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出版新趋向与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探讨

2017-03-08任明硕

河北科技图苑 2017年5期
关键词:教学科研馆藏出版社

任明硕

(国家图书馆 北京 100081)

图书出版新趋向与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探讨

任明硕

(国家图书馆 北京 100081)

高校图书馆采访要密切关注图书出版的新趋向,加强馆社双方的信息沟通;正视目前图书采访中存在的问题;明确高校图书馆采访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定位,更新采访观念,提高采访人员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素养,建立深层次的馆社合作机制。

图书出版;图书采访;馆社联盟;学科建设

出版社与图书馆是紧密相关的两个部门,前者是图书的生产者,后者则是图书的收藏者。图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馆藏的数量和质量。出版业面临的新问题以及出现的新趋向,图书馆应予以密切关注;图书馆在互联网时代的功能变化以及新需求,出版社也应充分了解。馆社之间要建立良好的信息互通渠道,这不仅会给双方发展带来契机,也会带来互惠共赢。本文以出版社与高校图书馆采访为研究对象,力图为双方找到密切的连接点,以期对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1 近年来图书出版面临的问题及新趋向

1.1 图书品种丰富,出版数量居高不下,而整体质量有待提高

我国目前有出版社580多家,近年来图书品种数量一直居于高位。由于受到纸质书阅读率偏低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纸质图书销售处于低迷状态,库存数量累年攀升,出书增速是卖书的16倍[1]。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2014年、2015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我国2014年图书品种为44.84万种,总印数81.85亿册;2015年图书品种达到47.58万种,较2014年增加6.11%,总印数86.62亿册。我国图书出版品种和总印数均为世界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出版大国。但出版大国不等于出版强国,在年均品种居于高位而库存飞涨的情况下,重印率并未大幅提升,如2014年新版图书品种约25.6万种,重印图书约19.3万种,新版图书品种占年品种总量的57%;2015年新版图书品种26.04万种,重印品种21.54万种,新版图书占年品种总量的54.7%。如果剔除大中小学教材,每年重印的图书品种就更少了。在每年淘汰的大量图书中,有许多同质书、平庸书和垃圾书。邬书林曾指出,我国“学术出版总体质量不高。中国44万种图书当中真正拿得出手的图书只有8万种左右,因为清华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每年在我国国内图书采购量也就是6万到8万”[2]。出版业的这种状况,给高校图书馆的采访工作和馆藏图书质量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1.2 出版社与高校图书馆之间存在信息屏蔽

我国每年的图书出版品种,是依据各出版社上报数据进行统计的,实际上,各家出版社的图书在出版后仍有一些并未进入市场流通。如自费出版,有的出版社除留下存档和上缴的样书外,基本是按作者需求数量印刷,虽然有些书没有卖点,但仍有收藏价值。例如高等院校的资助出版多为学术著作,印数大约在几十本到数百本之间,出版社除考虑上缴和作者样书外,基本不留库存,或增印少量,不作为赢利点,而这类图书学术性强,是高校图书馆应该收藏的。但遗憾的是,有的出版社并不将此类图书列入目录,馆配商和图书馆采访者往往查询不到该类书目信息,自然也就很难进入馆藏。

如今网络信息发达,许多出版社新出图书信息不再上《社科新书目》、《科技新书目》等报刊,因为征订要有费用,而订数不理想,还有可能撤掉选题。近年来我国举办的各类书展和书市,一些出版社也往往处于被动型,因为书展多为展示形象,由各地出版集团统一组织,对于出版社来说,版权交易随时随地都可进行,不必再到书展;以往参加书市收取订单可以订货,各家出版社都非常重视,现在媒体发达,信息畅通,订货渠道增多,书市的订货功能也在下降。因此,全国580多家出版社的最新出版信息,高校图书馆以及馆配商如果未能及时掌握,就会遗漏一些有价值的图书,何况在出书速度快、品种多的背景下,一些“短版书”信息传播范围小、时间短,很快就会淹没在信息的大潮中。图书馆采访人员或馆配商如果对这些“消逝”或“屏蔽”的信息未能及时收集到,这类图书也很难进入馆藏。

