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017-03-08阿晓宇
阿晓宇
(哈尔滨市呼兰区幸福小学校,哈尔滨 150500)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阿晓宇
(哈尔滨市呼兰区幸福小学校,哈尔滨 150500)
语文是小学生的必修课,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效率,是增进小学生知识发展水平的首要任务。小学生各个方面发展都不成熟,因此小学教师在针对小学生教学时,一定要充分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入手。通过分析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现状,提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1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现状
1.1 教学模式陈旧
在我国长期传统教育模式下,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还未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尽管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有所改善,但还有相当数量的教师仍然无法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枷锁,一味地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只顾在课堂上大包大揽的讲,没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以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为例,教师在识字教学时,为了节省时间,并没有让学生利用手边的“字典”这一学习工具,而是直接告诉学生所学生字的读音与组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看似有效率,却没有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1.2 教学准备不充分
教师课前缺少备课,对课文知识内容的宽度和深度联想不到位,或是教学过程中脱离教学主题。年轻教师没有经验,特别是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掌握知识的进度期望值过高,在初期的教学过程中摸索教学模式,学生容易成为教师教学的试验品。而部分有一定资质的教师过于自信,在授课之前没有做好课前准备,在授课时随意即兴发挥,或采用曾经的教案,以致于课堂效果有偏差。
1.3 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缺乏责任意识,综合素质不高。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照本宣科或泛泛而谈的情况,认为小学生在课堂上不出问题,只要按照课本上的知识传授即可,缺少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尤其是男生有爱玩的天性,一旦遇到成绩不理想,有的教师就会直接将责任推脱到学生身上,指责学生在课堂上不用心学习。
2 将有价值的情感态度渗透到课堂教学
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课本选材也应根据该要求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本内容可以达到人格教育的目的,将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渗透到课堂教育中,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教育学生热爱国家、社会、家庭,达到提高人格素养的目的。
古往今来,在爱国方面很多名人和烈士作出了表率。比如:《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体现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带领人民走向解放道路的毛泽东,他为我们走向新社会奠定了基础。这些名人事迹引发学生的思考,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如果在课堂教育中,能够抓住这些事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一定会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学习小学课本第十一册中的《回家》时,要把面对父母内心的无奈讲出来,还有父母对海子的关爱、谅解,海子对父母的孝顺。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教师一定要培养孩子们体恤家人、关爱父母的能力。此外,《将相和》讲述了蔺相如面对困境机智果敢、内心不畏强权,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故事,这种顾全大局、热爱国家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我们也要学习廉颇知错改错、敢于承认错误的精神。通过榜样的力量,将伟大的人格和优秀的思想潜移默化渗透到学生们的思想中去。
2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2.1 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体验式教学
要想活化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改变常规课堂教学的定式,教师让位与学生,实现学生主体参与式的体验教学。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指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指导和引导,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会自我探究,通过自身的参与和思考,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会大大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强化对知识的领会和内化,它重在使学生认知的同时,感受和理解知识的内在意义,达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不同程度的感悟和体验,获得精神的丰富和成长。如在学习《山中访友》一文时,课文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有效学习,准确感知文章内容,了解作者所访之“友”的寓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让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在分析“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这句话时,让学生回答,为什么作者的是好心情?“满怀”是什么意思?与上一句的“满怀”意思一样吗?平时还可以说什么东西是满怀的?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作者的愉快心情,然后让学生讲述自己访友的事例,一起分享自己的生活,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进一步实现素质教育。这种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模式,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热情,为活化教学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2.2 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小学生的社会阅历非常浅,所以分析问题的能力有限。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来说,更多的是学习方法的有效掌握和文章内容的理解与领会。要想活化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学习效果,就必须让学生掌握和理解所学习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情,采取有效的方法,把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让学生易于掌握。
2.3 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对学生要进行道理和情感双方面的引导。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要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观。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相当一部分文章的选材都是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这样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来说是非常有益的。例如,课本中《大海中的灯塔》讲述了友谊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与人为友的艺术。《收藏阳光》让我们明白要学会享受快乐、收集快乐,这样就能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并战胜它。通过作品本身,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情感和语言色彩,提高学生们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富有情感的讲述文章内容,引起学生的共鸣,起到塑造人格的作用。教师课前准备课件内容的多样性,以及自身的教学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将对教学效果起到很大的影响。设置一些类似的情境,引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让学生们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更能让学生们产生深刻的情感感受。
2.4 将人格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写作过程中,学生的整个身心都会参与创作,在文章中也能深入阐述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教师可以通过作文内容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内心思想及人格。在书本每个单元结束时都有一些相关的综合练习与写作,这些练习涉及了学生们的人格培养。比如:在六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一个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们写调查报告,这个调查报告要求学生用科学的手段对待身边的事物,同时告诫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2.5 创新教学方式
小学语文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新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对学生进行引导,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如在进行文本阅读的教学中,用游戏来辅助文本教学,引导学生将文本中的故事分角色进行朗读或角色扮演,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会。如在学习《乌鸦和狐狸》一文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预习,两名学生为一组把文章的内容表演出来,这样学生就会认真思考文章的对话和情节,并听取其他同学的建议和看法,主动阅读文章。通过表演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1] 唐冬梅.小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问题与应对[D].长沙:湖南大学,2016.
[2] 杨艳.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个案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6.
[3] 王志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性教学的有效性刍议[J].新课程(小学),2016,(11):111-112.
Study on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E Xiao-yu
(Harbin Xingfu Primary School of Hulan District, Harbin 150500, China)
The language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it is the primary task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knowledge development. All aspect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re not mature, so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should start from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teaching strategies were put forward.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Strategy
2017-04-17
G623.2
A
1674-8646(2017)13-00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