规矩和道理,都是“我”所不耐烦的。比如除夕辞岁时要完成新年祝福的隆重仪式,长妈妈千叮万嘱“我”正月初一的第一句话要对她说“阿妈,恭喜恭喜!”然后还将福橘塞进“我”嘴里,寓意一年顺顺流流。还有“例如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地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总之:都是写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10]尽管童年鲁迅对此不耐烦,但在读者看来,长妈妈作为底层民众的人物形象却因此而变得栩栩如生。在长妈妈对“我”讲“长毛”的故事之后,“我”对她也产生了空前的敬意。农民对于“长毛”的惧怕正说明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农民依旧是起义军的奴隶,而不是解救的对象。这也是千百年来农民处于坐稳奴隶的时代的真实写照。但是,对长妈妈的敬意随着她“谋害”隐鼠之事后而完全消失。后来,当长妈妈为“我”买来喜爱已久的《山海经》的时候,“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我”一边手捧着心爱的宝书,一边体会着长妈妈对自己关爱之情。最后,对阿长的与世长辞,散文迎来鲁迅的情感爆发,“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鲁迅在长妈妈身上,倾注了最真挚的情感。同时,也表现出鲁迅对农民身上朴素、善良的品质的一种祝福。

《无常》一篇也倾注了作者对于“下等人”复杂的情感。文中写到“他们——敝同乡‘下等人’——的许多,活着、苦着,被流言,被反噬,因了积久的经验,知道阳间维持‘公理’的只有一个会,而且这会的本身就是‘遥遥茫茫’,于是乎势不得不发生对于阴间的神往……想到生的乐趣,生固然可以留恋;但想到生的苦趣,无常也不一定是恶客。”[11]对无常的态度表现了农村民众的生死观。人生多苦多难,底层人民默默耕耘、悄无声息地经历着世路的曲折坎坷,却有时连一个“公理”都难以得到。饱受阳间的苦难竟使农民会对阴间的产生神往。无常在这里似乎扮演了一个公正裁判的角色。“无论贵贱,无论贫富,其时都是‘一双空手见阎王’,有冤的得伸,有罪的就得罚。”[2]对于下等人来说,做了一世人,却无法有公正的裁判。而且,“公正的裁判在阴间”足见人之生存的悲苦。

“我至今还确凿地记得,在故乡的时候,和‘下等人’一同,常常这样高兴地正视着鬼而人,理而情,可怖而可爱的无常。”鲁迅回忆起迎神赛会上的无常时,有借无常来表达自己对公理的愤慨之情,也有借无常来表达对迎神赛会狂欢之情,但更多的是传达出走向底层的民众关怀,与“下等人”一同体会世间生存的悲哀。鲁迅对“下等人”带有理解和同情的感情,他深刻地凝视这个黑暗的世界,在清醒的现实的中始终保持尖锐的眼光。

鲁迅的“根子是植在农村中、农民中及学者的生活中。”[12]对底层的亲近和关怀,又同时保有对现实的紧张感,这些都共同交织在鲁迅回忆的心路历程当中。“有时感到上流社会的虚伪和腐败时,我还羡慕他们的安乐。但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逐渐知道他们是毕生受着压迫,很多苦痛!”[13]鲁迅的一生始终关怀被压迫的底层民众,为他们解放呼号、抗争,并最终走向左翼运动的精神原点。[14]走向底层关怀,促进了鲁迅思想的转变。在面对精神危机的境遇中,鲁迅反复探索着思想的进步。

三、思想火花

《朝花夕拾》中所记叙的事物与鲁迅早期思想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些事物构成鲁迅成长轨迹的同时,也在建构着鲁迅内心思想的轮廓。即使在中年时面临精神危机时,依然能够从中找寻力量,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王富仁称鲁迅为“中国反封建思想的一面镜子”。[15]的确,在鲁迅的作品中,无论是小说、杂文还是散文都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思想。而《朝花夕拾》作为鲁迅的回忆录,记录了鲁迅从小所接触到封建社会的事物,便由此奠定了他成为反封建精神战士的思想走向。因此,《朝花夕拾》表现出鲁迅反封建思想由量变走向质变的过程。

