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017-03-08张正兵

湖南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文具盒性质数学知识

文︳张正兵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文︳张正兵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因此,数学具有抽象性等特点。再加上教学等方面的原因,许多学生觉得数学枯燥难懂,从而厌恶数学学习。这样一来,学习数学就成了“要我学”。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就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语言幽默,点燃学习激情。数学课堂上,教师应从授业中解脱出来,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以此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能够营造平等、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位老师教“商中间有0的除法”时,反复强调:被除数比除数小,不够商1时,千万别忘了商0。但学生就是记不住,要么忘了商0,要么0商不到位,给人一种说教的感觉。后来,这位老师在教学中加了点幽默,使这种现象逐步得到改变。碰到商中间必须商0时,这位老师说:“我们的前面出现了一个‘坑’。大家知道,路面有坑必须填平才好走,跳过去难免伤脚。好,我们想办法将‘坑’填平。嘿!我找到了一个填‘坑’的鹅卵石(即0)——商上0。”学生们一听,咧嘴笑了。由于教师的语言比较生动形象,具有潜在的诱导力,富有幽默感,在商中间商0的问题上,学生们印象颇深,也就不再出错了。

教学中使用教学幽默、趣味,凝聚着教师创造性思维劳动的教学艺术。一个浅浅的微笑,一个简单的姿势动作,都可以折射出幽默之光来。一个具有幽默感的教师往往能使学生觉得他有力量,有魅力,从而得到无穷的乐趣,也让学生在愉快有趣的环境中获取知识。

善打比方,让数学知识通俗易懂。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此抽象难懂是正常的。有些知识从教师的视角看感觉很简单,但要将其融入学生的认知世界时却很难,这是因为教师没有站在学生的思维方式上考虑。要让其通俗易懂,打比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它可以让相对复杂的问题具体化、通俗化,以此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教学“减法的性质”中“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的知识点时,虽然文字表述简洁明了,但是有部分学生理解时思维上还是会存在偏差。对此,教师这样打比方:“现在老师要将脚上的两只鞋子扔出窗外,毫无疑问,可以有两种方法。”学生争相回答道:“一种是一只一只地扔出去;另一种是把两只鞋捆在一起,一次性扔出去。”教师追问:“你们说,这两种方法的结果相同吗?”学生笑着点头,认为结果都是把两只鞋子扔出了窗外。为了深化学生对减法性质的理解,教师趁热打铁,再次打比方:“理解减法的性质,就好比你去超市买了一个文具盒和一本笔记本,你可以先付文具盒的钱,再付笔记本的钱;也可以先算好两样东西的总价钱,然后一起付,结果也是相同的。”借助打比方,学生深化了对减法性质的理解,做题的正确率自然提高。而且学生脑中有了这些打比方的例子,在生活中就会自觉地运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作者单位:沅江市泗湖山镇洞庭红小学)

猜你喜欢

文具盒性质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性质的应用
完全平方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文具盒里的争吵
九点圆的性质和应用
我的文具盒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厉害了,我的性质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文具盒里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