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开,幸福来
——《一棵小桃树》课堂实录
2017-03-08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兰实验学校吕晓晶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兰实验学校 吕晓晶
一、歌曲导入,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叫做《桃之夭夭》,歌词选自《诗经》。首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意思是“桃花怒放,千朵万朵,色彩艳丽,美不胜收”。古往今来,大多文人墨客无不沉浸于桃花桃树的风姿绰约中,为其写诗写文。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写桃树的文章,看一看这株桃树又是怎么样的一棵树?
(屏显课题及作者)
二、感知小桃树形象
师:让我们先认识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贾平凹先生。
(屏显关于贾平凹的生平资料)
师:了解完作者之后,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文章。请同学们先齐读一下文章的第一段。
(生齐读第一段)
师:作者一直想给“我的小桃树”写文章,但以前迟迟没有提笔。现在发生了什么事让作者下定决心写就此文呢?
风雨中的小桃树:
生:风雨中的小桃树表现出的顽强的不屈的精神鼓舞了作者。
师:风雨中的小桃树是什么样子的呢?它又是如何表现这种精神的呢?
(屏显该问题)
生:风雨中的小桃树是很弱小,很可怜的。
师:你从文章中哪句话看出它的弱小、可怜?
生:我从第3段中看出来的。
师:这句话中的“风雨”是怎么样的?
生:风雨很大很猛。
师:哪里看出来的?
生:“我深深的闭了柴门”。雨大的已经出不去了,只能在屋里呆着。
师:哦,那雨这么大,句子中哪些词能表现出小桃树的弱小,可怜呢?
生:“哆嗦”“慌乱”可以看出小桃树被风吹的左右晃动。“纤纤”说明小桃树很小。“大半的花落到泥里”说明花都被吹落了。从这些我看到小桃树很弱小、很可怜。
师:这位同学找的很准确、细致。通过他的分析啊,让我们看到了风雨中瘦弱、可怜的小桃树。
师:其他同学,风雨中你又看到怎样的一棵小桃树呢?
生:我看到一棵很薄命的小桃树。
师:你从文中哪里读到的?
生:我从文中第12段读到的。
师:那请你把找到的句子读一读。
生:我从小桃树的花瓣儿都付给了风雨,看出风雨中的小桃树很薄命。
师:小桃树的“薄命”源于?
生:小桃树的弱小。
师:其他同学你们对风雨中的小桃树还有不同的“看”法么?
生:我看到了风雨中坚强不屈的小桃树。
师:这样一株弱小的小桃树在狂风暴雨中所展现出来的不屈服、顽强的精神安慰了作者,鼓舞了作者,作者很感激它。
师:那作者当时又是怎么样的状态呢?文中哪个词可以概括?
生:祸不单行。
师:作者当时发生了什么事?
生:人生遭受挫折。
师:文中从哪里可以看出他在生活中遭受了挫折?
生:第8段。
师:亲人离世和现实受挫,双重打击让作者?
生:失去希望、失去理想、失去生活的动力。
师:这样落魄、失去信心的我,看到这样一株被无情的风雨摧残蹂躏却不屈服,敢于反抗的小桃树,它的这种顽强的精神鼓舞了我,小桃树如此,我更该振作起来。所以我?
生:获得了安慰,感激、佩服小桃树。
师:所以,我一定要给小桃树写文。小桃树是我的指路明灯。
(板书:指路明灯)师:同学们让我们把屏幕上的字一起大声的读一读。
(生齐读屏幕上文字)
三、品悟小桃树和我的关系
回忆中的小桃树:
师:作者仅仅是看到风雨中的小桃树,才想给它写文的么?
生:不是
生:之前就想写。
师:哪里看出来的?
生:第一段第一句和最后一句。
师:我们一起把它读一读。
(生齐读屏幕上文字)
师:思考一下,这场“风雨”前,作者为什么要给小桃树写文章呢?
生:因为小桃树是我回忆里梦的精灵,我一直很牵挂它。
(板书:回忆里)
师:小桃树是我怎样的一个梦?
生:小桃树开花结果就代表着我会幸福一生。
师:可见小桃树的命运和我的命运?
生(杂):息息相关。
(板书:梦的精灵)
师:桃树的命运等同于我的命运。这是我们推断出来的,同学们能否在文中找出他们命运相似的蛛丝马迹?可以按照以前——现在——将来的顺序找找看。
生:过去,小桃树生长在角落里,而我在农村,同样是出身不好。
生:过去,小桃树还是一颗种子的时候很渴望自己长出来,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对城市充满了美好的幻想,憧憬城市生活。
师:你从哪里看出还是种子的小桃树是很渴望外面的世界的?
生:我从第4段的第三句“突然发现角落的地方,拱出一点嫩绿儿”,“拱”是很用力的长出来的意思,一方面能看出小桃树的顽强,另外一方面,也能看出小桃树很想长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它使劲的拱。
师:你的解释很到位,谢谢你。
师:还有哪位同学看到了桃命和我命的相似之处?
生:我发现他们的成长过程是很相似的。小桃树在成长过程中遭人嫌弃,连蝴蝶蜜蜂都不愿理它,猪拱折过它,经历了很多不幸。我之前在人世中也遭遇了挫折。
师:是啊,“人世有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
师:这是他们的过去,现在呢?
生:现在小桃树惨遭风雨的蹂躏,我遭遇人生的双重打击。
师:双重打击是?
生:奶奶去世,在人生不顺利,遇到挫折。
生:别人的不理解,无法融入城市生活。
师:可见啊,他们都是?
生:天涯沦落人,同病相怜。
师:那将来呢?我们会是怎么样的呢?文中有说么?有没有暗示性的语句?
(板书:未来)
生:未来的小桃树会开花结果。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文中第14段。
师:这里都是反问啊?
生:作者其实心里已经有了答案,认为桃花会开放,而且会开得很香很艳丽,而且还会孕育出一个桃。
师:我呢?我将来会怎么样?
生:幸福一生。
(板书:在未来下面写“幸福希望”)
心中的小桃树:
师:所以啊,这颗小桃树,何止是一棵树,他是一个人
(板书:在“风雨中”和“回忆里”中间画出“人”字,作为树杈)
师:他是我呀。
(板书:“人”字下方写“我”)
师:所以作者要给小桃树写文章啊。
师:读。
四、透过我与桃树,再品人生
师:桃树历经千难万险终要开花;平凹走过艰难困苦必将幸福。
师:所以遇到困难时,我们要?
生:反抗
师:我们要?
生:不屈服
师:我们要?
生:乐观
师:同学们,当我们在生活中碰到困难,遭遇不幸时,老师希望我们每个人,也能像作者一样,在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乐观勇敢的面对人生,抱着这样的信念,老师相信,我们每个人最终都会像文中的小桃树、现实中的贾平凹一样,赢得桃花开,等到幸福来!
(屏显:桃花开,幸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