鲁迅对封建礼教和旧习俗深恶痛绝,反映出鲁迅叛逆的性格色彩。在《二十四孝图》中就表达了对封建孝道的批判。鲁迅对封建社会极端的“孝道”,却用来作为人伦根本的做法,表达了深深的怀疑,“不敢只想做孝子”便是对封建思想的一种反叛。上文中提到鲁迅对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和思想表达了不满,无论是在私塾,还是家庭,多是枯燥无味的儒家教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表达的情感落差、《五猖会》中被迫叫来背书时的失落,都表现了鲁迅对此的不满情绪。而在《父亲的病》一文中,鲁迅更是对传统中医加以批判。“医者意也”是两位名医口中奉行的准则,他们的灵丹妙药没有实事求是地对病症有药到病除的作用。父亲的病让家道中落的家庭岌岌可危,而庸医的诊治更是火上浇油。文章一开头便写到盛传在S城中一个名医的故事。“他出诊原来是一元四角,特拔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闺女急病,来请他了,其时他已经阔得不耐烦,便非一百元不去。他们只得依他。待去时,却只是草草地一看,说道‘不要紧的’,开一张方,拿了一百元就走。”[16]名医随意抬高诊金和对病人冰冷的态度都让鲁迅感到反感。在与他周旋了两年整,但父亲的病却不见好。而名医陈莲河必须用原配的蟋蟀做药引更是让人嘀笑皆非,最终父亲还是在能起死回生的国手的医治下去世了。父亲的病对鲁迅影响很深,表现在他的创作当中,也具有原型特征。《药》中华小栓、《明天》中宝儿都是因肺病而死,还有《药》中用人血馒头做药引的创作灵感,荒唐可笑的药引则成为鲁迅用来批判社会愚昧的对象。由父亲的病的触发,从而来考察中国社会的病。可见,父亲的病对鲁迅的创作有着原型导向的作用。当然,作用鲁迅的回忆自叙传书写,《父亲的病》对鲁迅人生轨迹的选择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还记得先前的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鲁迅后来志在学习西医,以诊救国人免受“中医”的毒害。

鲁迅对封建文化的批判是由童年时期朦胧的反感而逐渐走向决裂。《琐记》《藤野先生》所写的就是鲁迅走出封建家庭,去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的求学经历。这也是鲁迅思想脉络不断深刻化的过程。如果说反封建意识的觉醒是鲁迅叛逆性格的表现的话,那南京求学、日本留学则更多的是鲁迅求知、开拓精神的表现。

鲁迅始终是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来到南京求学,新式学堂似乎也充满着“乌烟瘴气”。初进学堂,“只能做三板生,卧室里是一桌一凳一床,床板只有两块。头二班的学生就不同了,二桌二凳或三凳一床,床板多至三块。”新式学堂里也充斥了等级观念。而且,教育方式也显得死板,没有生机。“功课也简单,一星期中,几乎四整天是英文:‘Itisacat.’‘Isitarat?’一整天是读汉文:‘君子曰,颍考叔可谓纯孝也已矣,爱其母,施其庄公’。一整天是做汉文:《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论》《颍考叔论》《云从龙风从虎论》《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论》。”[17]后来,考去矿路学堂,这里的课堂如地学、金石学才让鲁迅觉得非常新鲜。但当时的教员并不具备西学知识的素养,作《华盛顿论》时,“汉文教员反而惴惴不安地来问我们道:‘华盛顿是什么东西呀?’”尽管新式学堂给予鲁迅西学知识是有限的,但看新书的风气流行起来,鲁迅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来学习西方理论。阅读《天演论》时给予鲁迅思想上的震撼是巨大的。鲁迅激动地写到自己阅读时的感受。“哦!原来世界上竟还有一个赫胥黎坐在书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么新鲜?一口气读下去,‘物竞’‘天择’也出来了,苏格拉第,柏拉图也出来了,斯多噶也出来了。”[18]“进化论”是鲁迅早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时务报》等大量的进步书刊之后,鲁迅彻底抛弃僵化的封建之道,而走上民主科学的求知道路。

从新式学堂的学习当中,鲁迅看到了改良主义和洋务派运动的诸多弊端,水师学堂中因一学生溺水,水池被填平了,上面竟因此而造了一所关帝庙。改良运动下的新知学堂纵然如此,更别说社会大众的封建意识是多么地深入骨髓。鲁迅的彷徨加深了他对祖国未来的忧患意识,他急切寻求“科学救国”的道路来改变国运。日本求学则是鲁迅更艰苦的追寻。