1.3 图书出版新趋向

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改变着许多传统行业,出版也不例外。例如按需出版就是一种新的出版理念,它不同于传统出版考虑成本要求起印数,或担心市场预测不准而导致库存积压,而是基于数字技术,将数字化文件直接通过数码印刷机印刷,完全是根据需要印制。这项出版技术对图书馆采访和馆藏有很大影响。近年来,小众出版作为一种崭新的出版模式也受到业界瞩目。小众出版是相对于大众出版而言,大众图书是适合大多数人阅读,而小众则强调阅读对象只是少数特定读者,印刷量小,但因专业性强,一样可以打造品牌。在国外,以小众出版而闻名的出版社并不少见,如德国迈纳出版社,定位在古典哲学和哲学经典,不涉足大众哲学读物。我国小众出版近年来发展迅速,如果小众出版定位在学术,则学术含量高的小众书正是高校图书馆所青睐的。此外,近年来数字出版方兴未艾,年收入超过4 000亿,增长速度达到30%。柳斌杰指出,要“加大数字出版产品的开发供给。……必须以内容创新为重点,加大数字出版的投入,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保护知识产权,调动一切力量开发数字出版产品,满足社会多平台、多载体的需要”[3]。有的图书出版社甚至先出电子版,反响好,有市场,再出纸质版。图书出版的这些新趋向,高校图书馆都应密切关注,研究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及时准确地捕捉出版信息,以利于提升图书采访水平和提高馆藏质量。

2 高校图书馆采访现状

2.1 高校图书馆常用采访渠道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采访渠道,大致有以下几种:(1)委托馆配商代为采购。如目前国内实力强、影响大的北京人天和湖北三新。馆配商主要以采访数据形式推送,推送渠道以邮箱和QQ群为主。在推送书目主题分类中,包括国家级和省部级获奖图书书单、纸媒好书排行榜、网媒好书排行榜、电商畅销书排行榜、知名人士或业内专家推荐书单、出版社专题书目等[4]。这比以前依据书目征订要可靠,因为列入征订书目的图书后期变数比较大。(2)书市采购。全国每年都举办大型书市,既有综合性的,也有专业性的,如古籍类、文艺类、科技类、教育类等,各家出版社往往将新书带到书市,供馆配商或图书馆采访人员现场扫码采购,但正如上文所言,在一些大型订货会上,往往有些出版社缺席,或者提供的书目信息不完整,给采购带来影响。(3)零购。即采访人员直接与出版社联系,就相关主题的图书进行补充采购,但高校图书馆零购经费较少,又因受到人力、物力等因素制约,很难对接所有出版社,因而图书采购的遗珠之憾也在所难免。

2.2 目前高校图书馆采访存在的问题

2.2.1 依赖性强而主动性差

目前高校图书馆采访大多外包给馆配商,但这不等于不再关注图书出版信息了,如果采访人员对此缺乏了解,不能结合所在学校的学科专业制定计划,就会出现图书采访被动的局面。馆配商采购多为商业行为,缺乏学术眼光,不能根据高校图书馆的性质、任务以及学科特色制订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有的甚至纯粹为了赢利,故意将品牌大社的图书减少,因为这些大社可能给馆配商的利润空间小,这样,就会出现有些学术名家的著作竟然在高校图书馆见不到,有些代表学术前沿的专著竟无馆藏,而一些价值不高的图书却占比较大的现象。这样,就会“导致图书馆馆藏中大众化图书增多,而各类学术性较强的专业图书尤其是理工科类图书比例严重偏低,使图书馆馆藏结构受损。一段时间后,图书馆的藏书结构慢慢发生变化。长此以往,势必对学校的教学、科研尤其是重点学科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5]。笔者对某综合类高校图书馆进行网络检索,发现许多经典著作竟无馆藏,如莫提默·艾德勒、查理·范多伦的阅读学经典之作《如何阅读一本书》、伊懋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力作《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以及哈罗德·布鲁姆研究西方经典作家的《西方正典》等等,这不能不令人遗憾。

