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曹诗歌翻译研究综述
2017-03-08杨秀芳李海燕张云
杨秀芳,李海燕,张云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亳州236800)
三曹诗歌翻译研究综述
杨秀芳,李海燕,张云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亳州236800)
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史的新起点,开创了文学史的新时代。三曹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巨大,有很重要的国际传播价值。本文对三曹诗歌的翻译现状做一总结,旨在为三曹诗歌的对外宣传尽绵薄之力。
三曹诗歌;翻译;综述
一、三曹诗歌概况
中华文明在魏晋南北朝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曹氏家族的贡献巨大。曹氏家族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艺术、文学等对两晋南北朝甚至隋唐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诗歌方面的成就巨大。曹操现存的诗有20余首,全是乐府诗,成就最大的是四言诗和五言诗。他的四言诗悲壮慷慨,震烁古今,是对《诗经》的继承和发展,被称为复兴四言诗的大家。曹操诗歌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反映了汉末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现实;二是表现了统一天下的雄心和锐意进取的精神;三是通过仙游表达追求长生不老的心愿。前两类直接反映了现实和士人锐意进取的精神,受后人重视。《蒿里行》、《苦寒行》、《却东西门行》、《步出夏门行》等反映了现实,所创造的艺术意境对建安慷慨悲凉的诗风起到先鞭作用。曹操的诗歌除了直面人生,营造了悲凉的气氛外,还具有慷慨的风格。曹丕现存的诗约有四十余首,部分有残缺。在形式上受民歌影响,语言通俗,描写较细致。他敢为人先,富有创新精神,虽为五言,但四言、六言、七言、杂言均有尝试,对七言的形成有重大贡献。尤其《燕歌行》,是我国早期七言诗走向成熟的标志,是现存七言诗中最早的优秀之作,被称为“初唐鼻祖”,“迭韵歌行之祖”。《陌上桑》的三三七句式,在当时也是少见的。《大墙上蒿行》被评为“长句长篇,斯为开山第一祖。”这种对新诗体的大胆开发,体现出曹丕文学的自觉精神。曹植为建安之杰,有诗80余首,其中60多首是五言诗。他的诗不仅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饱含《楚辞》窈窕深邃的奇谲;不仅继承了汉乐府强烈反映现实的精神,又保存了《古诗十九首》中温丽悲远的情调。这都体现在他的五言诗中,由此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的转变。林庚在其《中国文学史》中写到:“这是一个时代的事业,却通过了曹植才获得完成。”曹植的诗不同于曹操的率直悲凉,也不同于曹丕的便娟婉约,而是兼有两者之长,使风骨与文采完美结合,是当时诗坛最杰出的代表。
二、三曹诗歌的英译价值
建安时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代表人物是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其诗歌作品主要反映当时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虽然苍凉但也流露出积极进取的慷慨精神。三曹诗歌特征鲜明,饱含雄心壮志,同时又表现出对人生苦短、壮志难酬的感慨,文笔简洁朴素但意境宏大,个性鲜明,富有时代特征。建安文学是我国文学史上的辉煌起点,开启了文学史的新时代,对后世影响深远,故被称为“建安风骨”。
“风骨”指刚正坚毅的气概,顽强不屈的品格,“风”指人的精神气质;“骨”,指人的体态体格。所以“风骨”是内在气韵和外在仪表的标准。后来风骨的概念被用于文艺评论,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到的:“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就是对风骨的体现。“风骨”一词用于我国文学史批评始于《文心雕龙·风骨篇》。“风”和“骨”分别是对文学作品的美学和文辞的要求,“风”是指文学作品有充沛的感染力和生命力,“骨”指文学作品有着精炼明晰、挺拔有力的文辞。“风骨”是评论文学作品是否达到风清骨峻的标准。建安文人的诗歌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五言体,保留了其朴实和爽直,语言朴实无华,但苍劲有力,既体现了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又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其经典作品具有很重要的国际传播价值,既是建安风骨的对外传播,又是我国古典文学风貌的对外体现。曹氏父子是建安文人的代表人物,创作了许多反映现实生活的诗歌作品,在建安文学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在他们的带领下,许多文人积极进行自由创作,建安时期的文坛出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发展。
三、三曹诗歌翻译研究综述
对于三曹诗歌,汉语的研究还不够充分,那么其翻译研究就更少了。直今还没有全集的翻译本,目前能找到的选集也就一本,即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曹植诗歌英译》,该书选择了56首,为无韵体译法。赵燕春教授在其博客中称完成了曹操、曹丕、曹植的诗歌翻译,分别为26首、55首和153首,连找到的残篇进行了翻译,为三曹诗歌的整理和翻译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还没见到其三曹译本的出现。除此之外,只有零散的译文了。
三曹最早的诗,当时辜鸿铭译的《观沧海》,是一首韵体译文。再后来有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短歌行》和《龟虽寿》的译文,前者为韵体,后者为无韵体。这些译文都是译者兴之所至的尝试。后来的译作也多是收入其他诗集的零散译作。国内主要英译三曹诗歌的学者有汪榕培、许渊冲、李正栓和赵彦春。
