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蛞蝓防治研究进展

2017-03-08于永文刘长高韩玉斗

辽宁农业科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蛞蝓危害

于永文,刘长高,韩玉斗

(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农林管理中心,辽宁大连 116650)

我国蛞蝓防治研究进展

于永文,刘长高,韩玉斗

(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农林管理中心,辽宁大连 116650)

蛞蝓(Agriolimax agrestis)对农、林业等危害日趋严重,已引起高度关注。经过长期观察研究与防治实践,各地采取了不同的防治措施。通过对蛞蝓防治历程的了解、蛞蝓生态与为害特点的认知、蛞蝓防治技术研究的综述,明确蛞蝓防治应以农业防治法为基础,破坏其生存环境,结合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从中选择针对性强的有效防治途径,提高防治效果。

蛞蝓;软体动物;特性特点;防治研究;综述

蛞蝓杂食性强,适应性强,分布面广,危害性大,已成为农林业等的重要害虫。蛞蝓近些年为害加重,已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我国对蛞蝓防治研究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在几十年防治研究过程中,各地进行了多方面观察,发表了大量蛞蝓防治方面专业技术文章,防治技术不断变化和进步。由于蛞蝓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比较特殊,防治工作难度较大。面对蛞蝓发生危害比较严重的形势,通过综合广大学者的观察研究和采取的防治措施,进一步加强认知和研究,选择更加有效的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1 我国蛞蝓发生危害分布及防治研究历程

蛞蝓几乎分布于全世界,在我国各省区有分布[1]。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我国南方蛞蝓对以农作物为主的多种植物造成明显危害,开始引起人们重视,开始进行防治研究。1964年《植物保护》杂志发表陶家凤等人“苦葛根毒杀蛞蝓初步观察”实验报告[2];1965年《植物保护学报》发表了云南玉溪烟草试验站杨铭等人“烟草蛞蝓的生态与防除研究”文章、《植物保护》杂志发表了云南烟草专区农科所李银云“蛞蝓的防治”文章[3,4];1966年《生物学通报》发表了刘月英、陈德牛“蛞蝓的形态习性及其对农业上的危害”文章[1]。这是60年代关于蛞蝓发生危害及防除研究的文献。进入70年代,1974年《湖北农业科学》发表了湖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植保系“棉田蜗牛与野蛞蝓的发生及防治”文章[5];1976年《动物学杂志》发表了陈德牛、高家祥“常见危害农作物的蜗牛、蛞蝓及其防治”文章,1977年《江苏农业科技》发表了江苏农业科学院植保系“野蛞蝓的危害规律及防治方法”文章[6,7]。至这一时期,蛞蝓危害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北方地区发生数量较少。

20世纪80年代,1980年《植物保护》发表陈德牛、高家祥“几种危害农作物的蜗牛和蛞蝓的识别”文章[8];1983年《四川动物》发表陈德牛“野蛞蝓的越冬观察”文章[9];1982年《食用菌》杂志发表刘亚“蛞蝓的防治”文章[10];1985年《浙江柑橘》发表了江鹏“野蛞蝓的发生与防治”文章、《蚕桑通报》发表了胡根良“杭加湖地区桑园蛞蝓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文章[11,12];1989年《中国养蜂》杂志发表李忠谱“蛞蝓及其防治方法”文章[13]。直至80年代末,蛞蝓发生危害仍然以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棉花、烟草、柑橘、麻类、食用菌、蚕桑树等经济作物为主。在长江以北地区,1989年青海省西宁市、黑龙江省大庆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少部分地区有保护地内发生危害的报道[14~16]。

80年代后期直至90年代以来,蛞蝓分布快速蔓延,发展成为全国性重要害虫,关于蛞蝓发生危害与防治的技术文章发表数量很多。1997年《新疆农业科技》发表保护地内蛞蝓发生危害的文章,2008年《西藏科技》发表保护地发生蛞蝓危害的文章,这是全国较晚期发表关于蛞蝓发生危害与防治文章的地区。但各地发生蛞蝓为害的时间实际上早于发表文章时间几年,并且危害程度已经比较严重。

