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越人、台湾远古居民以及高山族同亲缘、俗缘

2017-03-08方宝璋

海峡教育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文身远古福建

■ 方宝璋

一、闽越人、台湾远古居民和高山族同亲缘

据目前的考古发掘,在距今3万-1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闽台地区古人类有福建的清流人、东山人,台湾的左镇人、长滨人等。大多数学者认为,大陆是台湾古人类的发源地,台湾的左镇人、长滨人可能是通过当时海峡上的闽台古人类交往的通道“东山陆桥”,由福建进入台湾的。

从新石器时代末至秦汉以前,我国东南沿海闽台地区考古学文化与同时期其他地区文化遗址迥然有别。如这一地区新石器文化遗存的代表昙石山文化、圆山文化、凤鼻头文化、东张文化、黄土仑文化等,以几何印纹陶器(包括几何印纹硬陶及原始青瓷)、有段石锛、小型石锛或有肩石斧、青铜器等为其共同基本特征。不少学者认为创造这种几何形印纹陶文化的人就是东南沿海古越族先民。

从文献资料看,传说中远古尧、舜、禹时代的三苗、蛮同后来的百越有密切的关系,他们可能包括越族或其中的部分先民。百越中福建的闽越出现甚早,西汉淮南王刘安上书汉武帝时曾称:“(闽)越,方外之地,劗发文身之民也。不可以冠带之国法度理也。自三代之盛,胡、越不与受正朔。”①可见,远在夏商周时期,闽越已经存在,其习俗与中原汉族不同,而且不受中原王朝的统治。西周时,越族中出现了“七闽”。②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前,闽越和南越等一样,已是实力强大的独立国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闽中郡统治闽越,闽越王被废为君长。汉高祖五年(前202),闽越因帮助汉王朝灭楚有功,“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③汉武帝时期,汉中央王朝与闽越矛盾日益尖锐。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派军队攻入东越,闽越国灭亡。汉王朝并以“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复,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④

台湾由于与大陆隔着海峡,当时受交通工具的限制,是汉中央王朝势力一时难以达到的地方,因此,其远古居民仍长期处于封闭式的状态,一直保持着古越族的民俗特征和原始社会末期的社会形态。直到隋唐时期,随着大量的海外马来人,以及少量的大陆女真人、汉人移入台湾,并与当地的远古居民融合,至明清时期形成了高山族诸支。

二、闽越人、台湾远古居民和高山族同俗缘

如果我们仔细考察古越族、台湾远古居民以及高山族的民俗特征,就会发现它们之间具有许多十分相似的地方,闽越人、台湾远古居民和高山族同俗缘。这也从一个侧面充分说明了台湾远古居民是古越族的一支,高山族主要来源是东南沿海一带古越人。

(一)饭稻羹鱼

我国东南沿海雨量充沛,气候暖湿,适宜水稻的生长。闽越人、台湾远古居民同其他越族支派共同发展了与黄河流域文明不同的稻作文明。

据目前考古发掘所知,距今7000年左右的浙江省余姚河姆渡古越族遗址是中国栽培水稻最早、最为密集的地区。台湾省台中县营浦遗址中发掘出土的陶片印有稻壳的痕迹,属于史前的稻谷遗存,其文化接近凤鼻头贝丘文化,⑤与福建昙石山文化也有若干相似之处。福清东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有“研磨器及烧土中稻草痕迹”。⑥商周时的闽越,也发现有水稻的遗存。1960年在南安县丰州狮子山发掘的遗址中,有一些经过火烧的赤黑色的草拌泥土块的断面中,发现有稻草壳的痕迹。⑦秦汉时期,闽越同南越、西瓯、骆越一样,普遍种植水稻。《史记·货殖列传》云:“楚越之地……饭稻羹鱼。”三国时夷州人“土地饶沃,即生五谷”。⑧《隋书·流求国》也载台湾当时农作物有稻、粱、黍、麻、豆、赤豆、胡豆、黑豆等,也是以稻为首。明清时期的台湾高山族诸支在农业上也普遍种植水稻。

越人除以稻米为主食外,还充分利用海洋江河的地理条件,大量捕捞鱼、蛤、蛇、鳖以及其他小水生物,作为他们重要的食物来源。文献记载:“东越海蛤,欧人蝉蛇。”⑨晋张华《博物志》亦云:“东南之人食水产……食水产者,龟、蚌、螺、蛤,以为珍味,不觉其腥也。”

闽台古居民的这一食物特点,在近年的考古中也得到证实。福建昙石山遗址和台湾圆山遗址、凤鼻头遗址的文化层都由大量的牡砺壳、蛤蜊壳等堆积而成。如昙石山遗址文化层最厚达3米多,从上到下堆积着牡砺、魁蛤、蚬、小耳螺以及鳖科的腹甲和背甲、鱼骨等。⑩它们都属于比较著名的贝丘遗址。