2.2.2 采访观念简单化,缺乏严谨态度和责任心

图书采访是一项技术性工作,有一定的原则、方法和流程,而目前无论是针对馆配商还是自主采访,都与学科发展缺乏紧密联系,这就出现了学科需要的进不来,不需要的却大量采购。当然,出现这种现象也有教学科研部门的责任,多年来,一些高校的教学科研人员很少介入图书采访,以为购书是图书馆的事,与自己的教学科研毫无关系。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借阅率呈下降趋势,高校的借阅主体如教学科研人员、学生很少关注馆藏图书的质量。采访的图书质量也未制订一个合理的评价标准,形成了一个馆藏质量评价盲区。

2.2.3 采访人员的科研能力和业务素养有待提高

在高等院校,图书馆是处于二线的教辅单位,与一线的教学科研人员相比,图书馆人员的学历、职称相对较低,具有高级称职和博士学位的很少,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学术视野也会给图书采访带来影响。尤其是面对全国几百家出版社的几十万种图书,要想结合高校特色进行采访或指导馆配商制定精细化购书目录,就显得非常困难。近年来,外文版图书采购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任务,选购品种以及内容审定就成为首先要面临的问题,但采访人员如果外语不过关,对国外某学科发展缺乏了解,也不知道本校教学科研急需哪些国外文献资料,采访就很难做到有的放矢,只能把采访任务外包,最后被动接收。

3 当前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的应对策略

党和国家对高校发展历来非常重视,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这对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至关重要。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历史,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国民素质的提升,几乎都离不开大学的支撑。按照国家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宏伟蓝图,高校更是负有重大的责任,而作为高校文献资源中心的图书馆,自然也负有重要的使命。出版社作为图书的生产者,国家强调要以社会效益为主,实现两个效益的统一,并且对出版社也增加了社会效益考核的比重。这就在一定意义上为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与出版社建立良性互动奠定了基础。针对当前出版趋势、高校图书馆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要求,高校图书馆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 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定位要明确

与公共图书馆相比,高校图书馆有它的特殊性,其读者对象是高校师生,因此,图书采访要紧紧围绕高校教学科研工作进行。图书馆要在学校的领导下,定期召开专门会议,成立由相关学科专家组成的图书采访学术指导小组,制定与教学科研密切配合的采访规划,确保图书的学术品位和文化品位。采访人员要主动深入教学科研第一线,收集需求信息。图书馆要根据学校专业特色设置学科采访员,若现有采访人员专业水平不能胜任,也可从各院系聘请兼职学科采访员,做到图书采访立足高校,立足学科,立足学术,确保与学校相关学科的经典著作和精品力作不空缺。

3.2 更新采访观念,开启新的采访模式

图书采访部门要根据教学科研需求制定年度采访计划,然后再与馆配商共同制定采访细则,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跟踪检查,遇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避免简单地把任务交给馆配商。要密切关注重点图书和印量少而学术价值高的图书,及时采访购进。所谓重点图书,是指国家层面确定的项目成果,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例,包括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成果,国家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成果,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著作,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成果等。这些项目都是由国家社科规划办等学术机构组织评审的,有很高的权威性,如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成果,“代表当前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前沿水平,体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学术创造力”。采访人员只有对这些成果进行前期关注,后期的采访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要对有影响的图书奖给予关注,如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国家图书馆文津奖等,要关注媒体推出的年度好书榜,以及出版社评出的好书榜(如商务印书馆)。这些获奖书、上榜书都是经过严格程序评选出来的,图书采访员密切关注,重点选择,及时制订采访计划,尽力避免遗漏好书。