2 蛞蝓形态特性与为害特点

蜗牛和蛞蝓是生活在陆地上最普通、最常见的软体动物[17]。蛞蝓肉体裸露柔软而无外壳,体表常分泌许多粘液,似如鼻涕,故俗名为鼻涕虫,也有叫蜒蚰虫[1]。

蛞蝓(Agriolimax agrestis) 在分类学上为软体动物门(Mollusca)腹足纲(Gastropoda)肺螺亚纲(Pulmonaea)柄眼目(Styeommatopha)蛞蝓科(Limacidae)、嗜粘液蛞蝓科(Phiolmycidae)等[1]。

据现有的文献报导,我国蛞蝓已知的共有14种,分别隶属于6属,5科[1]。根据陈德牛等人调查,在我国,常见危害农作物的蛞蝓主要有双线嗜粘液蛞蝓(Phiolmycus bilineatus Bonson)、野蛞蝓(Agriolimax agrestis Linnaeus)和黄蛞蝓(LimaxflavusLinnaeus)[6]等。各地已发表的关于蛞蝓防治文章,以野蛞蝓危害为主。另外,根据吴岷等人(2003年)调查,原产地为伊比利亚半岛和非洲西北部的瓦伦西亚列蛞蝓(Lehmannia valentiana),属入境漏检害虫传入我国,在北方温室中常严重危害蔬菜、瓜果和观赏植物的幼苗、植物成株和果实,导致经济损失[17]。

刘月英、陈德牛(1966年)详细叙述了蛞蝓的“外部形态、内部构造、生态、蛞蝓的敌害、蛞蝓对农业的危害和中国蛞蝓名录”[1]。

周又生、杨明等人(2003年)叙述了野蛞蝓“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生物生态学习性”[18]。关文刚(1989年)叙述了黑龙江省大庆市保护地温室内野蛞蝓发生与危害、生活史和习性等[15]。

许仲武、王雪峰等人(1993年),董阳辉、钱剑锐等人(2008年)分别对双线嗜粘液蛞蝓的形态、生活习性等做了调查叙述[15,20]。

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无脊椎动物分类区系研究室贝类组(1974年)详细叙述了黄蛞蝓的外部形态特征、内部构造、生态等[21]。

2.1 野蛞蝓

体柔软无外壳,体表暗灰色、黄色或暗红色。触角两对,暗黑色。体背部前端外套膜为体长的1/3,其边缘卷起,内有退化的贝壳(即盾板)。尾嵴钝,粘液无色。伸展体长30~60 mm,宽4~6 mm。卵圆形,透明,可见卵核[6]。

2.2 双线嗜粘液蛞蝓

身体裸露柔软无外壳,外套膜覆盖全身。灰白色或淡黄褐色,背部中央有一条深色斑点组成的纵带,两侧各有一条。体前端较宽,后端狭长。尾部有一嵴状突起。触角两对,前一对短,后一对长。腹为肉白色,粘液乳白色。伸展时体长35~37 mm,宽6~7 mm。卵圆梭状,透明。双线嗜粘液蛞蝓分泌粘液特别多,是其生存能力特强的一种表现[19]。

2.3 黄蛞蝓

身体裸露柔软无外壳,头部有两对淡蓝色的触角。体背部前端1/3处有一椭圆形外套膜,其前部游离,收缩时可覆盖其头部。外套膜内有一薄而透明呈椭圆形的石灰质盾板。尾部有短的尾嵴。体呈黄褐色或深橙色,足部为淡黄色。体长在伸展时可达120 mm,体宽12 mm[21]。

蛞蝓雌雄同体,正常情况行异体交配繁殖,特殊情况可同体受精繁殖[1],产卵时间长、数量多、分多次产卵是其延续个体生命和种群数量大、生物适应性广的自然结果[18]。一生分为卵、幼体和成体三种形态。

野蛞蝓一年发生2~6个越年度世代,世代重叠复杂。每年4月中旬至6月中旬由越冬成体交尾产卵,卵产在潮湿土块缝隙、疏松土层2~4 cm处、植物根部和树叶下等处,每处产卵数粒至数十粒,卵聚集成一堆。产卵期30~80 d,最长160 d以上。适宜条件下,一年四季均能产卵。产卵数量因条件不同有差异,在60~400粒之间,最多达420余粒[24]。