(二)干栏式住屋

秦汉以前,古越族的住屋类型,有干栏式、船蓬式、半地穴式、地面式等多种。其中干栏式住屋建筑最具古越族民居特征,也最为普遍。

干栏,又称干阑、高栏、麻栏、阁栏、葛栏等。干栏式的建筑具有三大特点:屋顶的结构作两面坡式,正脊的两头翘起,并长于屋檐;房屋底部以木柱支撑,使之悬空于地面。干栏式民居适合于东南地区多雨潮湿高温的自然环境,一般是人住其上,畜养其下。根据考古发现,在福建霞浦黄瓜山发掘的夏商时期闽越先民的遗址中,就有成排成组的柱洞。专家认为这是干栏式建筑的遗迹。[11]台湾高雄县林园乡凤鼻头文化遗址中也有一个东西向,长方形,也属于干栏式建筑的民居遗迹。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汉城高胡坪宫殿遗址,属于低干栏式的结构,为了使房屋架空于地面以隔潮,其单体建筑是用桩柱支撑地板。《临海水土志》说:“安家之民,悉依深山,架立屋舍于栈格上,似楼状。居处、饮食、衣服、被饰,与夷州民相似。”可见到了三国时期,这种“架立屋舍于栈格上,似楼状”的干栏式建筑,仍然是大陆东南古越人和台湾远古居民的主要住屋形式。

(三)断发文身,凿齿拔牙

据古文献记载,从春秋时期到汉代,古越人服饰文化的最显著特点是断发文身,为中原汉人所未见。如《左传·哀公七年》载,越族“断发文身,裸以为饰”。《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说:越人“文身断发”。《汉书·严助传》也说:“越,方外之地,劗发文身之民也。”由于古越人有蛇图腾崇拜的习俗,因此其文身的纹饰,多为蛇形。如《淮南子·原道训》说:“被发文身,以像鳞虫。”高诱注:“文身刻画其体,内默其中,为蛟龙之状。”文中的“鳞虫”“蛟龙”,实际上都是蛇的代称和神化。古越人之所以以蛇纹作为文身之饰,按《汉书·地理志》的说法,是为了“以避蛟龙之害”。高诱注《淮南子·原道训》也说,古越人文身的目的,是“以入水,蚊龙不害也”。近人顾颉刚先生说得更具体明了:“乃是起于保护生命的要求,其效用与动物保护色相等。”[12]所以,直到近现代,闽台民间尚传说文身有镇邪避恶的作用,常年与海洋江河打交道的人,文身可免被水兽侵袭。看来文身的初衷具有自然崇拜的内涵,应是为了自我保护,而后才逐渐演变为一种装饰形态。

据《临海水土志》记载,台湾远古居民在公元3世纪时亦盛行文身之俗:“能作细布,亦作斑文布。刻画其内,有文章,以为好饰也。”胡友鸣、马欣来在《台湾文化》一书中对此解释说:“从承上语义上看,‘刻画其内’,所刻画的应是‘斑文布’;但斑文布如何能分内外而刻画得有‘文章’呢?从同时‘髡头穿耳’的文化形态看,也可能‘内’字为‘肉’字之误。”笔者认为:从语义上看,若把“能作细布,亦作斑文布”视为完整的一句,已能说明“布”的形态了,而“刻画其内,有文章,以为好饰也”亦是完整的一句,可能就是高诱所注《淮南子》中所说的“文身刻画其体,内默其中”的意思。《隋书·流求国》所载的台湾人体饰为:“男子拔去髭鬓,身上有毛之处皆亦除去;妇人以墨黥手,为虫蛇之文。”台湾远古居民这种与古越人完全相同的文身习俗一直保留到明清以后,成为明清台湾高山族的主要服饰文化形态之一。如《东西洋考·东番考》说:淡水、鸡笼一带的高山族男女,“手足则刺纹为华美,众社毕贺,费亦不资。贫者不任受贺,则不敢更言刺纹”。《诸罗县志·番俗考》也说:“文身皆命之祖父,刑牲会社众饮。其子孙至醉,刺以针,酣而墨之。亦有壮而自文者,世相继,否则已焉。虽痛楚,忍创而刺之,云不敢背祖也。”可见高山族文身,既是一种装饰之美,又是一种富有的象征和古老的传统。在郁永河的《裨海纪游》卷下中,对高山族的文身纹饰形态有过很具体形象的描绘:“文身旧俗是雕青,背上盘旋鸟翼形。一变又为文豹鞹,蛇神牛鬼共狰狞。胸背斓斑直到腰,争夸错锦胜鲛绡。冰肌玉腕都文遍,只有双蛾不解描。”据何廷瑞调查,直至1942年,高山族男女还皆行文身之俗。青年男女在婚前的十几二十岁之间接受文身,其纹饰有曲线、斜线、直线、文字等各种类。[13]

