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7-03-08郑海曙
郑海曙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广东 佛山 528333)
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郑海曙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广东 佛山 528333)
通过对民族音乐教育价值、发展现状及教育实践的分析,研究如何转变民族音乐教育观念,提高民族音乐教育水平,创设适合当代学生特点的民族音乐教育环境,以加强高校的民族音乐教育。
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现状;对策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同时也为世界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文明财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需求逐渐满足,对精神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更是被广泛关注,因为传统的知识型大学生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培养、输送社会人才的大学校园,如何传承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已成为重要任务。
1 民族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审美能力和陶冶高尚情操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的本质是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形式,它对人的情感和人格有着极大的教育作用。生活中的情感可以通过音乐审美教育得以净化和升华,摒弃不健康的情感对心灵的污染,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长期以来,音乐教育在世界上备受重视。我国古代教育家、圣人孔子不但是一位音乐爱好者,更是音乐教育倡导者,“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认为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他甚至把音乐看成是人的思想全面形成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文集》写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非常到位地指出了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一方面,国家和民族的本土文化为民族音乐的孕育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民族音乐是对本民族性格气质、文化习俗、思想情感、价值观念的直接体现,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和精神结晶,是一切艺术创作的生命源泉,是推动国家发展、富强的重要精神力量。另一方面,民族音乐对于维系民族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心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音乐是一门感染力、传播力极强的艺术,但这种情感作用,只有通过音乐教育的方式才能真正实现。
民族音乐教育以民族情感为依托,更容易使大学生理解和接受,它使学生在感受民族音乐丰富情感和思想内涵的同时,激发民族意识,使思想得到升华,获取精神力量,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2 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音乐教育推广力度及范围相对于专业学科相当薄弱,具体实践操作方法、学科规划的构建研究较少,而对于民族音乐教育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的民族音乐知识只是作为音乐鉴赏课程中的简单章节,这样的教学效果势必不够深刻。
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随着我国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素质教育虽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社会上依旧非常缺乏专业的民族音乐教育机构或演出团队。大部分家长相比中国民族音乐,更多地是关注孩子对西洋乐器的学习,而对于旋律优美、宛转悠扬、深情含蓄、扣人心弦的民族音乐却没有什么兴趣,甚至还担心学习民族乐器会被嘲笑太“土气”。第二,改革开放以来,西方音乐在我国始终占据着主要地位,一方面促进了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对民族音乐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音乐课程在大学课程里不受重视,导致大学生对民族音乐知识了解匮乏。人们越来越重视西方音乐,却忽视甚至轻视民族音乐。第三,高校音乐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大多数院校音乐课程的设置基本上都是“大一统”的形式,一门“音乐鉴赏”课就包罗一切。课时数短,内容却非常宽泛,学生根本无法系统、深刻地认知和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第四,教师队伍缺乏专业的、具备一定民族音乐素养的教师。一般的音乐教师很难具备民族乐器的演奏与教学能力,这就局限了教学的灵活性与多面性。第五,缺乏结构系统、内容新颖的民族音乐教材。长期以来,民族音乐的教材在内容设计上几乎没有什么改变。一是教材的理论性太强,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二是我国民族音乐在当代的发展和内容的更新没有体现在教材中,缺乏时代感,无法与学生产生共鸣。
3 民族音乐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第一,课程设置要细化。高校应增加选修课程的种类,适当将民族音乐的内容细分,比如:把中国民歌、戏曲、民族器乐或本土相关音乐等分开,单独作为一门课程设置。但是这要求高校必须配备相关的专业人士,否则教学的开展就会非常困难。
第二,教学方式要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音乐作品中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营造真正让学生接受的音乐氛围,帮助学生生动体会民族音乐的美妙之处。传统的民族音乐对于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大学生来说,比较难以理解和接受。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古典民族音乐作品的呈现方式也愈发丰富,在配乐、演唱、演奏等方面较以前,也更符合时代的发展与现代大众的审美观念。教师可以让学生形成审美认识,了解传统的民族音乐,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此外,教师还应多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体验感知的教学环节,比如:让学生演唱、演奏民族音乐作品。
第三,课外体验要充分。课外的体验要紧紧围绕课程的开设和内容开展。在学生经过一个课程的学习之后,根据课程内容举行专题小型音乐会,演出人员可以是专业的教师或由学生自行组织,也可以是从校外请进校园的专业团体。现场观看音乐会更容易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学生在欣赏音乐会或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提高了音乐的审美品位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创造能力。课外体验比课堂讲解更重要,因为任何艺术均“百闻不如一见”,不能仅停留在课本上、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参与实践和现场体验,才能真正让学生体会、感知音乐的艺术性。
第四,改变陈旧的民族音乐教材。改变传统的、理论的“填鸭式”教学,教材内容一定要符合时代及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教材难度的设置应由浅到深,先从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感兴趣的内容入手,再慢慢进入难度较大的内容。内容结构的设置方式可以灵活一些,比如:由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出正课内容,也可以结合项目教学的形式,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第五,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手段。没有教育能够脱离教师,教师的水平决定着教学的水平,而对于有着专业色彩的音乐课程来说,更需要高素质的教师进行教学,这也是教学能取得一定效果的最基本保障。高校除了定期从请相关专家进行校园讲座,还应组织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系统,提高教学手段。
第六,创建校园网络平台,普及民族音乐知识。借助微信、博客等网络平台,推广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音乐知识面,让学生的知识系统不断更新。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与教师进行最直接的交流,更有助于教学活动的灵活有效开展。
4 结语
发展中国民族音乐教育是我国音乐教育的基础,建立民族音乐文化观念也是高校实现全方位文化素质教育的迫切任务。只有学校搭建教育平台,让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了解民族音乐、接受民族音乐、认可民族音乐,才能真正达到“育人”的效果。
[1] 吴雅蓉.音乐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民族音乐教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21):203-204.
[2] 章蔓丽.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时间辨析[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6,(13):71-75.
[3] 王春燕.关于加强学校民族音乐教育的几点建议[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8):26-28.
[4] 龙晓匀.试析民族音乐教育中的民族文化特色[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3,(03):140-143.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national music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ENG Hai-shu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Shund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oshan 528333, China)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valu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of the national music educ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how to change the concept of ethnomusicology education, improve the level of national music education, and create a national music education environment suitable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students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national music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thnicity; Music education; Status quo; Countermeasures
2017-04-17
郑海曙(1984-),女,讲师,学士。
G613.5
A
1674-8646(2017)13-01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