湿度和温度对于蛞蝓的生命活动有十分大的影响[1]。土壤含水量20%~30%、温度在12~20℃之间最适蛞蝓发育繁殖活动,温度25℃时活动减少,超过30℃以上时,蛞蝓会大量死亡[1]。卵在温度12~20℃、相对湿度30%~70%下孵化率达95.6%[15]。黄蛞蝓、双线嗜粘液蛞蝓繁殖习性与野蛞蝓接近一致。

蛞蝓生活在阴暗潮湿、多腐殖质的地方,畏光怕热,昼伏夜出。白天躲藏,黄昏之后开始活动,夜间23:00至3:00为活动取食高峰[1,21]。强烈阳光下,2~3 h即死亡[22]。一年当中有两个危害高峰期,春季4~6月和秋季9~10月,春季为害比秋季严重。夏季高温干旱时,潜入作物根部或草丛中、石块下等处藏身。当气温适宜时再出来为害,阴雨天可昼夜为害。冬季气温适宜时也能出来为害,没有严格的越夏和冬眠期。成体、幼体和卵均可越冬[25]。蛞蝓对饥饿的忍耐性很强,当气温9.9℃时,在湿泥上,耐饥天数长达130 d[1]。

蛞蝓是杂食性动物,许多植物的叶、花、果实、幼芽、茎、块茎、根等都可作为它们的食物。特别喜食幼嫩多汁的植物。还喜食食用菌和地衣,甚至它自己的粪便、卵粒或纸张等[1]。根据资料,蛞蝓危害的对象包括:大多数蔬菜、粮食作物,水果、花卉、药材植物以及烟草、棉花、麻类、食用菌等经济作物,甚至危害绿化草坪及其它树木、杂草等植物,不仅造成农作物及其他经济作物受损,也能致使草坪苗大面积死亡[39]。蜜蜂也受其为害,养殖的蜜蜂身体沾到其体液,会自行死亡而被其取食,由于其频繁骚扰蜂巢,还会引起中蜂弃巢而逃[31]。表现高度的杂食性和严重危害性,严重发生地区和地块,会造成很严重危害和生产损失。

蛞蝓口腔中有角质的颚,舌齿在咽头内[1]。以颚片来固定食物,用齿舌来舐刮食物,能将植物幼苗叶片及生长点吃光,造成缺苗断垄,能将长成的叶片造成孔洞或缺刻[26]。在取食旺季的4月和9月,成体取食油菜可达50g/头.d[30]。蛞蝓经过的部位会留下银白色透明的体液干状物,影响农产品质量。

3 蛞蝓发生发展原因分析

蛞蝓田间发生数量大小,与外界温度、湿度、日照、风、耕作栽培等环境条件关系密切[22]。蛞蝓食物来源十分丰富、有很强的适应环境能力和耐饥能力,对多种农药具有较强的抗性、有特殊的生活习性、繁殖能力强,这些是蛞蝓自身适应环境的重要因素[31]。环境因素是: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有着温暖和比较潮湿的自然环境因素以及比较丰富的食源条件,作物连作、密植、土壤有机质数量增加等有利于蛞蝓生存[12]。在我国北方地区,保护地设施园艺建设发展,保护地内温暖、潮湿、较弱光的环境,以及较丰富的食物条件,为蛞蝓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栖息、繁殖和生存环境,蛞蝓发生发展迅速,为害不断加重。

4 我国防治蛞蝓研究主要成果

面对蛞蝓危害,民间曾采取多种农业措施进行防治,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步进入专业防治研究。回顾我国半个多世纪防治蛞蝓进程,不同年代采取的技术措施如下:60年代,根据陶家凤等人(1964年)总结用苦葛根浸出液—皂苷防治蛞蝓,效果明显[2]。杨铭和李银云(1965年)分别采用“用含毒皂苷的茶籽枯和无患子100倍浸液获得满意的效果”[3,4]。