除此之外,断发习俗也在近现代高山族流行。如竹堑、后垄诸社“发在周围者悉除之,中留圆顶,剪而下垂”。[14]淡水宛里、双寮、内山、岸里诸社“皆长发,穿大耳,文身,截发覆额,状如头陀”。[15]

闽越人和台湾远古居民同样有着拔牙、凿齿和黑齿的习俗。考古发现,福建、台湾、广东、浙江、江苏等地的墓葬中,都有拔过牙的遗骨出土。如福建闽侯昙石山遗址第13号墓的男性主人“头骨的上颌两个侧门齿生前缺少,齿槽萎缩后凹入较深”。[16]显然,这是此人生前拔过牙的痕迹。台湾的恒春、垦丁寮、鹅銮鼻等古文化遗址中,也都有拔过牙的遗骨出土。屈原《楚辞·招魂》说,春秋战国时期楚之南方古越族,流行“雕题黑齿”的风俗。《临海水土志》也说,三国时期台湾居民“女以嫁,皆缺去前上一齿”。

到了明清时期,台湾高山族尚很流行拔牙和凿齿的风俗。《明史·外国四》载:“鸡笼山……女子年十五,断唇旁齿以为饰。”明代陈第《东番记》亦云:“男子穿耳,女子断齿,以为饰也(女子年十五六,断去唇两旁二齿)。”清代郁永河《裨海纪游》卷下则曰:高山族青年男女成婚之前,“女告其父母,召挽手少年至,凿上腭门牙旁二齿授女,女亦凿二齿付男,期某日就妇室婚,终身依妇以处”。[17]黄叔璥的《台海使槎录》卷5《番俗六考·北路诸罗番二》中也有凿齿习俗的记载:“哆啰国社,成婚后,男女俱折去上齿各二,彼此谨藏,以矢终身不易。”[18]看来明清时期的台湾高山族社会,已基本上把拔牙和凿牙作为成年、定情和婚否的标志了。此外,直到民国年间,福建闽南、福州的大部分地区,到了成年或结婚之前,无论男女,多拔去两只门牙,然后镶上鎏金的假牙。如近代文学家郁达夫在《饮食男女在福州》一文中写道:“有一次去看三赛乐的闽剧,看见台上演戏的人,个个都是满口金黄;回头更向左右的观众一看,妇女子的嘴里也大半镶着全副的金色牙齿。于是天黄黄、地黄黄,弄得我这一向就痛恨金牙齿的偏执狂者,几乎想放声大哭,以为福州人故意在和我捣乱。”[19]这种风尚与古越人的黑齿、凿齿、习俗,应当有历史上的渊源关系。

(四)猎头与蛇图腾

古代大陆越人有猎头的风俗。如广州南越王墓东耳室出土的铜提筒(B59)上,有一组羽人行舟的主纹:相连贯的四艘船,每艘船首下都悬挂着一颗人头,前两艘船上,还有一手持兵器一手提人头的图像。[20]这一考古实物证明猎头风俗在汉代时已流行于大陆越族。三国时期,猎头风俗仍在大陆和台湾流行。《魏书·僚传》载:“其俗畏鬼神,尤尚淫祀。所杀之人,美鬓髯者必剥其面皮,笼之于竹,及燥,号之曰鬼,鼓舞祀之以求福利。”《临海水土志》云:台湾远古居民“战得头,着首还,于中庭建一大材,高十余丈,以所得头差次挂之,历年不下,彰示其功”。这种猎头习俗在台湾高山族一直延续到清末。道光年间,曹士桂任鹿港同知,曾耳闻目睹高山族猎头遗习。[21]