3.3 建立馆社合作联盟

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学科设置和专业特色,选择一批与之相关的信誉好的出版社建立联系,尤其要选择品牌大社,以保证图书的学术质量,如人文社科类选择三联书店、广西师大出版社等,古籍类选择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学术类选择商务印书馆、北京大学出版社等。要建立馆社合作联盟,加强出版信息与采访需求沟通,保证出版社的品牌图书与采访特色相对接。同时,出版社在制订中长期规划时,也要考虑相关高校图书馆馆藏的需求。要建立编辑常进图书馆、采访员常去出版社的深层联通机制,真正做到馆社之间的信息畅通。此外,图书馆采访出现的新趋势,出版社也要密切关注,如近年来图书馆资源结构的变化,使馆配电子书成为热点。在国外大学图书馆,电子书的采购比例呈上升趋势,如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采购电子书的经费比例达到95%,美国95%的大学图书馆和76.3%公共图书馆都提供电子书服务[6],而目前我国一些出版社仍未对电子书出版引起高度重视,这对出版社发展和图书馆馆藏结构调整都会带来影响。图书采访还要关注最新出版动态,例如中华书局修订“二十四史”,不是最后集中整体推出,而是分期推出,采访就要及时把已经出版的几种采买到。

3.4 提高采访人员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素养

目前,高等院校争创“双一流”对学科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势学科推进也给图书馆提出了新任务,即图书馆如何为学校教学科研更好地服务,这也对采访人员提出了新要求。因此,高校图书馆要重视图书采访人才的培养,采访人员应努力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既具有图书馆学知识,还要具备图书出版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对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有深入了解,从学科的角度对图书进行总体审查和选择,这样才能确保采访图书的质量。此外,采访人员还要懂得数字出版,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对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馆配商和高校图书馆采访的最新发展能有深入了解,学习其先进经验。在这方面,香港地区高等院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实践的做法很有特色,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是某个学科领域的文献信息专家,熟悉某一学科或几门学科知识,为特定的院系提供有针对性的对口服务,担任图书馆与教学科研单位之间的信息导航员和联络员”[7]。这一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4 结语

高校图书馆采访要密切关注出版业的新变化、新趋向,对近年出版社图书质量与数量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采访工作要定位明确,强化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意识,根据学科需求和发展制定切实可行和具有前瞻性的采访计划。采访工作要强化学科意识,设置学科馆员岗位,把好采访图书的学术质量关。建立图书馆和出版社之间的合作联盟,做好出版社图书信息和图书馆需求信息的沟通。提升采访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是做好采访工作的关键。

[1] 刘彬,陈恒.第一出版大国的尴尬[N].光明日报,2013-04-18(16).

[2] 百道网.邬书林:中国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世界学术出版中心[EB/OL].(2016-06-16)[2017-05-01].http://www.bookdao.com/article/247640/ .

[3] 柳斌杰.中国出版业的担当与作为[J ].现代出版,2017,(2):5-9.

[4] 祖迪.馆配商采访书目精细化探析——以专题书目推送为例[J].出版发行研究,2015,(9):98-101.

[5] 周群.政府采购环境下图书馆配商的应对与发展[J].出版发行研究,2015,(4):87-89.

[6] 李晓晔.馆配电子书,出版社准备好了吗?[J].出版发行研究,2015,(4):1.

[7] 于爱群.香港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实践与启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2):103-106.

ExplorationontheBookAcquisitionofUniversityLibrariesundertheNewTrendinBookPublishing

Ren Ming-shuo

Acquisi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new trend of book publishing, strengthen th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press and libraries; fac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book acquisi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make sure the book acquisi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serve for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update acquisition idea, improve the academic level and specialty literacy of acquisition staff, establish the deep cooper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press and libraries.KeywordsBook Publishing; Book Acquisition; Association of the Press and Library;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G253

A

10.13897/j.cnki.hbkjty.2017.0088

任明硕(1983-),女,国家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

2017-07-28 责任编辑:张静茹)

猜你喜欢

教学科研馆藏出版社
馆藏
我等待……
“云上中文”教学科研数字化资源平台助力一流学科建设
独立学院转设过程中如何构建合理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管理体系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纪律建设亟待加强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