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
2017-03-08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一中学
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一中学 张 惠
一、 整合教材因素
国家统编的基本教材,依据国家的教育目标,体现国家对各个地方和社区基础教育的共同标准。而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对国家统编教材作精选、切割、组合,使之更适合本地、本校语文教学的实际。就语文教学而言,更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思路,对教材进行增补、删减或重新组合。许多教师的实践证明,这是切实可行的,也是能收到良好效果的。我们学校就鼓励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对现有教材进行合理的增删、组合的同时,优化教学过程,注重学法指导、思维培育和能力培养,真正把课堂从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从已有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变为学习方法的学习、思维能力的提高、精神情感的陶冶,从而充分发挥现有教材的作用。“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我们在全校范围内积极倡导“大语文”的教学观,引进生活的活水,将教材内容与社会生活中大量的语文元素结合起来,变封闭为开放,使比较固定的教材更具活力。具体如何开发教材这一重要资源,灵活整组教材中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呢?笔者从以下角度作了一些初浅的探索。
在纵观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把握每册教材各单元间的内在联系,充分考虑、研究如何把相关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重整、组合后进行设计,让学生通过串联、类比或对比学习来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逐步形成能力。湖北地区基本上都是采用人教版教材,其中单元多以文学作品的时期划分,而内容及文体则无暇顾及,学生把握了时代特点却对文章理解不够深入全面,获得的感知比较浅层、零碎。若将不同单元的知识点结合起来,使学生具有一种迁移能力,学会沟通知识的联系,那么课堂中获取的零碎知识就得以集中训练、运用,使学习资源与课堂教学相互补充,获得了较好的整体效应。
例如,在学习第二册第五单元贾谊的《过秦论》时,将苏洵《六国论》与之联系,课型设计为“宏观比较阅读课”,所谓“宏观比较阅读”,就是着眼于文章的结构、语言特色、主题思想等整体阅读方面,让学生学会从整体和宏观的角度来高屋建领式地把握全局。这样的阅读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地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从而更快、更准确地进人阅读学习的角色,最终达到快捷、精确、有效的学习目的。同时安排了三个重要的教学板块:疏通文章的语言文字,相同点的归纳分析,相异点的区分理解。这其中有两个方面表现出教学设计的科学性。首先,是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认识、理解、鉴别、赏析文言的能力。因此,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并加以归纳整理、比较分析,这是重要的也是惟一的阅读有效手段。其次,整体比较阅读文章,是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智力,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重要途径。
二、融入社会文化资源
生活处处有语文,而学生的"理解、积累"不是靠教师的讲解分析得到,学生的“运用的技能”也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只有亲身参加语文实践活动,从生活中学,他们的“理解”和"运用的技能"才能获得和形成,才能逐渐积累语言,丰富语言。从生活中学,我们的学生才有可能成为"可发展的学习者"。让学生走出课堂,联系实际,联系生活,认识社会的大课堂,是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开发语文学习资源时,要将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为学生创设广阔的实践园地,让学生学习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创造生活,从中获得亲身经历、体验和感悟,弥补课堂教学所不及。
目前,校本课程的开发方兴未艾,不断升温。校本课程,是地方课程的具体化,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就需要学校和教师积极开发课本以外的学习资源。目前形成完整的校本体系的学校为数不多,但不少学校在这方面或多或少都作过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年级根据学生的实际,由教师根据学生需要和教师状况确定命题,使课本内容得以延展,与社会生活与课外阅读活动结合起来。增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如高一开设的阅读课,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在统一安排的时间内自由阅读,并撰写读书笔记。实践证明,这样的阅读对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情感的熏陶、阅读写作等语文能力的增强,都有明显好处。《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包括网上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好网络资源。课前可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增加对作者、背景、主人公的了解;课中可插入相关资料、文章的阅读,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课后可推荐读物,以拓展学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阅读教学中经常涉及到许多课外知识,如自然现象、时代背景材料等。与其教师对照教参照本宣科,不如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材料。与此同时,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我们收集资料,设计方案,利用学校先进的多媒体教室设备,开设网上阅读和计算机写作的课程。 一些坚持了十多年的学生实践活动也逐步形成系列,如随笔、文学创作等自由写作活动;自由选择话题的演讲;自主选择、讲解的诗文、成语介绍等活动。利用课前的5分钟时间或与课本教学结合进行,受到学生欢迎,也收到良好效果。而全校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如课本剧的编写表演和竞赛、演讲赛、辩论赛、诗文朗诵会、各级各类作文竞赛、主持人竞选等;语文类的学生社团如文学社、朗诵播音组等,也都成为语文学习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社会的开放性、信息化决定了我们的学校教育必须打破传统的封闭系统。就语文教学而言,有必要对校内外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语文资源进行开发和优化,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能把学习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课堂上学习语文的知识是有限的,可是我们生活中的语文学习是无限的。我们要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睁大自己的双眼,去发现、学习自己身边的语文,生活中的语文。我想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假如大家都能用好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语文教学就能更绚丽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