古代越族人口甚多,分布地域广阔,支系繁杂,所崇拜的图腾丰富多彩,其中闽越和台湾远古居民主要崇拜蛇图腾。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闽,东南越,蛇种。”北宋《太平御览》卷170《江南道上·福州》亦云:“闽州,越地,即古东瓯,今建州亦其地,皆蛇种。”可见,闽越人认为自己是蛇的后裔,奉蛇为祖先,崇拜蛇图腾。考古发现也证实闽越族以蛇作为图腾崇拜。如武夷山市城村闽越国故城址出土了许多极富地方特色的蛇纹样瓦当。“蛙,亦闽越地区和我国南方习见的动物,同时也是蛇类喜食之物。闽越人将蛙形纹制于饮食用器之上,除了审美因素外,是否也是崇蛇观念的一种表现?是以蛙向蛇进奉食物之暗示?耐人寻味。”[22]福建民间广泛流行着祀蛇、祭蛇、蛇卜、蛇饰诸俗。分布于福建、广东沿海一带的疍民,一般被认为是越人的后裔,皆祭蛇神。福建各地至今仍有奉祀蛇神的习俗。由漳州往三坪的途中有一侍者公岭,岭上有庙奉蛇侍者。其像手执一蛇,圈绕项上。据说,福建漳州浦头文芙楼边有侍者公庙一所,奉祀蛇神,相传此蛇头八卦形不会咬人。在闽西,还能看到“蛇腾寺”“蛇王宫”等遗址。福州的闽王庙亦祀蛇。至今,南平樟湖坂一带,每年都要过蛇王节和游蛇灯。台湾高山族,由于其先民主要是来自大陆的古越族,因此也保留了蛇图腾崇拜的遗风。如一些高山族“常于祖堂门首,挂设蛇相,而于祭祀时,则移于祖堂中央”。[23]排湾人“以蛇为祖先之化身,崇拜甚虔,在森林中设祖祠以祀祖”。[24]由于高山族对蛇图腾的敬虔,他们在日常器物、用具,如屏风、木箱、木枕、竹杯、竹筒、木臼、木桶、木梳、木匙、双连杯、烟斗、佩刀、刀鞘、刀插、木盾、长枪等,以及服饰中,都装饰或雕刻蛇像蛇纹。另外,福建、台湾、浙江、广东等都广泛流行蛇郎君的传说:有蛇久而成怪,化为男子娶某翁少女为妻。[25]

综上所述,从考古发掘可以证实,台湾地区古人类来自福建古越族,同属古越族几何形印纹陶文化。汉武帝灭闽越国后,台湾远古居民处于封闭式的状态。直至隋唐时期,随着海外马来人、大陆女真人、汉人入台,并与当地越族居民融合,至明清时期形成高山族诸支。因此,闽越人、台湾远古居民、高山族是同亲缘。闽越人、台湾远古居民、高山族在习俗上都饭稻羹鱼,居住干栏式房屋,断发文身,凿齿拔牙,流行猎头与蛇图腾崇拜,三者是同俗缘。总之,从历史渊源和民俗特征可以充分说明,闽越人、台湾远古居民和高山族是同亲缘、同俗缘。

注释:

①班固:《汉书》卷64上《严助传》。

②《周礼·职方氏》。

③司马迁:《史记》)卷114《东越列传》。

④司马迁:《史记》)卷114《东越列传》。

⑤韩起:《台湾省原始社会考古概述》,《考古》1979年第3期。

⑥福建省文管会:《福建福清东张新古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1965年第2期。

⑦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福建丰州狮子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1年第4期。“稻草壳”当为“稻谷壳”。

⑧李昉:《太平御览》卷780《东夷一》。按:东汉、三国至南朝时称今台湾为夷洲。

⑨《逸周书》卷7《王会解》。

⑩福建省博物馆:《闽侯昙石山遗址第6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6年第1期。

[11]林公务:《黄瓜山遗址的发掘与认识》,《福建文博》1980年第2期。

[12]顾颉刚:《古史辨》第1册中编,第123页。

[13]何廷瑞:《台湾土蕃诸族文身习俗之研究》,《考古人类学刊》第15、16期合刊。

[14]周仲瑄:《诸罗县志》卷8《风俗志》,台湾文献丛刊本,第155页。

[15]尹士俍:《台湾志略》卷中《番情风俗》。

[16]韩康信:《闽侯昙石山遗址的人骨》,《考古学报》1976年第1期。

[17]郁永河:《裨海纪游》,台湾文献丛刊本,第34页。

[18]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5《番俗六考·北路诸罗番二》,台湾文献丛刊本,第101页。

[19]郁达夫:《郁达夫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150页。

[20]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第50页及图三七、三八;彩版二五;图版一八,1、3。

[21]曹士桂:《宦海日记》。

[22]杨琮:《闽越国文化》,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443页。

[23]叶国庆等:《住居我国大陆和台湾的古闽越族》,《厦门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

[24]林惠祥:《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林惠祥人类学论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5]方怀我:《蛇郎故事》,《民俗》第104期;连横:《台湾漫录·蛇郎君》,《雅堂文集》卷3。

猜你喜欢

文身远古福建
山西首例给未成年人文身被判停止侵害公开道歉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别让青春因一“文”而不值
文身
文 身
那个梦
远古鳄鱼用两条腿走路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梦回远古
远古厉险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