汪榕培英译了曹操的《薤露》、《蒿里行》、《短歌行》、《苦寒性》、《步出夏门行》、《艳》、《观沧海》、《冬十月》、《龟虽寿》、《土不同》,曹丕的《燕歌行》、《杂诗》,曹植的《鰕鱼篇》、《箜篌引》、《野田黄雀行》、《名都篇》、《白马篇》、《美女篇》、《七步诗》、《送应氏二首》、《杂诗七首(其四)》、《赠白马王彪》。收录在其英译本《汉魏六朝诗三百首》中。汪榕培提出“传神达意”的翻译理论,并用该理论指导自己的翻译实践。许渊冲的《汉魏六朝诗》出现了曹操的《蒿里行》、《短歌行》、《苦寒性》、《观沧海》、《龟虽寿》,曹丕的《燕歌行二首(其一)》,曹植的《箜篌引》、《名都篇》、《白马篇》、《美女篇》《送应氏二首(其一)》、《赠白马王彪》、《杂诗七首(其四)》、《七哀》、《七步诗》。许渊冲提出“三美”(音美、形美、意美)的翻译思想,倡导韵体译诗。李正栓翻译了曹操的《气出唱》、《精列》、《度关山》、《对酒》、《短歌行》、《苦寒行》、《蒿里行》、《薤露》、《步出夏门行》、《观沧海》、《却东西门行》,曹丕的《折杨柳行》、《丹霞蔽日行》,曹植的《箜篌引》、《惟汉行》、《驱车篇》。在翻译原则上,李正栓认为,汉诗英译要讲求“忠实对等”,即忠实地去翻译,让文化差异存在,实现原文与译文在理解、风格、音韵与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对等。赵彦春翻译了曹操的《善哉行》、《气出唱》、《精列》、《度关山》、《对酒》、《短歌行》、《苦寒行》、《蒿里行》、《薤露》、《秋胡行》、《孟冬篇》等,曹丕的《善哉行》、《杂诗》、《燕歌行》《猛虎行》、《秋胡行》等,曹植的《升大行》、《飞龙篇》、《当事君行》、《丹霞蔽日行》、《泰山梁甫行》、《驱车篇》等。赵彦春认为要限定诗体形式的翻译要求,确立神形兼备、以诗译诗的根本指向。
三曹诗歌在国内的英译文就不多,在国外的译文就更少了,主要包含在翻译中国诗歌的译本中。英国汉学家赫伯特·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在他的《古文选珍》中翻译了曹植的《七步诗》和曹丕的《短哥行》。翟理斯采用归化策略,充分照顾了目的语的读者。英国汉学家阿瑟·韦利(Arthur Waley)在他的《中国诗一百七十首》中翻译了曹丕的《短歌行》等。韦利认为诗歌中的“美”与“爱”应当表现为可感可见的人和物,不应该是抽象的概念。所以他翻译的中国诗相对平实、具体、形象。英国女性学者比雷尔英译了《玉台新咏》,其中包含曹植的《杂诗五首》、《弃妇篇》和《妾薄命》。曹丕的《燕歌行二首》和《清河作》。比雷尔的译文尽显女性柔情、婉转与细腻。
美国华裔汉学家吴伏生(Wu Fusheng)和英国诗人格雷厄姆·哈蒂尔(Graham Hartill)的《曹植诗歌英译》选译曹植的61首诗,以五言诗为主,形式上为汉英对照,编排上以创作时间为序,包括《七步诗》、《赠丁仪》、《白马篇》等名篇。美国雷克斯罗思(Kenneth Rexroth即王红公)编译的《中国诗又续百首》中包含了曹操的《薤露》。王红公的翻译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彻底违背了忠实对等的原则。美国宇文所安的《中国早期古诗解读》,其中有选自逯钦立的《先前汉魏南北朝诗》曹操的《短歌行》等,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吁嗟篇》等,宇文所安把中国诗译为散体诗,认为译诗不必押韵,好的译者翻译时要突出各个诗人,不同诗歌之间的差异。
本文资料的来源主要通过对书籍、中国知网和网络上有关三曹诗歌翻译的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和提炼。因为作者能力有限,难免有失全面,还需相关学者继续研究。
[1]Arase,Judith K.The Three Roles of Ts'ao(A.D.187-226):Empero, Literary critic,Poet[D].Georgetown University,1985.
[2]Gordon,Erwin Esiah.Some Early Ideals in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50.
[3]Herbert Giles.Gems of Chinese Literature[M].London and Shanghai:Kelly andWalsh,1884.
[4]Mair,Victor H.,Nancy S.Steinhardt and Paul R.Goldin,eds. Hawai's Reader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M].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s Press,2005.
[5]Owen,Stephen,ed.Readings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M].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6]Wang,Siu-kit,ed,&trans.Early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M]. Hong Kong:Joint Publishing Company,1982.
[7]Xu Yuanchong.Poetry and Prose of the Han,Wei and Xin Dynastie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5.39-44.
[8]曹操,曹丕,曹植,著.三曹诗集[M].张强,田金霞,解评.山西:三晋出版社,2011.
[9]许渊冲,译.汉魏六朝诗一百五十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138-150.174-202.
[10]李正栓译.乐府诗集[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
[11]李正栓,贾晓英.乐府诗海外翻译与传播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7(4):94-97.
[12]梁真惠.阿瑟·韦利中诗英译中的“人本主义”透视[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5,(1):89-93.
[13]吴伏生.翟理斯的汉诗翻译[J].铜仁学校学报,2014,16(6):22-33.
[14]王正明,魏宏灿,张立驰.亳文化概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69-125.
[15]魏宏灿,杨素萍.曹魏文学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3.49-66.
[16]汪榕培,译.汉魏六朝诗三百首[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17]吴伏生.曹植诗歌英译[M].格雷厄姆·哈蒂尔,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18]朱慧.曹魏时期曹氏文学家族诗歌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2.1-6.
[19]张亚楠.汪榕培诗歌翻译技巧在中国古诗英译中的体现[D].郑州:河南工业大学,2014.
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中文旅游资料英译与地方文化推广互动研究-以亳州市为例”(SK2015A712)
杨秀芳(1982-),女,安徽亳州人,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翻译学、英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