《藤野先生》记录了鲁迅日本求学的生活经历。“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国运衰弱让鲁迅饱受日本人歧视,内心的耻辱感更加深了对于改变祖国命运的决心。而“幻灯片事件”让鲁迅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选择。“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着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们的人们,他们何尝不是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19]鲁迅所说的“意见变化”便是由“医学救国”变成“文艺救国”。国人愚昧麻木的灵魂靠医学始终不能药到病除,更重要的是改变他们的落后的思想。人生选择的变化体现了鲁迅价值观念的变化,鲁迅由此走向文学启蒙的道路。

《朝花夕拾》展现了鲁迅由封建家庭走出,接受西学新知,不断探寻改变国运的思想历程。重新找寻记忆中碰撞着的思想火花,鲁迅渴望寻求内心自我的思想建构。

四、自我超越

从“纷扰”的社会现实中,鲁迅静下心来,用温情的笔触去找寻记忆中的自我。但他始终保持与黑暗现实和论敌的战斗性,始终保持着对思想进步的追求。生命过往中的感动和思想让鲁迅倍受鼓舞。《藤野先生》文末写到,鲁迅将藤野先生的相片挂在寓所书桌的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着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20]可见,鲁迅正是从回忆当中找寻力量,从而追寻一种自我超越的办法。

在面对绝望的精神危机时,鲁迅总是深刻地进行自我反思,不断地自我超越。在初登新文化运动文坛之前,鲁迅有长达十年的沉默时期。从1908到1918年,鲁迅鲜有文学作品发表。林语堂称之为鲁迅的第一个“蛰伏期”。这来源他《新生》杂志的夭折和《域外小说集》的失败,文学启蒙的希望第一次遭受到绝望的精神危机。“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是自此以后的事。我当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后来想,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6]这是鲁迅对自己沉默时期的心灵独白。“悲哀”“寂寞”的心理状态是作为文学启蒙者,对被启蒙者和自我感到深深的失落感。在S会馆钞古碑的过程,正是鲁迅进行自我反省的过程。

如果说十年的沉默时期,鲁迅是从钞古碑而回归古代的文化滋养的话,那么,1926年左右的精神危机时而作的《朝花夕拾》就是鲁迅从过往的回忆所寻找的心灵寄托。鲁迅对未来的“黄金世界”报以怀疑的态度,他深刻的自我否定都是对过往事物的回顾和反思。“纷扰”来自于当时所处的外部环境,先后经历女师大的风潮、三·一八惨案等事件,而且时刻要提防与陈西滢们的论战。“闲静”则是鲁迅回归记忆,寻找力量以反抗现实的黑暗压制。一组组回忆的符号共同建构着鲁迅的“精神家园”,同时也为鲁迅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在生命意识的感悟和对底层民众的关怀之中,鲁迅始终保持着对思想进步的追求。瞿秋白谈起鲁迅思想的转变时说到,“鲁迅的思想反映着一般被蹂躏被侮辱被欺骗的人们的彷徨和愤激,他才从进化论最终走到了阶级论,从进取的争求解放的个性主义进到了战斗的改造世界的集体主义。”[1]鲁迅反顾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历程,在一次次痛苦的反思和追问当中,鲁迅最终选择把希望寄托在无产阶级身上,“以为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钱理群在《心灵的探寻》中写到,“鲁迅思想发展的道路是由否定旧社会、本阶级到肯定新社会、无产阶级,最后在马克思主义这里寻求真理,自觉地个人命运与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与共产主义运动联系在一起。”[21]从鲁迅成长的所见所闻中,《阿长与山海经》中有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批判;《琐记》中有对改良主义与洋务运动的失望;《范爱农》中对革命者与革命事业的呐喊等,在一次次的失望当中,鲁迅最终选择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思想也由进化论转向阶级论。

总而言之,《朝花夕拾》的写作重新建构着鲁迅的一个内心的“自我”。建构的“自我”与现实的鲁迅交相辉映,展现出鲁迅的性格志趣和人生价值选择。《朝花夕拾》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意识,如对封建意识的怀疑和叛逆、对进步思想的开拓进取,还有对国运复兴的忧患意识等,都共同促进着鲁迅思想的不断成熟。同时,这也是鲁迅在面对精神危机时所寻求自我超越的办法。从纷扰中找寻宁静,从回忆中找寻寄托,从绝望中找寻希望,这是鲁迅思想的人生哲学。

猜你喜欢

朝花夕拾鲁迅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鲁迅,好可爱一爹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鲁迅《自嘲》句
试论《朝花夕拾》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朝花夕拾》的生命解读初探
《朝花夕拾》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