70年代,湖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植保系(1974年)对棉花田蜗牛和野蛞蝓采取出苗前“人工扑捉、喷撒石灰粉、树枝把诱杀、放鸭啄食和喷撒100倍氨水等办法”防治[5]。陈德牛等人(1976年)提出“积、锄、捉、杀、诱5个字的综合防治措施”,对蛞蝓栖息活动场所周边杂草等物清理后沤制积肥[6];中耕松土,机械杀死和破坏其隐蔽环境;人工捉杀和鸡、鸭啄食;用砒酸钙、多聚乙醛、丁蜗锡等制成毒饵诱杀;用五氯酚钠、石灰、硫酸铜、敌百虫、砒酸钙等化学制剂杀灭。江苏农学院植保系(1977年)采用80%五氯酚钠200倍液喷洒和1∶10草糠撒施苗床,起到了有效防治效果,但较多措施限于对苗床处理和防治[7]。

80年代,刘亚、江鹏、高西宾、王汝财、胡根良、刘秀艳等人分别提出对食用菌、柑橘、桑园、菜田等防治蛞蝓措施,但技术上与70年代采取的措施一致。关文刚(1989年)在大庆市保护地内进行化学药剂防治试验,结果所用过去的剧(高)毒药剂防治效果均不如石灰粉效果好[10,11,25,31,12,14]。

进入90年代,由于蛞蝓发生发展迅速,危害加重,对蛞蝓的生态研究进一步深入,防治技术措施有所进步。许仲武(1993年)用2%甲酚皂室内试验效果100%,建议在抗药能力较弱的幼体期使药,并需要接触杀灭。提倡采取清除孽生地、辅以人工扑捉,在产卵盛期勤检查卵块等综合措施[19]。陈连根(1992年)对生物农药融杀蚧螨试验,实现蛞蝓死亡率100%[34];梅青辉(1996年)使用“苍菖合计”对为害蜜蜂养殖的蛞蝓防治效果98%以上,且对蜂群无副作用[29]。这一时期引进并推广密达、灭旱螺、万灵等新型化学药剂[22,23],以毒饵诱杀为主要方式广泛使用,提高了防治效果;在保护地内采取高温闷棚、地膜覆盖以及翻地晾晒等措施,具有一定效果。温室内填实育苗营养钵间隙,对蛞蝓防效80%[23]。

2000年以后,全国各省(市)区大量防治蛞蝓危害的技术文章中,在防治新技术方面做了更多观察研究,防治技术有新的进步,技术措施针对性更强。杨登友(2002年)对野蛞蝓一日当中隐藏与出土活动规律、出土活动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做了较详细的观察,并采用数量较大的青菜叶诱集,在早7点前和晚10点后用1∶50米醋液喷洒,效果较好[27],可以借鉴采取相应防除措施。郭晓英等人(2002年)用6%密达颗粒剂、2%灭旱螺颗粒剂、除蜗灵颗粒剂和蜗牛敌颗粒剂等药物对草坪蛞蝓进行应用试验,确定以6%密达1 g/m2防治效果91.78%为最好[28]。刘军和等人(2005年)用2%~5%甲酚皂试验认为,3 d后室内防效100%、温室田间防效为74%,效果高于8%灭蜗灵和四聚甲醛[30]。李子庆等人、朱玉坤(2011年)分别提出用48%地蛆灵乳油1 5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或48%毒死蜱1 500倍液于清晨喷施棚室蔬菜[35,36];宋业杰等人(2013年)用48%毒死蜱水乳剂对日光温室内茄子上野蛞蝓进行防效研究,以亩为单位使用该药剂40~50 ml,防效为87.7%~90.3%,药物具有胃毒、触杀和熏蒸效果,且对作物安全,农药残留检测符合安全要求[37]。李登绚(2005年)认为在保护地内每亩施用50gk碳酸氢铵,对野蛞蝓有一定防效[38]。何铁海等人(2007年)对桑果园树干基部捆绑蘸有柴油的棉绒布作阻隔带,进行阻隔,再放入鸭子啄食,效果94%~96.9%[39]。马东艳等人(2007年)用50倍碳酸氢铵液喷洒草坪进行防治蛞蝓研究,防治效果95%以上,成本低、效果快、无污染、安全和为草坪补肥[40]。谭伟等人对6种药物在灵芝栽培上试验认为,用10%的盐水防治效果最佳[41]。贾凯等人(2011年)对我国关于蛞蝓防治的技术措施进行了归纳概括[42]。

