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建昌县养马甸鑫宏钼矿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浅析
2017-03-08梁槟
梁 槟
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四〇四队
辽宁省建昌县养马甸鑫宏钼矿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浅析
梁 槟
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四〇四队
养马甸鑫宏钼矿多金属矿矿体赋存在燕山期钾长花岗岩中,钼矿化与区域断裂构造关系密切。依据该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物共生组合关系、围岩蚀变、赋矿的岩石类型及赋矿岩石的时代等,确定该矿床为—中温热液矿床。本文重点对养马甸鑫宏钼矿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进行分析,提出找矿方向和参考依据。
钼矿多金属矿;断裂构造;矿床成因;找矿方向
1 区域地质概况
勘查区位于中朝准地台、燕山台褶带、山海关台拱、绥中凸起与朝阳穹褶断束接触部位之绥中凸起一侧。
区域出露的地层基本齐全。为太古界黑云斜长片麻岩,元古界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古生界寒武系与粤陶系未分、石炭与二迭系未分、二迭系,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新生界笫四系。
该区位于兴城--北镇侵入岩带叨尔登--中三家侵入岩带中。侵入岩均为中生代燕山运动早期产物。在绥中凸起与朝阳穹褶断束交界处发育。第一阶段有碱厂花岗岩和圣宗庙岩体,第二阶段有钾长花岗岩和滴达水闪长岩体,第三阶段为辉绿岩。
区域上,处于绥中凸起与朝阳穹褶断束的接触部位,构造极发育。近东西的要路沟--锦西断裂带和呈北北东向展布的朝阳--药王庙断裂带相互交接,而勘查区就处于两者交接部位的西北端。
在火山岩带内,低序次的火山构造对钼及多金属成矿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火山断陷盆地边部的火山机构以及与之配套形成环状、放射状断裂则控制着矿脉和矿床的分布。
2 矿体地质特征
勘查区的矿化主要为辉钼矿化、黄铁矿化,主要赋存在早侏罗世钾长花岗岩与黑云斜长片麻岩中。并且以网脉状、薄膜状赋存在钾长花岗岩与黑云斜长片麻岩的裂隙、节理面上。钼矿床为规模不等的脉状矿体,无分支复合现象。区内共探明钼矿体四条,四条矿体均为隐伏矿体。
2.1 矿体特征
Ⅰ号矿体,矿体长237m,真厚度3.34m,矿石量60.33 103t,金属量41.57t,平均品位0.0689%,矿体的厚度变化系数为56%,品位变化系数为32%,矿体形态呈脉状,产状为倾向75°,倾角50°,见矿标高100~300m。
Ⅱ号矿体,矿体长132m,真厚度1.61m,矿石量14.34 103t,金属量6.35t,平均品位0.0443%,矿体的厚度变化系数为56%,品位变化系数为32%,矿体形态呈脉状,产状为倾向75°,倾角50°,见矿标高137~200m。
Ⅲ号矿体,矿体长40m,真厚度1.25m,矿石量2.86 103t,金属量1.29t,平均品位0.0450%,矿体形态呈脉状,产状为倾向330°,倾角60°,见矿标高97m。
Ⅳ号矿体,矿体长40m,真厚度1.25m,矿石量2.86 103t,金属量0.89t,平均品位0.0310%,矿体形态呈脉状,产状为倾向330°,倾角60°,见矿标高33m。
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钾化和绿泥石化。通过各个施工钻孔的具体情况,其见矿部位与蚀变之间有一定关联,尤其钾化与辉钼矿化关系最为紧密。
2.2 矿石质量
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为辉钼矿和少量黄铁矿,脉石矿物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及绿泥石。
⑴ 属矿物的主要特征
辉钼矿:铅灰色,呈弯曲鳞片状、叶片状及放射状集合体产出。在碎裂状矿石自然类型中,呈网脉状沿碎裂钾长花岗岩中的裂隙分布;在压碎状矿石自然类型中,呈鳞片状集合体产出。
黄铁矿:黄白色,半自形--他形细粒状,局部为立方体。具压碎结构。从晶形上看,黄铁矿有二期,第一期为晶形好呈立方体产出的黄铁矿;第二期为细粒状黄铁矿。有的在斜长花岗岩中呈星点状产出,有的呈团块状产出,还有的呈细脉状沿裂隙分布。
⑵ 石矿物主要特征
矿石中,脉石矿物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及绿泥石。斜长石具格子双晶,钾长石具卡氏双晶,黑云母己蚀变为绿泥石,个别的仍保留有黑云母假像。
⑶ 石的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为中粗粒结构、网脉状结构,矿石的构造为碎裂构造及庄碎构造。
3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3.1 矿床成因
养马甸鑫宏钼矿的形成是受多期次的多阶段的断裂构造及岩浆后期热液活动控制。在各种有利的断裂构造活动中,形成的构造空隙为含矿热液的运移及富集提供了通道和场所。矿体多以脉状、网脉状成矿,矿床的围岩蚀变发育,种类繁多,主要表现为
⑴硅化:本区主要的围岩蚀变类型,发生于构造蚀变岩带的中心部位,向两侧逐渐减弱,其规模受断裂裂隙构造的控制。硅化主要来源于岩浆后期热液作用,并伴有黄铁矿化和辉钼矿化活动。
⑵黄铁矿化:本区主要的蚀变类型,黄铁矿的形成是多期次的伴随着岩浆活动的全过程,形成粒状、团块状、细粒浸染状和细脉浸染状黄铁矿,分布于岩石的节理、构造裂隙中。
⑶钾化:伴随着断裂构造作用,岩浆后期热液交代花岗岩,花岗岩产生钾长石化。
⑷绿泥石化:黑云母花岗岩受断裂构造作用的影响,岩浆热液活动使黑云母、角闪石类矿物产生蚀变,形成绿泥石。
3.2 找矿标志
(1)岩性标志:早侏罗世钾长花岗岩的破碎带;黑云斜长片麻岩的破碎带;
(2)构造标志:北北东向,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成矿带-破碎蚀变带;
(3)围岩蚀变标志:辉钼矿化、黄铁矿化、钾化、绿泥石化的蚀变组合;
(4)物探高磁异常与次生晕钼异常重合地段。物探高磁异常值在400r以上,次生晕为钼、金、银、钨组合异常并略具浓集中心即可。
4 结束语
(1)养马甸鑫宏钼矿,矿体赋存在燕山期钾长花岗岩中。矿体呈脉状产出,矿体总体走向为北北东向,倾向南东75°,倾角50°,矿床类型为沉积变质-热液交代型矿床。
(2)矿石的自然类型有两种,一钾长花岗岩型,二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型。矿石为网脉状结构,压碎构造、碎裂构造、片麻状构造。矿石中金属矿物有辉钼矿、黄铁矿,脉石矿物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等。
(3)通过对钻孔中矿化位置的仔细研究,矿化与接触带有一定关系,矿化位置多出现于岩层的破碎带中,因此构造带与成矿有一定关联。
(4)钼矿的赋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建立找矿勘探模型,探索和研究外围及深部找矿。
[1]辽宁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
[2]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四○四队,辽宁省建昌县养马甸鑫宏钼矿多金属矿普查报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