蛞蝓防治技术逐步实现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除了现已禁止使用的剧毒、高毒药物和防治过程操作困难的方法之外,其他过去使用并且有效的防治技术仍然应用于蛞蝓防治上。

综合几十年防治蛞蝓工作实践,重点采取农业防治措施,包括清洁田园及周边环境、中耕松土、翻地晒土、覆盖地膜、保护地高温闷棚、轮作栽培、合理施肥、改善日光温室结构、增强光照、控制湿度,以及人工捉杀和诱杀等,甚至对营养钵育苗间的空隙填实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实现主动防治,减少虫源基数。在此基础上,一般生产条件下,一些对蛞蝓体壁具有渗透刺激性质杀伤作用、对环境无污染类制剂,通过破坏或渗透(或穿透)蛞蝓体外粘液及体壁,使其失水或破坏其正常生命生理机能,引起死亡的措施更有效,如石灰粉、草木灰以及硫酸铜液、米醋液、盐水、氨水、碳酸氢铵液等,甚至带芒的碎麦草、炉灰等,都有很好的防除作用。使用甲酚皂液防治效果高于其他防治昆虫类害虫药剂。结合密达、灭旱螺等药剂毒饵诱杀,辅以乐斯本乳油或毒死蜱药剂喷施,达到全面有效防治的目的。另外,采用寄生菌、线虫等生物防治蛞蝓技术在进一步研究之中。

目前,很多生产一线的人们在没有掌握防治蛞蝓的有效办法时,习惯使用对昆虫类害虫防治的措施,盲目采用化学药剂防治的办法,往往没有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反而造成环境污染和使害虫产生新的抗药性。因此需要提高生产一线的人们对蛞蝓的认知了解,明确药物防治尚不能达到根治蛞蝓的效果、不是首先选用的防治方法,应采取综合措施,实现有效防治[19]。

[1]刘月英,陈德牛.蛞蝓的形态习性及其对农业上的危害[J].生物学通报,1966(1):23~27.

[2]陶家风,叶华智,谢大贲,等.苦葛根毒杀蛞蝓初步观察[J].植物保护,1964(3):117.

[3]杨铭,马永贵.烟草蛞蝓的生态与防除研究[J].植物保护学报,1965,4(2):157~162.

[4]李银云.蛞蝓的防治[J].植物保护,1965(3):85.

[5]湖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植保系.棉田蜗牛与野蛞蝓的发生及防治[J].湖北农业科学,1974(2):27.

[6]陈德牛,高家祥.常见危害农作物的蜗牛、蛞蝓及其防治[J].动物学杂志,1976(3):24~26.

[7]江苏农学院植保系74届工农兵学员.野蛞蝓的危害规律及防治方法[J].江苏农业科技,1977(3):51~52.

[8]陈德牛,高家祥.几种危害农作物的蜗牛和蛞蝓的识别[J].植物保护,1980(6):27~30.

[9]陈德牛.野蛞蝓的越冬观察[J].四川动物,1983(1):3~7.

[10]刘亚.蛞蝓的防治[J].食用菌,1982(2):37.

[11]江鹏.野蛞蝓的发生与防治[J].浙江柑橘,1985(2):50~51.

[12]胡根良.杭加湖地区桑园蛞蝓发生原因及其防治[J].蚕桑通报,1985(4):28~29.

[13]李忠谱.蛞蝓及其防治方法[J].中国养蜂,1989(2):22.

[14]刘秀艳.西宁地区菜田野蛞蝓的发生与防治[J].植物保护,1989(3):34.

[15]关文刚.大庆温室野蛞蝓的发生规律与化学防治[J].动物学杂志,1989(5):6~9.

[16]王华荣,顾岩.蛞蝓类害虫初步观察和防治试验[J].宁夏农林科技,1990(1):30~32.

[17]吴岷,郭建英,吴琴.陆生软体动物的防治与保护[J].生物学通报,2003,38(1):5~7.

[18]周又生,杨明,朱平,等.烟草野蛞蝓发生危害规律及其综合防治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2):98~100,110.

[19]许仲武,王雪峰,魏先敏,等.双线嗜粘液蛞蝓为害平菇的生态观察及防治的初步研究[J].动物学杂志,1993,28(2):5~8.

[20]董阳辉,钱剑锐,徐佩娟.双线嗜粘液蛞蝓的发生规律与防治[J].江西农业学报,2008(1):37~38,40.

[21]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无脊椎动物分类区系研究室贝类组.黄蛞蝓的形态、习性及其防除[J].动物学杂志,1974(2):22~25,32.

[22]徐定杰,邓勇,罗国伟,等.贵阳地区野蛞蝓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贵州农业科学,1998,26(2):38~41.

[23]施登明,焦建红.温室野蛞蝓的发生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J].森林病虫通报,1998(1):4~5,28.

[24]于永文.蛞蝓繁殖习性研究综述[J].辽宁农业科学,2015(2):66~69.

[25]高西宾.蛞蝓的危害与防治[J].农业科技通讯,1988(6):28.

[26]陈德牛.危险性农业害虫—某些陆生软体动物[J].植物检疫,1994(1):37~44.

[27]杨登友.野蛞蝓的活动规律和防治方法[J].新农村,2002(1):15.

[28]郭晓英,王玉.不同农药药剂对野蛞蝓的药效试验研究[J].河南林业科学,2002(3):31,34.

[29]梅青辉.如何防治蛞蝓对蜂群的危害[J].云南农业科技,1996(3):35.

[30]刘军和,贺达汉,徐世才,等.宁夏地区温室蛞蝓的发生规律及防治[J].植物保护,2005,31(6):90~91.

[31]郑惜卿,林立民.蛞蝓为害不容忽视[J].福建农业科技,1995(2):9.

[32]王汝财.几种危害食用菌的蛞蝓及其防治[J].食用菌,1985(2):33~34.

[33]徐定杰,邓勇,罗国伟,等.防治菜地野蛞蝓田间药效试验[J].长江蔬菜,1998(11):17.

[34]陈连根.用融杀蚧满防治蛞蝓、蚯蚓[J].植物保护,1992(3):47.

[35]李子庆,孙春元,刘勃玲,等.蛞蝓对棚室蔬菜的危害及防治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1(7):25.

[36]朱玉坤.野蛞蝓的为害与防治[J].农业知识,2011,14:29.

[37]宋业杰,张伟,高楠,等.40%毒死蜱水乳剂对野蛞蝓的防效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2014(1):74~75.

[38]李登绚.日光温室野蛞蝓防治技术[J].作物杂志,2005(4):64~65.

[39]何铁海,徐佩娟,钱剑锐,等.桑果园蜗牛、蛞蝓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2):102~105.

[40]马东艳,胡作栋,张汉明,等.草坪中蜗牛和蛞蝓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J].西北农业学报,2007,16(4):241~244.

[41]谭伟,郭勇.化学防治野蛞蝓的实验初报[J].四川林业科技,2001,22(3):27~29.

[42]贾凯,李娜,高昂,等.蛞蝓为害与防治技术研究概况[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047~7048,7063.

Research Progress on Prevention and Cure of Agriolimax agrestis in China

YU Yong-wen,LIU Chang-gao,HAN Yu-dou
(Dalian Jinshitan National Holiday Resort Agroforestry Management Center Dalian,Liaoning 116650)

Agriolimax agrestishas been harm to agricultural,forestry and other more serious,now has aroused great attention.Agriolimax agrestisha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from other pests.After long-term observation research and prevention practice,all adopted different prevention measures.Based on theAgriolimax agrestis’s control has coursed understanding,Agriolimax agrestisecology and damage characteristics of cognition,controlAgriolimax agrestistechnology research review,clear controlAgriolimax agrestisshould be based on agricultural controlmethod based on the destruction of their living environment,combined with biological control,physical control and chemical control,select the needle for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rom strong way,improve the control effect.

Agriolimax agrestis;Mollush;Characteristics;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research;Review

S433

B

1002-1728(2017)03-0062-05

10.3969/j.issn.1002-1728.2017.03.016

2017-02-19

于永文(1958-),辽宁省大连市人,从事农技推广。E-meil:yywen2000@163.com

猜你喜欢

蛞蝓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海蛞蝓的多彩世界
海蛞蝓
药+酒 危害大
乌鸫和蛞蝓
蛞蝓化学成分的研究
神奇的动物皮肤——水中篇
网络的危害(三)
酗酒的危害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